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將樂】美食系列之光明龜山集

2021-02-17 微將樂

上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了由余坊鄉及萬全鄉選送的名菜及小吃~

本期我們一起來看看光明鄉推送的名菜及小吃

楊迪,公元1082-1104年,字遵道,乳名十五郎,楊時長子。幼時聰敏好學,頗有其父之風範。生三子,雲、霓(殤)、彥。楊迪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常常以其父為榜樣。有一天,幼子楊彥問父親,我聽到大家都在誇祖父,都在說祖父的好,是為什麼呢?晚餐時,其母端上一盤菜,外形似龜殼,楊迪便告訴彥:這道菜從外面看沒什麼東西,但你吃到裡面會發現菜裡有很多對身體有益的東西,紅豆、紅棗等等。而你的祖父就像這道菜,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正是有如此淵博的學識,才能夠做到「所到之處,皆有惠政,民思不忘」,所以你從現在開始也要專心研習,將來做個有用之人。因這道菜以楊時為對象作比喻,而楊時也被稱為龜山先生,為此後人便取名為「龜山集」。

1、將南瓜對半切開後去皮去籽,雕刻成「龜殼」狀。

2、將蓮子、紅腰豆、紅棗、百合放入鍋中稍微煮一下,然後勾芡調味。

3、將勾芡調味後的材料與南瓜一起放入鍋中蒸35-40分鐘即可出鍋,將盤內水分濾出。

4、在鍋內放少許油、少許白糖、番茄沙司勾芡,再澆至「龜殼」上。

1、將雞切成塊,放入水中,水開即可將雞撈出,將撈好的雞塊放入冷水中衝一下,然後將雞塊、生薑入鍋,先大火燉5-10分鐘,然後改小火燉40分鐘左右。

2、在出鍋前5分鐘將紅菇放入鍋中,稍後即可出鍋。

楊時不僅是一個著名的理學家,還是一個很有影響的政治家,他在擔任地方官吏時,所到之處"皆有惠政、民思不忘"。在虔州任司法時(1098年),秉公辦案,剛正不阿;在瀏陽任知縣時(1093年),積極上書朝廷,反映實情,賑濟災民;在餘杭任知縣時(1106年),頂住奸相蔡京藉口"便民"實為其母築墳的害民之舉,在蕭山任知縣時(1112年)修築湘湖,蓄水灌田。後人建祠堂、描畫像、做祭品祭祀他。其中有一道祭品是「尚書卷」,這道菜的由來有兩個原因:一是民眾紛紛尊稱其為「尚書大人」,以此表示對楊時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悼念,二是因楊時一家三代,祖孫10人中了進士,以此菜作為祭品,希望家中孩子學習優秀,不斷進步。

1、將雞蛋煎成均勻的薄片,將肉末、荸薺、生薑、蒜末調勻包成長條形,用韭菜綁個蝴蝶結;

2、將「尚書卷」粘雞蛋、吉士粉後入鍋油炸,油溫控制在40℃即可,小火慢炸。炸至金黃色即可出鍋。

1、把蛋打花,加入少量地瓜粉,拌勻,然後在鍋內下適量的油,待鍋中油熱,將蛋液倒入鍋內煎成薄蛋餅。

2、將五花肉、紅蘿蔔、香菇、筍切成末,將切好的材料放鍋內翻炒,加佐料調味。

3、將炒好的餡料包在蛋餅內,並將蛋餅放入油鍋中稍煎片刻,待外皮呈金黃色即可出鍋,在盤內撒上蔥花和紅蘿蔔丁做裝飾即可。

1、把米放水中泡一日後,磨成米漿;

2、將米漿倒入大鍋中,用小火慢慢煮成米糰,將米糰加適量茶油,用手搓成小圓團,待用;

3、把配料切好,放入油鍋中炒香,然後加入高湯和米丸子,待米丸子煮透後放入瘦肉絲,稍後即可出鍋裝盤。

1、將米淘水後放入鍋中煮熟。注意:米飯不能煮太軟,要偏硬一點;

2、把綠豆煮熟、煮爛;

3、把適量的米飯和綠豆加入大碗中,再加入適量白砂糖,將其攪拌均勻,將攪拌好的餡料加入特製的圓鐵盤中,壓成厚約5cm的圓餅;

4、切塊裝盤即可上桌。

1、把小餅乾打成碎末,加入白砂糖,拌勻;

2、把調好的餅乾甜餡包入薄麵皮中,將麵皮紮成花芯球形;

3、將包好的燒麥放入蒸籠中蒸25分鐘即可。

1、把芋頭蒸爛,拍成泥狀,加入地瓜粉,拌勻做成芋包皮;

2、把泡好的黑筍乾、幹香菇、五花肉切成米粒般大小,鍋內加入適量的油,將切好的黑筍乾、幹香菇五花肉、蔥、蒜,一起下鍋炒香,加入佐料調味;

3、把做好的芋包皮揉成圓皮,加入炒好的餡料包成波紋圓球形,然後入鍋蒸20分鐘即可裝盤上桌。

1、把鹹蛋外殼洗乾淨,在蛋殼頂部敲開一個小口,把蛋清倒乾淨,蛋黃留在蛋殼裡備用;

2、把糯米洗乾淨後,放入蒸鍋蒸熟;

3、將適量的油倒入鍋中,加入泡好的幹香菇、紅蘿蔔丁、臘肉丁、炒香,加入鹽、味精和少許白糖,然後加入蒸熟的糯米,將餡料和糯米拌勻;

4、把炒好拌勻的糯米飯塞入鹹蛋殼內,將糯米飯壓實填滿後,用錫紙包好,放入蒸鍋中蒸一個小時即可出鍋。

1、把地瓜蒸爛,打成地瓜泥,將煮爛的紅豆湯加入白糖調味;

2、在米粉中加入開水,拌勻做成面用,然後在米粉中加入地瓜泥和適量的白糖,揉20分鐘;

3、把和好的地瓜米粉面捏成水餃包狀,加入紅豆泥,包成水餃樣,然後在鍋內加入適量的油,待油溫六成熱時放入包好的水餃,炸至顏色金黃即可。

時安於州縣,未嘗求聞達,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遠千裡從之遊。先賢顯達之士陳瓘、鄒浩也以老師的禮儀事奉楊時。有一天,陳瓘、鄒浩一起到楊時住處,以求拜楊時為師。楊時見其二人顯貴,恐難學,遂出題考驗。時曰:汝為何求學於時?陳瓘、鄒浩二人一時接不上話,便黯然回家。二人思慮很久,最後決定以一道菜來表現其求學之心。二人用當時普遍的兩種蔬菜薺菜和山藥,做了一碗太極羹。其釋曰:師精研理學,推崇中庸,而太極亦如是也。子做太極羹,意在學理於師,習入世之道,報效國家。後來,這個故事在楊時的學生中傳開,後人為其取了更為文雅的名字,叫「翡翠太極」。

1、將大骨熬製高湯備用;

2、鍋內加入少量食用油,加入拍碎的山藥、高湯熬煮至濃稠;

3、將洗淨的薺菜用刀剁碎;

4、鍋洗淨後,加水煮開,再倒入剁好的薺菜,大火煮開後,加入適量食用油,鹽、生薑、雞精、香菜末,勾芡,煮至濃稠即可出鍋;

5、最後把兩種羹合在一起,用太極模具配出太極的造型。

猜你喜歡:

【評選】將樂74種小吃齊聚,快進來看看!為了十大名小吃,你得出點力!

【尋味將樂】美食系列之萬全東坡肉

【尋味將樂】美食系列之餘坊幹煸泥鰍

【尋味將樂】美食系列之黃潭香豬肉

2017年將樂縣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花落誰家?


相關焦點

  • 影視推介:美食系列紀錄片《尋味順德》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本次課推介給大家美食系列紀錄片《尋味順德》 從順德開始 了解一下粵菜 關於廣東美食的紀錄片太多了, 大家不妨在留言中交流下。
  • 福建將樂供電光明35千伏變電站2號主變擴建工程啟動送電
    本報訊 6月23日下午5時,福建將樂光明35千伏變電站2號主變擴建工程啟動送電,為光明鎮迎峰度夏期間可靠用電,打下堅實基礎。6月23日下午,將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何捷與三明億源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戴龍波在現場交流光明35千伏變電站2號主變啟用前安全檢查情況。鄭承光攝據了解,光明鎮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地處武夷山脈東南面,年平均氣溫18.7度,平均降水量1676.3mm.全鄉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林業相結合,工業以電力、林產為支柱產業。
  • 《尋味東莞》多角度探索城市美食
    《歡宴流轉》見證東莞城市發展  每逢大小節慶,東莞各個鎮街少不了一番慶祝,人們齊聚一堂共享美食,《尋味東莞》鏡頭帶我們看到了東莞人的遷徙,還有他們餐桌上的變與不變。  小小的蜆子是東莞水鄉常見的河鮮,被廚師一番處理過後,便成為了東莞水鄉家宴的誠心之作。
  • 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第二集本周日播出
    6月21日晚上,一場嶺南風味的探索之旅,正式拉開帷幕。《尋味東莞》是一部為東莞量身打造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分為《得天獨厚》《山水相逢》《歡宴流轉》三集,每集50分鐘,分別從順應天時、依山傍海和遷徙交融三個角度展現東莞美食風貌。
  • 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昨晚你看了嗎?
    《尋味東莞》是一部為東莞量身打造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分為《得天獨厚》、《山水相逢》、《歡宴流轉》三集,每集50分鐘,分別從順應天時、依山傍海和遷徙交融三個角度展現東莞美食風貌。為進一步挖掘梳理東莞的本土美食文化,從2017年起,東莞市委宣傳部開始策劃立項美食主題紀錄片,聯合國內頂尖團隊也就是《風味人間》等系列美食文化類紀錄片的主創團隊稻來傳媒共同拍攝製作,按團隊頭部作品標準歷時三年精心打造,最終呈現出《尋味東莞》這部作品。
  • 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獲豆瓣超高口碑
    上周日(6月28日),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出品,稻來傳媒製作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在廣東衛視、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更新播出。第二集《山水相逢》以山川海洋為引,以水陸之珍為重,講述了一代東莞人的命運流轉與飲食風俗。  依山傍水,多樣的地理環境孕育出東莞豐富而獨特的食材,也塑造了人們根深蒂固的飲食偏好。
  • 首屆邗江美食節開幕 美食之都尋味邗江
    近日,「美食之都 尋味邗江」首屆邗江美食節在明月湖畔開幕,美食節分為美食大賽、邗江特產展銷活動和邗江美食巡展及特色美食主題等多個板塊。當天,美食大賽火爆開啟,40多位大廚同場競技,比刀工、賽美食、拼技藝,5位專業評委和30多名大眾評審現場打分選出心目中的金牌菜。邗江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金髮,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德居,區政府副區長丁明哲,區政協副主席何曉華參加了活動。
  • 尋味「世界美食之都」佛山順德 追溯嶺南美食文化印記
    隨著央視紀錄片《尋味順德》全球熱播,佛山順德作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名聲越發響亮,這座嶺南製造重鎮,如今躋身為美食打卡的熱門目的地,每逢周末及節假日,前來尋味的外地遊客總是絡繹不絕,各大酒家、茶樓、私房菜內賓客滿堂、熱鬧非常。
  • 《尋味東莞》製片人李潔:像人類學家一樣追蹤城市美食
    已經播出兩季《風味原產地》系列、上周日剛剛大結局的《尋味東莞》,都出自她手。  中青報·中青網:為什麼選中東莞?  李潔:其實做《尋味東莞》前,最大的顧慮是,「東莞這地方還有吃的」?當時已經出了一部《尋味順德》,順德已經那麼好吃了,而且在烹飪上有傳統;對東莞,大家覺得是一個工業發達的城市,在美食上名不見經傳。
  • 尋味金川美食——金河土鍋雞
    尋味金川美食——金河土鍋雞 2020-09-13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尋味順德》慕名而來的大廚教你做豉油雞|美食之都·名廚上線
    2016年,紀錄片《尋味順德》的上映,讓全世界的老饕們被「世界美食之都」撩的嗷嗷叫。 但疫情的出現,讓原本想到順德盡享美食的人們不得不停下腳步。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吃上一口「順德味」,美食之都的名廚們決定上線南方+,在線教大家做幾道簡單易學的美味順德菜,讓宅在家中抗疫的你們也可以做出順德美食。
  • 中式烹飪比武+美食聯誼匯 郫都區總工會「尋匠、尋味、尋愛」之旅...
    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9月30日成都市總工會獲悉,由成都市總工會主辦,成都市郫都區總工會承辦的「愛成都 迎大運」2020年成都百萬職工技能大賽中式烹飪比賽,「執子之手 與子同灶」成都市單身職工美食聯誼匯暨2020年成都市特色川菜暨調味品、名小吃展等系列活動在郫都區戰旗村落幕。本次大賽為郫都區職工群眾開啟了一段「尋匠、尋味、尋愛」之旅,吸引了數千人參與。
  • 尋味酸甜苦辣 細品百味人生
    《尋味東莞》:「通過食物展示東莞鮮為人知的一面」2017年2月,李潔和團隊第一次到東莞調研,了解基礎信息後敲定了這個項目。他們想到可以延續《尋味順德》的概念,把「尋味」系列做下去,於是便有了《尋味東莞》。羊城晚報:《尋味東莞》和《尋味順德》是不是一個系列?
  • 清新福建行•尋味中國年
    據了解,「清新福建行·尋味中國年」春節旅遊產品旨在向省內外遊客推廣獨具特色的福建春節民俗文化旅遊產品,更讓廣大遊客在春節闔家團圓、喜迎新春的美好時刻,在「清新福建」登高山、看大海、訪古寺、泡溫泉、逛古鎮、觀賞百花、登山健身、品嘗特色美食,去體驗福建特色的歷史文化、美麗的山水風光、淳樸的鄉風民俗,多姿多彩的春節旅遊產品及線路將帶給廣大遊客美不勝收的休閒度假體驗,同時也進一步提升福建旅遊的吸引力
  • 「三明實踐」的「將樂篇章」(二十)
    1988年,這一年,將樂窯塵封多年的神秘面紗被重新掀開。 2012年,餘學雲出版了系統性介紹將樂窯的專著——《將樂窯古陶瓷鑑賞》,自此被歷史塵封的將樂窯得以與其它青白釉瓷器區分開來。 餘學雲也被稱為福建「將樂窯收藏第一人」。事實上在他之前也有人收藏,但多以青白釉統稱。
  • 打造舌尖上的地道美食盛宴 「尋味沙洲十碗面」飄香張家港
    12月4日下午,正值「雙12蘇州購物節—嗨購張家港」如火如荼之際,「尋味沙洲·十碗面」總決賽成功舉行。本次總決賽由張家港市商務局、文體廣旅局、市場監管局、科協聯合主辦,市烹飪技術協會承辦,依託「集集智慧」技術支持,全程直播。
  • 「尋味東莞」美食專家大咖探訪大嶺山荔枝柴燒鵝
    「 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出品的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在廣東衛視、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更新播出,講述東莞人的命運流轉與飲食風俗
  • 《尋味東莞》最後一集本周日播出,燒鵝瀨粉等美食壓軸上線
    滿屏都是東莞美食的《尋味東莞》,你看過癮了嗎?本周日晚9點40分,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稻來傳媒聯合出品的《尋味東莞》紀錄片最後一集(第三集)《歡宴流轉》,將繼續在廣東衛視頻道、騰訊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播出,繼續帶你解鎖東莞這座「製造名城」的美食密碼,帶你品嘗地道東莞美食。東莞,傳統和現代狹路相逢,神奇融匯,人們一邊回望傳統,一邊積極求變,美味的流轉一刻不停。
  • 美食紀錄片螢屏接力,陳曉卿團隊開啟嶺南尋味
    《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希望通過展現世界不同緯度人群的美食智慧,來記錄一方水土的文化傳承和信念根基。「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我覺得我們應該有一種意識和責任,去對地球的變化、即將消逝的東西和人類共同的文明做一個記錄。」記者獲悉繼《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後,陳曉卿團隊的又一部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即將於6月21日晚接檔而來,再次挑逗食客味蕾。
  • 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深圳站)正式開啟
    12月18至19日,「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首站活動在深圳舉行。順德通過城市推介活動和戶外路演等方式,集中展示了順德特色美食和文化,產業與經濟,向深圳市民展現全新順德的城市魅力,實現順德高質量發展的「推介」和「引流」,促成更多投資者、消費者和合作夥伴,遊玩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