單親孩子的心理問題剖析

2021-03-02 炎風心理

單親家庭是指只有一個父親或母親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並非僅僅源於離婚,還包括那些因病或事故失去雙親之一的情形。兩種情形下的家庭所要面對的壓力和要處理的問題有所不同,前一種情形下的家庭所面臨的問題會更多、更複雜一些。

非離婚而致的單親:喪失、悲痛、忽視

單親家庭意味著完整家庭的消失。那些因病或事故而致單親的家庭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處理喪失和悲痛。雙親之一會讓悲痛控制住自己,而無法將注意力和情感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此時會面臨喪失、悲痛和忽視的多重心理壓力。此時單親的父親或母親應儘快從哀悼中走出來,將注意力和重心放到更需要關心和撫慰的孩子身上,讓孩子重拾安全感,最大程度地減少孤獨感和被拋棄感。


源於離婚的單親:父/母要處理的三個心理問題

源於離婚的單親家庭,首先要處理的是單親的父/母的心理問題。

嬰兒式依戀

離婚後的父母,會更多地感受到孤單和寂寞,在感情上對孩子產生嬰兒式的依戀,潛意識裡恐懼孩子因長大而離開自己,而讓孩子不離開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她不能獨立,所以,這樣的父/母很可能對孩子百般溺愛,使他們事事依賴他人,成為生活不能自理,人際關係無法應對的人。

使離婚後單親溺愛孩子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覺得離異對孩子造成了傷害,自己虧欠了孩子,因此下意識地從情感上和物質上都儘量滿足孩子,以補償自己的過失,並藉此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和內疚感。

針對上述心理特點,建議儘快結束單身和單親家庭狀態,建立新的感情生活和婚姻,減少因自己的潛意識需求而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潛意識的性利用

離婚時間較長的父母,可能會遇到性滿足的問題。原來在婚姻內正常的性滿足現在沒有了,孩子成為潛意識中的性目標。尤其是在由異性組成的單親家庭,比如單親母親和兒子或單親父親和女兒組成的單親家庭中,更易出現這種潛意識裡的性利用,在意識裡通過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性渴望或性需求。有的家庭甚至由此出現性亂倫。

挫敗感與補償心理

離婚往往導致雙親之一心理上的挫敗感。這種挫敗感需要補償。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婚姻,卻可以控制孩子;無法在婚姻上成功,卻可以借孩子的成功來讓自己獲得安全感和價值感,因此他們急切地渴望控制孩子,渴望孩子成功。如果條件允許,他們會比普通父母更有可能讓孩子報各種早教班、培訓班、補習班;給孩子選擇最好的小學、中學就讀,以便考上最好的大學。另一方面,失敗的婚姻往往使他們(尤其是單親母親)對自己未來的婚姻失去信心或者發誓從此不娶(嫁),而將生命中所有的希望和能量全都傾注到孩子的身上。這使得孩子從小承受著難以承受的雙重壓力。在這樣重負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要麼是不堪重負而厭學、逃學、網絡成癮;要麼是在承載著父母的重負前行中出現這樣那樣的行為或心理問題。

源於離婚的單親:孩子可能出現的四個心理問題

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會比父母承受更多的壓力,出現比父母更多的心理問題。

內心忠誠的衝突

在孩子的心中,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論他們是什麼樣的人,都會無條件地愛他們,認同他們,這就是對父母的忠誠。然而,離婚後的父母往往成了一對路人或仇人,他們彼此否定或攻擊。當父母一方要求自己反對另一方時,孩子就遇到了忠誠問題:如果不反對另一萬,就意味著背叛了要求的一方;如果反對另一方,就意味著背叛了被反對的一方。不論怎麼做,都註定要落得失敗的結局。這就使得孩子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痛苦。

從內心的撕裂到喪失、被棄感

離婚前,父母通常要經歷一段相當長的彼此衝突和攻擊的過程,孩子在此過程中所受到的傷害,一點也不比離婚採得小。每一次衝突和爭吵對孩子的內心都是一種撕裂,內心的衝突和對攻擊的內化會在孩子的心中滋生冷漠和暴力。父母之一的離開,就意味著喪失和被拋棄,不論父母的離婚是在什麼樣的名譽或情形之下。

自卑與內疚

父母的離婚往往使孩子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同時,孩子還會因自己不健全的家庭擔心來自他人的歧視。父母離婚在客觀上給孩子心理投下的往往是對自己的懷疑,他會認為如果自己是可愛的,有價值的,父母就不會放棄自己;而現在父母之一離開自己,正說明了自己不好,不可愛,因此有可能把父母離婚的過錯歸咎到自己身上。更有一些父母,為了減輕自己的責任,讓孩子來替他們做出離不離婚的決定。在如此情形下,離婚的單親家庭給孩子心理投下的往往是一種永遠無法釋懷的重負,讓孩子永遠背負著不可饒恕的內疚感和負罪感。

針對孩子上述的心理特點,單親父/母應告訴自己:雖然做不成夫妻,但自己永遠是孩子的父(母)。要讓孩子感到雙親的愛會像過去一樣永遠陪伴他。為了不破壞孩子對雙親的忠誠,不能在孩子的面前詆毀對方。要給孩子見對方或對方來探視孩子的自由。在孩子的撫養費上,為了減少孩子的被拋棄感,付費方不能因不滿對方而惡意拖延或拒付。

不安全感

伴隨著喪失與被拋棄感而來的,是孩子內心中的不安全感。過去的完整家庭不存在了,現在變得很孤單,經濟和居住條件可能都不如從前那樣有保障,未來可能還要面臨一個重組的新家庭。

專家提示:避免「婚內單親」

「婚內單親」是指孩子雖然生活在雙親家庭,但在心理上卻只感受到一個單親愛的現象。這樣的家庭或是雙親之一有外遇,或是雙親之一不照顧家庭。單親家庭所面臨的僅僅是角色的缺失,而「婚內單親」家庭中的孩子所面臨的還有角色的破壞。


相關焦點

  • 單親家庭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心理問題
    沒有一個和睦的完整的家庭,對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這一生的遺憾。而太多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沒有受到足夠的愛護和正確的引導而變成了問題孩子。那麼,通常情況下,單親家庭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心理問題呢?(1)缺乏安全感。
  • 單親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問題
    單親是孩子懼怕面對的事情,沒有了爸爸或者媽媽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帶有傷害性的。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單親的影響是一生的,我們作為外界必須了解他們遇到怎樣的情況。同時孩子這時最敏感,面對同伴們和社會的關懷,他們會過於在意,甚至發生誤解,長而久之,他們將從人群之中脫離出來,進入自我封閉和孤獨的空間,從而導致性格交流的極大障礙,長此以往,他們就會產生心理疾病。
  • 「單親」家庭孩子容易出現的7大心理問題
    孩子在這方面不能夠得到滿足,就好比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長此以往就會發生畸變。單親是孩子懼怕面對的事情,沒有了爸爸或者媽媽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帶有傷害性的。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單親的影響是一生的,我們作為外界必須了解他們遇到怎樣的情況。
  • 如何降低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關注父母離異後孩子的心理問題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出現心理上的問題,長期與單親母親生活在一起的男孩會變得女性化,行為舉止缺乏剛剛之氣,連說話也會變得娘娘腔,這種現象非常普遍。長期與單親父親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則會男性化,喜歡與男孩子為玩伴,甚至出現喜歡打架鬥毆心理,不喜歡結交同性朋友,這樣的孩子會出現性別錯亂與心理失調。其次,自卑、敏感與偏激。
  •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會出現什麼心理問題?家長們知道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離婚率逐漸升高,很多單親家長帶著單親孩子一起生活,家長會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行希望自己孩子都能有所作為。 但他們都不知道,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性格上都會出現一些小缺陷。
  • 馬伊琍新戀情曝光:網友可憐其女兒,單親孩子的心理問題引起關注
    單親孩子會出現哪些心理問題?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李春榮認為,夫妻離婚後要格外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單親孩子的心理問題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要防止孩子出現以下心理問題: 1、自閉。
  • 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變態?再議劉海洋潑熊事件
    其實,如果我們將此事件的本質稍作推究,那結果肯定會追責到教育問題上去;對於一個國家的人才教育問題,如果過份的注重於技術、技能的培植,那麼就很有可能會導致一些本來就道德意識不強的同學在人文價值上的輕瀆;從而憑一己孤見,做出一些匪夷所思之想、離經叛道之事。至於劉海洋潑熊事件的具體過程,在這裡不多贅述;不太了解的朋友可參見百度。
  • 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個單親家庭中長大,心理有點問題的女孩
    也有人說,並不是每一個單親家庭/非原配家庭長大的孩子,心理都有問題。 當然,每個人對於要攜手渡過餘生的另一半都有自己的選擇標準,或高或胖,或矮或瘦,並沒有什麼一定之規。 但是,單憑某一點特質,就否認了這個人的全部,甚至打上某種帶有歧視涵義的標籤,未免有點過於狹隘了。
  • 單親家庭成長對孩子心理的影響
    一、單親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 由於家庭變故尤其是父母離異對未成年的孩子無疑會產生心理上的壓力、精神上的困擾,形成與一般家庭孩子不同的心態,其在認知水平及人格方面往往表現出較多的缺陷,其心理往往表現出一些消極的不良情緒和問題。
  • 王恆晉老師談心理: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擁有幸福的能力
    截止2019年1月,根據「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的《單親媽媽生活現狀與服務需求調查研究》顯示,全國共有2400萬單親家庭,約每20戶家庭中就有1戶單親家庭。根據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離婚率已連續16年上漲,當婚姻感情破裂,隨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認真面對和解決。
  • 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患抽動症
    抽動症致病病因中家庭因素也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不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離異等都容易導致孩子患上抽動症。因此單親家庭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謹防孩子患上抽動症。單親家庭的家長可以這樣做:1.了解孩子可能表現的不良性格單親家庭的孩子常常孤僻、憂慮、失望,煩躁、冷漠、自卑。較正常家庭的孩子而言,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不良性格更多。比如產生自卑心理、猜疑心理、逆反心理、補償心理等,這些不良性格都會對孩子的人格塑造影響很大。家長要注意到孩子的這些性格並且幫助孩子排解這些情緒。2.
  • 和單親家庭的孩子戀愛會遇到哪些問題呢?單親家庭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會遇到以下這些問題: 1、不信任對方,卻又很依賴對方。 不少單親家庭的男孩長大和女生戀愛後,由於在家庭中缺少的關愛,會在戀愛中進行索取,她們經常會問對方你愛不愛我,常常以分手來威脅對方,讓對方妥協,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愛自己。
  • 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該如何去塑造?
    導語:父母的離婚給家庭的孩子造成很大心理壓力,最怕聽到「沒爸爸」「沒有媽媽」「多可憐」一類的詞彙,一聽到這樣的詞彙,有的孩子像發了瘋一樣的,很有可能「爆發」報復性廝打!單親家庭孩子容易出現的三個問題:嫉妒心強:由於父母不全、家庭不再完整,容易羨慕其他孩子與父母其樂融融甚至嫉妒其他孩子;破罐子破摔:有的孩子自認為「父母不疼、舅舅不愛」,沒什麼前途,在外面故意「惹是生非」;雙重人格:有的孩子在家裡很是乖巧,一到外面就很
  • 青島女律師被害:單親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的幾點
    隨著離婚率的攀升,很多的孩子被迫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家庭的巨變,父母的分開,會給孩子心理上帶來很多問題。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有什麼問題呢?1、自閉心理孩子對很多事情是缺乏心理準備的,心理承受力又比成年人脆弱,所以,突如其來的家庭破裂勢必會給他們帶來沉重打擊。一時難以接受現實,會使得他們變得鬱鬱寡歡,特別敏感。
  •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就不配談戀愛了嗎?
    不管是單親家庭的孩子,還是完整家庭的孩子,我們都希望父母能幸福,快樂。對於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似乎已經成了一個貼滿負能量標籤的群體。1、請藏好你的有色眼鏡,放下偏見很多父母會認為,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心理、性格會有缺陷,本身缺愛的人就不懂愛人。但在中國研究表明,單親家庭的孩子並沒有比擁有完整家庭的孩子表現的更差,甚至有些比完整家庭的孩子更優秀。
  •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很無辜,應當理性看待,保持尊重
    剛開始兩個人都聊的挺好,後來深入了解,知道我這個朋友是單親家庭,父親在他上高中的時候,不幸跑大貨車去世。女生把我朋友這個情況給她父母說了,她父母的意思是讓她分了,別跟這樣單親家庭的男生繼續交往,說這樣的男生是有問題的,心理不健康,別看長得挺老實,說不定有家暴傾向,免得將來嫁過去後悔。
  • 在單親家庭,如何做才能更好讓孩子成長
    對於這種情況,單親父母該如何辦呢? 1、首先要家長要處理和對方的問題 離婚後,讓孩子感到最傷心的就是他自己的父母雙方反目成仇了; 所以結婚後,首先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如何和前配偶的相處?
  • 「孩子,結婚不要找單親家庭的人」,父母的「忠告」誤導了多少人
    」然而「談不好戀愛」「婚姻不幸福」成為了很多單親孩子的標籤,但這些刻板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實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很多文章和信息,會從側面或正面描述單親孩子有心理問題、社交能力不強、性格孤僻、缺乏愛等,這些負面的消息使得刻板印象「雪上加霜」。但事實是怎樣的?
  • 吳謝宇自曝弒母動機:如今捧在手心的孩子為何心理問題更多?
    一個高智商兒子,蓄謀殘忍殺害單親生母。法庭之上,他自我剖析,把自己的變化歸咎於父親的病逝。「爸爸不在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家。媽媽好多事不和我說,不讓我操心。」當全家的支柱落在沉默寡言的母親身上,吳謝宇感慨自己內心很孤獨,變得厭世,多次嘗試自殺未成後,決定殺死媽媽。「媽媽就像《紅樓夢》裡即將死亡的林黛玉,我殺死她,是讓她解脫。」
  • 單親家庭如何教育孩子?只需五步讓孩子更優秀!
    隨著離婚率逐漸上升的今天,單親家庭也越來越多,有時我們難以啟齒我們的家庭,有時對孩子很愧疚,有時對對方也很怨恨,可能最擔心的就是沒有收入了怎麼辦?亦或者不完整了怎麼辦?我能成功的教育孩子嗎?孩子會不會心理不健康,我自己能走出來嗎?甚至有些人雖然生活在雙親家庭中,但一方也經常不在家,一個人面臨的考驗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