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還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社會對教師這一職業評價很高,實際上這只是一個虛名。只要出現教師有一點不得體的行為,就會被無限放大,網絡輿論罵聲一片。教師職業聲望反映了教師行業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相應的價值判斷。人們把教師抬高到聖人的標準,然而卻沒有聖人的社會地位。這三個社會現象足夠說明一切。
現象一:
最近網絡熱搜出現:「浙江小學教師做微商,被家長舉報,紀委立案查處」。教師補課被查,吊銷教師資格證;教師課後送外賣,被勒令辭退;如今教師做微商被紀委查處。家長稱:「孩子老師沉迷於做微商,朋友圈裡全是廣告,這樣的老師還有心思教書嗎?"
從家長的語氣中我聽出了家長對教師的質疑。教師就不應該做任何與教學無關的事,說教師是保姆是對教師的讚揚。按照家長的想法,教師是一個不吃不喝,只能上課、備課、改作業、照顧學生的機器。從網友的評論和事態的升級,我還看到了,社會對教師職業要求很高,然而更多透露出對教師的不敬重。網絡環境惡語相向的人不少,網絡"鍵盤俠"的謾罵,宛如洪水猛獸撲向一位普通的教師,而且各大媒體紛紛報導這件事,只為搶熱點,賺流量,完全不顧教師個人感受。一件本該容易平息的事件,被炒作成這般模樣,這是對教師群體的尊重嗎?
現象二:
教師體罰學生,網絡報導層出不窮。教師用戒尺抽打學生、教師用電線打孩子的屁股到、教師體罰學生致學生吐血…報導事件有真有假,這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體罰事件發生後,被家長舉報、網絡瘋狂宣傳、教師被開除,大家紛紛鼓掌稱讚:這個師德有損的教師終於不會出現在教育界了。
社會把教師推向了對立面,只要有一絲毫過錯的教師,就是所有的敵人,群體而攻之。有一位年輕教師上課時,一個學生趴桌睡覺,提醒數次不管用,然後叫該生站起來,他用戒尺打了學生兩個手心板。第二天,學生家長把老師告到教育局。這位教師被學校通報,扣除半年工資。社會對教師職業要求太高,教師是神聖職業,打不得學生,罵不得學生,最後還要教好學生。教不好學生告教育局,打學生社會譴責,學校開除。然而網絡報導的教師,在全國教師群體有幾個?師德師風滑坡的教師能有多少個?請不要把全國教師放到社會的對立面,一棒子打死。
現象三:
每年教師招聘考試人數遠遠少於國家公務員考試。其中原因有兩個,一是教師工資待遇低,導致社會經濟地位低;二是教師沒有政治地位。
菜市場攤主最不願看到兩類人,一是愛討價還價的大媽,二是愛斤斤計較的老師。有時候老師為了一兩塊菜錢和攤主動嘴皮子,有時候因為攤主缺斤少兩,而斤斤計較。有一次教師群體組織外出旅遊,導遊介紹旅遊景點,句裡行間要求遊客必須買東西。最後教師群體一個東西都沒買,在回程的路上導遊完全不理會教師的需求,上衛生間都不然上,眼神中帶著輕蔑。教師的經濟地位決定了他們的社會地位。教師的工資是固定的既然兼職都不讓幹,那為了節約開支,他們不得不省吃儉用,斤斤計較,買不起奢侈品。社會看輕教師就是因為教師就是一個窮教書的。
最後
坦白地講,教師只不過是一介凡夫俗子,教育對他們來說,也只不過是一份職業。維繫他們教書育人的職業操守,也只不過是他們的良心和責任。何必給他們帶高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