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起來真好看】怒江大峽谷的「草果溜索」

2021-01-17 環球網

在怒江大峽谷,有一種刻骨銘心的記憶叫溜索。

回憶起孩童時代掛著溜索從浪尖上划過的艱險,37歲的傈僳族漢子、馬吉米村橋馬嘎村民小組長普友博不由眼圈一紅。可最近,他卻逢人就說村裡即將拉通一條新溜索,還高興地給它取了個名字——「草果溜索」。

舊溜索

承載貧困記憶的活化石

仲夏,汛期,橋馬嘎村前奔湧的江水像脫韁的野馬,一往無前。村口兩根溜索,一去一回,牽起了兩岸聳立的大山。村民們或以皮帶系腰間,或以方筐載貨物,借傾斜之勢滑越至彼岸。過去很長一段時期,這是過江的唯一途徑。

「小學一到四年級,都是父母帶著溜。每到雨季,江水上漲,媽媽總是很緊張,把我緊緊摟在懷裡……」普友博記憶中的「溜索故事」很多,「30多年前,此馬葉大哥的母親抱著女兒從岸邊溜索時摔下來,孩子幸運地沒有受傷,但母親摔斷了骨頭,落下一身病。」

為解決怒江群眾「過江難」「行路難」問題,近年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廣泛實施了「溜索改橋」工程,一座座「幸福橋」「連心橋」跨江而立,徹底結束了群眾溜索出行的歷史。

橋馬嘎幾代人夢寐以求的「橋梁夢」,也於2018年12月30日得以實現。在定點幫扶單位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和有關部門的積極協調幫扶下,長130米、荷載15噸、總投資508萬餘元的「喬馬橋」如彩虹般飛躍大江,連接起了橋馬嘎村的東西兩岸。

大橋竣工那一天,村民們敲鑼打鼓,眼含熱淚。有人從村口到喬馬橋走了好多個來回;有人專門到喬馬橋前拍照,把照片掛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

喬馬橋取代溜索,承載起村民出行、求學、外出務工、就醫的新希望。最讓普友博難忘的是,2019年,村民餘麗萍大姐突發腦梗,幸虧有了新橋,沒有耽誤治療時間,「撿回了一條命」。

作為歷史的印跡,掛在村口的溜索,在風吹雨淋中逐漸廢棄,成為見證橋馬嘎變遷的「活化石」,逐漸淡出了村民的生活。

新溜索

連接新生活的幸福路

最近,溜索又一次成為村民們熱議的話題。

這一次,溜索要為村民們的致富「金果」——草果而建。

村幹部告訴記者,喬馬橋的竣工,不僅改變了村民的出行方式,更打通了長期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瓶頸,通過大力發展,目前橋馬嘎村民小組種植草果5000多畝,佔馬吉米村10個村民小組草果種植面積的近一半。

但是,運輸卻是個難題。

草果喜陰愛水,在深山密林裡長得最好。出山的道路坡陡、溝深,收穫時節必須請人幫著運輸。

村民餘發生從2011年起便開始種植草果,到今年種植規模已達到170畝。但他家離山腳最近的草果地也有3小時路程。

餘發生算了一筆帳:「目前掛果的能採摘到140袋左右鮮草果,每袋平均45公斤,但每袋鮮果平均就要70元的運輸成本。」

「去年就和家人商量修一條索道來運草果,但因投入太大放棄了。沒想到,今年雲報集團要給橋馬嘎修7條索道!」對於餘發生來說,這真是一份驚喜。「有了草果溜索,每袋至少能省30元的運費。一年差不多可以節約成本三四千元。」餘發生說。

6月16日至17日,在定點幫扶單位的幫扶下,駐村工作隊員和村民們齊心協力,在距喬馬橋不遠處,拉起了橋馬嘎的第一條產業溜索。

7條「草果溜索」全部建成後,可以惠及橋馬嘎全村26戶村民,一年下來預計增收20多萬元。雲報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何曉帆介紹,今年將幫扶馬吉米修建總長約4.5萬米的產業溜索,預計共30條,將覆蓋10個村民小組的1萬多畝草果林地。

鼓幹勁

書寫產業發展新故事

怒江州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典型代表。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關懷重視下,怒江州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實現了一步千年的歷史性跨越。

6月19日,怒江州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貧困村達到退出標準,可以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截至2020年5月,包括橋馬嘎在內,馬吉米全村16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也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貧困發生率實現清零目標。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橋馬嘎的鄉親們滿懷信心。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關鍵要把草果、石斛等產業發展好,讓老百姓錢包鼓起來。」福貢縣駐村扶貧工作隊總隊長李陶認為,打通草果「出山」之路,將有效帶動草果產業提質增效,進一步激發群眾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

「第一條產業溜索原計劃要用4天時間修好,沒想到兩天就修成了。多虧村民們和駐村工作隊員齊心協力。」普友博高興地說,如今產業發展了,基礎設施改善了,大家增收致富的決心和幹勁更足了。

「怒江每天都有新變化。」在馬吉米,記者看到村民告別出行溜索,迎來產業溜索。一減一加,講述著怒江各族群眾脫貧攻堅的生動故事。

行走在馬吉米,山腰溝箐,草果飄香、石斛花開;怒江邊,紅頂白牆鋼混民居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集鎮旁,易地扶貧搬遷點,一排排嶄新樓房掩映在青山綠水間……

橋馬嘎第一條產業溜索建成後的那天,普友博向記者提出一個請求:為修建溜索的村民、駐村工作隊隊員合張影。「我們要把照片衝洗出來,掛在即將建設的村組黨群活動室裡,記錄歷史,激勵後人。」普友博說。

相關焦點

  • 大峽谷裡的「新溜索」:傈僳族小夥開闢「金果果」的出山路
    你所了解的交通方式都有什麼?車、船、飛機、火車?看完這篇文章 你會發現這些都是「小兒科」↓↓↓雲南省福貢縣怒江大峽谷深山處的馬吉鄉馬吉米村裡從古至今 村民出行靠「飛」一條繩索過怒江 面朝藍天 身下就是激流!
  • 雲南省怒江州交通建設見聞——別了,溜索!
    記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10多天蹲點採訪中,深切地體會到,目前怒江僅剩的溜索,用途已經發生變化,已經成為見證大峽谷交通變遷的「活化石」。留下辛酸記憶的溜索「告退」溜索,過去是雲南怒江大峽谷各少數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可以算世界上最驚險的「橋」,素有「風之橋」之稱。
  • 雲南貢山:勤勞致富 怒江邊夫妻建溜索養蜂
    在雲南怒江大峽谷,溜索曾是兩岸居民橫跨怒江天塹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而近幾年,溜索已經大多改用於遊客體驗和生產作業。在大峽谷邊的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有一對夫妻就自掏腰包修建了一條溜索,並且用來養蜂。餘金強、餘春妹夫婦是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秋那桶村遠近聞名的養蜂能手,為了採到怒江大峽谷深處的百花蜜,從今年開春後,餘金強夫婦開始尋找新的蜜源點。
  • 溜索、吊橋、託坪大橋:三座橋見證怒江小山村發展變遷
    新華社昆明6月29日電  題:溜索、吊橋、託坪大橋:三座橋見證怒江小山村發展變遷  新華社記者楊靜  奔騰的怒江未曾停歇,日夜奔湧向前。但江邊的託坪村仿佛被時光鎖住,難以擺脫貧困。
  • 怒江跨越 一躍千年——人類減貧史「怒江實踐」(下篇)
    怒江已成為我國草果核心產區,和雲南省最大草果種植區,青山密林下的草果正成為怒江各族群眾脫貧致富的金果銀果。福貢縣鹿馬登拉馬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和偉 攝綠色是全面小康的生態底色,也是怒江山區群眾脫貧的成色。目前全州已形成近380萬畝生態質量附加值高的綠色產業。
  • 小馬哥的怒江大峽谷扶貧日記
    子里甲鄉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地處怒江大峽谷中段,全鄉山高坡陡,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頻繁,土地貧瘠、人均耕地少,交通不便,公共設施不足。2018年底,全鄉總人口3618戶1321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138戶9671人,5個行政村中有3個村貧困發生率超過50%,是怒江州脫貧任務較重的鄉鎮之一。
  •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溜索》知識點總結
    1【主題思想】課文講述馬幫藉助溜索飛渡峽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峽谷的孤懸、高峻、險惡,又表現了馬幫漢子沉著、冷靜、從容的姿態,讚美了馬幫漢子粗獷豪邁的性格和勇敢無畏的精神,突出表現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戰
  • 來自怒江大峽谷的讚美詩
    從西藏察隅縣的察瓦龍鄉到雲南怒江州的首府六庫,怒江在東側的碧羅雪山和西側的高黎貢山夾峙下,形成三百多公裡長的大峽谷。在峽谷兩側的河谷與山坡上,數百年間生活著傈僳族、怒族、獨龍族、藏族等數個民族的人們,他們的祖先大多數是由碧羅雪山之東輾轉而來,刀耕火種,漁獵為食。雖有蜿蜒曲折的數條古道連通峽谷內外,大山卻始終是阻隔他們視野的屏障。
  • 【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7課《溜索》(圖文+音視頻講解)
    雲南怒江大峽谷,被稱為「東方大峽谷」,是世界三大峽谷之一。峽谷的東面是被稱為「萬瀑千湖之山」的碧羅雪山,西面是中緬邊境千裡邊防的高黎貢山,谷底是奔騰咆哮的怒江。怒江沒有船,驚濤怒浪上小船無法橫渡,兩岸居民過江,從前主要靠「溜索」橋。今天我們學習《溜索》,跟隨作者的描述去感受這種讓人驚心動魄的過江方式。
  • 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怒江中遊,因怒江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怒江州是中緬滇藏的結合部,有長達449.5千米的國界線。怒江州北接西藏自治區,東北臨迪慶藏族自治州,東靠麗江市,東南連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政府駐瀘水市六庫鎮。怒江州少數民族人口比例佔總人口的92.2%,其中傈僳族佔51.6%。
  • 怒江,滇西北的另一個天堂,遠比想像中的更神秘,更醉人!
    從昆明坐大巴車經過大理一路向西去保山,路上就會遇到怒江大峽谷高海拔的地區,形成最壯觀的海拔落差。自駕遊的時候一定要在路途上停車駐足好好欣賞一番難得一見的美景。怒江上的溜索,在怒江這是一幅標誌性的人文景觀。
  • 幸福之花 香飄峽谷 ——中交一公局集團四公司怒江香料園集體婚禮...
    金秋時節,紅透了的草果映紅了怒江峽谷兩岸,剛剛落下帷幕的豐收節帶來的喜氣還沒有消散,一場別開生面的集體婚禮更像是甜蜜碩果的重頭戲,在峽谷腹地隆重上演。
  • 你笑起來真好看是什麼歌 你笑起來真好看歌詞完整版介紹
    最近在網上又火了一首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不知道大家都聽過沒有,該作品也是不久前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推出的「2019年度十大BGM(背景音樂)」其中的一首。這是一首什麼樣子的歌呢?一起來看看你笑起來真好看歌詞完整版介紹吧!
  • 是誰把天主教帶到了怒江?
    2020年的元旦,我選擇去怒江跨年旅行。過了怒江第一灣,就進入大峽谷最深處的丙中洛,傳說中人神共居的天境。沿丙中洛壩子往下走,就到了重丁村。這村子很有意思,村頭是藏傳佛教的白塔和尼瑪堆;村尾則是整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大的天主教教堂——重丁教堂。
  • 你笑起來真好看是什麼歌誰唱的 你笑起來真好看完整歌詞介紹
    你笑起來真好看是什麼歌誰唱的 你笑起來真好看完整歌詞介紹  這首歌朗朗上口、溫暖而治癒,這樣一首適合各個年齡段聽眾的作品,實屬難得。它就像孩子天真的笑容,能融化世間一切煩惱、吹散所有的憂愁。我們一直在強調新時代的孩子們需要新的兒歌,而《你笑起來真好看》無疑是最好的答案和驚喜。
  • 脫貧攻堅 | 怒江「菇」娘的致富路
    自2016年8月對口幫扶怒江州以來,珠海市秉持「中央要求、怒江所需、珠海所能」原則,與怒江攜手走出了一條東西部扶貧協作特色之路,勾畫出「江海情深、攜手共贏」的最大同心圓。產業興:特色生態產業扶貧大能量2019年4月10日,是怒江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
  • 察隅:隱藏於峽谷密林的「西藏江南」
    作為茶馬古道滇藏線的支線,沿著險峻的怒江峽谷,雲南的茶葉經貢山縣(丙中洛)、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運送到林芝和拉薩等地。溜索驚險,古道漫漫,馬幫將一個個村落串聯為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如今,逼仄的懸崖古道不再,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線」,受到眾多國內外自駕愛好者的追捧。
  • 抖音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是什麼歌 你笑起來真好看歌詞介紹
    你笑起來真好看,是最近在抖音上聽到的一首歌曲,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抖音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是什麼歌?你笑起來真好看歌詞介紹?  抖音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是什麼歌:  這首歌曲的歌名叫做《你笑起來真好看》,是由周兵作詞,李凱稠作曲,李昕融、樊桐舟、李凱稠合作演唱的一首歌曲。
  • 在雲南,400名小學生有18個靠溜索過江上學,能有雙鞋就很幸福
    而怒江旁《走路上學》裡的瓦娃和娜香,為了到江對面學校去上學, 不得不每天命懸一線、溜索過江,一個轉眼就是生離死別,那麼小的年紀,那麼可愛的姐姐,被大江吞噬了生命。「姐姐渡江那是要去上學,你不行,瓦娃,你要是敢渡江,我打斷你的腿」。姐姐娜香放學回到家,二話不說,直接嫻熟地渡江去請醫生,在她的懇求下醫生終於不情願地、冒著生命危險渡江來了,奶奶得救了,醫生回城裡了。
  • 人民日報:珠海女醫生怒江扶貧曬出高原紅,背簍裝束成峽谷美景
    不穿白大褂,真不相信眼前人就是來自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醫院的扶貧醫生。多年來,珠海市先後選派300多名幹部赴怒江對口幫扶,其中醫療人員就有168名。他們接續奮鬥,決戰脫貧攻堅。管延萍是其中一員。三年前,管延萍來到丙中洛鎮衛生院。一個背簍,一身白大褂,成了管延萍的標誌。每次下鄉,她的背簍裡裝滿器械、藥品、乾糧等,走到哪,東西就背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