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樂視在香港一口發布了六款電視,這距離樂視上一代電視推出已經過了一年多,用樂視致新(樂視電視主導公司)總裁梁軍的話來說,在這480天裡,樂視並沒像有些電視品牌那樣「熱鬧後又恢復平靜」,而是一直在打造「生態型電視」。
換個玩法兒虧本賣,樂視的邏輯是什麼?
樂視將這次發布的第3代超級電視冠以「生態電視」的名稱,6款產品中,包括極限旗艦超3Max 65定價8499元,頂配旗艦超3X55Pro定價5499元,標準旗艦超3X40定價1699元。
熟悉智能電視產品的人一定看的出,這幾款對應著65寸、55寸以及40寸的電視在同類產品中絕對屬於價格相當低的產品了,而在硬體配置上,也符合甚至超出了業界平均標準,那麼這套價格意味著什麼呢?
梁軍給出了答案,這意味著每臺電視樂視都在「虧本賣」,這也是生態電視的特色——即不通過硬體賺錢,而是希望樂視生態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組合來讓用戶後付費,這其實已經很像網際網路虛擬產品:先通過「免費」(硬體目前還無法達到)的模式累積大量用戶,再通過強運營留住用戶形成壁壘,最後用增值服務來獲取利潤,無論是騰訊QQ還是360安全衛士這些全民軟體,都是這方面的典範。
事實上,網際網路電視領域一直存在激烈著競爭,有三股勢力在不斷在拼殺:一是海信,TCL等傳統電視廠商,這兩年來他們在積極布局網際網路電視;二是廣電系企業,包括百視通、浙江華數,優勢是掌控著網際網路電視7張播控拍照(其他只能與他們合作才算「合法」);第三類就是樂視,阿里等網際網路企業,善於模式創新與用戶運營。
這三股勢力中,傳統電視商發展平穩,但並沒有靠既有優勢真正壟斷市場;廣電系中難以動用大量資金支持運營,也很難做到突破;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則相當迅速,常用低的難以想像、甚至賠本的價格來補貼用戶,打響品牌。
在樂視看來,生態電視之所以能低於量產成本定價(以40寸產品為例,BOM物料成本為2048,高於定價近400元),是因為其具有生態型盈利模式——即多維度,多層次的盈利能力,簡單的說,就是「生態補貼硬體」。
事實上,隨著網際網路電視的突飛猛進,整個電視行業也被認為進入3.0時代——1.0時代裡,電視只是接收終端,用戶只是被動收看內容;2.0時代是智能電視發展初期,已經具備的網際網路產品的基本形態;3.0時代則開始逐步動用了網際網路用戶運營的模式,用低於成本價甚至未來「免費」的模式獲取用戶,更看重未來產生的用戶價值。
無疑,樂視這次是衝著3.0模式來的,梁軍認為,一年內超過十個品牌進入了電視行業,不過未來行業裡只會有少數幾個品牌能夠生存下來,這些「倖存者」中,甚至有人可以拿下30%以上的份額,這是過去難以想像的。
此外,樂視電視也首次在提供了購買裸機或者會員合約機的選擇,即每購買一年價值490元的樂視全屏影視會員服務,硬體價格直降300元。
生態構建與全球化,樂視電視的背後布局
在樂視的生態構想中,電視是重要的一環,但並非全部,終端需要應用APP的加持,更需要平臺與內容作為基礎,這些都做成了,才算是真正意義上開創了一個開放閉環的生態時代。
而無論是平臺、內容還是應用,其實都會將優勢最終反饋到終端銷上,目前樂視的消費終端主要包括了電視與手機兩個產品,從一大一小兩塊屏幕裡,也折射出了樂視的生態布局。
在平臺上,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分別視頻的雲平臺,自有電商平臺、廣告系統與大數據系統,這其中,雲平臺保證了高碼流的視頻以最快的速度傳輸到用戶終端;自有電商則讓低於量產成本定價的產品直達用戶,去渠道化、去品牌溢價,而大數據平臺和廣告平臺的目的是更加精準的對接用戶與品牌廣告主。
在內容上,樂視的策略是公網內容+自有特色內容並行,目前樂視已經進入的第一陣容,並在直播,體育,娛樂,音樂,電影電視劇版權甚至遊戲平臺上做了相當大的投入,在有了大量版權內容後,樂視下一步希望利用數據平臺重新以用戶群細分內容,從而創造更多的用戶價值。
除了平臺與內容,在加上硬體、軟體、應用、運營、定價、銷售,被樂視定義為生態電視的8個標準,也是其有底氣把電視價格打到成本價以下來賣的根本原因。
還有不得不說是,樂視也希望在香港這次發布會後正式走上國際舞臺,超級電視發布前兩天,樂視體育籤下了英超的香港獨家版權,並請來英超聯盟執行長以及前曼聯門神舒梅切爾來站臺;而在梁軍發布超級電視時,也透露出「很多樂視新員工已經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事實上,在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爆發之前,中國的消費電子產品更多是以學習模仿為主,而在這兩年的虛擬經濟與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用戶體驗成了檢查產品的最重要標準,隨之而來也就是創業與產品的百家爭鳴,在這個時代,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也有著更深一層意義,當下中國網際網路「國家隊」隨主席訪美引起的巨大關注,也能反映出中國網際網路、中國消費電子產品正在加速與世界接軌。
其實說了這麼多,樂視需要一次「閱兵」來檢查市場對自己獨特的生態體系的認可,在919「樂迷節」中,樂視公布其生態總銷售額突破17.8億,智能硬體總銷量突破120萬件——其中超級電視總銷量突破38.2萬臺,超過全年銷售目標300萬臺的12%;超級手機總銷量突破59.4萬部,超過全年目標的20%。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不少問題,未來,樂視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做好用戶運營,讓生態體系能高效率貨幣化,同樣值得關注。
作者介紹:穆楠,《複製網際網路之三》系列圖書作者,百度百家、網易、搜狐、艾瑞等多家網站專欄作家,科技專欄「一言楠盡」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