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學英語:霧都孤兒

2021-02-19 劉運芳英語備考


故事簡介:

《霧都孤兒》(英語:Oliver Twist),是英國作家狄更斯於1838年出版的寫實小說。以霧都倫敦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孤兒悲慘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奧立弗在孤兒院長大,經歷學徒生 涯,艱苦逃難,誤入賊窩,又被迫與狠毒的兇徒為伍,歷盡無數辛酸,最後在善良人的幫助下,查明身世並獲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說,本書揭露許多當時 的社會問題,如救濟院、童工、以及幫派吸收青少年參與犯罪等。本書曾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及舞臺劇。世界知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於2005年也曾將此書拍 成電影。奧利弗(馬克·萊斯特 Mark Lester 飾)是一名孤兒,從小在教會中長大。九歲時,奧利弗被派遣到工廠做工,之後又來到殯儀館成為了學徒。奧利弗的聰慧和機敏讓他很快就在殯儀館裡站穩了腳跟,但與此同時,他亦遭到了同伴們的妒忌,他們故意挑釁激怒奧利弗,最終奧利弗離開了殯儀館。無家可歸的奧利弗過起了四處流浪的生活,經過漫長的旅途,他來到了倫敦。一個名叫道奇(傑克·瓦爾德 Jack Wild 飾)的扒手將奧利弗帶到了匪首費金(朗·穆迪 Ron Moody 飾)的面前,就這樣,奧利弗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一次意外中,奧利弗被警察逮捕了,但隨後,他被證實是無辜的,當事人布朗羅先生(Joseph O'Conor 飾)對奧利弗感到十分愧疚,於是收留了他,奧利弗的生活能夠從此走上正軌嗎?

看電影學英語系列:

遠離塵囂

西遊記(1-108集)

功夫熊貓(1-3部)

花木蘭(1-2部)

Ted系列

名著電影《小王子》

看電影學英語:豆瓣9.7分BBC高分紀錄片《生命Life》全10集

秘密花園

申明 :視頻來源:騰訊視頻,僅供思考與交流,感謝作者原創,由本公眾號作者整理,僅供交流學習,感謝你的關注!

點亮「在看」,你會更好看

相關焦點

  • 《霧都孤兒》賞析
    《霧都孤兒》原名《Oliver Twist》,是英國作家狄更斯於183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後來多次被搬上熒幕,這次看了1948年大衛·裡恩導演的作品,應該是最早的電影版本,黑白膠片的畫質充滿著濃濃的年代感,仿佛重現了上個世紀霧都英國的社會生活。
  • 電影《霧都孤兒》
    《霧都孤兒》是卡羅爾·裡德執導的一部劇情片,由朗·穆迪主演,該片講述的是一名孤兒學當小偷的,跟載歌載舞無緣的故事。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的英國。在一個寒冷的深夜,英國倫敦的平民區裡,一個嬰兒剛剛出世,他母親便離開了人世。
  • 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在中國為何受到廣泛接受
    1956年至1957年,國內陸續上映四部英國電影,其中三部電影改編自狄更斯的小說:《匹克威克外傳》、《孤星血淚》(《遠大前程》)和《霧都孤兒》。新中國成立後,1957年,英國導演大衛·裡恩根據《奧立弗·退斯特》改編的同名電影(1948年英國導演協會出品——作者注),由上海電影譯製片廠譯製完成。陳敘一採用前蘇聯翻譯的《奧立弗·退斯特》縮寫本的譯法,將影片譯名改為《霧都孤兒》。此後,國內各個譯本便沿用了這個譯名。
  • 霧都孤兒 Oliver Twist (1948)Part 1 賞析
    霧都孤兒 Oliver Twist (1948)Part 1分享譯製電影 聆聽經典配音共享精神財富 探尋心靈寧靜之道霧都孤兒 Oliver Twist (1948)導演: 大衛·裡恩編劇: 大衛·裡恩 / Stanley Haynes
  • 電影《霧都孤兒》:光怪陸離的都市眾生相,詮釋著人生的悲喜冷暖
    文:宿夜花電影《霧都孤兒》的譯名,與狄更斯另一部知名小說《遠大前程》改編的電影譯名「孤星血淚」,有著類似的傳譯思維。通過強調主人公孤兒身份、渲染辛酸苦楚的悲慘遭遇,製造一種情感力度與悲劇色彩,同時又給觀者製造懸念,是一種簡潔又通俗化的表達。
  • 書鑑——隱藏在《霧都孤兒》裡的階級矛盾!
    說起《霧都孤兒》這本書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但要問此書所傳達的思想,那大概是千篇一律的說揭露社會陰暗面,傳播仁愛思想,而我卻不這麼看。電影《霧都孤兒》讀書以觀史,讀史以明志。看一本書首先就是要看這本書作者和時代背景,《霧都孤兒》寫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末尾的倫敦,其作者狄更斯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大文豪,其著作多描述底層人民的艱難困苦。
  • 狄更斯,就是那個霧都孤兒
    後來創作才能日漸成熟,先後出版了《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艱難時世》(1854)、《雙城記》(1859)、《遠大前程》(1861)等,1870年6月9日卒於羅切斯特附近的蓋茨山莊。
  • 老電視劇《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老電影《霧都孤兒》
    那時,央視播放的更多是一些根據名著改編的英國電視劇,比如,根據狄更斯原作改編的《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等等,這些電視劇很沉悶,當時,大家很不愛看,不過,今天回過頭來再看看這些四十年前播放的電視劇,卻也另有一番意味。 查爾斯·狄更斯,1812到1870,活了五十八歲。
  • ——讀狄更斯《霧都孤兒》
    在瀰漫著濃霧的倫敦街頭,一個小男孩的身影在暮色中閃現,他有著一雙最清澈的眼睛,雖然衣衫襤褸,仍閃動著堅定而純真的光芒,這就是《霧都孤兒第一個階段,我更多是被這個孤兒的命運所牽引,這樣一個脆弱的,無辜的生命,他如何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生活下去,他會不會墮入犯罪的泥潭?孤兒的命運牢牢牽動著讀者的心弦。孤兒題材的小說,其實往往有它先天的優勢,它會讓大家對於弱者傾注關懷,能夠引起讀者進一步閱讀的興趣,而狄更斯也特別講究故事的環環相扣。
  • 《小偷家族》:狄更斯的心靈雞湯救不了當代「霧都孤兒」
    電影開場,瘦弱的祥太在強作鎮定的治的掩護下,使出了並不怎麼高明的偷竊伎倆。在他稚嫩的臉上與不知所措的小動作中,看不到緊張和恐懼,只有對未來生活的迷茫。眼前這位少年的形象,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
  • 《霧都孤兒》狄更斯的第一部社會批判小說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會批判小說。富人的棄嬰奧利佛在孤兒院裡掙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闆那兒當學徒。
  • 《霧都孤兒》:藏在人物命運裡的時代
    這一年,狄更斯出版的《霧都孤兒》成為當時許多社會問題的真實寫照。 因此,了解《霧都孤兒》也不得不提其創作時的社會背景。1834年,英國政府因不堪社會救濟費用帶來的重負,修改了舊《濟貧法》。修改後的《濟貧法》仍舊允許窮人接受救濟,但必須要進行勞動,接受統一嚴格的管控。由於濟貧院的救援聲名狼藉,導致窮人寧死不願尋求援助。實際意義上,修改後的《濟貧法》絲毫沒有改善下層人民的生活,而是形成了另一種層面的剝削。
  • 馬夏爾西監獄:《霧都孤兒》(4)
    馬夏爾西監獄:《霧都孤兒》(4) 2012-02-17 11:16 作者:王星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7期
  • 《霧都孤兒》人性中的善與惡
    今天,我將繼續和大家分享世界文學名著《霧都孤兒》。同學們,上一期中我們讀到奧利弗被布朗洛先生收養,結束了自己苦難的童年,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霧都孤兒》和大部分小說一樣,結局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它的結局是完美的!
  • 《霧都孤兒》無奈心憂的結局
    然而看完全集,我反而忘記了主角oliver tweist 或許只是以主人公反映社會吧。裡面的各色小人壞人真是太出彩了。印象很深的那一對濟貧院的可惡的🐶男女,能演的那麼令我厭惡,讓我想到了還珠格格裡面的容嬤嬤,讓我恨的咬牙切齒,恨不得鑽進電視裡給她來個了斷。然而最後那一對🐶男女居然還挺幸福的在一起了!簡直像吞了一隻蒼蠅般噁心。猶太人fegin真是顏藝大發啊!
  • 麥可·凱恩、「瑟曦」和裘德·洛之子出演《霧都孤兒》
    新京報訊 (記者 李妍)據外媒消息,麥可·凱恩、《權力的遊戲》中的「瑟曦」琳娜·海蒂、裘德·洛的兒子拉夫·洛將主演狄更斯經典小說《霧都孤兒》(Oliver Twist)的現代版電影。該片由Sky公司打造,片名暫定為《Twist》,既是主角奧利弗的姓,又有「反轉」之意。
  • ...查爾斯·狄更斯|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霧都孤兒|奧利佛·退...
    那時,央視播放的更多是一些根據名著改編的英國電視劇,比如,根據狄更斯原作改編的《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等等,這些電視劇很沉悶,當時,大家很不愛看,不過,今天回過頭來再看看這些四十年前播放的電視劇,卻也另有一番意味。查爾斯·狄更斯,1812到1870,活了五十八歲。
  • 精選英文閱讀|《霧都孤兒》
    《霧都孤兒》(Oliver Twist)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在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品。此書以霧都倫敦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孤兒悲慘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奧立弗在孤兒院長大,經歷學徒生涯,艱苦逃難,誤入賊窩,又被迫與狠毒的兇徒為伍,歷盡無數辛酸,最後在善良人的幫助下,查明身世並獲得了幸福。
  • 海南日報數字報-狄更斯:他就是那個霧都孤兒
    《霧都孤兒》是他的自傳  人們接觸狄更斯往往是由《霧都孤兒》開始的,只要讀過這本書的人就不會忘記在主人公奧利弗·崔斯特的成長過程中那些痛苦艱辛的經歷對其人格的造就,也不會忘記在故事的結尾,在經歷這麼多曲折的故事之後,狄更斯仍是不忘為主人公設計了一個相對完滿的結局。
  • 英國的三毛流浪記——《霧都孤兒》|文末有福利
    他的每部作品幾乎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聖誕頌歌》、《霧都孤兒》、《艱難時世》、《雙城記》、《遠大前程》、《大衛·科波菲爾》。你看,哪一部你沒聽過沒看過!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狄更斯幼年貧窮悲慘的經歷使他一生不得清閒:他一生刻苦寫作,晚年常常白天寫作,晚上被邀請去朗誦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