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垻區「故裡故事」大型主題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該活動以「溯地名、理文脈、展新篇」為主線,採取拍視頻、講故事等方式,宣傳推介沙坪垻區22個鎮街的形象特色。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小龍坎街道。
小龍坎,最早叫小門坎。
從大龍山(今平頂山)下來的石板路,依山就勢,有幾處石梯坎在兩石壁間穿過,像座座「石門」。
坡腳上方不遠的一道「石門」,因窄而短,故稱小門坎。
而後,因背靠平頂山,形似龍狀,明末改名小龍坎。
古道記憶留心中小龍坎,臨近嘉陵江,背靠平頂山,坐落於成渝古道東小路。
這裡的魅力神韻,便始於一座大龍山、一條東小路、一個龍坎鋪。
古時平頂山稱大龍山,它居高臨下,南控通往成都的東大路,北臨嘉陵江黃金水道,是繼浮圖關之後的又一處關隘,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這一座大龍山,記錄了山城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
古時的東小路,從重慶出發先後經過潼川府路、遂州、普州、昌州等幾大重要州郡,比東大路近130公裡,是成渝之間最便捷的通道。上世紀20年代,四川當局開始沿此修建成渝公路,自此,小龍坎便成為連接成渝之要道。
明清時期,古驛道上30裡設一鋪,60裡設一驛。驛與鋪交相錯落,供驛夫與客商歇腳,這便是龍坎鋪的由來。清朝末年,小龍坎觀音廟(今解放坡一帶)大路兩旁已形成一條繁忙小街。上世紀20年代,成渝公路修建,更是促進了這一帶經濟發展,形成的街巷,即是現今的小龍坎正街。小龍坎的古道文化,由此得到傳承和延續。
近代人文永傳承如果說小龍坎的歷史沿革是從古道文化中孕育,那麼,沙磁文化、工業文化則在小龍坎的近代史中,交相輝映、見證風雲。
1939年,日機瘋狂轟炸重慶。身處小龍坎的著名音樂家陳田鶴,滿懷悲憤,創作出鋼琴曲《血債》,激發了廣大人民抗日激情。
樹人學校,同時也是中共地下黨沙磁區委機關的所在地,被稱為「國統區的紅色戰鬥堡壘」。當時,中共重慶沙磁區地下區委通過王煥志,先後安排劉作先、張顯儀、黃蜀澄和傅世璵等十多個地下黨員來校任教,是沙磁區黨員最多的支部。可以說,樹人學校在掩護地下黨活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一大批重要工廠、機構也內遷於此,奠定了這裡雄厚的工商業基礎。著名實業家、民主人士胡厥文創辦的合作五金廠,為抗戰生產迫擊炮彈尾引信、步槍和機槍零部件以及醫療機械等,為抗戰事業提供了有力的物資保障,廣受好評,更得到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同志高度讚譽並題詞鼓勵。周恩來題詞為:供給前方的生產,是國防工業第一要義。
1944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從廣西遷來小龍坎,時任所長的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隨同遷來,在此辦公、居住至抗戰勝利,並在此提出著名的「板塊論」。李四光舊居,則坐落在如今小龍坎的重慶探礦機械廠家屬區中。
重慶探礦機械廠,是小龍坎近現代工業成功轉型的代表。自1966年支援三線建設從上海內遷小龍坎以來,經過多年發展,已具相當規模,從最初的品種單一,到如今的種類繁多,其產品暢銷國內外,聲名遠播。
當今和美處處是如今的小龍坎,和美康寧、樂學宜居、快樂幸福,是築夢成長的重點學區,融舊立新的示範社區,美食遍地的好吃街區。
從硝煙中走來的小龍坎街道,延續了沙區的教育文脈。轄區內重慶市第八中學、小龍坎中學、沙區第一實驗小學等一批名校,為小龍坎街道集聚了各年齡層的生源,催生了小龍坎教育培訓業的蓬勃興旺。
屹立在小龍坎中心位置的藝思倫教育Mall,吸納了沙坪垻文教大區的精華,傾力打造的新型教育綜合體典範已吸引了20家教育機構及11家優質配套商家入駐,成為了重慶民辦教育新高地和沙坪垻教育培訓新名片。
這裡不僅是學子樂園,更是宜居家園。1.05平方公裡內龍泉路、康寧村、嘉新、快樂裡4個社區緊密相連,空間緊湊卻不失多樣化功能。
「一崗凸起,山頂平闊如案」,平頂山公園綠蔭環繞,鳥語花香,山地園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周邊居民登山慢遊。小龍坎廣場獨居鬧市、自然從容,「鬧中取靜, 草木蒼翠如玉」,為群眾提供了娛樂健身的活動場地。軌道一號線下穿而過,現代化方便快捷的都市生活,提升著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
小龍坎,可稱為美食匯集地。食在重慶,味在小龍坎。小門坎三合魚、小龍坎老火鍋、礦火鍋、雷實滷雞以及嘿劉米線等各色美食為小龍坎增添著味覺上的記憶,更讓小龍坎的人情味道變得活色生香,向人們訴說著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的生活喜悅。
未來發展煥新顏始於東小路,興於成渝古道的小龍坎,雖經歷歲月流轉、城市變遷,但從未忘記,那些披荊開路、探索未知的古代商旅,那段經歷千年風霜依然佇立的悠悠古道,不僅繁盛了這片土地,也賦予了小龍坎人無懼前路、勇敢前行的強大靈魂。
地處三峽廣場商圈、毗鄰龍湖光年TOD項目,小龍坎街道以創新驅動產業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構建教育培訓、文化創意、康養醫療齊頭並進的新模式,漸進盤活閒置樓宇資產,重點引進金融科技資源,內聯外引激發改革內生動力、吸納外部優質資源,再造街域經濟增長極,以新理念引領新常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奔湧向前的新時代,給小龍坎帶來了全新的機遇,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但無懼無畏的小龍坎人,始終屹立在潮流湧動的浪頭,勇當探索社會治理創新的改革先鋒。防範化解社會風險矛盾、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社會治理新格局的構建讓小龍坎街道政事通達,人心和順、人民安樂。
從山野到城市,從崎嶇小道到康莊坦途,從未停止探索的小龍坎,正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更加堅實有力的步伐,在全面小康生活的道路上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