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片《殭屍先生》1985年上映,雖然不是華語電影界第一部殭屍電影,但它綜合了以往殭屍片的元素,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文 | 徐天成
摘自《我們香港這些年》,中信出版集團2016年,本文經出版社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出版社。
港產片《殭屍先生》(臺灣叫《暫時停止呼吸》)在1985年上映,並在港臺兩地大受歡迎,開創了殭屍電影的先河。
其實在國外,偶爾也有以殭屍為題材的電影,但殭屍片成為一個特殊片種,卻是華語電影界獨有的現象。《殭屍先生》並不是華語電影界第一部殭屍電影,但它綜合了以往殭屍片的元素,也加入了搞笑的題材,不是純粹嚇唬觀眾,因此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由於內地要避免傳播迷信,《殭屍先生》未曾在內地公映,所以大家可能感覺不到它的影響。其實,現在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殭屍形象,比如臺灣的《殭屍小子》系列、香港的《殭屍道長》,甚至到了2000年前後的亞視電視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好多都起源於《殭屍先生》。
電影《殭屍先生》劇照
大家現在都很熟悉典型的殭屍形象了:身穿清朝官服、面無血色、手臂前伸、跳躍前進,但如果林正英扮演的茅山道長把黃底紅字的符咒貼在殭屍的額頭上,它就不能動了。中國殭屍形象吸納了西洋元素,會吸血咬人。如果不想讓殭屍發現自己,只要不呼吸就可以。
我讀的是天主教學校,談論殭屍這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當然不會受到鼓勵。但大眾流行文化如此,禁止也禁止不了。於是,我們一大群熊孩子「小息」(課間休息)的時候,就在操場扮道長和殭屍,或在白紙上畫符,或憋氣躲鬼,或雙腳並排亂跳,搞到大汗淋漓才捨得回課室。
《殭屍先生》系列是殭屍片的主流,但同一時間還出現了另一個分支——《開心鬼》系列。顧名思義,《開心鬼》裡面的殭屍一點都不恐怖,還助人為樂。整個片子純粹是搞笑風格,一時大受歡迎,更捧紅了一個當時只有18歲、長著娃娃臉的少女明星李麗珍。當時有誰會料到,純真可愛的李麗珍在10年後會豁出去拍三級片,慰藉那批看她電影成長、「睇住佢大,睇住佢壞」(看著她長大,看著她變壞)的一眾「餓男」呢?
電影《開心鬼》劇照
我的好多內地朋友會問,香港出產那麼多靈異電影電視劇,是不是因為香港人十分迷信?是不是香港人都愛看風水?對此我通常會反問:香港也有很多黑社會片,是不是香港都是黑社會當道呢?
其實,有些香港人確實很迷信,香港也確實有黑社會,但一般都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嚴重。在此打個岔奉勸大家,從電影了解一個社會只能得到片面的答案。比如好萊塢電影中親熱的鏡頭很多,也很大膽,但我個人就覺得美國人的性觀念還是挺保守的,特別是對婚姻、家庭的承諾恪守方面。在性方面,歐洲,甚至是東亞也比美國更開放。
那香港人的迷信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好多人都知道香港有個地方叫黃大仙,不少人碰到疑難,都會去那裡求籤問卜。除了黃大仙,香火最鼎盛的廟宇是車公廟。在殖民地年代,政府會在春節時派華人官員到車公廟為香港當年的運程求籤,而這個風俗到特區年代還在繼續。
香港車公廟
關於車公廟,香港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2003年的大年初三,當時的民政事務局局長隨俗在車公廟為香港求籤。求就求唄,怎麼就求了個下下籤!於是被香港人罵了個半死。基督教徒也在罵,因為局長是教徒,竟然去拜其他偶像!插句題外話,2003年香港確實不順,沙士(非典)、50萬人遊行上街抗議政府施政、問責高官下臺,都是在當年發生的。
除了去黃大仙、車公廟,香港人也相信風水,看流年運程,算算命理。新居入住,不少香港人會請風水師傅來指點迷津。有的電視臺一天到晚都放風水節目。由於香港沒有「廣電總局」,這些節目的尺度也沒有人管。每年歲末,大家都十分關注香港出名的玄學家對於來年運程的看法。這些玄學家都各有粉絲,他們的運程書也很有名。我就曾給一些比香港人更迷信的內地同事買過很多本香港的運程書。
如果不是有個別信仰的話,香港家庭一般都會拜祖先、拜土地,也會在清明節、重陽節或者先人忌辰等時候去掃墓。我們家的祖先牌位在奶奶家,所以逢年過節看望奶奶,同時也是拜祭、燒紙錢、上香的時候。
香港人的迷信,有時還體現在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上。偶爾,香港會發生一些關於「神棍」(利用神、鬼之名向他人行騙的人)招搖撞騙的案件:有些十分殘忍,曾經有神棍以幫助已婚婦人趕走二奶為名,毒殺五人,謀財害命;還有一些十分匪夷所思,「茅山師傅」歐陽國富以幫助達成明星夢為名,誘騙模特多次性交,還教她以各種體位姿勢來轉運……香港傳媒沒有顧忌,碰到這類案件,都會大肆渲染,每天跟進報導,直到讀者厭倦為止。
不過總的來說,香港人並沒有比其他地方的華人更迷信。
愛讀書的看過來
日讀一書,日進一步,
愛讀書愛歷史 就加入國家人文歷史讀書群吧
在這裡,
有定期的好書推薦,
有不定期的好書贈閱,
有線下的讀書會活動,
更有機會在國曆官微發表自己的獨家書評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入群吧!
如果群滿請加國曆君微信,拉入群。
讀書群@國家人文歷史
△ 長按二維碼即可哦~
△ 長按二維碼即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