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又稱「堪輿」、「青囊」、「青烏」、「地理」、「相宅」等;在舊中國時期,被當作一種「迷信」;隨著近代學術界的研究論證,古風水文化在某一領域竟能用科學的方式解釋出來,故此,風水學不再被新時代排斥。
那麼風水到底是什麼呢?風水其實就是避風、聚水、納氣;所謂風水寶地,便是避風之所,聚水之地,又能催發生氣;何為生氣?生氣便是萬物生長之氣。
風水在四大領域之中最為突出,分別是,龍脈,明堂,陽宅,陰宅。
龍脈,我們大部分人認為,龍脈是風水寶地 ,是福澤深厚之地;其實,龍脈最早是風水家用來稱呼山脈的一種尊稱,山脈走向綿延萬裡,山勢壯闊,又 如龍一般變化萬千,故此以龍脈相稱呼
以上是字面意思,在風水學中,龍脈絕不僅僅是在群山之中出現,平地也有龍脈;古語云:「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平原之地,又稱之為「龍穴」,龍脈也有高低貴賤之分,區分龍脈高低貴賤的因素是距離龍祖山的遠近,如同木有根,水有源,龍亦有祖,然,山脈綿延萬裡,便富足長久,山脈短促,則富足短促。
中華大地對於龍脈的劃分格為細緻,以四條大河劃分,長江以南為南龍,長江黃河中間為中龍,黃河鴨綠江之間為北龍,三大龍脈的起點則為龍脈共祖崑崙山,崑崙山是龍脈之祖;風水家又將每條龍脈分為按遠近分為遠祖龍脈,老祖龍脈,少祖龍脈;越靠近起點越老,越靠近海邊越嫩。山老無生氣,嫩山才有生氣因此尋龍點穴應到少祖龍脈尋找,而非遠古龍脈和老祖龍脈。
明堂,在風水學中代表的是人居住生存的空間,可大可小;古人相信天圓地方,故此,明堂為上圓下方,大到天地,都市,小到寸落,都與天地自然相交融。
根據記載,明堂分為內明堂和外明堂之分,「凡山勢緩和,平平結穴,龍虎山環抱、岸山當前,稱之為內明堂;內明堂之外為外明堂!」明堂中間為平地,四周有山,山為青龍白虎之勢,又有捍門,華表,輔弼等山,明堂內有彎曲之水,水的出口為水口,還應有田園,樹木。
只是,明堂在風水之中常用於喪葬點穴,選擇墓地。
陽宅,何為陽宅?生人所居住地方為陽宅,天地分陰陽,生為陽,死為陰,故此生人居住的地方稱為陽宅。
陽宅需要生氣,家庭才能和睦,旺盛;所謂納氣,分為兩種,一為吸地下生氣,二為從宅門召氣;因此,陽宅若要風水大吉,必須要選好住址並且設置好房門朝向,利用風水學通過五行方位來進行調節。陽宅的問題太過錯綜複雜,不能一一解說;當今社會與古代不同,無法做到依山傍水;但是住宅前方一定要視野開闊,並且宅與宅之間要整齊,高低進退適中,成正比例,廁所和廚房一定要在下風處等等等。
陽宅的風水知識太多太多 ,我們今日主要講風水 大概,便不一一細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後續我為大家帶來更加細緻的陽宅風水詳解。
陰宅,生為陽,死為陰,故此,陰宅是死者埋葬的地方;古人認為,死者埋葬地下若是能尋到好穴,便能福蔭子孫,不然,變回禍及後代,家破人亡。
古人云:「貴命不葬窮穴」風水學與命理之術息息相關,玄之又玄,所謂風水寶地,通過命理闡述,並非是什麼人都可以鎮壓的住,否則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會被反噬,禍及子孫後代。
好了,今日風水就講到這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一下關注,石頭後續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風水知識,下面送給大家《靜心咒》一則,常念之,能修不動心!
「太上臺星,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保命護身; 智慧明淨,心神安寕;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
本文由石頭文化原創,未經允許不得抄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