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淚腺發達有何用?

2020-12-28 唐詩宋詞天地

作者:豔若桃李

1

前幾年很是流行一首歌《男人哭吧不是罪》,其中幾句歌詞頗為切中淚點。

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

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

微笑背後若只剩心碎

做人何必拼得那麼狼狽

嘗嘗闊別已久眼淚的滋味

不如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痛哭一回

……

讀了幾本關於古代詩人的書,發現幾個詩人很喜歡哭,動不動就哭,不知道的人以為他們的淚腺有點發達,但其實,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這幾個淚腺發達的詩人,真是傷了心地哭,而且還都哭出了些名堂和東西。

2

最喜歡哭的詩人是杜甫。他悲天憫人,憂國憂民,感時,恨別,為自己,為百姓,為英雄,為國家,時時,處處,都在哭。「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他簡直就是大唐「安史之亂」的記錄者,用他的詩歌真實地記錄著那個時代的風起雲湧。

杜甫年輕時,也曾有過豐衣足食的生活,遊歷過祖國的大好河山。但年輕時臉上的幸福笑容,並不代表就是未來生活的全部表情。人過中年,國勢衰敗,家道中落的他,過著「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

44歲時,杜甫才得到一個兵器庫管理員的職位。有了工作的他,趕緊回奉先縣去接家人團聚。誰想,卻在家門口聽到了哭聲。原來,他的小兒子餓死了。

杜甫放聲大哭。「天下老,偏的小。」你說,他能不「遙憐小兒女,雙照淚痕幹」?環顧家裡,衣物是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房子是「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己也「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為自己無力照顧家人衣食周全的他,痛徹心扉,流下的是人之常情的兒女之淚。

所以,我們才覺得他這人真實可信,就像鄰家大哥一樣,家裡遭遇了不幸,大哭一會兒,不傷大雅,反而很誠實,很忠厚,令人很同情。

那時的大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安史之亂爆發後,盛勢難繼的大唐,迅速衰敗。全國到處戰火紛飛,皇帝倉皇逃亡,人民流離失所,叛兵到處燒殺搶掠。繁華無比的長安城裡人哭鬼怨,慘澹一片。

逃亡路上,耳聞目睹了人間生離死別的杜甫,用自己手中的禿筆,真實的記錄下了老百姓的慘狀:「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就是因為他用感同身受的一顆同理心,同情黎民百姓的生死慘狀,他才能寫出史詩般的「三吏三別」,他的詩,是用真情實感,用真實苦難打動人心的「詩史」。

孔子曰:邦有道,則見,無道,則隱。759年,因為痛心於統治者的腐敗無能,杜甫辭職。應好友之邀來到成都,經過朋友們的「眾籌」

幫助,他在這兒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

雖然茅屋不時為秋風所破,但杜甫在四川,總體心情還不錯,有空看看鄰居黃四娘家的花,到郊外去祭拜一下丞相祠堂。面對「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諸葛亮像,想到自己空有滿腔抱負,卻報國無門。他不由得心有戚戚焉,流出了熱淚:「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一個沒有英雄的國家是幸運的,說明他富足安康,歲月靜好。但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鬱達夫語)借別人的祠堂,流自己的淚。此時此刻,祭拜丞相祠堂的杜甫,就是如此。不懂他的人,知道他是為英雄流淚,懂他的人,知道他是為自己流淚。

經朋友濟助而客居四川幾年的杜甫,並沒有讓自己真正超脫出世,不理時政。相反,他時刻關心著戰火紛飛的國家,看到破敗不堪的大好河山,關山重重,難以抵達的家書,他「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睡不著,吃不下,不眠不休,與國家休戚相關的他,聽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喜極而泣:「劍外忽傳收蘄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連家人都受到了感染,情緒好轉,「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那個曾被戰火阻隔在千裡之外的老家,終於可以回去了。

765年四月,失去了諸多好友的杜甫,辭別成都,攜親屬乘舟東下,準備回老家投靠一個遠方親戚。

然而,年老多病的他,右臂偏癱,耳聾眼花,戰火未熄,關山難度的千裡遠路,山高水長,回家談何容易?他一路行,一路難。窮困、戰爭、疾病,讓他不得不時時改道,繞行,流浪,最後,竟無以為家,無法到家,只能寄身在一條破船上度過餘生。

但就是自己到了這種山窮水盡的地步,他想的依然是國家,「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他發達的淚腺讓他淚流不停……

回不了家哭,「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

看山河破碎哭,「少林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登嶽陽樓想到國破家亡,失聯的親朋和多病的自己,不由大哭,「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飄飄何所以,天地一沙鷗」,葉落,要歸根。他的哭不是罪,是心碎,是憂民,是愛國。他的淚水是才氣,是詩歌。他是春蠶,到死,絲方盡,他是蠟炬,成灰,淚始幹。

杜甫哭出了黎民百姓的深重災難,哭出了大唐盛衰之際的血淚史,哭出了詩史,哭成了詩聖。國家不幸詩家幸,說的就是他。

3

邊塞詩人高適,一生剛毅,樂觀自信。雖然有正式工作時年齡偏大,(47歲)起步很晚,但他不懈不怠,勇猛前進。終於,在當時很多人都退休回家抱孫子的年齡,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被封渤海縣侯,成為當時詩人中不多的幾個當高官者之一。

高適天生樂觀,雖然與杜甫同時代人,但他,沒有那樣多的眼淚,也許西部邊塞的多風多沙,風乾了他的眼淚吧。同樣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但他「丈夫不作兒女別,臨歧涕淚沾衣巾」,別像小兒女一樣哭哭啼啼。

送別朋友時,他依然強作歡笑,「莫怨他鄉暫離別,知君到處有逢迎。」當然還有那句人所共知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就是這樣一位強國重武,勇猛進取的軍人,他到底也有哭的時候。

那是他最好的一位朋友,梁洽,他們曾經一起復讀多年,最終考上進士。可是,剛上班沒多久,梁洽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孤兒寡母。

這個命運多舛的朋友,讓高適看到了人生的無常和殘忍。他仿佛要控訴這個吃人的社會和無情的命運,淚眼朦朧中,寫下了《哭單父梁九少府》。

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

夜臺今寂寞,獨是子云居。

疇昔探雲奇,登臨賦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裡。

契闊多別離,綢繆到生死。

九原即何處,萬事皆如此。

……

高適真的不「適」了,男人不容易啊!哭吧,哭出來,鬆口氣,順帶產生一首好詩。

4

在唐代,另一個淚腺比較發達的詩人,要算中唐時期的大文豪韓愈了。他在年輕時的一場哭,呵,你猜他哭來了什麼——

老婆!

那是790年的春季,清明回老家合陽(現在河南孟州)上墳的韓愈,受人之託,去看望熟人的一個老朋友盧貽。沒想到,韓愈去了後,不巧,人家正在辦喪事。

原來,盧貽不滿上司謀求私利,勸諫不成,反被革職。回家後竟氣鬱攻心,吐血而亡。一聽這人如此剛烈不屈,同性情的韓愈,立刻覺得同聲相應,不由在靈堂前大放悲聲,痛哭不已。

盧家人從未見過韓愈,見他如此悲痛感動不已,盧夫人命女兒給韓愈巾帕拭淚,就在接過巾帕的一剎那,兩個年輕人四目相對,一見鍾情。韓愈就這樣給自己哭來了媳婦兒。這哭,哭得太實惠了!

其實,從小失去父母兄長的韓愈,堅毅樂觀,勇於擔當,吃苦耐勞,風趣幽默,動不動就拿動物做比喻,寫現實世界的困惑。他的詩文通常是苦中作樂,強裝歡笑,讓人讀了笑中帶淚。

韓愈自小由嫂子撫養長大,與侄子關係極好。當任職遠在外的他,得知唯一的侄子因病去世後,萬分悲痛,寫下了情真意切,聞名後世的祭文《祭十二郎文》。這篇文章感情真摯,言辭懇切,充分顯示了作為叔父的韓愈,對侄兒英年早逝的惋惜和痛悼之情,成為後世寫祭文的典範。

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隻。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汝時尤小,當不復記憶。吾時雖能記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

也許就從這一篇文章開始吧,為了供養自己和侄子的一大家人,韓愈開始替人寫祭文和墓志銘,並收取不菲的費用。一篇情真意切的哭文,正式開啟了原創有償寫作的先河,也不枉大哭一場有所值了。

在唐代詩人中,淚腺發達的詩人還有很多,但限於篇幅,我們只選取了以上三人做以微解,是因為他們及其作品都很有代表性,更因為他們發達的淚腺,寫出了描摹歷史和現實的不凡詩文!

詩人淚腺發達有何用?有針砭時弊,詩史成聖的作用,有感同身受,與子契闊的作用,有同聲相應,得嬌妻,成文典的作用,有……

用處多了去了,只要你讓發達的淚腺用對地方,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作者:豔若桃李,女,甘肅省作協會員,大學文化,中學英語教師。喜歡閱讀寫作,發表過幾百篇文章。教書育人責任田,讀書寫作自留地。舌耕不懈,筆耕不輟,非為大器想晚成,只緣精神有需要。

相關焦點

  • |第十四篇|發達的淚腺
    當然這是很難很難的,我天生淚腺就似乎十分發達,眼淚怎麼憋都憋不回去,在我無數無數崩潰哭的印象裡,有三段真的難以釋懷。我初中的時候同學很排斥我,總覺得我去和老師打小報告告密,並且不是一兩個人懷疑我,已經到達了全班幾乎都這麼認為,我有認真的和散布這些謠言的人辯解過,但沒人相信我或者嘴裡說著相信依舊背地裡指責我,讓同學們遠離我不要和我來往。
  • 淚腺發達患者不宜觀看此電影
    大半年沒有跟大家分享來自泰國的視頻了今天這部微電影個人收藏了很久在這個天空的淚腺也很發達的季節
  • 我不是淚腺發達,請別怪我情感細膩
    節目中,她因為一首歌而動容紅了眼眶,最後忍不住躺著流下了眼淚,眼神裡有太多過往的記憶,我相信那不是悲傷,真的是感受。我們都一樣,很容易被一些歌曲一些劇情一些文字甚至是一幅畫觸動,有時候是因為自己有過那些經歷所以觸景生情,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心理感受,敏感又感性的女生應該習以為常。《我去上學啦》裡面有個場景是老師和同學的問答使張慧雯哭的不能自已,她想起了自己的經歷,很普通的對話,沒有同學感動到哭,但是她自己就是會有所感觸,流淚就真的是一種感受。
  • 圖書推薦:《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作者:本雅明
    前兩年,今日頭條這樣的媒體平臺多喜歡以「震驚」為新聞標題,打開手機時常常收到「震驚:丈母娘竟半夜突闖女婿臥室」這樣的新聞標題,一時間,震驚一詞似乎成了大量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新聞的前綴,於是又有了震驚體一說。
  • 新生兒淚腺不通怎麼辦?
    後來月嫂一說,才知道原來是淚腺不通啊。最搞笑的是剛出生前兩天朵朵眼睛一直只能睜一半,我以為小孩眼睛睜開也需要時間,後來月嫂說是眼屎糊住了……感覺生完孩子,腦袋也落產房了很多嬰兒出生時淚腺系統都沒發育完全,都存在淚腺不通「tear-duct blockage」的情況,總是有過多的眼淚,甚至是眼部感染。大概有1/3的新生兒出生就有這種情況,但幸運的是90%以上的孩子會在一歲時不治而愈。
  • 憫農詩人李紳何以被世人嗤之以鼻?發達後奢侈和跋扈,無憫農之心
    兩首詩的作者李紳,在年輕的時候,確實看到百姓的辛苦,也有同情和悲憤之情,於是就寫下了這《憫農二首》,故而他被人稱為是憫農詩人。 能被稱為是憫農詩人,想來一定是個正能量的人,然而事實卻非如此,後來李紳發達了,他全然喪失了憫農之心,其生活奢侈、飛揚跋扈,對百姓農民極其冷淡漠視。
  • 竇驍化身詩人,寫詩表白女友為其慶生,何超蓮甜膩回應
    竇驍化身詩人,寫詩表白女友為其慶生,何超蓮甜膩回應5月9日是何超蓮的生日,作為男友的竇驍也是毫無意外的為自己的女友何超蓮慶生,瘋狂撒狗糧,竇驍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寫了一首詩來表白自己的女友何超蓮,何超蓮也是轉發內容並甜蜜回應。網友們看到詩後紛紛議論。
  • 唐朝詩人愛旅行,為什麼總選擇江南,江南到底有何迷人之處?
    通行證的發放也非常嚴格,總之,經過這一套繁瑣的程序之後,你才真正有資格踏上旅行之路,如果你是個有錢人,那這一路旅行,一定會非常愉快,因為唐朝旅行成風,所以各地旅館也非常發達,當時中國最豪華的旅館非褒城驛莫屬了。
  • 淚腺崩壞的日語歌 | 僕らの手には何もないけど、儘管我們手中空無一物、
    今天看了一個MV短片淚腺崩壞...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執政原來是位大詩人
    不過本文我們要說的是靖安司的另一位大人物:何執政,他的原型就是唐朝赫赫有名的文學家、著名詩人,書法家賀知章! 賀知章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執政原來是位大詩人
    不過本文我們要說的是靖安司的另一位大人物:何執政,他的原型就是唐朝赫赫有名的文學家、著名詩人,書法家賀知章!易烊千璽扮演的靖安司司承李必賀知章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從百度百科裡面我們不難看出,賀知章是個牛人,還是個大牛人,不是一般的有文化,看看和他論交的這些朋友吧,真可謂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單說一向狂傲的李白能夠一直視賀知章為偶像,就足以說明問題了,並且李白的「滴仙人」的名號也是初次與賀知章相遇時拜對方所賜。
  • 作曲家何佔豪、「燈光詩人」周正平紹興收徒
    浙江省紹劇藝術研究院優秀青年演奏員阮偉惠,拜師作曲家何佔豪;優秀青年舞美設計師蔣一帆,拜師舞美燈光設計家周正平。何佔豪:著名作曲家,中國傑出音樂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中國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民族音樂瑰寶《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主創者。
  • 長安十二時辰:少小離家老大回的他,是何執正的原型,是酒鬼高官
    其中何執正所對應的歷史人物原型就是著有《回鄉偶書》的大詩人——賀知章。我們大多數人對賀知章了解並不多,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小學時所學的《回鄉偶書》、《詠柳》兩首膾炙人口的小詩上。其實,賀知章在歷史上還是著名的酒鬼詩人、高官書法家。
  • 《撲通撲通我的人生》治癒 宋慧喬挑動觀眾淚腺
    《撲通撲通我的人生》治癒 宋慧喬挑動觀眾淚腺 影片自3月13日公映以來,其青春的甜蜜色彩和家庭的暖心情調都為影片本身賺取了不少好口碑,觸到了觀眾的淚腺。宋慧喬「一代宗師」後再撬淚腺 影片公映規模創韓片佳績《撲通撲通》主要講述了一對最年輕的父母和一個最衰老孩子之間的動人故事,影片中既有童顏女神宋慧喬和亞洲男神姜棟元之間「初戀婚」的甜蜜話題,又有二人初為人父人母維持家庭的艱辛和溫暖,從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兩位主演跨越了17歲到33歲的年齡。
  • 與納蘭性德比肩的清代詩人,黃景仁創作的「愛情詩」有何特色?
    「文字」在詩人的筆下可以幻化出,山花海樹、日暮江山、愁情別緒,以及令世人嚮往的真善美。而詩人的經歷、思想、才華,不僅賦予了詩歌生命與情感;同時也可以因詩人或喜或悲的情緒,在慷慨激昂、頹廢感傷、怒不可視或柔情蜜意中隨意轉換。
  • 詩人節吟懷|安徽詩人之家第148期
    詩人痛飲雄黃酒,殘月彎彎,悲淚潸潸。默誦離騷獨倚欄。 鷓鴣天·淚眼思君楚岸邊坐隱淚眼思君楚岸邊,昔人已矣有誰憐。風吹寒影青山外,浪擊孤舟濁水。前。懷故國,失英賢,汨羅江上夢如煙。何知屈子離騷苦,多少愁情可問天。
  • 唐朝詩人地理分布:唐朝的河北人如此有文化,如此有霸氣
    鑄就這一奇蹟的是當時無數閃耀蒼穹的唐朝詩人們,是他們用智慧和勤奮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多華麗的詩章。但這些詩人都什麼來頭?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他們祖籍何處,來自哪些省份,哪些省份出產詩人比較多?據說,唐朝有三個中心:政治中心在關中(陝西省一帶),文化中心在中原(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一帶),經濟中心在江浙(以揚州為中心的江浙兩省)。真的是這樣嗎?
  • 唐代詩最著名的隱居詩人是王維,但這個詩人、這首詩是王維的榜樣
    如果用固執兩個字來評價中國古代詩人們,我覺得是不太確切的。因為對於中國古代的詩人們來講,他們並非單純地認為人生只有一條路。當然,學而優則仕是他們一生的追求。但是當這一條路被堵死了之後,他們會轉而走向山林之間,走向山河湖海,在大自然的本真的面貌當中尋求到更加真實的自己。
  • 塞上聽吹笛,詩人生思鄉之情: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因為戰爭與文明的高級或低級、科技的發達或落後,在它們之間沒有根本性的聯繫。如果一定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文明和科技越發達,戰爭就越殘酷,造成的毀害也越大。《塞上聽吹笛》【唐】高適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高適,字達夫,著名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與岑參合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並稱「邊塞四詩人」。
  • 清水(古言)丨發達的淚腺作者合集
    她羞赧垂眸,推了推他,用眼神示意他自己要下地。誰知,那個矜貴自持的男人竟背過身去,對她道:「上來。我背你。」沈甄一臉不可置信地捂著自己的手指頭,「.」#長安第一美人,是他的心上人##所以她一哭,他心口便疼#閱讀指南:1 雙潔,甜文(雖然男主前期會欺負女主,但女主有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