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說說那些並不恐怖的港產殭屍片

2021-03-02 國家人文歷史


港產片《殭屍先生》1985年上映,雖然不是華語電影界第一部殭屍電影,但它綜合了以往殭屍片的元素,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文 | 徐天成

摘自《我們香港這些年》,中信出版集團2016年,本文經出版社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出版社。

港產片《殭屍先生》(臺灣叫《暫時停止呼吸》)在1985年上映,並在港臺兩地大受歡迎,開創了殭屍電影的先河。

其實在國外,偶爾也有以殭屍為題材的電影,但殭屍片成為一個特殊片種,卻是華語電影界獨有的現象。《殭屍先生》並不是華語電影界第一部殭屍電影,但它綜合了以往殭屍片的元素,也加入了搞笑的題材,不是純粹嚇唬觀眾,因此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由於內地要避免傳播迷信,《殭屍先生》未曾在內地公映,所以大家可能感覺不到它的影響。其實,現在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殭屍形象,比如臺灣的《殭屍小子》系列、香港的《殭屍道長》,甚至到了2000年前後的亞視電視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好多都起源於《殭屍先生》。



電影《殭屍先生》劇照

大家現在都很熟悉典型的殭屍形象了:身穿清朝官服、面無血色、手臂前伸、跳躍前進,但如果林正英扮演的茅山道長把黃底紅字的符咒貼在殭屍的額頭上,它就不能動了。中國殭屍形象吸納了西洋元素,會吸血咬人。如果不想讓殭屍發現自己,只要不呼吸就可以。

 

我讀的是天主教學校,談論殭屍這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當然不會受到鼓勵。但大眾流行文化如此,禁止也禁止不了。於是,我們一大群熊孩子「小息」(課間休息)的時候,就在操場扮道長和殭屍,或在白紙上畫符,或憋氣躲鬼,或雙腳並排亂跳,搞到大汗淋漓才捨得回課室。

《殭屍先生》系列是殭屍片的主流,但同一時間還出現了另一個分支——《開心鬼》系列。顧名思義,《開心鬼》裡面的殭屍一點都不恐怖,還助人為樂。整個片子純粹是搞笑風格,一時大受歡迎,更捧紅了一個當時只有18歲、長著娃娃臉的少女明星李麗珍。當時有誰會料到,純真可愛的李麗珍在10年後會豁出去拍三級片,慰藉那批看她電影成長、「睇住佢大,睇住佢壞」(看著她長大,看著她變壞)的一眾「餓男」呢?


電影《開心鬼》劇照

我的好多內地朋友會問,香港出產那麼多靈異電影電視劇,是不是因為香港人十分迷信?是不是香港人都愛看風水?對此我通常會反問:香港也有很多黑社會片,是不是香港都是黑社會當道呢?

 

其實,有些香港人確實很迷信,香港也確實有黑社會,但一般都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嚴重。在此打個岔奉勸大家,從電影了解一個社會只能得到片面的答案。比如好萊塢電影中親熱的鏡頭很多,也很大膽,但我個人就覺得美國人的性觀念還是挺保守的,特別是對婚姻、家庭的承諾恪守方面。在性方面,歐洲,甚至是東亞也比美國更開放。

 

那香港人的迷信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好多人都知道香港有個地方叫黃大仙,不少人碰到疑難,都會去那裡求籤問卜。除了黃大仙,香火最鼎盛的廟宇是車公廟。在殖民地年代,政府會在春節時派華人官員到車公廟為香港當年的運程求籤,而這個風俗到特區年代還在繼續。


 香港車公廟

關於車公廟,香港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2003年的大年初三,當時的民政事務局局長隨俗在車公廟為香港求籤。求就求唄,怎麼就求了個下下籤!於是被香港人罵了個半死。基督教徒也在罵,因為局長是教徒,竟然去拜其他偶像!插句題外話,2003年香港確實不順,沙士(非典)、50萬人遊行上街抗議政府施政、問責高官下臺,都是在當年發生的。

 

除了去黃大仙、車公廟,香港人也相信風水,看流年運程,算算命理。新居入住,不少香港人會請風水師傅來指點迷津。有的電視臺一天到晚都放風水節目。由於香港沒有「廣電總局」,這些節目的尺度也沒有人管。每年歲末,大家都十分關注香港出名的玄學家對於來年運程的看法。這些玄學家都各有粉絲,他們的運程書也很有名。我就曾給一些比香港人更迷信的內地同事買過很多本香港的運程書。

 

如果不是有個別信仰的話,香港家庭一般都會拜祖先、拜土地,也會在清明節、重陽節或者先人忌辰等時候去掃墓。我們家的祖先牌位在奶奶家,所以逢年過節看望奶奶,同時也是拜祭、燒紙錢、上香的時候。

 

香港人的迷信,有時還體現在一些光怪陸離的事情上。偶爾,香港會發生一些關於「神棍」(利用神、鬼之名向他人行騙的人)招搖撞騙的案件:有些十分殘忍,曾經有神棍以幫助已婚婦人趕走二奶為名,毒殺五人,謀財害命;還有一些十分匪夷所思,「茅山師傅」歐陽國富以幫助達成明星夢為名,誘騙模特多次性交,還教她以各種體位姿勢來轉運……香港傳媒沒有顧忌,碰到這類案件,都會大肆渲染,每天跟進報導,直到讀者厭倦為止。

 

不過總的來說,香港人並沒有比其他地方的華人更迷信。

愛讀書的看過來

 日讀一書,日進一步,
愛讀書愛歷史 就加入國家人文歷史讀書群吧
在這裡,
有定期的好書推薦,
有不定期的好書贈閱,
有線下的讀書會活動,
更有機會在國曆官微發表自己的獨家書評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入群吧!
如果群滿請加國曆君微信,拉入群。 

讀書群@國家人文歷史


△ 長按二維碼即可哦~


△ 長按二維碼即可哦~

相關焦點

  • 殭屍還沒殺光,港產殭屍片,我不許你死
    憶當年,殭屍紅過小鮮肉上世紀八十年代,寶禾電影公司投拍的殭屍片煊赫一時,不僅掀起香港影壇捉鬼打殭屍的風潮,也從此開創武打喜劇的另類輝煌;而同階段黃百鳴的「開心鬼」系列、劉鎮偉的「猛鬼」系列,亦在蹭上殭屍元素的熱點後大獲市場認可,主輔相承,共同譜寫港產殭屍片的華彩樂章。
  • 「港產殭屍片」的起伏:興於洪金寶、林正英,止於徐克、錢升瑋
    的確,80年代中期的港片大銀幕上,「洪家班」打造的《殭屍先生》掀起了一股「茅山殭屍片」的時代浪潮,而林正英出演的「九叔」,也成為了這股「港產殭屍片熱潮」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個銀幕形象。1985年的《殭屍先生》,被許多影迷奉為港產「茅山殭屍片」的開山之作,但其實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殭屍片」就已經開始在港片大銀幕上出現。
  • 「港產殭屍片」的起伏:興於洪金寶、林正英,止於徐克、錢升瑋
    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期雜談,聊一聊「港產殭屍片」的興起,發展,以及消亡。那些在明清志怪小說中流傳一時的「殭屍故事」,也開始被逐漸搬到電影大銀幕上。1936年,香港的「南粵影片公司」就拍攝了一部「殭屍題材」的黑白電影《午夜殭屍》,這也是港片大銀幕上的首部「殭屍片」。可謂是「港產殭屍片」真正的開山鼻祖。
  •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20周年:林正英後有馬小玲,可之後呢?
    1998年11月30日,一部叫《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的電視劇在香港亞洲電視臺播出,瞬間掀起收視狂潮,一股「殭屍熱」瀰漫全港,劇中一眾主演成為了當紅明星,然後亞視一鼓作氣拍下系列三部曲,成就了一部永恆的港產奇幻經典,隔壁的TVB懊悔不已。
  • 港產殭屍片:林正英的師徒關係,個個大有來頭
    【非正常觀影的人間小黑】港產殭屍片在曾經中國香港電影輝煌的年代,也是一個系列的金字招牌,而開派的經典人物就是林正英,在一系列的港產殭屍片英叔出身的茅山派,存在著多位師兄弟,而他們的徒弟,也都是後來港片中厲害的角色。
  •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總有一款殭屍片適合你的口味
    不同以往由林正英自導自演的殭屍片,這部片是第一次西方殭屍碰上東方道士,本片的新鮮感可是到今天都歷久不衰的!一部有看點的殭屍電影需要什麼?當然就是無數長相超級噁心、超級恐怖的殭屍、逃不出去的場景,還有大量的血漿啊!這部電影完美的達到了這一點!
  •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謹以此劇,致敬一代殭屍道長九叔林正英
    上次跟大家嘮了嘮童年時候的一部神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這個系列的電視劇,大家的呼聲都還挺高的,想必大家都是擁有一樣的童年的啊,也不經意間暴露了大家的年齡,想必現在各位有些都已經成家立業,就連小孩子都有了吧,最起碼現在走出去都已經能夠心安理得的接受叔叔這個稱號了,剛前兩天小編還被人吐槽說已經是個油膩的中年大叔了
  • 林正英、周星馳的這次電影合作,成「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
    而極具本土特色的「港產殭屍片」,也隨著這部《殭屍先生》的誕生,正式拉開時代序幕。然而,80年代末的港片市場之上,隨著港片製作人們的跟風,大量的「殭屍題材作品」誕生,而這些作品良莠不齊的品質,也快速攪亂了市場環境。隨著市場環境的混亂,「港產殭屍片」也在八十年代末走向了沒落。
  • 林正英、周星馳的這次電影合作,成「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
    而極具本土特色的「港產殭屍片」,也隨著這部《殭屍先生》的誕生,正式拉開時代序幕。而這也成為了「港產殭屍片」最後的票房高峰。該片之後,「港產殭屍片」的市場表現每況愈下。繁榮一時的「殭屍片時代」也隨之一去不回。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周星馳、林正英合作的這部《非洲和尚》。同時說一說,90年代初「港產殭屍片」的消亡。
  • 《殭屍/七日重生》:比起傳統的殭屍片,更像一部恐怖片
    在這部電影中有幾個看起來不正常的人物,他們在影片中起了推動作用,主角對那個身患白化病男孩和那個經常吃祭品的女人到好奇,後來從大廈保安口中得知了一個故事,在很多年之前這裡曾發生的一起慘案,這件事情讓這個瘋癲的女人受到嚴重的精神創傷。
  • 論殭屍片,我只服林正英
    本文授權轉載自婊姐影評(biaojieyingping)說起香港的特色類型電影「殭屍片」
  • 那些年陪你長大的亞視經典劇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5.關禮傑和鄧萃雯的扮相那麼好,以致我至今認為他們在96-97年間是外形最佳時期,儘管兩人後來也演了不少戲,化妝技術日新月異。還有阿驥、大飛和火點。劇情當然有些幼稚可笑的地方,可是為了自己在幼稚可笑的年紀迷戀的一部劇,這些又有什麼關係。
  •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殭屍遊戲精選
    周一上班很不給力有木有?覺得精神萎靡昏昏欲睡有木有?需要來點東西刺激一下有木有?請注意,一大波殭屍正在逼近!!!殭屍,這個小說、電影中長盛不衰的角 色,如今在各種遊戲裡也風光無限。
  • 同是殭屍題材,和《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比較,鄭嘉穎《僵》的差距
    很多人認為TVB的《僵》是爛片,遠遠不及ATV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同是殭屍題材,《僵》與《僵約》的差距當真很大嗎?為避免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似曾相識,該劇的主角用不死人取代《僵約》的驅魔一族,監製陳維冠直言要在角色設定上面下足功夫,儘量使劇中每一個物種,人類,不死人,驅魔人和殭屍都具備自己的性格特點。
  • TVB新劇《僵》 幾乎照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1957年5.29 至 2016年4.1 ——畫風突變的分割線——即使亞視不在了但是他的經典我們卻是依舊記得~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可以說是承接了我們一代人的回憶也不為過~可惜今朝物是人非亞視也不在了~
  • 【殭屍】這是香港殭屍片的復甦?
    並且恐怖氛圍和場景質感都營造的很好。厲害了我的哥!他第一次創作的電影劇本《復仇者之死》還榮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具文本哲學獎」。《殭屍》是他的第二個劇本,集編導於一身。小編真是慚愧,人比人比死人。還不如在家裡發黴算了,雖然我也想這樣。說回正題,《殭屍》這部片意在創新上世紀80年代紅極一時的港產殭屍片~~
  • 驚豔了幾代人的靈異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三部曲
    在20年前,鬼才編劇陳十三大概都不會想到,在林正英過世後,再拍殭屍片的結果竟是如此轟動。從1998年到2004年,香港亞洲電視總共推出《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三輯,廣受觀眾喜愛,甚至帶起「殭屍」熱潮,第二輯結局收視率更是超過同時段的無線電視節目,即便在2014年黃金時段重播17年前的電視劇,依舊引起各界迴響。
  •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演員現狀,全都無子?網友:被殭屍咬了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承載了我們一代的記憶,穿著時尚表面愛錢實質有著自己堅定使命的除妖師馬小玲,身為殭屍一代卻有一顆善良心的況天佑還有木訥卻善良的王珍珍
  • 另類電視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顛覆的人設引發深刻思考
    要說起殭屍片,我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林正英,他主演的《鬼打鬼》、《殭屍先生》、《一眉道人》、《殭屍道長》這些殭屍片也都看過無數遍,在我們心中,道長就該是英叔的樣子,但在《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裡卻大膽啟用女性,大長腿小短裙,踩著高跟鞋,拿著可伸縮驅魔棒,造就了一部不一樣的殭屍片。
  • 亞視《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況天佑馬小玲的宿運三部曲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好耐人尋味的神作啊,過去的香港影視,把能拍的題材拍的都差不多了吧,能和抗日戰爭聯繫上,清朝的殭屍把日本人都咬了,這種想像力震驚到有些瞬間倒地不省人事。《我和殭屍有個約會1》這種類型劇,有些拖沓但是也好刺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