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江河水》--二胡演奏:張尊連

2021-03-01 胡琴世界網

胡琴世界網:最權威的胡琴藝術宣傳平臺,最專業的胡琴類視頻與文章!

網站:www.ihuqin.com   新浪微博:胡琴世界網

歡迎朋友們投稿:1360751@qq.com

《江河水》--演奏:張尊連

     《江河水》是一首令人心碎,也讓人心醉的樂曲。它從另一個側面演繹著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新婚剛過,丈夫就被抓去做勞役,一去幾年不歸。可憐的女子決定去千裡尋夫,可在路上遇到回來的人,得知丈夫早已死去,她悲痛欲絕,來到數裡相送,與丈夫分別的河邊失聲痛哭……知道故事的人相對少些,但並不影響對音樂所表達情感的領會和感受。

       所不同的是,在一代一代後人的心靈期待中,孟姜女的故事有了一個相對滿意的結局——孟姜女哭倒了長城八百裡,還留下了讓後人憑弔不已的望夫石。而《江河水》,則只是一個弱女子望著逝去的江河水無助而悽慘的哭泣,似乎那淘淘的江河水就是她傾洩不止的眼淚。這也是這首樂曲震撼人心之處。


張尊連:二胡演奏家、教育家

  張尊連: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現任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國樂系主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副會長。紫禁城室內樂團成員。


  9歲開始學習二胡,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蔣青教授並得到蔣風之先生親傳。1982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師從劉明源教授,1986年畢業並留校任教至今,2001年畢業於「文化部民族聲樂、民族器樂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班」。求學期間,正確的理解並師承了蔣派二胡藝術的風格從而成為蔣派藝術之傳人,對此,蔣風之先生生前曾頗感欣慰。而在劉明源先生門下,則以孜孜以求的精神去領會這位弓弦大師的風範與內涵。曾悉心研學了民間、傳統、流派及創作的廣泛而大量的音樂作品,較全面地掌握和繼承了宗師們的藝術風骨,並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教學中傳承並發揚,成為當今這兩大弓弦流派最具實力的傳言人之一,形成了古樸深邃、內在含蓄、典雅細膩、熱情豪邁的演奏風格。

  張尊連在音樂舞臺上的熱情,表現出了他全面的藝術追求,其精準的把握傳統音樂的風骨和創造性的演繹現代作品的個性,彰顯了他醇厚而富有張力的演奏風格。自1993年來獲得「第三屆全國民樂展播優秀演奏獎」、「富利通杯國際民族器樂獨奏大賽」二胡組三等獎、「文化部珠穆朗瑪優秀演員獎」、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第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二胡比賽銅獎。於1994年在北京音樂廳成功舉辦了「張尊連二胡獨奏音樂會」,並在北京、濟南、青島、日照、香港、臺灣、成都、蘭州、深圳成功舉辦了多場「張尊連師生二胡音樂會」。2004年CCTV音樂頻道《風華國樂》周末版欄目,為其錄製了「國樂嬌子」專輯。多年來受邀在青島,泰安、大連、寧波、山東藝術學院、上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井岡山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等藝術類院校進行多次講學活動及舉辦多場獨奏音樂會。

  張尊連在教學講壇上的嚴謹,使其在多年的教學中,尊於師道、敬於師道,潛心研修、功在專心,教學成果頗豐,所教授的學生在多屆北京市青少年二胡比賽、1993年「南京全國二胡比賽」、1999年香港二胡/古箏協奏曲大賽、2000年臺灣協奏曲大賽、2001年全國「天華杯」二胡比賽、2002年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第一屆民族器樂比賽、2002年第二屆「龍音杯」、2003年「臺灣黃鐘獎二胡比賽」、2003年第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2004年「澳門首屆國際青少年音樂大賽」,2005年5月「中錄杯」國際二胡邀請賽,2005年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二屆樂器演奏比賽,2007年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獎賽,2008年第四屆「上海之春」國際二胡大獎賽,2008年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三屆樂器演奏比賽,2009年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2011年第二屆國際器樂大賽,2012年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第四屆樂器演奏比賽,2012年第2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二胡比賽、2013年第九屆「金鐘獎」2014年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第五屆樂器演奏比賽等賽事中獲一、二、三等獎。

  出版專著《二胡名曲教學》、《重釋與再演-二胡名曲教學》。在《中國音樂》等刊物上發表過《論二胡的「教與學」》,《二胡演奏中「技」與「藝」的相互關係》,《試論二胡演奏中內心聽覺的培養與訓練》等多篇學術論文。出版發行了《孔雀膽賦》、《二胡名曲伴奏》CD專輯和《漢宮秋月》VCD專輯,以及多張《張尊連師生音樂會》DVD專輯。創作的二胡獨奏曲《隴風》和部分練習曲已被納入《中國音協全國業餘二胡考級曲目》中。多年來隨紫禁城室內樂團參加了許多世界知名音樂節。



      部分微信公眾號轉載了【胡琴世界網】的視頻,沒有註明出處,特此告知轉載視頻的公眾號管理員,特別是內容惡俗的公眾號請繞道「胡琴世界網」的視頻素材!屢次不聽警告者,本平臺將聯合演奏者對其行為進行版權申訴!請尊重視頻採集、製作、上傳者的辛苦,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加入我們!一個致力於宣傳和推廣胡琴文化而創建的群組,我們群裡有熱愛二胡

的琴友,我們群裡有高水平的二胡專業學生和老師,我們的群會經常邀請演奏家、教授為群友講解二胡學習及演奏所遇到的問題。

     QQ群號:96375538【二胡微課堂】

      我們的大家庭期待和歡迎朋友們的加入!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琴韻坊」

相關焦點

  • 二胡演奏《楚頌》
    張尊連在音樂舞臺上的熱情和教學講壇上的嚴謹,表現出了他全面的藝術追求,其精準的把握傳統音樂的風骨和創造性的演繹現代作品的個性,彰顯了他醇厚而富有張力的演奏風格。多年來應邀出訪了數十個國家及地區,參加了許多世界知名音樂節。在北京、濟南、香港、臺灣、青島、日照、成都、蘭州、深圳、桂林等地成功舉辦了多場個人和師生音樂會。在各大音樂學院及藝術類院校進行多次講學活動。
  • 二胡與樂隊:極富情感的《悲歌—江河水》 二胡獨奏:許奕
    《悲歌—江河水》,二胡獨奏:許奕。請您欣賞!         許奕,著名二胡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浙江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音樂學院二胡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國樂系拉弦樂教研室主任。並多次在CCTV音樂頻道錄製並播放許奕二胡獨奏曲《喜送公糧》、《洪湖主題隨想曲》、《新婚別》、《悲歌—江河水》、《二泉映月》、《愛情》、二胡二重奏《慢三六》、五重奏《馬燈調》、《歡樂的夜晚》等節目。
  • 《江河水》的悽美、靜美、悲美--附名家演奏欣賞
    視頻 | 江河水-二胡獨奏-宋飛1、問:朱老師,您好!首先請您為大家介紹一下二胡版《江河水》的由來。答:簡單地說,《江河水》原來是北方遼寧南部的一首民間樂曲。60年代初,湖北藝術學院的青年教師黃海懷聽後深受感動,便產生了把這首曲子移植到二胡上來的想法。經過他的二度創作,二胡曲的《江河水》就在1962年誕生了。1963年,他的學生吳素華在「上海之春」音樂節上演奏了二胡版《江河水》,一舉成名。
  • 江河水
    這是一張已故二胡大師閔惠芬國寶級的唱片,收錄了她最為出色的江河水。閔慧芬是中國民族音樂領域的傳奇人物,國寶級二胡演奏大師。她的二胡演奏被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評價為:「即使在休止符時,也有情感!聽閔惠芬的演奏,必須跪著淚流滿面。」 來自在上海的閔惠芬,她的二胡演奏風格熱情內涵,動人而不媚俗,誇張而不狂燥,哀怨而不傷感,感情氣勢與神韻合一充滿了音樂感,有不可抗抿的魅力。1963年,閔惠芬首次參加第四屆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奪得一等獎後快速成長為中國民族樂壇最晶亮的明星。之後她多次隨中國藝術團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並獲獎無數。
  • 嘉慶差點讓二胡絕響 《江河水》曾令小澤徵爾痛哭
    》、《梁祝協奏曲》、《長城隨想》  黃海懷:《江河水》魯日融:《迷胡調》、《秦腔主題隨想曲》、《歡樂的秦川》、《採花》、《搖籃曲》、《曲江吟》周維:《葡萄熟了》  吳厚元:二胡協奏曲《紅梅隨想曲》  朱昌耀:《江南春色》、《蘇南小曲》、《歡慶鑼鼓》  陳耀星:《戰馬奔騰》、《陜北抒懷》  張曉峰、朱曉谷:二胡敘事曲《新婚別》
  • 二胡教學:多變的演奏技巧
    二胡從一開始就富有各種各樣的演奏技巧,再經過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由此產生了更多樣化的二胡演奏風格,主要有揉弦、滑音、裝飾音等,通過這些不同的演奏技巧來達到不同的演奏效果,也是閒著二胡演奏藝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二胡的揉弦分為滾揉、壓揉、滑揉三種,一般在內容豐富、情緒變化較多的樂曲中,揉弦以組合的方式在演奏中應用。
  • 預告 | 劉宇【二胡博士學位音樂會】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副會長。紫禁城室內樂團成員。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蔣青教授並得到蔣風之先生親傳。1982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師從劉明源教授,1986年畢業並留校任教至今。張尊連在音樂舞臺上的熱情和教學講壇上的嚴謹,表現出了他全面的藝術追求,其精準的把握傳統音樂的風骨和創造性的演繹現代作品的個性,彰顯了他醇厚而富有張力的演奏風格。
  • 從《萬馬奔騰》這首二胡名曲的演奏特色談起
    昨天在《二胡金曲》公眾號上聽了著名演奏家高韶青在加拿大演奏的現代二胡名曲之一的《戰馬奔騰》,又名《萬馬奔騰》。整體演奏指法嫻熟、音色獨特、音準更是毫無瑕疵,確實震撼,堪稱當代名家二胡演奏相同曲目的經典。我常聽國內二胡演奏家的一些作品,發現大都多少有些瑕疵。如樂曲演奏中時常出現丟音符,還有習慣性打音、多餘的連音、上下滑音,甚至節奏不穩等現象。
  • 音畫 《小白楊》二胡演奏-附簡譜
    自此,為了這20棵小樹儘快成長,戰士們一改原先每星期到5公裡外的布爾幹河背一次水為每天背水一趟,無論狂風暴雨還是烈日炎炎從不間斷。同時戰士們還改變了生活習慣,每日洗臉不擦香皂,洗衣服不用洗衣粉,以便把這些用過的水積下來,再去澆灌小白楊。即便如此,兩個多月後,小白楊因不堪忍受乾旱高溫、風沙肆虐,有19棵樹苗相繼枯死,唯有離哨所最近的那棵還在頑強地與大自然抗爭著。
  • 二胡曲譜二胡識譜演奏方法
    二胡曲譜:二胡識譜演奏方法。二胡的樂譜大多都使用簡譜,所以會看簡譜就可以看懂基本的二胡譜。二胡譜上有很多指導演奏使用的特殊指法和弓法符號。
  • 民樂集萃:老易談雨果《閔惠芬二胡演奏》(中)
    閔惠芬有中國二胡皇后的美譽,其演奏充滿激情,音容兼備,她會深入開掘樂曲的內涵,加以細膩的藝術處理,其演藝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這張專輯的最後兩首模仿京劇唱腔的藝術手法,令人拍案叫絕。二胡是中國影響最深遠的民族樂器之一,雨果唱片出版的胡琴專輯眾多,如《劉明源》、《胡琴傳奇》、《江河水》、《漢宮秋月》、《弦韻》、《長城隨想》、《北京有個金太陽》、《月夜.劉天華》等。
  • 【視頻】《椰島風情》--二胡演奏:張玥
    張  玥     湖南古丈人,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學院碩士三年級。     7歲學琴,小學師從彭繼新、黃傳舜老師。附中師從二胡演奏家葉強老師。本科、研究生師從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導師曹德維教授,並輔修中胡、高胡、板胡、京胡、椰胡演奏,同時在著名指揮家、作曲家黃曉飛教授的指導下學習作曲。曾得到二胡演奏家朱江波、劉虹等老師的悉心指導。
  • 江西籍學生創演奧運史上首支二胡曲《快樂奧運》
    隨著北京奧運會腳步臨近,一場名為「萬馬奔騰祝福中國」的二胡盛宴將於4月30日晚在北京柳蔭公園激情上演。據悉,由江西籍學生田宇為08北京奧運會專門創作的奧運史上首支二胡曲目《快樂奧運》也將首次登臺亮相。
  • 視頻 二胡演奏康婭妮-巴赫【a小調協奏曲】
    康婭妮:女,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2]  。2014年被中央電視臺評為「新十大二胡演奏家」。  國籍:中國  民族:滿族  籍貫:江蘇  職業:二胡演奏家  院校: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  康婭妮:女,青年二胡演奏家,6歲起師從著名二胡演奏家陳耀星老師學習二胡,在校期間,曾參與了中央少數民族樂團在北京音樂廳,國圖音樂廳,中山音樂堂為國家領導人等進行演出,2000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師從步振勇老師,200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二胡演奏家薛克教授
  • 日本的二胡奏者:桐子二胡演奏《LoveLive!》動畫曲目《硝子的花園》
    受父親的影響,6歲開始在日本學習二胡,12歲就開始從事二胡表演。在桐子的二胡學習生涯中,她曾師從中國著名二胡演奏家賈鵬芳、國家一級演奏家周輝錕等中國知名二胡演奏家。畢業院校於日本早稻田大,曾參加2008年CCTV民族樂器大賽 獲海外組第二名。受父母的影響,她6歲開始學習拉二胡,12歲開始參與演出活動。
  • 抖音二胡大師演奏民樂野狼disco,還讓二胡說人話, 獲贊千萬
    他玩得轉bgm,也能用二胡演奏現代流行歌曲、抖音網紅歌曲,還能用二胡「說話」。前段時間,他就用二胡說了這麼一段話:「不要在網絡上bbll,不服現實碰一碰。其實,二胡既能拉也能說唱。在流行歌曲、抖音網紅歌曲方面,二餅胡拉還拉了很多二胡版本。比如,二胡版《野狼disco》、《夢回仙遊》、《錦鯉抄》、《boney》、《好心分手》等。同時,他還會給遊戲伴奏,把鋼琴曲《菊次郎的夏天》、《千與千尋》轉換成二胡版本的《菊次郎的夏天》、《千與千尋》,把快節奏的《甩蔥歌》用二胡演奏出來。戴著墨鏡的他,每當舞動起手中的二胡,立馬就能讓人沉浸其中。
  • 孫凰對二胡音色的追求
    例如《二泉映月》、《江河水》、《新婚別》、《漢官秋月》等作品均體現了這一特點。而我認為,二胡的真正魅力在於它豐富的表現力和極富內涵的韻味,而這「韻味」,是要通過多交的音色來體現的。好的音色不外乎一個「美」字,要給人以悅耳、動聽之感。而這「好聽」的音色卻並非一威不變的。中國二胡藝術網首先,它取決於人的心境,所謂「樂如其人」,即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了什麼樣的音色。
  • 一起去聽二胡裡的鄉情鄉味
    其演奏集眾家優長,匯多方風格,形成獨特的藝術氣質和演奏風格——技術精湛、風格鮮明,剛柔相濟,充滿激情。大學期間師承著名二胡教育家吳之珉老師,研究生師承著名二胡教育家王永德老師。尤其深受二胡大師閔惠芬的青睞,得以悉心傳授。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所提出的《逆向序列訓練法》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並取得了累累碩果,所教授學生均在全國各重大比賽中獲得大獎。
  • 談二胡演奏中的音準問題
    音準是衡量二胡演奏質量的重要標誌之一,演奏者如果音準控制得不好,儘管其技術手段都很到位,其演奏也不能算是完美的。由於沒有任何固定的品位,演奏時按音手指必須在無指板的琴弦上平衡張力狀態,這給二胡的音準控制帶來一定的困難。
  • 二胡三傑
    劉天華在演奏方面,首先潛心向著名江南絲竹名家周少梅(1884—1938)學習二胡,並經常在江陰寺廟中與和尚們一道演奏佛曲,從中學習佛教音樂的二胡演奏。 1922年劉天華應聘到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任教後,為提高和豐富二胡演奏技法,向俄籍教授託諾夫學習小提琴長達9年時間,有意識地從西洋音樂中吸取有益的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