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聞聯播的主播不需要低頭看稿?他們都把詞背下來了嗎?
從播出至今,新聞聯播這個收視最高的新聞節目已經陪伴了我們42年時間。主持人已經換了一波又一波,但是播報的嚴肅性和官方性質卻從來沒有改變。看多新聞聯播的人應該都知道,播音員在進行新聞播音的時候長時間低頭看稿的情況其實並不是很多見,加上他們都是端坐在鏡頭前平靜地目視前方。很多人就比較好奇,難道他們每天都要背下來這麼多稿件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其實在每天播新聞之前,絕大多數的新聞都已經按照順序採編完畢。需要播報的內容,在後臺小小的休息室之中就有一臺電腦可以提前看見。這樣主持人在後臺進行準備工作的時候就能夠提前閱讀到它們,這個時候一些特別需要注意的字的發音、生僻字的標註就會被發現和完成。這也能夠讓主持人提前熟悉自己要播報的稿件,做到開始直播的時候心中有數。
在播音間之內,設備其實相對來說並不複雜。一套信號收發設備,收音設備和顯示稿件的投影設備。其實如果心細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主持人在進行播音的時候會有移動桌上稿件的"小動作",這實際上就是他們在進行翻頁操作。因為就在他們的桌上就有一個攝像機是直直的對著稿件的,稿件的內容會被攝像機採集下來之後投放到主持人水平正前方的設備上。所以實際上主持人在播新聞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直接念的,而不是將它們全部都背下來,畢竟沒有人能一次性背半小時的新聞稿件。
其實這就會產生一個新的疑問,既然文字出現在主持人視線水平正前方,那不是就和攝像機的位置重合了嗎?不論它們哪個前哪個後勢必都會有影響,那這到底是怎麼解決的呢?
其實它們還真就重合了,但是影響卻沒有產生。因為從主持人的角度來看的話,他們只能看見正前方面板上已經經過調整之後顯示非常舒適的文字,但是看不見攝像機。因為攝像機就在這個文字顯示面板之後。其實這就是高透視性的平面鏡在加上了一層超級薄的金屬層的效果。既能在主持人面前不透明清晰顯示文字,又能在攝像機面提供高清晰的影像環境。
當然了,新聞聯播因為是直播性質,所以有時候當出現了突發事件需要插播,就會有來不及處理成提詞器專用大小的稿件直接以紙質文字的形式出現在主持人手中。這個時候可能主持人就會頻繁的低頭進行朗讀,而這也是考驗主持人功底的時候。
現在提詞器在很多場合都已經被廣泛用到,但是新聞類的設備一直在採用這種反射型的"老設備"。因為電子提詞器在很多情況下其實應急的功能並不如它們靈活。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