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這部劇,除了白衣飄飄的小龍女令人過目不忘之外,她的師姐李莫愁,也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和氣質清冷、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不同,李莫愁一出場,就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女魔頭。
她的一生,愛得轟轟烈烈,也恨得轟轟烈烈,臨死前還在火裡吟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喜歡李莫愁的人,說她敢愛敢恨,不喜歡她的人,說她過於執拗。
但是在我看來,李莫愁一生的悲劇,就在於她為了愛情,失去了自我。
李莫愁和小龍女一樣,也是從小就被師傅收養長大。
師傅給她起名叫「莫愁」,也是希望她一生都無憂無慮,不品人間疾苦。
在沒有遇到陸展元之前,李莫愁和師妹小龍女在古墓之中,正是過得這種平淡且快樂的生活。
命運的齒輪一旦轉動,誰都無法逃離其中。一次陰差陽錯,李莫愁遇到了年輕帥氣的陸展元,一見傾心。
少年人的戀愛,來得轟轟烈烈,走得悄無聲息。
在經歷了最開始的山盟海誓之後,陸展元漸漸不像之前那樣熱切地愛著眼前這個少女,尤其是古墓派門規森嚴,要是想和李莫愁在一起,就必須要和她一起生活在古墓中,忍受清湯寡慾的生活。
陸展元找了藉口離去,而李莫愁卻還在傻傻等待。為了找回戀人,李莫愁不惜違抗師命,被逐出師門。
李莫愁心心念念不忘情郎,等她終於趕到陸家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陸展元早已移情別戀,和何沅君成親。
一夜之間,沒了師傅,沒了情郎,飽嘗被拋棄滋味的李莫愁性情大變,甚至連有「沅」字的船也不放過,成了一個被仇恨蒙蔽雙眼的人。
可以說,因為陸展元,李莫愁嘗到了愛情的滋味;可也是因為陸展元,李莫愁由愛生恨,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只是她不明白:未來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她願意,她就可以放下過去,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陸展元毀掉了她對愛情的信任,而她自己,親手掐掉了自己的未來。
在整部劇中,李莫愁其實都是一個極其矛盾複雜的人物。
要說她不壞,她把仇恨遷怒到許多無辜的人身上,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要說她壞,她卻不止一次,展現出自己特有的柔情。
當她按照約定時間,血洗陸家莊之後,原本像趕盡殺絕,卻不料在陸無雙身上看到了半截手帕。
而這個手帕,正是當年她送給陸展元的定情信物。
那一瞬間,千絲萬縷的情緒湧上心頭,她想,或許陸展元心裡是有她的?
因這一念柔情,她放過了陸無雙,還把她收為徒弟,撫養長大。
還有後面從楊過手中搶走郭襄,她以為郭襄是楊過和小龍女的私生子,原本抱著把孩子當人質的念頭。
沒想到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她竟然慢慢展現出了自己母性的一面。
看到孩子笑,她也笑;聽到孩子哭,她著急。在樹林中休息時,她甚至還用拂塵給郭襄趕蚊蟲。
當黃蓉追來和她打鬥時,讓她從孩子和自己之間選一個活著,向來殺人不眨眼的李莫愁選擇了孩子。
連黃蓉也忍不住感嘆,沒想到殺人如麻的魔頭,面對襁褓嬰兒,竟然如此溫柔。
如果不是遇到陸展元,而是和一個平凡的男子成親、生子。
想必,李莫愁也會是一個溫柔似水的女人吧?
只是後來的境遇讓她心態急轉而下,用恨來懲罰世人,也用恨囚住了自己。
李莫愁的結局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在絕情谷中,她身中情花劇毒,自知躲不過一死。尤其是想到陸展元,渾身便疼痛不已,讓她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的內心:其實從始至終,她愛的,都只有陸展元一個。
便索性在情花叢中,和那大火一起,化為灰燼。
臨死前仍吟唱著:「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縱觀整部小說,李莫愁的一生是悲劇的。而她的悲劇就在於,為了一個男人,忘記了自己。
表面上看起來,李莫愁恨極了陸展元和何沅君,並因此變成了人人懼怕的瘋女人。
實際上,她的所作所為,全部都是為了讓陸展元後悔,並回心轉意和她在一起。
就像一個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就會通過大吼大叫,或者叛逆、故意搗亂等行為,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李莫愁正是這樣的人格狀態。
她外表狠辣,內心卻是一個渴望愛與溫暖的小女孩。
或許童年缺失父母的疼愛,讓她格外珍惜與陸展元的感情。
只是她始終不肯面對這樣一個真相:在這世上,沒有人能拯救你,除了你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劫」要闖,陸展元的出現,正是讓李莫愁直面內心傷痛的契機。
所以,就算沒有陸展元,以後也會有「林展元」「王展元」「黃展元」的出現,觸及她內心最幽微深沉的痛苦。
蹚過去,成長;蹚不過去,成魔。
很不幸,李莫愁選擇了後者。
這是她的悲劇,也是她帶給我們的人生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