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非主流好音樂,探索音樂美麗內涵,主要音樂方向,新世紀音樂,世界音樂,爵士音樂,民謠音樂,優秀獨立創作人,天籟美聲,民族音樂等。
我聽見寂寞在歌唱,愛音樂的人都是寂寞的,我孤獨,我願意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臺灣原住民歌手王宏恩,參加了《中國好歌曲》成了人氣歌手,但他其實在臺灣島內很早就出道了,一直創作和傳播他的原住民音樂特點的民謠,唱著他家鄉的母語歌謠,還榮獲過金曲獎。去年他又推出了一張《會走路的樹》,除了他慣常的民謠外,還把家鄉原生態的古調民歌也原汁原味地放在裡面。
專輯收錄了他在《中國好歌曲》上創作的《夢想的顏色》,這首歌結合了原住民特點的民謠,還有布魯斯、節奏搖滾等風格。很輕快,很有朝氣,仿佛那不僅僅是一首夢想的歌謠,更是一條多彩的臺灣和人生路畫面。那是他做音樂的初衷,也是音樂理想的一部分。
他寫「池上便當」、臺東的走路的樹、王雪紅的家鄉菜、部落裡的長老、加路蘭灣的海邊,滿滿的都是家鄉的味道。他寫的東西都很小,從點點滴滴裡看到家鄉的美好和豐富,這是他熟悉的味道,是活生生的臺灣,也是外人看來新奇的地域特色。
音樂並非有多麼的宏偉壯志,也沒有都市人的愛恨情仇,這是真誠原始的,家鄉的味道,有說不完的故事,嘮不完的話,他從那裡出來的,現在回去還是那麼熟悉的樣子,純真的像路邊的小花那麼普遍也那麼純樸,竟然是世人難能可貴的風情。
一首原創,一首當地原住民的歌謠,這樣夾雜著放在一張專輯裡。當聽到王宏恩原創的精緻自如的編曲演唱時,眼前是活色生香的年輕,即使時尚也揮不掉純樸。當聽到當地原住民純天然的歌聲時,那不加修飾的感覺是土地和歷史,不管世事怎麼變,他們的歌聲一直在這裡。這是令人感動的,也是親切的。
想到民謠這種風格,說它簡單是因為它的音樂結構並不難,說它不簡單因為它涵蓋的思想很廣。那麼王宏恩做民謠,傳承臺灣傳統音樂的風格,又受多種音樂文化的影響,有布魯斯,雷鬼,爵士,R&B,搖滾等,讓畫面變得精緻有活力。
所謂「會走路的樹」,是臺東的那一片原始森林,王宏恩從那裡來,與那些大樹生活成長,而成年後的他,離開家鄉來到臺北闖蕩,依然不忘記自己是那裡的一棵樹,稱自己是「會走路的樹」。這棵樹有根基,有想法,熱愛音樂也熱愛家鄉的點點滴滴,樂於傳播它多於娛樂玩味的性質。
關於王宏恩唱出來的音樂夢想,想到他從2000年出的專輯到這裡,19年了,籤過幾家公司,除了做歌手,又做過主持人,演過舞臺劇,得過金曲獎,傳播過文化,又參加過娛樂搞笑節目,有品質的沒品質的他都經歷過。可是對於音樂創作,他始終保持著出來闖蕩的初心,音樂裡的原住民特性從來沒失去過。看他那天真爛漫的笑,就知道他這棵樹生長得鬱鬱蔥蔥,還在他鄉結出了果。
往期回顧
以莉高露,一個農婦的快樂民謠
臺灣《美麗心民謠》給民謠真誠的生命力
原創動力︱陳永龍《沙礫》的小人物光芒
民謠,黃建為的臺灣鄉村小清新
臺灣原住民郭英男化石般的歌聲
紀曉君的臺灣古調
民謠,臺灣陳建年唱得純粹
每個人心裡一畝田,每個人心裡一個夢,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這裡是「最後的夢田音樂圖書館」。美好的音樂是香氣,是醇酒,它也是你心靈最後安放的「夢田」。獨樂樂不如眾 樂樂,只找有緣人,一起分享音樂餘香
如果你喜歡這首作品,請在此打賞,感謝所有愛音樂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