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天將決定北京疫情走向!」首席專家吳尊友最新判斷

2021-02-15 青年大興

病毒究竟從何而來?如何做到可防可控?15日晚,央視《新聞1+1》節目主持人白巖松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就近期的北京疫情給出權威解讀。

吳尊友介紹,第1例到79例只用了4天的時間,數據有兩方面含義,形勢十分嚴峻,尤其疫情是在全國基本阻斷國內傳播情況下出現的。另外,79例病例中有60%是衛生人員主動篩查發現的,說明疫情發現得及時,診斷得及時。如果這些病例等到8天或者16天再發現,那可能在更大範圍造成傳播擴散。

發現病例、出現感染的時間最早應該在5月底前後。診斷時間最早的是6月11日,發病時間報告到6月5日。我們認為,出現感染和暴露應該在5月底、6月初。


吳尊友介紹,北京新發地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有一定的相似性,有沒有共同的規律,正在思考探索。這類市場都有潮溼、陰冷的地方,適合病毒生存。對於北京疫情,目前非常清楚不是原發於北京,而是由其他地方帶到北京,這點已經很明確了。

目前北京疫情處在哪個階段?吳尊友回應,北京市疫情應該是早期就被及時發現了。從幾個角度來看:

第一,所有病例都指向新發地市場,指向一個來源說明沒有造成廣泛傳播。

第二,病例特徵來看,此前武漢、全國其他地方都出現了家庭聚集性、醫院聚集性。北京的病例特徵沒有觀察到家庭聚集性,也沒有觀察到病人去醫院就診發生病人間的交叉傳播,引發醫院聚集性。

這幾個數據都提示,北京市在疫情第一時間就捕獲到疫情,精準地鎖定在了新發地市場。在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被發現,遏制疫情進一步擴散。

吳尊友提到了個人的擔心:第一,有些病例不典型,出現症狀後自己沒有感覺到,拖延了這些時間,到醫院就診的時候,不是明顯肺炎症狀,部分病人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診斷出來;第二,北京發生疫情的地點,會不會出現第三個、第四個類似的在市場暴發疫情的情況。

他還提到,值得慶幸的是,北京第一時間響應,最快速度鎖定了新發地市場源頭,後面調查進一步證實了鎖定源頭是正確的。一系列措施都證明了北京的響應搶在了疫情剛剛發生的早期,避免了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

北京市目前的疫情還是局部事件,範圍還是非常有限的,整個北京市沒有必要做應急響應級別的調整。目前對新發地的管控還是非常有力的,有信心不會造成大範圍擴散。暫時沒有必要全市應急響應級別做出調整,對個別區域進行調整是可以的。

吳尊友表示,未來三天,北京報告的病例數決定了這次疫情的走向北京在6月11日出現疫情,12日、13日很快響應。對於已經感染的病人,要發病就在明天後天,報告數不大幅增長的話,基本就穩定在這個規模了。

北京疫情源頭不在北京,源頭究竟在哪兒?吳尊友介紹,北京兩個月沒有出現病例的情況下突然發現疫情,最大的可能就是從境外、北京以外的地方輸入的。

從病毒的毒株來看,研究人員從病人身體分離出病毒,又在新發地市場的物體表面採樣分離出病毒,兩類病毒完全一致。我們把病毒毒株與兩個月前中國流行的毒株以及世界各地的毒株進行比較發現,最有可能來自歐洲流行的主要毒株,並不一定代表來自歐洲國家,像美國流行的也主要以歐洲流行的毒株為主,包括俄羅斯。這些國家都有可能。

吳尊友分析稱,幾萬人核酸篩查只發現了50多例陽性。首先說明,這次感染的擴散範圍比較小。第二,50多個陽性中,病人多處在早期,相當多的人還沒有出現症狀。這說明北京還處在疫情早期。

他介紹,核酸檢測是發現病人非常有效的手段。如何科學開展核酸檢測,在最大經濟效益的情況獲得防控收益,沒有必要對全市人民進行大規模篩查。這次疫情應該做到「應檢必檢」,主要是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到過新發地的人員以及到醫院就診的病人。這些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就能及時有效發現感染者。

吳尊友指出,北京出現疫情後,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反應。實際上,北京的疫情還是非常局限的,只局限在個別的小區,沒有蔓延到整個北京市。我們提倡科學防控,精準防控,準確界定出現的疫區,沒有必要把整個北京調到中風險級別。到北京出差旅行,也不應該受到任何限制。從北京返回,只要沒有去中風險區、高風險區,沒有必要實施隔離。

吳尊友表示,首先,現在還沒有數據認定海產品、肉食品就是支持北京疫情的源頭。第二,各地只要產品產地沒有發生疫情,這些地方的產品都是安全的。比方說,產自廣州、青島的海產品,豬肉、禽類都是周邊地區養殖的,都是沒有問題。

提示一點,產地來自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如果生產環節中造成汙染,又是通過冷鏈運輸,汙染是有可能的。對於這種汙染,要加強檢疫,特別是進關檢疫,能夠減少風險。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供應市場上面,產品大部分來自非疫區,沒有必要過於擔心。尤其來自海外的產品要特別關注,一方面注意產地,另外處理食品的時候注意衛生,特別是生食熟食不能交叉混用,儘可能不要生食。

來源:北京日報、北京新聞

相關焦點

  • 專家吳尊友給出最新判斷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接下來該做些什麼?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您解讀。中國是否經受住了這次防疫「大考」?10天後可作判定吳尊友表示,黃金周是對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假期前,我們曾作過初步判斷,在國內老百姓接觸的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
  • 不要用水龍頭直接衝洗生肉 疾控專家教你正確做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6月15日在接受總臺央視《新聞1+1》專訪時表示,未來三天北京報告的病例數決定了這次疫情的走向。三天已過,如何給出判斷?防控舉措,會否有所調整?病毒溯源,有何最新進展?局部暴發,會否再次出現?
  • 北京又一菜場檢出病毒,7個社區封閉管理!病毒來自歐洲?未來三天是...
    15日晚,央視《新聞1+1》白巖松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宣布全市防控工作進入戰時狀態,北京此次疫情的源頭在哪?流調處置與精準防控工作該怎麼做?個人防護是否需要加強?食品安全問題怎麼辦?吳尊友對此一一作出解讀。
  • 白巖松剛剛專訪吳尊友:為何北京和武漢疫情都指向農貿市場?潮溼、陰冷的地方可能適合病毒生存
    今晚《新聞1+1》,主持人白巖松連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就近期北京出現的疫情,從流調處置與精準防控等方面進行解讀。
  • 本次青島疫情≠秋冬季疫情暴發!吳尊友提出3條判斷、4點建議
    秋冬季疫情是否會再次暴發?當前全國疫情風險幾何?個人如何做好防護?
  • 中疾控首席專家吳尊友:不排除華南海鮮市場疫情由冷鏈傳入
    吳尊友。 資料圖新冠病毒的溯源一直備受國內外科學界關注,一些研究認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病毒發源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北京新發地、大連和青島這幾起疫情都是由海產品引起,那麼使我們想到了最早在武漢發生的那些疫情也是在華南海鮮市場,是不是也是由於進口海產品引起,這個也給我們一個提示,使我們有一個新的思路、新的技術方向。」
  • 疾控專家教你正確做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6月15日在接受央視《新聞1+1》專訪時表示,未來三天北京報告的病例數決定了這次疫情的走向
  • 中疾控吳尊友:未來三天,是北京面對疫情關鍵時間!現在比較擔心這兩點
    白巖松專訪中疾控首席專家15日晚,央視《新聞1+1》白巖松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吳尊友:北京未來三天的病例數將決定這次疫情走向白巖松:考慮到病毒的潛伏期,未來多長時間之內將是這次北京面對疫情的關鍵時間?吳尊友:未來三天北京報告的病例數決定了北京這次疫情的走向。
  • 【提醒】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專家最新判斷:學校可以考慮逐步放開
    【提醒】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專家最新判斷:學校可以考慮逐步放開 2020-10-10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吳尊友:全球疫情第一波根本還沒過,確診人數從1000萬到...
    每經編輯:王曉波6月29日晚,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節目中,主持人白巖松連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就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1000萬例進行解讀。吳尊友在節目中表示,全球每天新增病例數在十幾萬。美國、巴西每天新增病例數超過4萬,比一周前的兩萬又翻了一倍。這些跡象都說明,全球疫情第一波根本就沒有過去,即使在夏天也又出現了疫情。
  • 吳尊友判斷:北京疫情已經控制住了!國家衛建委緊急發文:生肉...
    3、北京:多家超市相繼承諾鎖定10種蔬菜價格一個月在今天下午北京市召開第125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通報了北京市場供應保障的最新情況:納入監測的8家大型連鎖超市(592家門店),6月17日蔬菜進貨量達3250多噸,較上一日增加10%,較12日增加88%;銷售量2430多噸,較上一日增加3%,較12日增加106%。
  • 「北京疫情已經控制住了!」
    三天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三天將決定北京疫情走勢,現在已經到了第三天,北京的疫情是否控制住了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吳尊友:要堅持常態化防控措施 把好進口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仍處於大流行的高峰期。經過九個多月的實踐,中國積累了有效的前期防控經驗,目前重點是外防輸入,一是防人二是防物,要把好進口關,這樣對國內老百姓來說,感染的機會非常小。
  • 吳尊友都回應了
    6月15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客人民日報客戶端直播間,就當前疫情防控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毒株來源於歐洲意味著什麼?三文魚到底是不是傳播源頭?小湯山醫院會重啟嗎?對於北京疫情防控中的最新熱點問題,吳尊友都回應了。
  • 大連疫情的源頭在哪?為何本輪疫情年輕人多?吳尊友解答並稱:不會再...
    大連此輪疫情反應出什麼樣的特點?又給我們的常態化防帶來什麼樣的提醒?《新聞1+1》節目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回應公眾關切。吳尊友表示,大連疫情發現得比較早,很多病例在發現的時候還沒有出現臨床症狀,這些信息匯總在一起,它提示大連的這起疫情規模基本上就鎖定了,不會再有更大規模或者更多的病例出現。如何看待大連本輪疫情年輕人多、無症狀感染者多的特點?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表示,全球形勢很不...
    【吳尊友:今冬全球疫情非常不樂觀,我們一放開就前功盡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表示,全球形勢很不樂觀,歐洲國家更是疫情反彈十分嚴重。我們國家主要是來自全球的壓力,這個壓力取決於我們的策略。如果我們一放開,前面所有努力都前功盡棄。
  • 專訪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抗體的保護效果可能並非...
    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近日在騰訊·原子智庫聯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舉辦的「請回答2021——2020年騰訊風雲演講年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請他為大家答疑解惑。
  • 北京暴發的疫情源頭來自哪裡?流行病學首席專家:主要有2種可能
    現在在北京新發現的新冠病例,牽動著很多人的心。畢竟在武漢疫情消除之後,中國境內的新增病例基本上都是從境外流入。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這次新出現的病毒到底是來自哪邊。那麼北京爆發的疫情源頭來自哪裡?流行病學首席專家:主要有2種可能。
  • 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力?武漢封城晚了嗎?吳尊友回應
    北京日報客戶端12月5日消息,今天上午,在一年一度的北京論壇上,針對「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給力」等言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出回應。「專家組在作決定的時候,就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僅僅40個病人,還不清楚主要的傳播方式,值得不值得關閉華南海鮮市場?」他回憶,當時國家派的專家組和湖北當地的專家意見存在嚴重的分歧。就湖北來說,當地的專家也是全國乃至世界有名的呼吸疾病的專家,他們認為,40幾個病人關閉華南海鮮市場,小題大作,不值得。「專家的分析會一直延續到凌晨4點鐘。」
  • 未來三天是北京面對疫情關鍵時間;57城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吳尊友:未來三天是北京面對疫情的關鍵時間】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在這三天北京報告的病例數,決定了疫情的走向。對於已經感染的病人,要發病就在近兩天,報告數不太增長的話,可以說,基本就穩定在這個規模了。(北京日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