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兒子患病去世。今年,自己又查出患有與兒子同種病症,一個原本不富有的家庭,如今,欠下巨額外債。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兒媳沒有離開,既要照顧公婆和孩子,又要打工還債。夫妻倆不忍看著兒媳跟著他們受苦,不想葬送兒媳的青春和未來。想為兒媳徵婚,找一個能照顧她,陪伴她走完今生的伴侶。
「只要人好,心地善良,有家庭責任感,對孩子真心,對我兒媳婦好,有錢沒錢都無所謂。房子可以給他,我這還有一臺挖機和鏟車,門口工程多,只要人勤快,就有事情做……」12月15日,家住羅田縣匡河鎮石橋鋪村4組的饒青如與妻子張冬玲,流著淚向掌上羅田小編表達了他們的心願。
今年50歲的饒青如,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頭腦精明,身體硬朗,有一身蠻力,人稱「蠻子」。他靠自己勤勞苦幹,做起了樓房,買了挖機、鏟車,還承包工程當起了包工頭。兒子饒良(化名)婚後,也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兒媳張志玲更是溫柔賢惠,有孝心,家務活樣樣在行。2015年,張志玲將自家樓房裝飾一新,開起了農家樂,生意紅紅火火,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其樂融融。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2017年9月22日晚,饒良突感胸部和背部疼痛難忍,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救治,由於病情嚴重,當晚又被轉往武漢某醫院治療。後因主動脈夾層手術失敗而撒手人寰,年僅26歲。當時,饒良的大兒子才一歲多,小兒子出生不到20天。尚在月子之中的張志玲,心如刀絞,每天望著兩個失去爸爸的兒子以淚洗面。饒良出殯那天,饒青如與妻子承受不住打擊,幾次哭昏過去,在場的親戚朋友無不為之動容。
饒良走後,整個家庭一下子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張冬玲不吃不喝,整天流著淚望著兒子的照片喃喃自語。「我一直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可又不得不相信事實,我深愛的丈夫沒有留下一句話丟下我們就走了……我感到血被抽乾,心被揉碎了……」 在極度的悲傷與絕望中,張志玲幾次想了結生命隨丈夫而去,但是,每次看到兩個年幼無知的孩子,她又不得不放棄。提起丈夫,張志玲再也抑制不住地失聲痛哭起來。
只是,事實已成定局,生活還得繼續。為了償還為老公治病欠下的30多萬元的債務,張志玲將兩個兒子丟在家裡隨親戚到廈門打工。然而,生活給予她的卻是接二連三的厄運。
2020年10月16日晚上,饒青如突發背部疼痛,經英山縣人民醫院初步診斷為主動脈夾層A型。17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確診了這一結果。當時,張志玲接到這個消息後,立馬辭工連夜坐車趕往武漢。當她得知公公患的與丈夫是同一樣的病症的時候,張志玲徹底的絕望了,她一個人偷偷躲在醫院走廊裡痛哭流淚,心裡是陣陣戰慄和酸楚,她恨老天是如此的不公平。
哭過之後,張志玲唯有擦乾眼淚,選擇堅強。在醫院,由於婆婆不識字,掃碼、送檢、買飯等都是張志玲一個人跑上跑下。由於公公的病情非常嚴重,急需手術,但是,面對巨額的醫療費用,張志玲與婆婆是束手無策。無奈之下,張志玲四處籌錢,就連其娘家也給她湊了十萬塊錢,她還將家裡的幾臺挖機和鏟車低價處理掉,才湊齊公公的手術費用。公公的手術非常順利,她與婆婆輪流為公公餵藥、餵飯、洗臉、打扇 。醫院床位緊張,張志玲3天沒有睡過覺,她只是靠在椅子上或是在醫院走廊臺階上打一會盹。醫院同病房一位女患者說:「這姑娘真是不錯,像自己的女兒照顧父親一樣 ,很讓人感動,有的親生女兒也很難做到,何況是兒媳婦……實在難得。」
公公出院後,張志玲每天忙忙碌碌,既要照顧兩個孩子,又要照顧公公,還有一個70多歲患有精神病的奶奶。婆婆不但患有低血糖,還患有類風溼,手指指關節都已變形,特別是冬天,連冷水都不能動,張志玲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生火做飯,煎藥,洗衣服。將兩個孩子送到幼兒園後,她又急急忙忙到鎮上一個酒店上班。下午下班後又接孩子放學,回家做飯,做家務。每天忙到深夜才睡覺,身上累的骨頭都散了架,可她從不叫一聲苦和累。村裡人無不憐惜地說,這孩子真不容易。
張志玲說,累點苦點,我不怕,我最怕兩個孩子找我要爸爸。大兒子總是問她,說學校同學都說他沒有爸爸,是真的嗎,張志玲總是含著眼淚告訴孩子,爸爸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做事情去了,要很久才回來。張志玲告訴掌上羅田小編,她不想讓孩子的心裡從小就留下一個陰影。所以她選擇了暫時隱瞞,她想用一個善意的謊言,去保護孩子那點最本真的希冀。
如今,家裡已經欠下巨額的債務,饒青如夫婦倆看著兒媳張志玲為這個家日夜操勞,心裡很是愧疚。他們不但四處託人做媒,還讓掌上羅田小編為其徵婚:「我們把她當自己的女兒一樣,也要為她著想,如果有合適的人選,入贅也行,嫁出去也行。」
面對公婆為其徵婚一事,張志玲表示,目前,她還沒有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她也不可能棄老小而不顧,贍養老人和孩子是她的責任。無論如何,她也要將這個家撐下去。
編後:
活著,對於每個人來說,就是要拼盡全力。面對接踵而來的災難,張志玲沒有退縮,沒有逃避,而是用一顆善良、堅韌的心去直面它,用堅強和責任彰顯了活著的意義。張志玲,挺下去,相信這個世界總有一份愛始終與你相伴。
攝影/唐華 撰文/掌上羅田
編輯/阿若 責編/一
出品/掌上羅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