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小朋友回答愛情問題,太有愛啦!父母要如何正確幹預?

2020-12-22 荔枝網新聞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個關於小孩子愛情觀的很有趣的調查,原來,小孩子的愛情就是……

  「我會把我最愛的給你,就像我手裡的一塊糖和兜兜裡的三塊糖,我都給你。這樣你肯定會喜歡我了,對吧?」

  在大人們的世界裡待的太久,以至於忘記了愛情最初的所有。可是我們要如何保護孩子這份純真的「愛情觀」,然後還不讓孩子受傷害?

  作為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每個階段對愛情的定義,這樣才能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幼兒園階段:原來買花就是愛情

  某幼兒園的一位小公舉,完全不知道害羞的年紀,她說到:「爸爸媽媽他們知道什麼是愛情,爸爸給媽媽說我愛你,還給媽媽買花,等我長大了我也要爸爸給我買花。」

  小學階段:原來愛情就是向她告白

  兩位8歲的小男孩在一起調侃。其中A男孩子說:「我知道你喜歡歡歡,那天我都看見你們在一塊了。」另一位B男孩子回應:「你不是也喜歡諾諾,要不要我幫你告訴她?」A男孩子:「不需要,我給她買東西了,下午放學就向她表白。」說著從書包裡面拿出了一個水晶杯,是迷你版的,看著真的很誘人。B男孩子比較外向,他說:「愛情就是喜歡她,想向她告白,做每一件事情都會想到她,想和她一起去學習玩耍。」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曾建議父母:

  中國家庭,最缺的是戀愛教育,與其一味地無效反對,不如在適當的時候告訴他們,「孩子,你談戀愛可以,我不反對,但你一定要有原則,要有底線!」

  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呢?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一、不要迴避性教育

  初中階段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要和孩子溝通,讓他區別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如果是男孩子要爸爸去和他溝通,告訴他當初怎麼看上媽媽的,媽媽的優缺點,讓孩子明白女生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如果是女孩子則媽媽去和孩子溝通,告訴她當初最看重爸爸的品質是什麼,男生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讓孩子在初中這個階段明白男人和女人哪些品質是最重要的。

  二、通過寫信等文字交流方式

  發現孩子早戀時,不要僵持和訓斥,通過寫信等方式委婉表達父母的想法。

  首先祝賀孩子長大,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有快樂和幸福,同時還有一些危險,其次告訴孩子危險有哪些,最後讓他明白什麼是戀愛,戀愛和結婚是什麼關係。

  三、肯定孩子的興趣

  家長和孩子共同討論孩子的興趣愛好及未來職業規劃,然後對他的興趣表示肯定,讓他感覺到你倆有共同語言,這樣孩子才願意和你交心。

  四、情感的紐帶是人與人控制的重要方式

  孩子是發展中的人,家長要更多的去關心孩子,給孩子更多的愛,在生活中,在一些小事上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五、尊重自然規律

  自然界、社會發展自有其規律,我們要做的不是改變自然,而是順應自然,尋找自然背後蘊含的精神。孩子的成長會經歷不同的階段,每一個階段父母都要理性的對待,和孩子平等溝通,傾聽他的想法,正確引導和教育。

  孩子的世界並沒有成人的想像的那麼複雜,別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愛。

相關焦點

  • 寶寶總愛咬東西,可能是進入口欲期,該如何正確幹預?
    有段時間寶寶總是愛「吃」東西,只要能拿到手裡的東西都喜歡放嘴咬一咬,舔一舔。對此父母們表示非常苦惱,擔心寶寶咬的東西不衛生,吃進細菌,或者養成不好的習慣,所以有些父母會制止寶寶這樣的行為。實際上,寶寶出現這樣的現象可能是進入了口欲期,父母可不要一味制止哦!
  • 擔心、懲罰、買玩具等五個哲學問題,讓孩子了解愛,讓父母正確愛
    父母們都是非常愛孩子的。我們通過做什麼事情,表達我們的愛?孩子都知道我們是愛他們的嗎?他是否接受我們的表達方式?他們心裡在想些?到底什麼是愛?什麼是正確的愛?什麼是正確的愛孩子的方式?這五個問題,可幫助孩子了解愛,幫助父母正確愛。(一)愛孩子,一定會擔心他嗎?我兒子十歲,女兒八歲。
  • 湖北8歲小朋友撿到3歲小朋友!上演教科書式做法!
    我在路邊撿到一個小朋友」近日,湖北十堰一個8歲男孩撿到了一個3歲男孩相關話題衝上熱搜這是咋回事↓↓↓今天(22日)下午,這位小朋友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經過8歲小朋友報警「我撿到一個小朋友」這名8歲的小朋友是
  • 《請回答1988》和《父母愛情》劇情PK,哪個更好看?
    這兩部電影是這兩年非常火的反映家庭生活的年代劇,《請回答1988》是韓國著名導演申元浩的作品,《父母愛情》是我國著名導演孔笙的作品 ,兩位導演的很多作品都大受觀眾歡迎。如果這倆部電視劇劇情內容來PK的話,我個人認為《請回答1988》更能打動我 。
  • 邏輯思維培養要從2歲開始,父母若嫌早,請參考黃聖依兒子安迪
    問題二:  老師:有個小朋友叫小紅,她站在隊伍的裡面,她前面有7個小朋友,她後面6個小朋友,你知道隊伍裡總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嗎?  實際上這個問題很簡單,當年也有不少小朋友回答正確了:  巴士是從右向左開的,理由如下:巴士車門正常情況下都是在右邊,而上圖中卻沒有車門,所以巴士面向我們的一面是左面
  • 小朋友自理能力差,多半是父母教育方式出了問題,但願你沒有
    文/麗麗育兒達人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曾經說過,父母愛孩子的方式,不是為孩子準備好一切,而是教會孩子生存。楊女士的女兒洋洋今年五歲了,已經上幼兒園中班了,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應該都很獨立了,可是洋洋卻是一個例外。
  • 如何正確使用衛生棉條?GOODFEEEL回答您的問題
    如何正確使用衛生棉條?GOODFEEEL回答您的問題 2019-10-09 11:03:49   來源:網際網路     【摘要】 看到題目了麼
  • 孩子住宿後,父母如何面對「空巢時代」?可巧用「心理幹預法」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吃穿住行都將成為父母心裡最擔憂的存在。"不知道兒子在那邊住的習不習慣"、"不知道女兒今天有沒有多穿件外套"等說辭開始成為父母最愛念叨的內容。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在父母身邊摔倒,那麼父母往往不會太過在意,甚至教訓孩子走路不小心。而如果孩子在父母視線之外摔倒,那麼父母很可能因為無法確認情況變得十分緊張,更為嚴重時還會因為這樣一個狀況開始擔憂起其他方面的安全問題。不得不說,"空巢時代"似乎已經給父母們帶來了不小的心理壓力。
  • 為什麼說早用矯正鞋對孩子扁平足幹預更有作用 時間:2020-11-26 12...
    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現不少小朋友出現走姿不正確,內八字和外八字時有發生。有些家長看著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常常很著急,擔心錯過黃金糾正期,而導致孩子足部問題影響此後的生活。一般,嚴重的扁平足和後足外翻是需要通過矯正鞋進行幹預的,且幹預越早效果越佳哦,到底孩子扁平足要不要糾正,什麼時候使用矯正鞋,一般要經過幾個步驟。判斷是否需要用矯正鞋。
  • 鵬搏分享|小朋友餐廳吃飯總喜歡「搗蛋」,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小朋友在外面餐廳吃飯時,常常會有這些讓父母尷尬的瞬間:坐不住,到處搗亂、滿場跑、不停地敲打盤子、碗筷,製造噪音、哭鬧.面對這些情況,父母該怎麼辦?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禮貌用餐呢?孩子們愛玩的衝勁,有時就像高壓鍋裡面的蒸汽,難以按壓,怎麼辦?
  • 小朋友喜歡的醫生主題遊戲來啦
    角色扮演遊戲:用醫生套裝看病  1.5歲+手工:做一個護士帽 2歲+學習保護眼睛--當一個眼科醫生 2.5歲+學習保護牙齒--當一個牙科醫生 2歲+配對遊戲--X-ray配對 1.5歲+數學:給「病人」開藥  1.5歲+綜合:醫生電子資源 2歲+      如果小朋友問,「醫生是做什麼的呢
  • 孩子和朋友鬧了彆扭,心理學家建議家長幹預要慎重
    文/慢羊(本文為慢羊原創,歡迎點評和轉發)因為太懂得社交的重要性,所以一旦孩子遇到社交困惑,家長往往不免和孩子一起焦慮,更有愛操心的媽媽總試圖通過幹預來幫孩子。但實際上,比如孩子跟朋友鬧彆扭了,確實需要家長幹預嗎?
  • 有多少失敗的婚姻,是被父母的愛摧毀的。網友:自討苦吃
    一兩年後,兩人有了孩子,孩子往父母身邊一扔,雙方仍然過著各自的單身生活,仍然是各奔東西的兩個個體,沒有實質性的家庭生活。愛的方式不同,導致了孩子不同的結果(1)一種父母:孩子一旦年滿18歲,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個人的生活、情感方面,父母都會把自由和抉擇的權利留給孩子。
  • 關於自閉症和發育遲緩,三寶媽最常被問到的10個問題
    沒有什麼水到渠成到時候就會好,哪怕那些說自己孩子一開始遲緩後來好了的家長,也是他們有意或者無意中掌握了正確的幹預方式而已。4、 如何給孩子做幹預和康復治療?社交發育遲緩是最困難的一項,逐步引導孩子用正確的行為替代異常行為,父母可以先帶領孩子慢慢融入社會圈子,如邀請小朋友一起玩,在學校陪讀等。在做幹預和康復的過程中,機構是我們繞不過的一個話題,機構的優勢在於專業,從測評到幹預方式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統,而且能循序漸進易于堅持。
  • 糟糕的三歲,是孩子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面對這樣一種狀況,明明媽媽給他買的新衣服,突然就變得不愛穿了,無論家長怎麼威逼利誘,孩子就是不會順著家長的想法來。其實這不是一個孩子或者一個家庭的問題,而是大部分家長都需要面對的共性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給家長一些小建議。
  • 媽媽你為什麼有「小翅膀」?5歲女孩洗澡時質疑,媽媽回答很機智
    "媽媽,為什麼我的眼皮有個褶呀?"隨著年齡漸漸增大,孩子們逐漸掌握了更多的東西,見識了許多新鮮的事物。與此同時小傢伙們的問題也漸漸的多了起來。小腦袋瓜子裡裝著各種天馬行空的問題。時常讓家長哭笑不得不知如何回答才是最好、最有益於孩子成長的。
  • 5歲男孩:「臭媽媽,我要打死你」,媽媽的回答讓兒子瞬間後悔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童言無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孩子不僅像是變成了「話癆」,甚至還經常會說出一些讓大人意想不到的詞語或者句子。孩子的童言無忌不僅能逗樂大家,有時候不少父母甚至也會被孩子的童言無忌氣到,這時如何「接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父母要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血濃於水的親情是天生的,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天生的,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如何去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感情、如何理性地去愛孩子,卻是需要所有的父母學習和重視的。新手爸爸媽媽很多時候真的不夠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在面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時常常會莫名其妙、手足無措,因為初為父母的角色,誰都沒有經歷過育兒「崗前培訓」,孩子出生時更沒有附帶「說明書」,所以育兒路上也只能是邊學習、邊摸索、邊實踐,不知不覺間孩子長大了,家長似乎才學會如何去對待孩子。
  • 我和弟弟你更愛誰?「都愛」不是最佳答案,機智父母這樣回答
    兩個孩子經常因爭風吃醋打架,有時候因為年齡的問題,父母多少會偏心老二一些,生活中也會忽略老大,給老二更多的關心。所以說家裡有了第二個孩子後,經常有一個疑慮充斥在老大的心理,那就是「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為了求證這一點,經常會問媽媽一個問題「媽媽,我和弟弟你更愛誰?」
  • 【每日一醒】心理問題越早幹預越好
    是的,很多走進諮詢室的時候,已經是心理的問題累積到了一定程度,對於兒童青少年來說,最典型是影響到了學習、上學。因為無論是對於兒童青少年本身,還是對於他們的父母來說,學習是重要的事,只要學習沒事,其它都不是事。好像只要學習好,一切都沒有問題,其它的問題都可以被學習成績好所掩蓋和遮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