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播的電視劇《白色月光》,娛評君要為其瘋狂的打call,不為別的,就為了那份兒被背叛後的真實。要知道,這可能是國內首個女性導演關於女性被背叛的作品,以一個女性的視角,展現了女性的心路歷程,十分真實。
電影講述的故事很簡單,就是張一(宋佳飾演)被丈夫張鑫(喻恩泰飾演)背叛的故事。然而,在這仿佛已經爛大街的題材裡,最大的亮點是真實地刻畫出張一在各個階段的心理狀態。
第一個階段,疑神疑鬼、自我否定階段。女性對身邊事物的敏銳,絕對超過男性。張一隻是通過一個簡訊,就立即對張鑫的忠誠展開了懷疑。然而,這個階段的心情,尤其複雜。
因為夫妻之間的信任,張一不相信也不敢相信張鑫會亂搞。她一次又一次的懷疑,可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自己。說白了,帶了些僥倖心理,希望這一切都是個誤會,畢竟她不希望夫妻之間的感情破裂。
尤其是最後張鑫主動坦白,而且那個疑似的對象只是為了錢,和張鑫其實沒什麼的時候。張一所有的焦慮都放下了,她仿佛重新找回了力量。我想,在這個時候,她應該是感到無比幸運的。
第二個階段,無比焦慮、猜想印證階段。張鑫的出軌對象,仿佛不是哪個幼兒園老師,而是自己的朋友楊雁(劉敏濤飾演)。在懷疑階段的時候,張一嚴重焦慮,一方面她認為張鑫背叛了自己,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
所以她會感覺無比的窒息,不自覺地和張鑫疏遠,不同程度上也影響到了職場的發揮。隨著張鑫言行的可疑,張一的猜想一步一步得到印證,迫使張一不得不學會去接受。
在這個階段,除了焦慮以外,還有絕望。因為她實在無法相信,張鑫這個自己看來滿分的丈夫,真有一天會背叛自己。張一可能會懷疑自己,難道是自己的問題?當然,感情肯定就破滅了,絕望隨之而來。
第三個階段,尋找出路、展開應對階段。既然感情出軌的事實已經成為定局,那麼無非就是自己能否接受的問題。如果自己可以接受,那麼以後就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如果不能接受,則肯定要進行離婚程序。
別小看這個階段,因為在這個階段裡,是無數次和自己的對決。要知道,繼續在一起,則意味著要原諒,要做到永遠不再心生罅隙,如果稍有差池,又會重新回到原點。而不能接受,則意味著分道揚鑣,拋卻曾經擁有的感情。
張一難道不是如此嗎?隨著真相的蓋子被揭開,她感到無比的糾結和無助。需要思考的東西實在太多,比如兩人經營多年的感情和家庭,比如他們還年幼的女兒。
無論她做出了什麼樣的事情,或者展開了什麼樣的應對,即使是單純的為了報復對方,那麼每一步,都充滿了無比複雜的心情。
第四個階段,做出決定、留或者走。毫無疑問,在婚姻中,如果有一個人不忠誠,這肯定是個大事兒,最終肯定會結局,無非就是走或者留的問題。無論做出哪一個決定,都將無法回頭。
當然,最終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非常痛苦的。就像張一,最後張鑫答應和她離婚,房子、車子、孩子都沒要,如張一一直以來的願望,真的淨身出戶了。看起來,在這場角逐裡,張一獲勝。可張鑫真正答應離婚的那一刻,張一還是流了淚。是的,在這樣的關係裡,沒有贏家,都是輸家。
電視劇很好地刻畫出了被背叛的女人最真實的心路歷程,毫無疑問,這是一段不堪回首、令人無比痛苦的經歷,誰都不願去經歷。然而,這就是現實,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比張一和張鑫的故事更加殘酷。
電視劇展現了女性的心理,我認為無比的真實。要知道,面臨這樣的處境,女人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為她們往往對於生活更加細膩,思考的東西更多,尤其是孩子。
她們無法像男人那樣絕情,可以棄家庭和孩子於不顧,畢竟對於一個女人而言,經營多年的家庭,可謂嘔心瀝血,拼盡了全力;而孩子呢?則更加重要,即使什麼都不要,都必須和孩子在一起。
更何況,除了思考這些,她們還要承受男人對她們的感情傷害。換句話說,每當女性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壓力來自太多的方面,需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需要承受的東西,也實在太多。
其實,不僅僅是女人,男人也一樣。在遇到背叛這件事情上,只要是被傷害的那一方,都會經歷這樣的痛苦,不分男性女性。
而這種痛苦,其實常人很難理解,因為他們沒有面臨或經歷過這樣的處境。就比如張鑫和張一,後來張一發現張鑫的秘密以後,一個勁兒地追問,可張鑫呢?卻以粗暴的方式應對,絲毫感受不到張一的痛苦。
而張鑫平時對張一那麼的好,那麼的細膩和貼心,可這個時候依舊不能理解張一。由此可見,被背叛的痛苦,旁人真的難以感受。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