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74萬畢業生,太難了!
線上論文答辯,線上畢業典禮,還沒開學就要結業。更難的是,特殊時期中招聘崗銳減,畢業還可能面臨失業。
也是在這個「最難畢業季」中,不少品牌都在嘗試與畢業生們對話。鼓勵、幫助他們渡過這個不太美好畢業季的同時,品牌更希望藉此建立與Z世代的情感連結,培養品牌忠誠度。
但就在今年,天貓把白襯衫做成畢業季符號後,有個品牌又站了出來,鼓勵畢業生們#不穿白襯衫#。
蘑菇街最近發布了一支主題為#不穿白襯衫#的廣告片,並與多家企業聯合發起了「畢業面試是否一定要穿白襯衫」的系列討論,鼓勵畢業生們在走向職場的過程中,也別放棄自己的特性,在人生的新階段也要留下不一樣的色彩。
同樣是面向Z世代畢業生的品牌溝通,為何蘑菇街和天貓不一樣?其實這場大戲背後,既是兩家企業對同一客戶群體的爭奪,更是其面向新一代的不同營銷理念的碰撞。到底哪一件襯衫更適合年輕人「穿」?跟007一起來看看。
1
不一樣的洞察視角
年輕人VS Z世代年輕人
從白襯衫到不穿白襯衫的敘事,其實源於兩個品牌的洞察視角不同。
一個是從宏觀群像的角度切入,關注這一屆畢業生集體面臨的畢業困境,洞察到他們對未來的迷茫。
天貓用群像描繪著年輕人的現狀,並借用名人的白襯衫經驗,為群體導航。白襯衫是一個群體意象,其立意更多在於為群體鼓勁,鼓勵他們勇敢走向未知的成長新階段。
天貓加油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天貓加油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蘑菇街則是從群體中的個像切入,聚焦於普通人故事,並著重展示個體個性,在關注畢業困境的同時,更深入地結合Z世代特性,回應他們在新階段的新需求。
蘑菇街不穿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蘑菇街不穿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而Z世代唯一的共性就是每個人都有個性,唯一的標籤就是沒有標籤。他們生長於小眾文化崛起、舊潮流不斷被推翻的網際網路時代,比起跟隨前人的步調,他們更需要展示自己的舞臺。
不同的洞察視角下,品牌回應著不同的年輕需求。所以天貓與蘑菇街的宣傳片中,許多相似場景中,卻有不一樣的表達。
天貓相信,每個人的開始都是一件白襯衫,每件白襯衫都將寫滿未來。
天貓加油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蘑菇街相信,每個人的開始,都不止是一件白襯衫。
穿上冷靜的藍色,做一個記錄真實的新聞記者,去記錄生活的每種顏色;
蘑菇街不穿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穿上碎花裙,做一個與眾不同的插畫師,用自己的風格感染更多人;
蘑菇街不穿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穿上酷炫黑T,回應「玩遊戲」當然也能「當飯吃」,不拘於傳統的職業偏見,去構建新的世界。
蘑菇街不穿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蘑菇街TVC中,主角的思索與轉變,其實存在於大多數的當代畢業生中:到底是堅持熱愛,去描繪新的職業生涯,還是被職場同化?片中主角的選擇,相信也是大多數Z世代年輕人的選擇。這是更鮮明的,與前幾代不一樣的個性意識覺醒。這種意識正在被Z世代帶入職場。蘑菇街的洞察,包含了對Z世代更深入的了解。
蘑菇街不穿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評價過《後浪》的智先生認為:
#不穿白襯衫#其實與現在我們在網絡上看到的,00後拒絕同質化職場,拒絕職場潛規則的各種案例一樣,都是Z世代渴望尊嚴,嚮往個性化的呼聲。
從溝通立意上,天貓白襯衫的鼓勁適用於每一代年輕人,而蘑菇街則精準對標Z世代,更具有當代意義。
2
不一樣的鼓勵形式
群體白襯衫 VS 個體穿搭建議
不同的溝通立意決定了不同的互動方式。
與白襯衫短片發布同步,天貓在線下投放了白襯衫販賣機,向畢業生們發放白襯衫以示鼓勵。
天貓加油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而蘑菇街則在個性主題下,推出了不同場景、職業的穿搭建議,並通過微博互動向畢業生贈衣,助其找到理想職業。
和視頻的關注視角一樣,天貓在互動中,旨在借名人前輩故事配合白襯衫意向,鼓勵廣大畢業生並無個體差別之分。而蘑菇街的穿搭鼓勵,聚焦於個體個性上,形式也更具體。
天貓加油白襯衫(圖片來自網絡)
蘑菇街一方面是通過穿搭建議,幫助畢業生在本我性格的基礎上,找到專屬職業性格。於是蘑菇街選取了9個職業實例,為畢業生們演繹了如何變身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你想成為什麼樣,可以通過穿著表達你的態度,如果不知道怎麼去穿搭,蘑菇街會幫助你搭配成你想成為的那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