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車展期間,網通社與零跑汽車市場公關總監周穎女士進行了一次訪談。她表示:「我們用了5年時間,不到30億的資金進行了核心技術的積累,我們常說的三電系統、智能駕駛以及智能網聯方面已經快人一步,同時三個平臺推出三款產品也是所有新勢力造車無法比擬的,並且馬上跟大家見面的C11車型更是一款非常均衡的產品,我們有信心讓它和傳統燃油SUV相競爭。」
網通社:非常歡迎周總來到我們直播間,第一個問題想問您一下,理想汽車之前宣稱是在發布過程中要「精簡消費」,零跑汽車對於這樣說法有一個怎樣的看法?
周穎:理想很省錢,我們零跑其實更省錢。可以看到我們創業5年到現在應該花了30個億不到,當然我們不是看誰花的錢少,關鍵是誰幹的事兒多,這個可能更重要。我們5年時間裡面做了很多的事情,首先核心技術的積累,這個部分的話包括我們三電、智能駕駛和智能網聯,三大核心技術方面做了大量的技術積累。
我記得之前有一些媒體發出來一些數據,包括幾個新勢力的企業專利數量,其中正在申請專利數上,零跑應該是排在前面的。拋除那些外觀方面的專利,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發明專利,如果光看發明專利這個部分,我們已經申請下來的數據應該是新勢力裡面排前三的,所以核心技術是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在我們製造業,金華AI工廠有衝焊塗總以及三電生產車間,包括我們現在的T03和即將推出的SUV,整體製造都是在金華這邊進行的。
還有就是我們的產品已經進行了更新換代。S01原來是NEDC 380km的續航裡程,現在提升至460km。另外一個T03,包括我們接下來會在Q4季度向市場上首發的第一款SUV C11。所以說我們現在相當於有三款產品,接下來我們在後年還有基於C平臺的轎車。
我們C11車型在杭州做了秘密品鑑會,當時就有人說在所有新勢力裡面,現在有三款量產車的,除了蔚來,也就是我們和極少的幾個企業。但是如果說是基於三個不同整車平臺,三款不同的量產車,我們是第一家。所以你看其他平臺都可能是兩款車型,我們是三個平臺三個產品,所以我們應該是最快有三個產品平臺推出三款車型的新勢力企業。
我們做了這麼多事情再回過頭去看,我們只花了30個億不到,資金利用率非常非常高。其實在新勢力早期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是玩概念、燒錢這樣子。但是我們從5年前創業開始,就是本著零跑要長期投入到造車這項事業當中。
我們一開始到現在5年的時間裡面,應該說花了比較少的錢幹了這麼多事情。可以看得出來,我們的基礎是做實業,所以我們比較紮實,做的紮實一些,這個也保證我們在下一個階段可以走的更穩健一些。
網通社:明白,剛才您也提到零跑推出C11, 零跑現在目前是有兩款小型車,整體布局是怎麼樣的?C11是不是相對更大一點?
周穎:對,C11我們的車長大概是4.7米。
網通社:您不介紹一下零跑產品戰略布局?還有的C11的一些信息可以透露一下。
周穎:其實之前有聊過,我們從小車切入市場,第一款是S01,第二款是T03,其實有各自的考慮。
首先,第一個我們認為現在這階段電池成本是佔了大頭,可能我們前期做小型車,這樣子的話在成本上有比較好的控制,我們對比的是燃油車和新能源成本不要差太大,用戶接受起來的門檻也不會太高,所以我們前期先做小型車。
S01是相對比較個性的車型,我們希望它能夠幫助零跑品牌迅速吸引更多的眼球,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品牌,大家可能都在做SUV,那個地方已經變成了一片紅海,並且那個階段做純電SUV,因為電池成本下不來,其實整體的車價競爭優勢比燃油車並不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我們做了S01。
後來我們做了T03,T03這款車型是我們持續深耕細分市場的一款產品。因為大家可以判斷,今年已經有非常多的品牌切入到這個市場上來了,並且產品五花八門,各種風格都有,像我們400+續航裡程的車型,並且產品配置非常高,我們可以說在A00級車這樣的市場裡是獨一份。類似這樣的A00級市場,也是我們持續深度開發的地方,像T03這樣的產品已經讓我們看到了用戶的需求其實是非常旺盛的,他們希望買到產品品質比較好,同時性價比又比較高,跟以往的小型車又不太一樣的產品。以往的小型車是消費上妥協,更多是我有這麼多預算我只能買這樣的車,沒辦法的辦法。在我們可以提供像T03這樣高品質產品的時候,其實A00級細分市場就可以被充分的激發起來。
C11車型設計草圖
C11這款產品是基於我們純電C架構平臺開發的第一款車型,這個架構平臺其實它有一個比較大的一個特點,它走的是高端化路線,包括我們在智能駕駛輔助,包括在整車的一個底盤品質方面,都是一個高端化的配置。像我們C11這款產品,我們配的是後五連杆的懸架系統,相當於是豪華車配置,C11這款車型是非常值得大家期待的。其次我們在智能化的部分對標的是Model Y,品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新能源SUV市場裡面沒有真正的走量型的產品,哪怕是賣的最好的,一個月就賣幾千臺,只是哈弗SUV的零頭,我們認為接下來一方面要在新能源市場探究怎麼樣獲得更多用戶,另外一方面對於C11這樣的產品我們完全有信心和燃油SUV競爭。不管是經濟性,還是機械品質和產品品質這幾個方面,我們都認為C11是有希望變成新能源SUV市場裡面類似像哈弗H6這樣明星型產品。因為現在市場沒有這樣產品的。
我們上個星期請了一些媒體到杭州去做秘密品鑑會,有一個老師提到,C11這款產品更像是一個水桶車,他各個方面都做的非常的均衡,現在市場上可能大家都想說我要做這個亮點或者那個亮點,實際上用戶在買的時候,反而他希望的是各個方面我都不需要太操心,不希望心裡有一個疙瘩在那兒,這個地方我不滿意等等,C11我們希望它就是這麼一個非常均衡的產品。
網通社:今年疫情給零跑的銷量是否帶來了影響,今年的銷量目標是如何規劃的?
周穎:應該說上半年來看的話,肯定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影響,包括我們T03上市的進度,因為當時我們想讓T03在北京車展上市,但我們從4月挪到了5月。從整體上來看,6月份之後整個市場還是逐步向好的,還是有很多需求被重新激活起來了,特別是對T03比較明顯,因為疫情關係大家開始討論後疫情時代的通勤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畢竟在疫情這種情況下,公共運輸的安全性值得深思。
所以在疫情刺激之下,大家開始說,我好歹買一個代步工具。包括像T03這樣的產品,我們從5月份到現在賣了4個月時間,有部分購買者都是家裡的第二臺車。比如我有了一臺車,但是還要接送小孩等各種各樣的需求下,增購成為了理所當然。同時整個疫情讓大家的消費觀念更加理性了,大家意識到攢一些錢應對突發情況。
所以說像T03這樣的產品在產品力上非常非常優秀,我們覺得接下來的市場,特別是Q4這個時間段,我們非常有信心銷量可以再上一個臺階。現在我們就可以看到,從上市到現在銷量逐漸爬升,截止到目前為止3000臺不到,雖然跟大品牌比起來我們有很大進步空間,但是通過T03這款車型我們向市場證明了,零跑是有能力做一款好車的,我們能夠把這樣一款車做到非常極致狀態。
我們今年銷量目標相對來說會比較務實,特別是對T03這款車,我們接下來希望在核心的細分市場上,在銷量方面可以超越我們的競爭對手,這是Q4的重點目標。另外,我能明顯感覺到在T03這個車型的細分市場上,我們的競爭對手離我們越來越接近了。我們很多的用戶都在和歐拉黑貓兩款車型中糾結,有一部分用戶去買了歐拉,他不是因為對你這個產品力不認同,他主要看的就是牌子和終端價格。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至少可以證明我們產品是非常非常有優勢的,我們需要做的功課是怎麼和用戶溝通,讓大家接受零跑非常透明的價格體系,我們是全國統一價。為什麼別人家有優惠,你們家橫豎不優惠,我們要把這個溝通弄清楚,從產品層面來說T03接下來還是有非常大潛力的。
網通社:接下來問一個關於服務方面的事兒,不管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發力用戶服務方向,客戶對這個接受程度會更高一些,零跑目前是如何做的?
周穎:零跑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因為帶著一些網際網路行業的基因,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包括前期特別是S01這款產品。特別是今年我們T03開始上量之後,用戶的基數越來越大,大家越來越發現怎麼樣服務好用戶,運營好用戶,會變成下一個階段我們增長最重要的一個突破口。因為我們也看到我們做的好的同行像蔚來,他老客戶的轉介紹佔了銷量非常大的大頭,這個層面我們做的確實還不夠。
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對於我們車主的口碑、用戶口碑,有什麼樣的平臺能釋放出去。
第二個方面服務好用戶,這是需要整個公司上上下下有非常完善體系去做支撐的,首先是用戶的意識,我們是否有在充分關注用戶需求,從這個層面來說,今年以來我們的用戶基數越來越大,大家也越來越重視這個事情,包括我們零跑APP,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車主非常活躍,在APP上面每次登上去都是最近幾分鐘發的東西,我們接下來考慮是怎麼樣讓APP變成車主交流平臺,同時變成車主跟我們反饋問題,跟我們整車廠交流的平臺。
另外是用戶服務這方面,我們怎麼樣更好為他們提供售前、售中、售後服務,在服務渠道網點這一塊進一步加速。我們其實在去年跟幾個第三方售後集團進行戰略合作,確保買了零跑車用戶可以在各個方面得到服務。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希望發揮零跑優勢,我們在智能網聯技術領域,通過後端大數據平臺更好的了解用戶用車情況,給他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服務。包括甚至說我們零跑車子到了售後維修車間的時候,我們不需要總部派工程師過去,我們通過做遠程診斷,甚至可以通過在線OTA方法解決很多軟體上的問題,這樣可以提高服務用戶的效率,來幫助用戶樹立更好的口碑。
我覺得車主服務這一塊應該是非常非常綜合的,非常非常龐大的工程。像大家也在聊,未來這種模式它不一定是一個可持續的,前期可能我幾萬個用戶的時候,我還能做到幾對幾貼身服務這樣子,真正做大了之後這是不現實的,更多是需要通過像剛剛講的,我們的技術手段,通過像我們的零跑平臺這樣的技術手段,通過我們後方大數據的手段,讓他在用車過程中沒有後顧之憂,哪怕是車輛出現問題的時候,他也可以得到快速的解決,這個層面上應該是第一要務,後續才是軟性和他溝通,讓他更好的幫助我們品牌樹立口碑,這是下一個階段的事情了。
對我們來說,我們需要加速這個進程,我們需要快速把我們用戶集合到一起。因為我們也發現我們車主是很願意分享的,我們接下來給他更多的平臺。
說到用戶我們前兩天有一個挺有意思的用戶,他應該是剛剛在天津買了車,從天津開車到杭州,他在車主APP裡面分享了自己開車去杭州,我們同事和他聯繫來杭州來我們總部轉轉,他真的來了,我們招呼他一起吃飯,我們董事長朱總說我要和這個用戶一起吃個飯,交流非常好,他長途跋涉開了這麼長時間,小車哪怕是長途駕駛用戶感受也非常好,我們就會釋放類似於像這樣車主的故事。
(圖/文 網通社 許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