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
它同時也蘊藏著甜蜜的愛。
——蕭伯納
家庭關係,是我們生活中最核心的關係。有多少家庭生活在矛盾、爭吵中度過,就像處在熱鍋上。又有多少家庭,為避免衝突而維持著表面的和平。他們以特定的方式,上演著相愛相殺的戲碼。我們該怎樣解決家庭矛盾?該如何還原一個相親相愛、幸福的家庭?今晚的《長安夜書房》一起走近「熱鍋上的家庭」,在閱讀中揭開家庭問題背後的真相,讓每個人都有一次重建幸福家庭的機會。
禪樂《醉清波》,出自音樂唱作人肖斯塔的專輯《初》,由古箏演奏家蘇暢演奏。樂曲中清雅的小調柔情繾綣,似是在千帆過盡後蕩漾著清波款款而來。船槳撥開粼粼的水面,如同翻開一卷古老的書畫,讓扉頁間的文字緩緩述說著舊時的故事,在筆墨渲染下描繪出一幕幕動人的畫面。清澈的泉水自巖壁上淌下,帶著初秋散落的花瓣四處飄零,讓這一方綠水沾染了淡淡的幽香。泉水擊石,叮咚作響,溪澗唱著歡快的曲調,踩著秋風向東而去,讓洋溢著歡樂的旋律悠揚迴響。
家庭關係是我們生活中最核心的關係,家庭關係如果處理得好,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快樂,處理得不好,我們的家庭就會像灶臺上的熱鍋沸騰不已。如何正確對待家庭中出現的問題,找出合理的解決途徑,攸關我們每個人的幸福。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的書籍是《熱鍋上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家庭治療心路歷程的書。書中運用真實的案例向我們剖析了隱藏在家庭問題背後的真相,並教會我們如何化解家庭矛盾和衝突帶來的危機。這本書是由奧古斯都·納皮爾和他的老師卡爾·惠特克共同完成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跟著書中的布萊斯一家,一起去探尋引起家庭矛盾的深層原因,學習與家人的相處之道。
《熱鍋上的家庭》
作者:奧古斯都•納皮爾
卡爾•惠特克
大女兒克勞迪婭是個叛逆的女孩,她與母親卡羅琳的關係異常緊張,她經常離家出走,甚至試圖自殺。全家第一次諮詢時,小兒子丹缺席了。卡羅琳覺得,他們接受治療是為了解決女兒克勞迪婭的問題,丹在不在是無所謂的事情。然而,每個家庭都是一個有獨特的結構、規則和目標的系統,這個系統影響著家庭的每一個成員,在一個家庭中,關係出現問題往往不是哪一個成員造成的,而是和整個家庭有著莫大的關係。
第二次會面時大衛一家無人缺席,治療也正式開始。大衛一家人聚集到一起看似是為了解決克勞迪婭的問題,但克勞迪婭叛逆的深層原因是父母婚姻出現問題。有研究表明,精神疾病的患者,其父母幾乎都存在長期而嚴重的婚姻問題。病人的發病期,似乎和父母的婚姻衝突一致。每當父母爭吵激烈,子女就會發病,把生病當作維持家庭穩定的滅火器。
在治療室講述事情經過時,克勞迪婭與卡羅琳依舊針鋒相對,互不退讓。通過與家庭成員的對話,治療師們基本了解了大衛一家的情況,他們對此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衝突是全家發出的求救信號,父母之間無聲無息的疏遠和婚姻關係的冷卻,才是女兒叛逆的根源。」治療師就父母處理與子女關係提出建議:
首先,要發展新的家庭語言系統。在家庭中應該學習談論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偏激地攻擊別人。比如,卡羅琳不該對克勞迪婭說:「你只會偷懶!」而是應該說:「我在廚房裡感覺好煩好難過,你可以幫我嗎?」也就是說要學會對孩子示弱。大人的力量不是靠厲聲嚴斥來表現的。他們要用一種人性化和靈活的方式來表達。做父母的若能如此,則家庭中的權力或許可能民主分配,也就是說孩子可以適時承擔一些責任,家長可以把家務合理的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
其次,放棄不管用的教條,對孩子學會放手。無論孩子年紀多大,父母都不要用貶低或擺布的方式對待孩子。所有父母都不應該被子女輕視,但是父母也不一定非要掌控大權,孩子表現得好,是因為他們自己想要這麼做,而不是因為別人強迫。作為家長應該摸索著在舊系統中做些變化,以前是父母控制子女,現在應該試著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在新系統中你和她之間將更會是人對人的關係。最好的情況是成為她可以諮詢的對象,使她樂於接近你。
最後,夫妻在直面婚姻問題的基礎上,將衝突均等分配給每位家人。有些時候夫妻婚姻出現問題便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他們的叛逆很有可能就是父母不和諧的關係誘發的。當然夫妻間適度的爭吵不會影響夫妻感情,但是不要把孩子牽扯兩人的戰爭中來。
克勞迪婭與媽媽的矛盾在治療師的努力下,得到了解決,母女兩人的關係也變得和諧。然而,兩個月後,新的問題出現了,11歲的丹與母親發生了爭執。事發的那天晚上,丹正準備睡覺,卻突然想到第二天想問克勞迪婭借自行車的事情。大衛讓丹自己寫字條給克勞迪婭,接著卡羅琳反對了大衛的決定,一定要丹去睡覺。丹向爸爸求助,然後大衛讓丹自己做決定,夾在父母之間進退兩難的丹崩潰了。
治療師卡爾指出:這次衝突是由於他們夫妻兩人之間出現裂痕,他們不能正視對方,是因為他們還不能坦誠相待。親子關係不和是他們無言的對抗。他們利用孩子作為中間人,之前很可能就是用這種方式對待克勞迪婭的,丹是第二個替罪羊。丹成為替罪羊這件事情之後,他突然變得自我膨脹,總是對母親大發脾氣,對父親有心的討好不買帳,對同齡小孩輕蔑不已。
正確的父子關係應當如何呢?
作者告訴大衛:父親作為家庭中的一員,除了要承擔起作為父親的責任之外,還要與孩子建立正確的父子關係。大衛通過與兒子丹持續了幾周的摔跤活動,丹看到了父親的力量,開始敬佩自己的爸爸,而且通過肢體的較量,孩子的憤怒也得以傾瀉,如此以來父子關係反而更加密切。
另外父母之間需要坦誠相待,不將怒氣遷怒於他人。爭吵最寶貴的價值或許在於和解時的親密感。爭吵可能會帶來兩種結果,一是使關係完全破裂,另外則是重新開始互相關懷,二者如何平衡大多取決於家庭成員的集體潛意識。夫妻雙方應該適時將怒氣發洩出來,把小小的意見不合迅速表示出來,避免因怒氣積壓太久而醞釀危險。夫妻之間有什麼問題就在夫妻之間解決,不要牽扯到孩子。
最後,一般父母只提到「為人父母」的角色,但卻不談自己,不談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想和長大成人的孩子有更人性化的關係,就該開始嘗試將自我更充分地表露出來,而不再做只是好像掌握著所有正確答案的訓導員。父母和子女一樣,也有懷疑、恐懼和問題,可以和孩子談論。如果孩子知道這些,他就更能在父母的身上找到他可以認同的東西,而不只是看到他一味反抗的東西。
從第一次治療開始,治療師卡爾與奧古斯都就意識到了大衛與卡羅琳的婚姻存在問題,但大衛和卡羅琳卻一直在迴避他們的問題。隨著治療的深入,兩人終於在治療室裡吵了起來,他們傾訴長期以來對各自的不滿。卡羅琳覺得自己從不被重視,她所有的努力與付出大衛仿佛看不到,她在大衛這裡得不到任何情感上的反饋。大衛抱怨,卡羅琳要求太多,有時候她會表現的像個受驚的小女孩一樣。治療師們及時制止了對方的互相攻擊,希望他們談談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對方。
在婚姻剛剛開始時,夫妻形成一個關係緊密、相互依賴的統一體,以各種方式相互扶持,好像彼此都有很多給予對方。這種依賴,使得夫妻雙方掙扎在雙方支配權的邊緣,在這樣的關係裡夫妻雙方會為逐漸失去自我認同而感到恐懼。於是,夫妻為了減少恐懼而開始疏遠彼此。
治療師的婚姻指導:
如果我們將太多需求帶進婚姻裡,對另一方的要求太多,在對方滿足不了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採取強制手段,原來的懇求便轉變成憤怒的要求和壓力,這些會導致婚姻出現嚴重問題。所以,夫妻雙方在婚姻關係裡首先要學會的是獨立。夫妻雙方如果過分依賴對方,就會失去自我。要學會獨自接受生命的苦痛、孤單和壓力,學會自己處理一些事。不要逼另一半替自己承擔自己生命中必須承擔的責任。放棄改變他人的企圖,或者從他人那裡得到支持的想法,我們的世界應該以自己為中心,而不是其他人。
其次,夫妻在爭吵時應放棄相互指責怪罪。家庭最痛苦的掙扎就在於它迫切尋求某位成員作為可以怪罪的對象。怪罪是一個具有強大威力的過程,家人不但互相謾罵指責,而且輪流推卸自己的責任。但是指責與抱怨不能解決問題,在吵架的時候,要學著用「我覺得」來代替「你是」,描述自己內心的懷疑和痛苦,而不是攻擊。
放棄相互指責後,在婚姻關係裡學會流露自己的真實感情很重要。夫妻吵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在爭吵過程中,妻子偏感性,丈夫偏是理性,丈夫想與妻子講道理,然而道理並不能解決家庭矛盾,擁抱卻能。所以當你們吵架時,不要太專注於誰對誰錯,相互安慰諒解給對方一個擁抱,問題便能輕易解決。
最重要的是,夫妻雙方要共同改變,不要總把離婚掛在嘴邊。夫妻雙方要學會配合彼此的成長需求,如果其中有一方不能調整和適應另一方求新、求變的進取心,婚姻將會頻臨危險的邊緣。許多夫妻在面臨婚姻困境時,很容易考慮以離婚來解決問題。不管夫妻雙方如何抉擇,他們都必須拋開彼此糾纏不清的念頭。在離婚念頭出現時,雙方需要等一段時間冷靜下來,才能更從容地做正確的決定。
在《熱鍋上的家庭》書中作者這樣寫道:許多人因太早結婚而失去了那種從孤獨中淨化自我,及尋求更多自信的機會。他們只草草瞄了眼外在的世界,就十萬火急地抓住一個伴侶,借婚姻逃離孤獨。他們並不清楚,這麼快從一個家庭逃到另一個家庭,很容易將他們在原生家庭中遭受的挫折也轉移到新的婚姻裡。
書中的大衛與卡羅琳顯然將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傷害帶到了他們的新生活中了。卡羅琳其實是深受她母親的影響,卡羅琳的母親脾氣暴躁,一貫強勢,就算在婚後,卡羅琳還是很怕她媽。卡羅琳在潛意識裡不想變成母親那樣,所以在家庭中並沒有那麼強勢反而有些自貶。當克勞迪婭以卡羅琳從來不敢對抗她母親的態度來反抗她時,她會變得無法忍受。通過擴大治療,卡爾與奧古斯都發現大衛父母的相處模式,就是極力維持表面的和平,實則暗濤洶湧。而大衛與妻子相處模式,與大衛父母的相處模式如出一轍。
治療師的建議:
嘗試與自己的原生家庭成員和解。一個童年時期受到父母強烈攻擊的人,終其一生都將陷入沮喪和不斷掙扎中。我們要接納自己原生家庭中一些不良的關係,進而才能更好地在我們的新生家庭中避免。處理好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連接,專注於自己眼下的婚姻生活。當我們對著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大聲講出那些傷害,並收到他們的道歉時,我們的內心會變得更加強大。
嘗試改變,學會自我療愈。承認自己曾經遭受過的傷害,並有意去改變自己從原生家庭中帶出來的壞習慣。我們曾經在原生家庭遭受的一切不會發生改變,但可以自我安撫,學會好好與自己相處。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長,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消極影響,那麼就可以考慮帶上自己的家庭來一場家庭治療了,在新的家庭上建立屬於自己的新的秩序和規則。
許巍《家》
陳潔儀《家》
周華健《家》
麥克•布雷《home》
蕭伯納曾說: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著甜蜜的愛。《熱鍋上的家庭》雖然只講了一個家庭的案例,卻道出了很多家庭不願觸及的痛點——看似和諧的關係下暗藏的不滿,親密無間背後對彼此的束縛。這些隱秘的矛盾並不代表著家庭關係有多麼的不堪,反而證明了家庭是一個精妙的生態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問題,都很有可能是整個家庭的問題。如果這個家庭不快樂,那我們何不打破舊的秩序,建立新的相處模式。以往的觀念是,為了家庭,人們往往需要犧牲自我。但《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卻為我們提供裡一個全新的視角——在為家庭而活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為自己而活。家庭不是一個壓抑「人性」的地方,而是一個孵化「人性」的地方。彼此依靠固然是好的,但是我們也應該學會自我成長和化解痛苦。
一段糟糕的家庭關係很可能對個人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卻讓人難以察覺,而這種不良影響在建立了新的家庭後不僅無法消除,反而會受過去的羈絆,不停地重複自己所受過的痛苦,將新的糟糕關係在新的家庭和自己的子女中重複……每個家庭都是一個隱秘的小型生態系統,家人之間的作用力此消彼長,很多困擾往往是一家人共同醞釀出來的。在今晚的閱讀中,我們或多或少都能發現一部分自己的影子,無論是作為孩子、父母、夫妻還是兄弟姐妹。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接受「家庭治療」,但我們能正視自己家庭的問題,學會如何分離,如何親密,如何溝通。不管你的原生家庭包含多麼痛苦和糟糕的過往,當我們認識到它,我們永遠有機會再重建一個新的家庭。希望你我都能夠負重前行,在挫折中成長,做更好的自己,擁有更加和諧美滿的家庭。願每個人都能從家庭中獲得真正的溫暖和幸福。
FM106.6 /AM693陝西新聞廣播
23: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