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被稱為「亞洲歌后」,唱功不俗,很多菲迷對她的評價是「空靈、驚豔、唱功一流」。
大部分內地人開始熟悉王菲應該是從1998年春晚和那英合唱的《相約1998》開始,以及之後的《紅豆》、2010年春晚金曲《傳奇》、2013年春晚與陳奕迅合唱的《因為愛情》等,總之都是一些國語歌曲。王菲1989年在香港出道,相對於國語歌曲,王菲的粵語歌更能展示她的唱功,質量也遠比後來的國語歌好。
1988年,放棄廈門大學學業的王菲跟父母來到香港。後來經朋友介紹,酷愛音樂的王菲拜師於香港著名音樂教育家戴思聰,在戴思聰老師的指教下,王菲的粵語發音、音準及音樂感覺得到了很大提高,這也成了王菲音樂之路的轉折點。
自1989年11月發行第一張粵語專輯至今,王菲共推出10 張粵語專輯,每張專輯的銷量均在排行榜前十。2002年,王菲獲得金氏世界紀錄大全頒發的「唱片銷量最高的粵語女歌手」證書。
王菲的經典粵語歌曲很多,如《約定》、《夢中人》、《償還》、《執迷不悔》、《花事了》、《愛與痛的邊緣》等等,王菲的粵語歌曲較國語歌曲感情更加充沛,也更加動人。下面介紹王菲的五首粵語歌曲,你聽過之後感覺如何?
曖昧
《曖昧》是王菲翻唱黃鶯鶯的《情雪》,這首歌旋律優美,歌詞動人。「眉目裡似哭不似哭,還祈求什麼講不出」,每次旋律響起,都會不自覺地跟著哼唱。一個欲走還休的少女,一段模模糊糊的愛戀,也只有林夕能將「曖昧」寫得如此細膩透徹,而王菲的聲音空靈略帶慵又哀怨得恰到好處,就如這首《曖昧》,旋律和字裡行間,儘是曖昧。
暗湧
《暗湧》發行於1997年2月1日。這是一首關於暗戀的歌,暗暗的苦澀,戀到絕望。王菲的演唱輕靈冷漠,略帶憂傷又好似自我解嘲,歌曲背景的鋼琴伴奏則流暢自然恰到好處,據說被這首歌擊中的都是愛過的人,心裡有傷的時候聽到都會落淚。
如風
《如風》的國語版是萬芳演唱的《猜心》,後來由林振強重新填寫粵語歌詞,收錄在王菲1993年9月7日發行的專輯《十萬個為什麼》中。
「來又如風,離又如風,或世事通通不過是一場夢,人在途中,人在時空,相識也許不過擦過夢中歌」,別致的歌詞,細膩的歌聲,讓人聽後不禁有種開闊、明朗的感覺。王菲的歌聲獨一無二,不同的人聽到這首歌會有不同的理解,對於這首歌,只有閉上眼睛慢慢欣賞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意境。
給自己的情書
《給自己的情書》由林夕作詞,江志仁作曲,2001年,歌曲獲得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獎及香港無線電臺十大勁歌金曲獎。
這是一首和愛情無關的歌曲,通俗點理解就是自己要愛惜自己,給自己寫情書,說的就是不管生活中別人是否欣賞自己,自己也要學會欣賞自己。王菲的聲音在叮叮咚咚的鋼琴聲中飄忽而游離,雖然歌曲的曲子太KTV式,但真的讓人感動的要哭。
容易受傷的女人
王菲的成名曲,也是她傳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1992年下半年王菲從美國返港並重新踏入樂壇發行了專輯《Coming Home》,專輯一推出銷量就衝破白金,其中的《容易受傷的女人》橫掃全港,更是讓王菲拿獎拿到手軟,因這首歌王菲一舉跨入香港一線歌手之列。
據港媒報導,後來這首《容易受傷的女人》和葉倩文的《祝福》還被當做學習粵語的教材書範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