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河南省青少年自我保護《成長紅綠燈》組委會總部舉辦了《成長紅綠燈》數字電影之紅燈篇《少女的心殤》劇本研討會。該劇本是劇作家倪靜最新創作的劇本,主要是講述一起校園欺凌案件的始末,並由此引發的熱議和反思。
《成長紅綠燈》組委會主任關小勝、《成長紅綠燈》紅、黃、綠三部曲數字電影總導演郝建民等參與了研討會。會上,專家學者、影視創作者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等各抒其見,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
研討會由《成長紅綠燈》組委會主任關小勝主持。他首先針對《成長紅綠燈》數字電影的創作背景進行了介紹。
《成長紅綠燈》是由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普法辦、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法學會主導的專門面向青少年普法的法治教育實踐工程。
《成長紅綠燈》發揚並創新了「三位一體」普法教育新模式,通過普法電影、圖書進校園,開展普法巡講,搭建普法網絡平臺,扎紮實實地開展了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廣大學生、家長、教師群體的法律素質。
數字電影《成長紅綠燈》紅、黃、綠三部曲是從「習近平新時代青少年普法教育創新工程《成長紅綠燈》」項目衍生而來。是《成長紅綠燈》探索IP化運營的一次重要嘗試。
組委會力爭將三部曲打造成新時代普法教育精品,力圖重現當年《少年犯》播出的盛況。
研討會圍繞該劇本的創作主題、人物設計、人物語言、情節結構、法律規定等方面,深入開展研討,力求將該作打造成富有時代特色、時代氣息和價值導向的普法題材的主旋律文藝作品。
研討會上,參會人員就劇本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關小勝主任在總結髮言中對該劇本做出了總體評價,他指出由這是一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好劇本,對於當前開展的「七五」普法宣傳教育很有借鑑意義,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積極吸取大家的意見建議,在組委會的配合下將其打造成一部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作品。編劇表示,將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進行修改和進一步創作,儘快完稿,在創作中繼續邀請有關法律專家參與指導,爭取早日搬上熒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