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定義:心理諮詢師是運用諮詢心理學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諮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增進心理健康的專業人員。像是我們平常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包括戀愛,結婚,感情生活,職業等等出現的問題導致壓力過大或者有些特殊行為的心理問題,都可以找心理諮詢師。
心理治療師是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對心理疾病患者實施治療的專業人員,往往也被稱為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是必須通過執業醫師考試,有執業資格的醫生,也是有藥品處方權的。
定位方向:心理諮詢側重於為亞健康的正常人群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心理問題或不嚴重的心理障礙;也就是被稱為一些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群。心理治療則是適用於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的人群,像是心理疾病(或稱精神疾病),包括嚴重心理障礙、精神分裂症等的人群;更偏向於有「心理障礙」問題的人群。
適宜人群:心理諮詢是指來訪者通過諮詢師對自己、他人和生活環境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了解自己的心理現狀,解決其在生活、學習、工作、情感、人際交往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並通過相互間的交流改變其態度與行為;幫助來訪者樹立信念,維護和增進身心健康。對象涉及兒童、青少年、婦女、學生、老年、軍人、警察、犯人以及特殊職業人群等,範圍極廣。
工作對象:心理治療是對精神障礙患者的一種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師運用專業的心理學治療方法,幫助來訪者解開有害的心結。幫助來訪者解決抑鬱、焦慮、恐懼等情緒的根源,和不恰當行為的根源。引導來訪者從這些不良情緒中走出來,感受正常的情緒。因此,心理治療就是對來訪者的心理與行為問題進行矯治的過程;涉及的對象比較局限,主要是各類適合接受心理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
治療方式:心理諮詢側重於為亞健康的正常人群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一般不會用精神類藥物的,完全是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幫助來訪者疏通心理的障礙。心理治療則是適用於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的人群;治療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幹預,一般來講側重藥物。
工作方式:心理諮詢運用的是各種諮詢技術,包括傾聽、共情、鼓勵、釋義、反射,以及對質、解釋等技術;心理治療運用的是諸如自由聯想、釋夢、系統脫敏、暴露療法、厭惡療法等方法。
服務範圍:心理諮詢的服務範圍相對更大一點,面對的是心理亞健康人群,它是「防病於未然」;而心理治療的服務範圍較小,面對的是心理疾病人群,是「治病於已然」。
報名條件
1、參加培訓學習:對有意願學習心理諮詢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心理學愛好者,本基礎培訓無報名條件限制。學習完課程、完成各單元練習並達標者,可獲得本機構頒發的培訓結業證書。
2、參加綜合考試:對有志於在心理服務領域專業成長,擬參加心理所組織的綜合考試者,須符合以下報考條件之一:(1)具有大專以上學歷;(2)大學本科大三以上在讀。
課程大綱
1. 理論知識部分:80學時。包括5門基礎理論課程(心理學概論、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心理諮詢概論)。
學習目標:了解心理學簡史;掌握以上課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初步了解心理諮詢職業的歷史變遷、行業現狀和前景;了解心理諮詢的性質、職業限制、主要方法和技術,心理諮詢師成長過程等。
2. 操作技能:64學時。包括4門課程(諮詢倫理、心理評估、諮詢基本技能、諮詢方法)。
學習目標:掌握並能運用諮詢倫理;掌握心理評估的基本技術、常用的心理測驗、個案概念化等方法;掌握諮詢設置、建立諮詢關係、收集和整理資料、參與性技術、影響性技術、效果評估技術等;初步掌握放鬆訓練,理性情緒療法和求助者中心療法。
3. 課程串講:20學時。包括知識點回顧、難點串講與答疑。
4. 觀摩演練:側重於心理評估和諮詢技術的演練。由老師課堂示範,學生分組練習,教師點評指導;或是到諮詢機構觀摩體驗。
5. 見習實習:側重於心理評估和諮詢基本技能的運用。
6. 單元練習:每門課程後都有單元練習,學員完成須練習,本培訓單位聘任教師閱卷、核准成績。
7. 綜合考試:4學時。參加心理所組織的全國統一綜合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