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少年的你》:少年們的成人禮為何如此坎坷艱難

2020-08-28 看影視的表哥


文/風的節奏

2020年5月6日,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布了獲獎名單,《少年的你》一舉攬獲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等八項大獎,並且票房收入也進入到十億陣營,可謂是「叫好又叫座」。周冬雨因在此片成功的飾演陳念這個角色,成為金像影后,現在已無可爭議的成為90後小花中的領軍人物;更為可喜的是易烊千璽在偶像、流量明星之上,又加上了演技明星這個桂冠。

透過榮譽的光環,我們可以看到《少年的你》絕對不是一部沒有缺點的電影,但是瑕不掩瑜,值得肯定和散發光芒的方面更多。演員精湛的演技、導演和攝影大膽的嘗試、服化道近乎完美的展現,當然,最為突出的還是題材的選擇。

此片直面「校園霸凌」和「原生家庭」這類敏感社會話題,引發了人們對此類社會現象的深思、重視和共鳴,這也是此部電影精髓之所在。人們在對這兩個問題的探討中,發現此片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主題:如何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大人?

將結合電影內容,從電影故事本身所呈現的三個話題來逐一解讀

一、不可小覷的「校園霸凌」。

本片是一部現實主義類型電影,在片中最直接的講述,就是青春期的學生如何面對校園暴力的故事。

校園暴力不是一個新話題,也非我國一國獨有,這是一個有著悠久傳統的世界性敏感話題。心理學家對此的專門論述可謂是汗牛充屋,最有名的理論是「破窗效應」。此理論說的很玄乎,其實簡單的說就是某棟房子如果有扇窗戶破了,沒人去修補,時間不長,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用句中國的俗話說就是:牆倒眾人推,破鼓亂人錘。

1、陳念為何成為被欺凌者?

那麼電影中主人翁陳念的破窗在哪裡?通常,校園暴力的受害者處於被選擇的位置,欺凌者挑選被害者的時候,不會去挑選最高最壯或者有號召力的人作為目標,通常會選擇以下四類人作為他們欺凌的目標:

01、在同學間沒有或者很少朋友的人;

02、性格內向、害羞、怕事、不善表達的人;

03、有身體或智力障礙者,身體弱小的人;

04、家庭有問題的人。

結合以上標準來看,劇中的陳念身材瘦小、性格內向、不合群、母親身負巨債,基本上是樣樣滿足要求,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胡小蝶的弱勢更多,她將更早被欺凌,悲劇也會更早發生。(在這裡衷心的對導演挑選演員的眼光表示嘆服,若是選一個身材類似張雨綺這樣的女演員,整場戲就略顯滑稽了。)

2、陳念本可以避免的悲劇。

另一方面,如果以下兩個關鍵點不被忽視,悲劇極有可能被阻斷。

01、陳念的抗爭被忽視掉。不同於胡小蝶面對欺凌,採取選擇屈從和逃避的方式,陳念選擇的是抗爭。最初的欺凌開始是一種試探,陳念的凳子上被潑汙水,陳念選擇的是不坐下,等班主任來,但是班主任的決定是這樣的一句話:「誰幹的?離高考還有幾天了還搞這種惡作劇。另外同學之間的關係要處理好,但如果真的有人欺負你一定要跟我講。」

02、教師「育人」職責被忽視。在自己的班上已經有一名學生因為被欺凌,選擇自殺後,班主任這樣的決定未免過於草率,簡單的斷定這就是一場惡作劇。如果他能夠足夠重視,也許就沒有後面的故事,一場悲劇就可能不會發生。

看過這場電影的教育工作者,請您們不要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升學率上,還是要注重些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畢竟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育人有時候比教書更為重要。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親的職責就是要培育好自己的小孩,不單要讓孩子們學知識,還要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陽光的思想。

3、欺凌的升級走上了快車道。

在初步的試探,沒有遭到強有力的反擊後,於是欺凌者又開始進一步升級。沒有家庭的佑護和教育者的幹預,使「升級」暢通無阻,突出家庭問題的公開,使「升級」走上快車道。

陳念是學霸,人生目標簡單,就是努力去北京讀大學。她是一個好學生,卻不是一個好同學,在這個班級,她沒有一個交好的同學,同學對她的態度多為疏遠,女同學或許是嫉妒她的成績,或許不屑於她的清高,都拒絕同她來往。特立獨行、性格內向、沉默寡言是她在這個班級的個人特點。如果她沒有遇到魏萊這樣的校園欺凌者,她也許可以孤獨的渡過她的高中生涯,順利的讀上大學,而後學會與人的相處,但是不幸的是在高考前的一個月,她遇上了,而且因為應對的方式有問題,最後終於釀成慘劇。

當魏萊把陳念母親的欠債信息公布與眾後,陳念在這個班級可以說是徹底孤立。陳念的「防護窗」(破窗效應)註定被欺凌者一一砸碎。現實社會裡,在未成年人群中,家庭情況是會有很強的影響力,孩子們也是在成人們口濡目染下長大的。失信家庭,在孩子們的眼裡絕對是個恥辱形象,看不起陳念,鄙視她,是一個群體的正常反應。就是這個正常反應,欺凌者對陳念的欺凌也愈演愈烈,各種升級版的欺凌如洪水猛獸向陳念峰湧而至。

排球場上,沒有同學和陳念一起練球,欺凌者魏萊就堂而皇之的用排球打她;魏萊在樓梯上惡意的推搡陳念,沒有一個同學去幫助她,或者去斥責魏萊,僅僅有些虛偽的安慰。弱小的陳念無法抵禦欺凌者,也無處求援。找老師這個方法已經被證明是無效,找同學,她沒有朋友。是否還有其他的方式,她不知道。就這樣,陳念的「窗」徹底破了。

她甚至都不知道她在哪裡做錯了,會被大家孤立,甚或被人欺凌。其實一個人被群體孤立,是沒有理由的。成績好,會招人嫉妒;特立獨行,會被人理解為高傲,讓人看她不順眼;

身體弱小,又會成為欺凌者的首選目標。沒有老師和家庭佑護的孩子,註定會比正常家庭出來的小孩,多一份艱辛,身體與心智迅速成熟也許是他們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陳念需要去尋找保護,找過老師,老師沒有保護她;找過警察,警察也沒能及時出現;去找小北,小北雖然盡心,但是能力有限。在尋求外力沒有作用的情況下,面對霸凌者提著老鼠追趕,絞去頭髮,撕碎衣服、強行拍下裸照時。不願意屈服的陳念,最後的選擇是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去應對欺凌者,這樣的方式註定結局是一場悲劇。

二、原生家庭,人生成長的第一處庇護所。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其實不用這些專家的分析,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原生家庭對孩子們的影響。在這裡,孩子們找到了他們棲身的第一塊土壤;在這裡,孩子們吸吮了他們第一口營養;在這裡,他們學會了在社會的生存法則。劇中的被欺凌者陳念和欺凌者魏萊在原生家庭裡都沒有學會在社會的正常生存法則。

1、陳念失去第一庇護所。

陳念的父親不知所蹤,母親被人所騙,銷售三無產品的面膜,最後欠下了巨額債務,每日都在躲債和賺錢的奔波中,對女兒,她說的最多一句話是:「你要考上好大學,考上大學就好了,媽媽以後就靠你了。」這句話對陳念的影響就是她要考上大學,她要去養活母親,她要用高考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這就是她幼小年齡的全部人生目標。母親已經明確的告訴她,家庭已經不再是她的庇護所,而僅僅是一個棲身之地。同時,這樣一個家庭的特殊情況並沒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視,她只能象荒草一樣野蠻地找尋成長之路。在她被魏萊欺凌的時候,她沒有去尋求母親的保護,因為她清楚的知道,成天躲避債務的母親沒有能力來保護她,跟母親說與不說,不能改變自己的現狀。陳念母親的無能,讓她早早的就失去了人生的第一庇護所。當「校園霸凌」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她無處可躲,無人可靠,她僅能靠自己弱小的身體去抗爭,儘管她是如此的瘦弱。

2、魏萊幸福又不幸福的庇護所。

欺凌者魏萊的原生家庭和陳念相比是完全不一樣的,她的第一庇護所走向兩個極端。家庭條件優渥,自身也是容貌和學業兼優,但是一場出乎意外的高考失利,讓她從雲端墜入到復讀班—這個讓她感到是人生恥辱之地。父親,在她高考失敗後一年不理她,這種冷暴力讓她壓力無比巨大,也迫使她畸形成長,欺凌胡小蝶、陳念,讓她情緒能夠得到釋放,也讓她似乎享受到長大成人的「快感」。而且在胡小蝶自殺後,在父親和母親的庇護下,竟然安然無恙,她收穫到了一個毒瘤一樣的「成人禮」,這讓她在欺凌陳念的時候,更加肆無忌憚,而且正因為家庭的庇佑,在潛意識裡她給自己找到了一個恰當理由,也許這正是成人的必經過程。

在欺凌陳念被人錄下證據後,她也對陳念道歉,請求原諒。而這並不是她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害怕父母知道後,會對她有更嚴厲的懲罰。她希望用金錢來換取陳念的原諒,這正是她在原生家庭裡學會的人生經驗。本應該在花季的年齡享受青春快樂的人,因為原生家庭教育方式失措,而以一個欺凌者的結局凋落在盛開之際。原生家庭給她釀的苦酒,她只能一口喝下。

三、如何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大人?家庭和教育者的責任。

劇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是啊,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教授過孩子們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大人。但是成為一名真正的大人,又是每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必須經過的歷程。

劇中處在青春期的欺凌者魏萊和被欺凌者陳念都在渴望成為大人的成長之路上,因為原生家庭和教育者的失誤而被引入到錯誤的航向。兩朵本應該盛開的小花,在即將盛開之際,一朵凋零墜落,另一朵也被人生的狂風急雨打的七零八落。

劇中對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如何成長沒有提出自己的意見,僅僅有片中鄭警官對陳念說:長大就像是跳水,你閉著眼睛往下跳就行了。至於跳下去是「死傷」,還是「無恙」,大人不會告訴你。那麼原生家庭和教育者在孩子們成人的路上應該做什麼?

劇中的陳念已經失去了原生家庭的庇佑,她成長的坎坷更多是教育者的問題,如今現實社會教育者已經在「唯分數」論面前迷失了,「分數」何時能夠不是我們現在的教育者唯一的指標,何時我們的教育能夠回歸到教書育人這個主題,像陳念這樣失去原生家庭指導的孩子才能像正常家庭的孩子順利成為一個大人,而不會在成長的道路上因為缺乏成人的指導和庇佑,去走一段本不應該走的彎路。

在《盲目教育毀了孩子》的主題講座中,莘華家庭教育導師、創始人張繼良這樣說道:「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重要和神聖的工作,現實中家長們從來不用培訓,不用考試,就上崗了。於是,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因為不懂教育規律,又不遵守教育規則,很多家長變成了馬路殺手。」

正常的原生家庭裡父母不單單要給孩子們提供物質上的保障,還需要給予處於青春期騷動的少男少女給予人生的指導和精神的輔導。魏萊在青春期的迷失與原生家庭失職有著極大的關係。有一種說法:每一位熊孩子背後,都站著一群熊家長。

家長是孩子們成長期的楷模,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少一份溺愛,多一點關心,就可以讓孩子們在成為大人的路上少一點坎坷,多一點陽光。


認為《少年的你》這部電影用「校園欺凌」和「原生家庭」這兩個題材,反映處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走向成人的迷茫,如何幫助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大人,是我們每個家庭父母和教育者應該思考的問題,而且是一個急需答案的問題,因為每一秒耽擱,都會讓一個或者是多個孩子在成人的路上迷失方向。

如今的社會過於功利、浮躁,對孩子們的培養過多注重了「智育」,而對孩子們的身心發展缺乏重視。畸形教育的結果會讓孩子們在青春期有更多的迷惘,即使取得優異的成績、考取名校,但是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他們還要被社會去磨礪、去篩選,那時候他們雖然在年齡上已是成人,但是在心理上他們有可能還是孩子,成人的路會因為年少時的缺失,在走向社會的路上加倍付出。

《少年的你》成功的把孩子們如何成為大人這個問題呈現給大家,男女主演也成功的飾演角色,那麼我們這些為人父母和教育者又將如何去面對這個問題?我們仍舊還是無證駕駛嗎?

孩子成人難,孩子們的教育更難!家庭和教育者不要讓孩子們在成人禮裡,留下太多青春歲月裡抹不去的陰霾。

相關焦點

  • 書影評|《少年的你》,如此美麗
    老師們漠視,家長的缺席,同學們的起鬨,警察卻只在事後責備她,你就不知道找我們嗎?在胡小蝶跳樓自殺後,她問的,「你們為什麼不幫幫我?」顯得蒼白無力。當兩個少年面臨前程與未來艱難的抉擇時,他們像困獸一般哀嚎,相互依偎,在彼此的耳邊悽厲地哭著道別。
  • 周冬雨憑《少年的你》摘金像獎影后
    周冬雨在《少年的你》飾小北。因為疫情,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改成了在線上舉行。5月6日15時,金像獎協會主席爾冬陞在短短的11分鐘內,念完了19個獎項的名單。以往群星璀璨的頒獎典禮以如此方式草草完事,一定會讓不少人感到遺憾,但「非常時期,用非常方法」,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寒戰》中的這句臺詞倒符合香港電影人一貫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簡短揭曉得獎片名,依然受到了媒體和網友們的極大關注,顯示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內地觀眾心中的影響力。鄭秀文6次陪跑金像獎從頒獎結果來看,這一屆的金像獎獲獎名單還是讓人驚喜的。
  • 《少年的你》金像獎奪冠的背後,是香港電影的越發落寞
    這是前段時間香港第39屆金像獎頒布後,某個網友的評論。因為在這一屆金像獎裡,成為最大贏家、獲得最多獎項的不是某部純粹香港本土電影。 而是由香港導演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等人主演的校園題材電影《少年的你》。
  • 《少年的你》成金像獎最大贏家,電影界的後浪奔湧起來了嗎?
    關注我,期待與你一起,在電影裡創造故事~今天電影界最大的熱點,莫過於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而這其中,最大的關注焦點,非《少年的你》莫屬。而更讓人咂舌的是,名單公布之前,《少年的你》就獨佔12項提名。而《少年的你》看起來太嫩了,但嫩得如此強勁。易烊千璽,2000出生。周冬雨,1992年出生。這兩個年輕演員,就是前幾天眾人口中的後浪,電影界的後浪。只是,在金像獎這個舞臺,這群後浪看起來略顯單薄,也沒有何冰老師激情澎湃演講中的奔湧之勢。
  • 《少年的你》拿的八個金像獎裡,到底有幾個是實至名歸的?
    這部上映於2019年10月底的電影,在上映後不久就被曝光,其改編的劇本《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在不少地方明顯地抄襲了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忍冬》、《嫌疑人X的獻身》等作品。 而回到評獎本身,《少年的你》在劇本上存在抄襲的話,那麼或許是不應該拿到最佳編劇與最佳影片的。
  • 《少年的你》包攬金像獎:一個盤活香港電影的信號
    內娛流量在一定意義上盤活了金像獎的存量價值,對於《少年的你》的全線肯定也反應出了香港電影求新求變的信號。港影生命力的延續是否需要更多的「易烊千璽」?固化的中港合拍模式又該如何尋求突破呢? 疫情讓所有線下電影節都遭遇停擺危機,香港金像獎針對疫情率先做出了回應,取消今年實體頒獎典禮,此決定雖然令人敬佩,卻無疑將處於逐漸「凋零」中的金像獎推到了更艱難的境地,業內地位、關注度、影響力都將受到嚴峻考驗。
  • 2020香港金像獎復盤,《少年的你》大獲全勝,金像獎走向衰落
    曾國祥導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包攬八項大獎,其中包括含金量最高的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獎。在最佳影片競爭中,《少年的你》面對的是LGBT題材的《叔·叔》,家庭題材的《花椒之味》,關注底層的《麥路人》,以及星爺的《新喜劇之王》。這張片單不說平庸,甚至還有點寒酸。
  • 獲金像獎7項殊榮,周冬雨封后,《少年的你》實至名歸
    《少年的你》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原創歌曲、最佳新人7項大獎。周冬雨靠著實力演技封后,易烊千璽初出茅廬戰績不俗。5月6日下午,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揭曉,《少年的你》成最大贏家。因為疫情影響,本次金像獎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揭曉了19個獎項。
  • 少年的你金像獎最佳影片 少年的你主要講什麼票房多少?
    《少年的你》獲金像獎最佳電影5月6日下午,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揭曉19個獎項的最終歸屬。電影《少年的你》斬獲最佳電影... 《少年的你》獲金像獎最佳電影5月6日下午,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揭曉19個獎項的最終歸屬。電影《少年的你》斬獲「最佳電影」獎項。
  • 《少年的你》橫掃香港電影金像獎
    12分鐘頒完所有獎項,昨天,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公布結果,2019年爆款青春片《少年的你》以碾壓之勢獲得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等重要獎項在內的八個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 金像獎最大贏家《少年的你》,是否過譽?
    清晰可見,《少年的你》斬獲八項獎項。要知道,這已經是和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是同一個數量了。而且,在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女主這最重要的五個獎項中,《少年的你》就拿下了四個。《少年的你》自去年上映以來,好評如潮。無論是周冬雨穩定的優秀演技、四字弟弟驚豔的表現、立體魔幻的重慶特色還是高考+校園暴力的故事設定。這些都是他取得票房勝利的資本。
  • 《少年的你》橫掃香港金像獎 | 外媒說
    這周的「外刊精讀專欄」我們來讀5月6日《南華早報》 關於《少年的你》獲得香港金像獎的報導。
  • 電影《少年的你》獲得金像獎, 是中國電影百年來最大的恥辱!
    今天第39屆金像獎,給電影《少年的你》頒出了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在內的八項大獎。關於電影《少年的你》其實已經有太多的新聞在網上爆出,無論延遲上映,還是所涉及的原著小說以及電影涉嫌抄襲等事情,都在電影上映之後引起熱議。
  • 少年的你金像獎提名海報曝光:關於香港金像獎的二三趣事
    4月29日,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再度曝光四張「提名巡禮」海報,三位主角均來自電影《少年的你》,分別是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員提名的易烊千璽,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周冬雨,最佳導演提名的曾國祥港片式微的年代,金像獎的含金量也受到質疑,它在華語電影界的地位遠不如從前。正因為如此,那些留在金像獎歷史上的珍貴畫面更加讓人難忘。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回味關於金像獎的一些趣事吧。
  • 金像獎向車流鞠躬?《少年的你》獲得12項提名
    的金像獎入圍名單自發布以來,也受到外界熱議,從入圍名單來看,《少年的你》無疑是名單上最大的贏家,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四項最具價值的獎項均入圍。入圍人數也顯示,《少年的你》很可能是這次最大的贏家。
  • 時代少年團馬嘉祺線上成人禮!12月11日邀你來看!
    時代少年團馬嘉祺線上成人禮!12月11日邀你來看!手君今天就要隆重 介紹一位元氣滿滿的快手青春體驗官 時代少年團隊長馬嘉祺
  • 《少年的你》橫掃第39屆香港金像獎!
    5月6日下午,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頒獎,曾國祥導演影片《少年的你》最終獲得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在內的八項大獎,主演周冬雨獲最佳女主角獎,易烊千璽獲最佳新演員獎。受疫情的影響,由金像獎主席爾冬陞直接公布19個獎項的獲獎者,獎盃將在後續郵寄給獲獎者,而整個活動時間也縮短至20分鐘。這也是金像獎39年來第一次取消實體頒獎禮。
  • 金像獎公布獲獎名單 少年的你最佳電影
    《少年的你》獲金像獎最佳電影5月6日下午,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揭曉19個獎項的最終歸屬。電影《少年的你》斬獲「最佳電影」獎項。此外,《少年的你》還獲得最佳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服裝設計七項獎項,12項提名最終斬獲8大獎。
  • 《少年的你》橫掃第39屆金像獎,香港電影已死?
    01香港金像獎現狀如此單薄的數字,竟然放到了曾經叱吒風雲的香港金像獎上。據相關資料顯示本屆金像獎官方FcaeBook直播平臺最高峰僅有1.2萬人次觀看,其實自第36屆之後,香港金像獎便步入了下坡路,只有約144萬人觀看,隨後的兩屆金像獎收視率仍然一蹶不振,相較往屆約180萬人觀看的平均數值,頹勢明顯。不單單是數據顯示,獲獎名單亦是令人唏噓。
  • 香港金像獎:周冬雨奪影后《少年的你》成最大贏家!
    香港金像獎:周冬雨奪影后 《少年的你》成最大贏家!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5月6日下午3點開始線上頒獎。據CCTV 6電影頻道旗艦欄目官方微博@中國電影報導消息,周冬雨憑藉《少年的你》獲得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她是提名中唯一一位非香港籍的演員,而且此次是周冬雨第二次提名香港金像獎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