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昌調任臺北市警察局長
警界紛紛議論,整場典禮除了新任局長陳嘉昌外,「該來的都沒來」,場面一度十分尷尬。據了解,缺席的邱豐光到臺中進行監交儀式,而柯文哲則是表示通知得「太臨時」,行程兩周前就排好了,因此就照既定行程安排,和老年人用餐去了。
蔡當局內政部門負責人葉俊榮此前硬拔了邱豐光的臺北市警察局長位置,被解讀是趕鴨子上架,邱豐光被「明升暗降」。而柯文哲也在議會市政報告上表示,認為自己不受尊重、被偷襲了。所以今天上午新舊任局長交接,柯文哲決定不去監交。代表柯文哲擔任監交人的副市長鄧家基,致詞時連說2次對邱豐光「萬般無奈、不舍」。外界解讀柯有挺邱豐光的味道,認為柯文哲是被蔡當局「氣到了」。
▲柯文哲與邱豐光
柯文哲與民進黨的關係近來陷入「冰點」, 柯文哲更是「炮聲隆隆」對準蔡當局,從臺灣電子支付議題到行政機構人事變化,從臺當局各部門推行的各項政策到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態度,接連不斷的批評像巴掌打在了蔡英文的臉上。
民進黨自然也不會「坐以待罵」,紛紛站出來反駁柯文哲。先是民進黨臺北市議會黨團首拒柯文哲報告,議員王世堅還送香爐諷刺柯文哲。
民進黨基層甚至發起聯署,要求2018年臺北市長選舉不要再「禮讓」給柯。民進黨籍民意代表鄭寶清在廣播節目上指出,柯文哲的言行「從墨綠變成淺紅」,強調在民進黨黨代會發起自推臺北市長候選人的提案,「絕對是玩真的」。
▲當年選舉時柯文哲曾幫鄭寶清站臺
而面對昔日盟友「夾槍帶棒」,柯文哲倒是老神在在,冷笑回應「講狠話是沒有用的」。
雙方擺開一副快決裂的架勢,「吃瓜群眾」看熱鬧的同時也不由得疑惑,這對昔日「最大的盟友」究竟是怎麼了?呆丸君昨日採訪了民進黨資深黨員、「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他對於柯文哲「一定會出來選2020」的「預言」,揭開了民進黨與柯文哲這一波「互懟」背後的深層原因。
▲吳子嘉
「柯文哲從政的初衷,原本就不僅僅是做個臺北市長。」自認對柯文哲本人性格有所了解的「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在接受呆丸君採訪時表示,一直以來,柯文哲對於自己能「救臺灣」,帶領臺灣走出一條路有著「強烈的使命感」。
正因為如此,柯文哲從來不會吝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近來還有不少關於兩岸關係的看法和表述。「他認為自己說得很對、很偉大,沒想到卻被民進黨『打臉』,所以柯文哲就覺得太委屈。」
有媒體採訪柯文哲,問他是否會向民進黨表達善意,柯文哲說,他一向都很有善意,只不過看到不對的還是會「舉手」。對此吳子嘉表示,實際上柯文哲認為目前臺灣缺乏反對的聲音,他甚至認為國民黨尚未擔起反對黨的責任,因此他就想自己來扮演這麼一個反對意見領袖的角色。「柯P就是個白目(閩南語指說話不留心眼),看到錯就想直接指出來。」吳子嘉說,「再加上他還是個亞斯伯格患者,不太在意別人的說法。」
島內輿論普遍認為,到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時候,國民黨、民進黨兩黨的氣勢都不會太高,兩黨候選人的支持度都只會在20%上下。因此吳子嘉預言,屆時柯文哲一定會出來選臺灣地區領導人。「2018年柯文哲若能成功連任臺北市長,聲望就會達到頂峰,那他為什麼不出來選?」
民進黨對柯文哲威脅的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據臺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賴清德接任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之後,有55.4%的人對賴清德有好感,但如果與臺北市長柯文哲人氣相比,卻有68.3%的人對柯文哲有好感。
除此之外,臺灣TVBS民調中心19日還公布了一個針對島內主要政治人物的民調,對象包含當局正副領導人、行政機構負責人、「六都」市長、前領導人及主要政黨黨主席,共14人進行了聲望調查。結果顯示,臺北市長柯文哲以高達68%的聲望支持穩坐冠軍寶座,蔡英文排在倒數第三。
「民進黨原本是不會跟人客氣的政黨,說是『禮讓』,其實他們已經被柯文哲『吃定』。」吳子嘉分析,民進黨表面上說「禮讓」柯文哲,實際上是因為黨內無法推出有能力參選臺北市長的人選。即便是表態要「全力爭取」的姚文智,對上柯文哲的結果,也只能是讓國民黨的人選獲勝。「如果柯文哲因為被民進黨算計而輸掉了2018,一定會在2020年上演一場『王子復仇記』,跟民進黨幹到底。」
▲姚文智與柯文哲
吳子嘉認為,如今民進黨打壓柯文哲,一方面是開始擔心柯會威脅「大位」,另一方面也是賴清德當了行政機構負責人,給了民進黨「罵人的底氣」。但吳子嘉也指出,目前民進黨也只能打打「嘴炮」,「罵罵而已」,而且預期這樣的打壓只是適得其反。
「這是由支持者的族群決定的。」吳子嘉說,柯文哲主要支持者是19歲到39歲的年輕人,以及高學歷的意見領袖,民進黨正好相反,支持者多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的勞苦大眾。這就決定了民進黨打不疼柯文哲,越打壓,柯文哲的聲勢只會越旺。
吳子嘉表示,柯文哲與美國總統川普很像,屬民粹型領袖。他認為,倘若要選2020,未來柯文哲還要關注臺灣「立法機構」民意代表席次的問題。因為兩個選舉息息相關,所以柯文哲在2020之前一定會有其他的動作。
「他有兩種選擇。」吳子嘉推斷,柯文哲可能會仿照法國總統馬克龍那樣重新組一個政黨,也有可能與「時代力量」達成合作,繼續發揮「第三勢力」的作用。但不管怎麼做,可以預見的是,柯文哲若加入2020年的「戰場」,對臺灣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臺灣原有的藍綠板塊將發生移動,臺灣政黨的格局也將會重組,這才是國民黨、民進黨真正要擔心的問題。
前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羅智強則用4種情況進行分析。
情況1:民進黨派人選臺北市長,造成柯文哲落選。柯文哲與民進黨撕破臉,再無懸念,進攻2020年臺灣「大選」。機率是8成。
情況2:民進黨派人選臺北市長,在藍綠合擊下,柯文哲依然當選,柯文哲成為「神級」的「政治大佛」。柯文哲與民進黨撕破臉,再無懸念,進攻2020年臺灣「大選」。機率是9成。
情況3:民進黨不會派人選臺北市長,柯文哲當選,但他仍有個人的政治企圖,續攻2020年臺灣「大選」。機率4成。
情況4:民進黨不會派人選臺北市長,柯文哲落選,他改攻2020年臺灣「大選」。機率3成。
羅智強認為,民進黨不會派人選臺北市長,目前只是在放狠話,嚇嚇柯文哲而已。柯文哲放話回嗆,也是看破了民進黨這隻紙老虎。知道民進黨怕他進攻2020年臺灣「大選」,民進黨不敢斷他的臺北市長之路。
導報記者 林靜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