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每年的兒童節,楊冪都會因為小糯米的生日上熱搜。
今年也不例外。網友有罵楊冪只生不養的,有罵她當媽了就應該有個媽媽的樣子。而不是整天做空中飛人。
作為一些鍵盤俠,有很多人也是真的很閒。
誰說小糯米就一定不幸福?
誰說的楊冪就不關心自己的女兒,也許她是以別的方式為她創造另一種幸福呢。
那麼,今天就來聊一聊怎麼就是有了當媽的樣子?怎麼當媽才算合格?。
評論區裡部分媽媽說,自己生了孩子後,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根本無法想像,自己如果放手,對孩子不聞不問的話會怎麼樣。
的確,母愛就是如此神奇的事情,自從有了孩子,女人們就心裡想的眼裡看的都是孩子。
一旦做母親,對這種心理是秒懂的。
可是,如若有了孩子,就沒有了自己,那我們一代一代的女人,都是為了孩子而活的嗎?
我們自己呢?
孩子以後成年,抽離我們生活後,你要怎麼生活?
楊冪看起來是非常的重事業。
可是千百年來,有多少男人出去打拼,三年五年不見孩子,也會被人說成為了家庭。為了事業。
而女人為什麼就不行?難道孩子的成長中缺了父親就可以?
而事實是,缺了任意一方的愛,孩子的人格方面都不會健全。
對,你可以說父親為了全家的生計,為了孩子的未來出去打拼。
可是社會已經進步至此,為什麼我們不能換一下,女人為什麼不可以出去指點江山?女人為什麼不可以創造很多種成績?
來!如果不行,女人們也可以選擇做家庭婦女,會怎麼樣?當然是會被人看不上呀。
最看不上家庭婦女的人是誰?
我覺得是這兩類人。
一類是婆婆們。「你還不是靠我兒子養活。一天啥也不幹。」這是婆婆的心理。她覺得家庭主婦是不掙錢的,所以很心疼兒子,看不上在家的兒媳婦。
可是她完全忽略了,家裡的孫子,家裡需要打理的一切都是那個兒媳婦。
還有一類,是另一些女人。
「我老婆是家庭主婦。」聽見中年男人說這句話的時候,多少年輕女子的心理是這樣的:「家庭婦女?呦呵,又是一個黃臉婆跟精英男的故事,這個牆角應該很好挖,家庭主婦嘛,什麼也沒有,幾招她就輸了。」
於是一齣好戲就此上演了。
媽媽們都知道,孩子不應該是自己的一切,媽媽們都知道成為一個母親的前提是:她們首先是她們自己。
可是道理她們都懂,她們也依然過的兵荒馬亂。
評論區好多人說,楊冪離婚不帶孩子,只管生不管養,不配為人母。
難道離婚孩子不是應該跟著最有利ta成長的那一方嗎?
是誰說孩子一定要跟媽?是誰說的:尤其是女兒,一定要媽媽帶在身邊?
也許有很多世俗的觀點是有那麼點道理,可是我相信離婚後的一切事宜,曾經的夫妻們都是仔細斟酌過很久的。
對孩子最大的愛應該從孩子的方向出發的。ta在哪一方得到的照顧多,ta以後可能面臨什麼,有什麼後顧之憂。這都是一個當媽的離婚前反覆思考的問題。
而另一邊,王菲離婚後,李嫣跟著李亞鵬不是也長成了陽光少女?
也許你說這不一樣,可是,也許小糯米以後更陽光也說不定。
關愛有很多種,不一定陪在身邊的那種最好,我們誰也不能那麼妄自定論。
不管哪個當媽的,孩子都是她們的軟肋,當媽的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
我相信,楊一定是明白孩子跟著爸爸更好一點,才放棄孩子撫養權的。
有好多文章都在寫:社會在下一代的問題上,把女人們一代一代的剝削到體無完膚。
孩子生了就得有人帶、有人陪伴,可是家庭婦女成了多少人心中望而生畏的存在?
如果不做家庭婦女,只能剝削上一代的女人。孩子由奶奶或者姥姥帶。
總之,剝削的始終還是女人。
而不敢做家庭婦女後,又有多少媽媽能夠在孩子的成長期都好好陪伴?
老闆希望你敬業加班,女人自己也害怕如果每天正點下班,以後就只能是被辭退的命運。
在其位,不謀其事總歸是要被挨打的,你說只想找個喝茶看報紙能顧家的工作,可是那樣的工作只能在夢裡有。
在那些永遠也不能平衡的關係中,老闆說:「她還需要照顧孩子,不能給她這個升職的機會。」老公說:「你連個孩子看不好,你怎麼做媽的?」社會說:「生育率太低了,放開二胎吧,讓她們再生一個。」
到底怎麼平衡,沒有答案。
所以這應該也是為什麼楊冪每年被罵,但又有很多人覺得楊並沒有錯吧!
畢竟,人生很多事情我們不是當事人,誰也不好說當事人怎麼想的。
結語
有些事情,我們不得不承認,萬事難兩全,我們都不是神,所以關於家庭與事業的「平衡」,也許就是一些妥協罷了。
想要在一邊出類拔萃,就必須割捨另一邊。這是有人類以來就有的事實,誰也不能倖免。
所以我們也不用太糾結別人說什麼,那是TA們的事。
畢竟,人的腦迴路各不相同,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認同我們。
也無需自責和後悔,過好自己的生活,然後影響你的下一代!
如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