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紅樓夢》劇照 北方崑曲劇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應妮)經典文學名著《紅樓夢》與首批被聯合國評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崑曲相遇,成就了這部經典佳作——崑曲《紅樓夢》。12月2日至3日,北方崑曲劇院將在天橋藝術中心帶來這部經典大戲的上下本。
北昆版《紅樓夢》共5小時,分為上下兩本,以賈寶玉入世和離世為主線,展示了榮國府從興盛到衰敗的景象。該劇是北昆近年來的一部力作,從2011年排演至今,該劇已經演了十個年頭,並曾在2013年一舉斬獲中國政府最高獎項——文華大獎。
翁佳慧(左)飾賈寶玉、朱冰貞(右)飾林黛玉 北方崑曲劇院供圖
在26日的排練現場,北方崑曲劇院演員中心主任、該劇副導演楊帆向記者介紹,已經演出了百餘場的《紅樓夢》可謂北昆的壓箱之作、拳頭產品。這是一部由楊鳳一院長帶領院班子傾力打造的精品力作,從最初創排開始,便凝聚了總導演曹其敬、導演徐春蘭等一眾主創心血。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主演從創排到現在,始終全員堅守在舞臺上,這一代「北昆人」和《紅樓夢》共同成長。《紅樓夢》早已獲得了很多榮譽,但大家依然在每一場演出中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展現出「匠人精神」。楊帆透露自己也一直都在飾演「林之孝」一角。
賈寶玉的扮演者翁佳慧說,作為經典名著中的角色,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賈寶玉,她也會把自己生活中的感悟加入到角色的詮釋和表達中。比起十年前自己較為稚嫩的視角,如今的翁佳慧更能感受到「賈寶玉」在劇中承受整個家族的興衰,19歲可能經歷了別人的整個人生。作為女小生,翁佳慧在上本中的表現總體較為天真爛漫,唱腔清亮,汲取了一些娃娃生的特點;而下半場需要展現五味雜陳的人生,唱腔上更沉一點,藉助了巾生的身段和演繹方式。
樂團排練 應妮 攝
林黛玉的扮演者朱冰貞同樣表示,隨著十年來演出場次的不斷增加,個人閱歷也逐漸積累,對林黛玉的詮釋也從最初聽從老師指導、借鑑前輩經驗,模仿成分偏多,到自己有著越來越豐富的體驗和想法。比如少女時期黛玉剛剛進賈府時,並不僅僅是憂愁,也有很多天真可愛、兩小無猜的舉動和情緒,與下本的「靜」相比,上本的「動」會更多一些。
從10月27日到12月19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韻·北京」2020北京市屬院團優秀劇目年度展演季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登場。本次展演季以「中國舞臺,北京力量」為主題,來自14家院團的演出劇目依次登上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展演季包括多元的傳統藝術演出、藝術分享活動、藝術展覽,以開放日的形式打造全民參與的節日;既有通過市場售票的商業演出,也有公共空間的免費演出,還有大師工作坊、教育沙龍等藝術普及,體現出展演季的公益性;既有傳統戲曲等曲藝內容,更有原創或中外融合創作的音樂會等,體現展演季的創新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