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一二三
【原文】
月盈則虧,履滿者戒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醉如泥,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
【大意】
賞花卉以含苞待放時為最美,喝酒以喝到略帶醉意為適意。這種花半開和酒半醉含有極高妙的境界,反之假如花已盛開而酒已爛醉,那不但大煞風景而且也活受罪。所以事業已經達到巔峰階段的人,最好能深思一下這兩句話的真義。
【評語】
儒家基本思想就是中庸之道。這種思想乃成為中國幾千年來的處世哲學,所以才產生「適可而止」的名諺。天道忌盈,人事懼滿;月盈則虧,花開則謝,這些雖然是出於天理循環,實際上也是盈虧之道。那些有福氣享受榮華富貴的人,應想想物禁太盛的道理,而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來待人接物,只有如此才能持盈保泰,永享幸福。《易經》中有「否極泰來,物極必反」,因此假如喝酒喝到爛醉如泥,那就會使買醉變成受罪,可見一個人必須像老子所說的「不持盈,不履滿」,否則人類將永遠在上演「使後人復哀後人」的悲劇了。
===========================
《菜根譚》是明朝道家隱士,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成書於萬曆年間。作為一部富有漢民族生活倫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體現了漢族傳統道德生活化的傾向。儒家通俗讀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煉明雋,兼採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餘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菜根譚》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遠,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鍊才能獲得」。毛澤東曾說過:「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菜根譚》現存有大體兩種不同版本--清刻版與明刻版,明刻版來自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題詞,系日本內閣文庫昌平坂學問所的藏本,據說當初刊載於明代高濂編輯的《雅尚齋遵生八箋》中。書分前後兩集,前集225條,後集135條,共360條。此書與《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並稱為「處世三大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