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新聞聯播主持人不低頭看稿?真是背下來?這才是真相

2021-01-18 騰訊網

對於新聞聯播主持人這個行業可以說是非常神聖的,每天看到他們在熒幕前那麼流利的說著一些消息,並且還不用低頭看稿,對他們可以說是非常的佩服。

相信大家對《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都是十分的眼熟,這檔節目算是歷久彌新,一直陪伴著我們晚間19:00到19:30這段時間,為我們進行實時的在線播放,向全國各位觀眾傳遞重要的新聞,讓我們也能夠時刻走在新聞的最前沿,真正做到足不出戶,也能知天下事。

而且在眾多的工作崗位中,新聞主持人也是很多人嚮往的,尤其是播音專業的學生。穿上西裝面對鏡頭,為全國觀眾播報著最新時事。

看新聞久了,我們會發現很多的新聞節目主持人,雖然面前有幾張稿子,但他們幾乎不會低下頭去看稿子,可以說是全程直視著攝像機,最讓人意外的是,他們報導新聞的時候,言語表達非常流暢,有些觀眾在想,是不是這些新聞主持人把稿子都背的滾瓜爛熟了?

其實並不是我們平時想的這樣。新聞主播為什麼能夠這麼完整流暢的播報新聞,是因為有提詞器的幫助,在主持人播報新聞的時候,不是主持人和攝像師獨立完成的,而是在攝像機的旁邊會放有提詞器,主持人在流暢播報新聞的時候主要是依靠提詞器的。

這個提詞器的位置放在鏡頭的地方,主持人只要面對鏡頭就能夠看到,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播報質量,新聞內容會提前錄入提詞器中,而且在播報過程中,提詞器上只顯示九個字,這就大大的提高了播報的準確性。

此外還會有專門的人員根據主持人的語速調節字幕的速度。最後一點就是這些主持人一般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他們的專業素養都非常強,因此在上場主持之前都會先熟讀稿件,並且把關鍵部分的內容背誦下來,然後再配合節目進行播報。

尤其是一些外景節目的主持人,或者是一些娛樂節目的主持人,他們在主持節目的時候,往往需要面臨一些很複雜的狀況,並且時不時還會有突發的一些任務。

因此他們要在事先排練的過程中就完全把流程記熟,這樣在正式播出的時候才不會出現慌亂的狀況。當然也會有例外,這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突然接到緊急重大新聞,因為很急,提詞器內又沒有錄入新聞內容,主持人只能邊播報邊低頭看新聞稿了。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他們也不是不看稿子,而是看稿的方式和我們平常不太一樣,大家會不會覺得被騙了呢?

其實除了這些之外,還要求主持人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就比如說在出現忘詞的情況下,應該怎麼解決呢?一般來說都有兩個主持人,如果一方出現忘詞的情況,可能會由另一方接下去,但是這種情況很少見,基本不會出現。

相關焦點

  • 為何新聞聯播主持人不低頭看稿,本以為是背下來,原來這才是真相
    作者:遇綾聊娛樂對新聞聯播主持人這個行業可以說是很神聖的,在小編小時候,每天都能看到他們在熒幕前那麼流利的說出一些新聞,而現在還不用低頭看稿,對他們可以說是很佩服的。中央電視臺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大平臺,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問題,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也是需要具備很強的實力。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有很多很有名的,如白巖松、董卿、撒貝寧等等。至於主持人,可以說他們的要求比演員更高,他們不僅要有高學歷、高顏值,而且要有很強的口才和頭腦。
  • 新聞聯播的主持人,為什麼不低頭念稿,難道都背下來了?
    新聞聯播作為央視的王牌節目,從78年開播至今,已經度過了42年的春秋,新聞聯播的主持人,被廣大人民群眾親切地稱為國臉。平時在小時候的星期天,看完六點半的動畫片之後就會順便看七點的新聞聯播,對於背書困難戶的我來說,非常佩服這些漂亮的播音員大姨,他們居然能把這麼長的稿子一字不差的給背下來,真是太牛了。
  • 為什麼新聞聯播的主持人不低頭念稿,難道都背下來了?終於明白了!
    相信大家對《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都是十分的眼熟,這檔節目算是歷久彌新,一直陪伴著我們晚間19:00到19:30這段時間,為我們進行實時的在線播放,向全國各位觀眾傳遞重要的新聞,讓我們也能夠時刻走在新聞的最前沿,真正做到足不出戶,也能知天下事。而且在眾多的工作崗位中,新聞主持人也是很多人嚮往的,尤其是播音專業的學生。穿上西裝面對鏡頭,為全國觀眾播報著最新時事。
  • 為什麼新聞聯播的主播不需要低頭看稿?他們都把詞背下來了嗎?
    為什麼新聞聯播的主播不需要低頭看稿?他們都把詞背下來了嗎?從播出至今,新聞聯播這個收視最高的新聞節目已經陪伴了我們42年時間。主持人已經換了一波又一波,但是播報的嚴肅性和官方性質卻從來沒有改變。看多新聞聯播的人應該都知道,播音員在進行新聞播音的時候長時間低頭看稿的情況其實並不是很多見,加上他們都是端坐在鏡頭前平靜地目視前方。很多人就比較好奇,難道他們每天都要背下來這麼多稿件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其實在每天播新聞之前,絕大多數的新聞都已經按照順序採編完畢。需要播報的內容,在後臺小小的休息室之中就有一臺電腦可以提前看見。
  • 李梓萌低頭念稿 新聞聯播主持人業務能力是真的牛
    央視主持人一直給我們一種業務能力很強的狀態,但是到底是多強,看看李梓萌低頭念稿就知道了,只能說新聞聯播主持人業務能力是真的牛,趕緊來看看吧!
  • 《新聞聯播》主持人為什麼不用低頭念稿?難道他們全背下來了嗎?
    相信很多人對《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應該都是十分的眼熟,這檔節目算是歷久彌新,一直陪伴著我們晚間七點到七點半這段時間裡,為我們進行實時的在線播放,向全國各位觀眾傳遞重要的新聞,讓我們也能夠時刻的走在新聞的最前沿,真正做到足不出戶,也可以知天下事。而在眾多的工作崗位中,新聞主持人也一直都是很多人嚮往的。
  • 為什麼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不用低頭念稿,是把內容都背下來了嗎?
    導語:為什麼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不用低頭念稿,是把內容都背下來了嗎? 對於我們平時在看電視的時候多少也是會看到一些新聞的,還有一部分人是非常關注新聞的,每天在七點到七點半這一段時間必須要守著電視來看新聞聯播的,那麼大家是否關注過這些主播們在播報新聞的時候都不需要低頭念稿子,而是抬著頭面對著鏡頭在進行播報新聞的,他們的新聞稿基本上都是很長很長的新聞內容,他們難道是將這些新聞內容背誦下來了嗎?還是怎麼一回事呢?
  • 《新聞聯播》為何主持人不拍全身,看完照片你就明白了
    主持人了,每天穿的大方得體,也不累,動動嘴就可以了,薪水更是高的驚人,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自始至終他們為什麼只拍主持人的上半身呢?不知道這個問題大家平時有沒有關注到啊,小編也是看新聞的時候,偶然的機會才突發奇想的,為什麼每次都只拍上半身呢?
  • 就在7天前,央視《新聞聯播》主持李梓萌出現口誤,康輝"嚇一跳"
    而她的樣子正好被攝像師記錄下來,收看新聞聯播的觀眾也看到李梓萌的這一舉動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拋開主持人這一身份,她們也就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有人會說面對頻頻失誤;李梓萌為何還能在擔任央視主持人呢?其實並不能因為一次錯誤就否定一個人的能力。
  • 歐陽夏丹:為何在《新聞聯播》「消失」,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那麼這就讓網友好奇了,在央視主持了這麼十來年一直兢兢業業的她為何會突然&34;在《新聞聯播》呢?歐陽夏丹:為何在《新聞聯播》「消失」,背後原因令人深思這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當時家裡人怕影響她的學習就沒有告訴她
  • 《新聞聯播》主持人歐陽夏丹為何突然「消失」?真實原因引發熱議
    說到央視,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新聞聯播》了,這是國內最重要的一個節目,能夠主持《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都非常優秀,比如說康輝、他們也連續主持了很多年,不過有網友發現,最近一段時間歐陽夏丹並沒有繼續主持《新聞聯播
  • 《新聞聯播》主持人剛強,43歲喜得貴子,老婆名字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新聞聯播》主持人剛強,43歲喜得貴子,老婆名字真是讓人難以置信提起央視主持人,大家會想到董卿、朱迅等人,說起央視男主持人,大家會想到康輝、撒貝寧等人,但是還有一位男主持叫剛強,愛看《新聞聯播》的人應該都熟悉他,近幾年也是很很受喜愛的新聞主持人
  • 李梓萌低頭念10分鐘急稿再上熱搜,這位央視主持哪裡練的基本功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今天這句話也在央視主持人李梓萌身上應驗了,今天的新聞聯播結束後「李梓萌低頭念稿」火速竄上熱搜。 很多沒有看新聞聯播的網友十分好奇,不就是低頭念個稿子嗎?我也會啊。不光是這將近10分鐘的讀稿絲毫沒有卡頓不不說,這份稿子還是「急稿」,急稿是什麼概念?就是主持人已經上臺了,但是中間突然竄出來一個新聞,對於這個稿子主持人是根本沒有準備的,連一個字都沒有看過。
  • 中傳播音博士批金雞獎 嘉賓念稿就罷了 主持人也一直在低頭念稿
    「嘉賓念稿就罷了,主持人竟然也一直在低頭念稿中國傳媒大學田維義教授在跟評同事張龍的有感而發後直言,「有時看某些演員當主持人,明顯底氣不足,不僅僅是來不及背稿子。」有娛樂自媒體評出的「本屆金雞獎晚會四大尷尬場景」就有「鄧超與沈騰搭配主持,幾乎全程低頭看臺本,尷尬溢出屏幕。」
  • 《新聞聯播》又迎來新女主持人,卻和著名男主持人傳出謠言
    《新聞聯播》又迎來新女主持人,卻和著名男主持人傳出謠言這個月央視的《新聞聯播》可謂是迎來一番的新氣象,從潘濤到寶曉峰再到嚴於信,《新聞聯播》又迎來了一位新的女主持人不過這也是情有可原,畢竟誰第一次都難免會感到緊張。比如潘濤在結束後接受採訪被問到會不會緊張的時候,他表示說:&34;。&34;。以及寶曉峰,也直言自己本來以為不會緊張的,但是一聽到片頭曲就不知道為什麼還是緊張了。不過同時她也表示說:&34;。
  • 為什麼新聞聯播最後總是放主持人收稿的畫面?原因其實很簡單
    說到中國收視率最高的新聞類節目肯定就是每天都準時播出的《新聞聯播》了,7點正式播出,這個時間點可謂是雷打不動,幾十年如一日的。而且結束的時間也是非常的固定,一般到了七點半就結束了,不過很多小夥伴也都注意到,每次新聞聯播結束後,最後總是有一段主持人收稿的畫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新聞聯播》又有新面孔,才33歲
    他也是目前《新聞聯播》主播中,最年輕的一位。在他看來,這是職業媒體人應有的素養。,上級或編輯已經定下來的稿子必須要一字不漏、一字不錯地播報,一篇幾千字的大稿之前可能一眼都沒看過,還必須保持每分鐘至少220字的播報速度。
  • 《新聞聯播》新主持人太緊張,楊瀾一秒變臉,高手背後全是不容易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閆湘」01《新聞聯播》新主持因緊張上熱搜如果說段子手朱廣權以一段「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的饒舌讓我們看到了央視主持的幽默和風趣,那別的孩子假期全用來玩玩具,而他則一直待在電視面前,眼睛都不眨的盯著電視裡的主持人,看別人是如何說話的。等到他大一些,便立志要學習播音主持專業,還考入了北京廣播學院新聞學專業。畢業以後,潘濤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四川人民廣播電視臺播音部工作。在四川電視臺的時候,不管有沒有主持的機會,他都勤於練習。以至於1997年他參加中國金話筒廣播獎時,拿到了銅獎。
  • 央視新聞播音員出錯?真相在這裡
    近日,央視新聞主持人的一個錯別字,把河南嵩縣這個國家貧困縣送上了熱搜,為此還「傷了」不少河南網友的心。兩天來,捐蔥村村支書朱德林也是不斷接到朋友電話和微信截圖調侃:老朱,嵩縣這下沾你們光火啦,就是10萬斤大蔥白捐了……還有人說:主持人肯定愛吃火鍋,看成茼蒿的蒿了。
  • 為何新聞聯播結束之後,總是播放收稿的畫面,這到底有什麼意義?
    自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正式開播以來,至今已有40多年。在這期間,幾代人都成長起來了。但細心的朋友總會發現,《新聞聯播》結束後,總是播放著收稿的畫面。這樣做的意義何在?《新聞聯播》自開播以來,每晚7點準時播出。不僅央視,省級衛視地方臺都要播出。新聞聯播的新聞時效性也比較高,除了一些當天發生的重大新聞會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