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跟你們分享了《神秘巨星》(點擊可閱讀原文)的觀後感,有毒粉抗議毒藥君劇透過多,希望我下次寫新片前能在一開始就提醒大家。
是這樣的,因為是新片的緣故,可能或多或少我在寫的過程中,都會提到一些和影片劇情相關的內容,如果沒做好被劇透的準備,可以看完電影再來看我的新片推文。
不過,本著鼓勵大家進影院觀看的原則,我在文章中會儘量削減對核心劇情的透露,這個也請大家一起監督。
好了,接下來說說本周另一部上映的新片。
《奇蹟男孩》
Wonder
本來那天看完《神秘巨星》,覺得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已經相當催淚了。不過看完《奇蹟男孩》,我發現我錯了。
質量方面,好不好,大家說了算。
《奇蹟男孩》有多催淚呢?這麼說吧,上午因為買的場次較早,我前排就只坐了一位觀眾,是個大老爺們兒。結果影片放映的過程中,這哥們兒不停抽紙巾擤鼻涕。
總之,就一直哭個不停。
看得我都懷疑:這片子有這麼讓人感動嗎?
別說,還真有。
不光外媒把其評選為「年度催淚電影」,國內觀眾也紛紛表示:
電影從頭10分鐘開始,就能讓你淚腺決堤。
就像很多人評價的,這部片子的感動,並不來自矯揉造作的硬煽,而是用一個溫暖的故事去治癒大家。
了解了下,發現這部電影改編自一本名叫《奇蹟》的小說。
原本口碑就不錯的小說,在全球累計銷售額達300萬,主演讀完之後都點讚。
說到主演,改編成電影後,劇組請來的陣容也頗具看點。除了請來影后朱莉婭·羅伯茨和歐文·威爾遜傾情加盟,最大的看點,當然就是主人公奧吉的扮演者——06後雅各布·特倫布萊了。
之前小傢伙憑藉《房間》,讓人記住了那個演技逆天的小正太。
在《奇蹟男孩》中,雅各布飾演的是一個面部有殘缺的10歲男孩奧吉。
為了這個角色,雅各布每天都要忍受長時間的化妝準備工作,努力扮醜的敬業精神讓人敬佩。
在《奇蹟男孩》中,雅各布飾演的奧吉因為健康原因,在出生的時候即被宣判「死刑」——醫生斷言他活不過三個月。然而幸運的是,奧吉最終活了下來。
但由此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因為一出生就被送往手術室,小奧吉在還是嬰兒的時候就做了多達27次手術!
多次手術在他稚嫩的臉龐上留下永久性創傷,導致他的臉部在童年時期就出現嚴重變形。這段特殊的經歷,給他的童年埋下陰影,也讓父母推遲了他的入學時間。
和普通小孩比,奧吉小學五年級之前的知識,都是由母親在家輔導完成的。也因為母親和家人的全力付出,小奧吉並未出現知識脫節的情況。
但人畢竟是社會動物,如果因為害怕社交而成為家裡蹲,奧吉的人生或許從此將停滯不前。
所以影片接下去的時間,都在著重刻畫奧吉校園生活的點滴。
據說在拍攝母親伊莎貝爾送奧吉上學的一場戲時,還發生過一段有趣的插曲。
在送奧吉上學的那場戲中,現在公映版本顯示,母親對於自己送孩子到學校的決定儘管仍有不安,但並沒有特別激動的反應。
不過在最初拍攝過程中,導演曾經拍過一條她全程哭泣的戲。結果現場的八卦媒體把這一場片場照刊登了出去,標題起名為「朱莉婭因離婚而痛哭」,也是夠夠的了。
說回電影,總之呢,和所有生理存在殘缺的人一樣,因為自己怪異的臉龐,小奧吉在學校的生活並不順利。
同學們對他敬而遠之,每天只要他一現身公開場合,大家就會像看怪物似的不停打量他。搗蛋鬼會給他起惡毒的外號,嫉妒其才能的小孩會對他施展冷暴力,更有甚者,在女生之間,甚至流傳著「只要和奧吉接觸就會生病」的惡意謠言。
一上來就承受這些,令奧吉沮喪不已。但孩子終究是孩子,小孩之間的交往並不完全像成人那樣功利。很快,奧吉在校園中找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小夥伴,傑克。
不過因為在認識奧吉前,傑克經常和一幫相對勢利的孩子裹一塊兒,剛開始為了不被那幫孩子嫌棄,為了表現出自己的合群,傑克也曾說過奧吉的壞話。
也沒多壞,無非就是說了句「如果我長他這樣,那我早就自殺了」而已。
面對朋友的背叛,好不容易開朗點,並且開始喜歡上校園生活的奧吉,重新變得自閉。而那段受傷後對媽媽伊莎貝爾說的話聽得人心碎:
「我知道人們躲著我是因為我醜,你不討厭我,只不過是因為你是我媽。」
不過母親對他的正面引導,還是撫慰了孩子受傷的心。她告訴奧吉,外表只不過是一層殼,重要的是,你得有一顆善良的心。
在如今這個看臉的時代,人們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來自其外表和穿著,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很多時候,對外表的過於在意,很容易讓人丟失對內在的培養。
奧吉在這方面無疑是幸運的,他有一個懂自己的母親,並且有全家人為他鼓氣。最終,他獲得了面對挫折的勇氣,重新收穫了夥伴的尊重,並開啟了自己真正的人生——一個他不需要畏懼,大膽往前的人生。
《奇蹟男孩》儘管把重心放在小奧吉身上,但對配角,影片同樣有部分比重的描寫。這一方面是原著設定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讓觀眾看到除男孩以外其他人的成長經歷。
透過這些角色的獨白和視角,人們可以對奧吉一家有更全面的了解。
比如奧吉的姐姐維婭,作為弟弟的親姐姐,實際上,維婭的成長經歷也挺憋屈。因為弟弟的緣故,父母在維婭懂事後就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奧吉身上,早熟的維婭明白父母並不是因為偏心才把愛給了弟弟,但與此同時,長時間和父母溝通的缺失,也讓她渴望被人疼愛被人照顧。
如果說弟弟是因為身體原因需要父母傾注更多注意力的話,姐姐則因為精神方面關照的缺失,而顯得鬱鬱寡歡。自疼愛她的外婆離開後,真正意義上還關心她的人,似乎已經沒有了。
和弟弟類似的是,姐姐維婭同樣站在了自己的人生路口——剛入高中不久,她就面臨閨蜜和自己冷戰的局面。也差不多是在這時,意識到女兒表現反常的母親,意識到自己平時對她的關心不夠,並及時進行了補救。
出席女兒話劇社表演,無疑就是對維婭的最大支持。
在自己獲得母愛的同時,維婭也忘不對陷入困境的弟弟噓寒問暖,從她的這條線,既可以看到人物自身的成長,又可以看到奧吉一家相愛相親,彼此輔助前進的家庭文化。對很多不知道如何表達愛,不知道如何與長輩/晚輩溝通的家庭成員來說,這部電影無疑起到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看的過程中我其實挺羨慕歐美這樣大聲把愛說出來的表達方式,因為東方式的愛大多來得含蓄,時間易逝,當我們糾結這到底要不要再說出那份愛時,可能時間早已經不夠用了。
這種遺憾,在奧吉家蕩然無存,儘管他們也會因為一些分歧不時產生小打小鬧,但大家的心是往一處想的——讓彼此變得幸福快樂。
作為一部套路的主流商業片,《奇蹟男孩》在給人溫暖的同時,也讓人相信片中傳遞的價值觀:
在正確和善良前,請選擇善良。
以及,永遠不要放棄樂觀和幽默。
人生課程中最重要的一門課,就是要學會尊重不同的人。
同理心,是人類持續進步的動力。
歷史已經不止一次證明,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將引發何種結果。
這個周末,通過奧吉與他家人和朋友的故事,我們也許可以嘗試放下自己的自負,去試著不要用偏見對待旁人。
我知道這很難做到,因為如果人人都這麼想,這部電影也不會被人稱作童話了,不是嗎?
雞湯雖然好喝,但別忘了,能如奧吉這般幸運的小孩,終究是少數。
至少,不可能是你。
本 月 熱 點
直接點擊即可查看
這部被禁的「芳華」才是真經典
豆瓣2.7,郭德綱啊,我真替你臊得慌
這樣膽大包天的國產劇,今天拍出來絕對被禁
差0.5就滿分!央視這檔自製節目瘋狂打臉垃圾綜藝
又一個牛逼演員被淘汰了!《演員的誕生》幹得漂亮
馮小剛陳凱歌的翻身仗,讓我懷念拍出瘮人噩夢的張藝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