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由選擇構成,錯誤的選擇不可能帶來正確的結果。

《絕命毒師》無疑是一部經典美劇,劇中的演員沒有什麼大明星,這一點從他們的長相就能看出,沃爾特滿臉褶皺,平克曼矮小瘦弱,斯凱樂面頰狹長,漢克大肚便便,丟在人海中人們不會去看他們第二眼,但就是這樣一群普通人,用自己的演技磨礪出了讓人們或愛或恨的角色,成就了這樣一部高分作品。
我們在看影視劇的時候,其實主要是在看別樣的人生。而好的劇作往往有這樣一個特點,編劇擅於製作情感對立、道德衝突,導演和演員們則能在這樣的對立與衝突中刻畫出人性的細節。細節的映襯下,假作真時真亦假,人們會主動代入到劇集中,思考角色們的人生片段,進而反饋給自己別樣的人生理解。
《絕命毒師》中的角色不多,但每一個都有自己個性的特徵,人物形象十分立體。比如坐在輪椅上的前墨西哥黑幫人物提奧·薩拉曼卡,堪稱這部劇中唯一的一個硬漢,他沒有一句臺詞,僅能靠眼睛、嘴唇和右手食指進行表演,卻可以將老年黑幫人物的偏執與不屑刻畫的淋漓盡致,這種演技即使是放在《愛爾蘭人》中也不會遜色。

所以,儘管我們不能擁有這樣的生活經歷,但卻可以通過提奧的形象,了解到這種人的人生原來是這樣的。
與提奧的特殊情況不同,男主角沃爾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底層中年男人,他有房貸要還,身為高中化學教師工資卻很低,眼看40歲的妻子意外懷孕,自己卻罹患肺癌,即將不久於人世,而大兒子因遺傳家族疾病患有腦癱,路都不能走,更不必提照顧家庭,所以他很擔心如果他突然死掉,這一家人將何去何從?
雖然沃爾特的家庭境遇比較極端,但每一個中年男人或多或少都能體會到這種生活壓力。就像劇中大毒梟古斯對沃爾特所說的:「男人需要養家,哪怕不被感激、不被尊重甚至是不被愛,他依然要這樣。因為這就是男人的責任。」
於是,面對生活的逼迫,沃爾特開始劍走偏鋒,打算在死前通過製毒為家人留存積蓄。

Break bad的意思正好與沃爾特的這種思想、行為轉變相符,意為一個人擺脫原來的生活軌跡,開始慢慢變壞。從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淪落為製毒的毒師,沃爾特的心理掙扎有多麼劇烈可想而知。
但人性是複雜的,這種看似為家庭付出的犧牲,其實根本站不住腳,因為犯罪就是犯罪,無論出於何種動機,犯罪都不可能是一種高尚的行為,最終沃爾特的所作所為只是延緩了家破人亡這一結果的到來,而他的付出果然沒有得到家人的感激、尊重和愛。
這部劇的不平凡就在於它並不是歌功頌德的正能量宣傳,它真真切切地描繪了一個人為了破圈的轉變,從為家人到為自己。
在劇中有這麼一個片段,沃爾特在自己的生日聚會上,被身為緝毒警的妹夫漢克搶了風頭,而他只能默默地站在一邊,忍受著這一切。他沒有任何成就,就連他的兒子也喜歡漢克勝過喜歡他!
所以,當製毒能夠給自己帶來成就感,能夠讓自己感受到對人生的掌控力,能夠幫助自己履行家庭責任,沃爾特越陷越深,並漸漸偏離了初衷。
這才是真實的人性,每個人都想成就自己。
*本文由孤魂一縷但隨風焚原創,歡迎您評論分享觀點,感謝您點讚、收藏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