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帶你漫步經典樂聲

2021-03-01 外國經典音樂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外國經典音樂

點擊聆聽音頻

悠揚的大提琴配以跳躍的旋律,奏響《鐵達尼號》主題曲,這把哀傷深沉的樂聲,正是來自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組(The 12 cellists of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是柏林愛樂樂團中歷史最悠久也最出色的室內樂組合。在卡拉揚擔任音樂總監時期,由樂團大提琴手Rudolf Weinsheimer策劃組成。

成立之初即為電臺轉播而錄製大師格倫克(Julius Klengel, 1859~1933)的作品「讚美詩」(Hymnus),這正是為十二把大提琴的編制所作的曲子。由於來自媒體與大眾的反應十分熱烈,「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自此展開密集的演出行程,更努力拓展演出曲目。

現在的「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是一支嶄新的年輕隊伍,第一首席大提琴是Ludwig Quandt(路德維格·匡特) 首席大提琴是Martin Löhr(馬丁)。

現在我們就先聽一下這首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演繹尤利烏斯·克倫格爾(JULIUS KLENGEL):《讚美歌》( Hymnus)。

尤利烏斯·克倫格爾,德國大提琴家、作曲家。15歲起進入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22歲成為聲部首席,後來更成為聞名歐洲的獨奏大提琴家。他的主要作品是大提琴技巧練習曲和一些協奏曲,包括這首為十二把大提琴的編制《讚美歌》。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演奏皮亞佐拉《天使組曲 I》(Angel)《天使之歌》是皮亞佐拉最著名的一部作品。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演奏《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改編自法國民謠的《玫瑰人生》由路易·古格利米(Louis Gugliemi)作曲,1946年法國著名女歌手艾迪特·皮雅芙(édith Piaf)填詞演唱獲成功而讓其風靡世界。

相關焦點

  •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 創立於一九七四年,隸屬於著名的柏林愛樂管弦樂團,代表了世界上大提琴組合的最高水平。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演奏《Faure: Pavane, Op.50》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演奏《讚美詩》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玫瑰人生主題曲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錄製過大量唱片,曾兩次贏得古典唱片回聲大獎,他們同時也以演奏爵士樂、探戈音樂和先鋒音樂著稱,多元化的曲目儲備使得十二把大提琴在世界各地巡演的曲目單始終充滿驚喜
  •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室內樂的瑰寶啊!
    視頻中的室內樂組合名叫「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光看前綴,相信大家也能猜到它什麼來頭了!對,它就來自赫赫有名的世界頂級管弦樂團——柏林愛樂樂團。然而,「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終於改變了大提琴的處境,讓它們翻身做了主角!
  •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演奏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演奏《Faure:Pavane,Op.50》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演奏:玫瑰人生主題曲改編
  •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要來了,趕緊補習一下相關知識
    大提琴是一門可以做到兩者兼得的樂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門富有音樂張力的樂器。▼Viola da Gamba馬友友(Yo-Yo Ma,1955~),美籍華裔大提琴演奏家。多次獲得葛萊美獎,演奏範圍非常廣泛,古典與現代兼收並蓄。▼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
  • 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張集老師帶你了解大提琴
    ▲張集老師與中國愛樂樂團的同事們弦樂四重奏演奏家:張集、張建立、姜帥、徐文超(從左至右)小編:您認為學習大提琴最難攻克的是什麼?小編:大提琴的經典作品有很多,為什麼很多作曲家會鍾情於這件樂器,寫出那麼多經典的作品?
  • 如歌如訴-大提琴的藝術
    1938年一位英國樂評在專門討論弦樂的雜誌《The Strad》上發表了一篇聆聽費爾曼演奏後寫到「他絕對是當代第一的大提琴家」 在費爾曼裡演奏裡,你能聽到世界首屈一指的壯麗的大提琴藝術!他是大提琴家裡的維尼亞夫斯基。」身為大提琴家兼作曲家大衛‧包佩世界公認的大提琴之王, 留下為數不少的大提琴作品。他才華出眾,演奏風格高貴而真摯,深深吸引廣大的樂迷。
  • 柏林12把大提琴柔情演繹《Yesterday》往昔在腦海浮現
    建議用外接音響設備播放今天小編給各位帶來了柏林12把大提琴演繹的經典名曲《Yesterday》是風靡全球的披頭四樂隊發行的一首巴洛克流行風格歌曲,由保羅·麥卡特尼作詞、作曲、演唱,喬治·馬丁製作,收錄於披頭四於1965年8月
  • 【音樂百科】世界頂級愛樂樂團簡介-柏林愛樂樂團
    一八八二年春,當比塞宣布要帶他那一直支薪不足的樂團乘坐火車的四等車廂到華沙演出音樂會時,團中五十四位樂手終於忍無可忍。他們決定自立門戶,把自己喚作「前比塞樂隊」。但這個新樂團成立初期經濟緊絀,直至八七年柏林音樂會代理人沃夫接手行政事務,才終於為樂團的前途打下穩固基礎。
  • 柏林愛樂的孤獨夜晚
    這是柏林愛樂暫停公開演出的第一天,那天晚上的主角是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Simon Rattle),他是柏林愛樂前任首席指揮,與樂團有16年的合作經驗。他也是最受歡迎的世界指揮大師之一,舉辦他的音樂會的晚上,音樂廳外面總是堵車。
  • 拉特在柏林愛樂都幹了些什麼?
    有評論家如此評價:還好,西蒙·拉特沒有留下太多不愉快,應該算得上是平穩離開柏林愛樂了。16年前的拉特  有人回憶了當年拉特第一次與柏林愛樂合作的場景:那是1987年,西蒙·拉特首次與柏林愛樂合作指揮馬勒的《第六交響曲》。這個年輕的利物浦人在尋找藝術家的入口時迷了路。
  • 柏林愛樂的孤獨夜晚|百家故事
    這是柏林愛樂暫停公開演出的第一天,那天晚上的主角是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Simon Rattle),他是柏林愛樂前任首席指揮,與樂團有16年的合作經驗。他也是最受歡迎的世界指揮大師之一,舉辦他的音樂會的晚上,音樂廳外面總是堵車。
  • 柏林愛樂奧登薩默2013新專輯《單簧管素描》
    2011年三月,年僅二十二歲的奧地利單簧管演奏家安德烈·奧登薩默(Andreas Ottensamer)坐上了柏林愛樂單簧管首席的位置。在此之前,他是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的單簧管首席!   奧登薩默1989年出生於維也納,四歲開始學習鋼琴,十歲進入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學習大提琴,十四歲開始學習單簧管。在學期間,奧登薩默曾經參與維也納愛樂與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的樂團協演,並且加入馬勒青年管弦樂團。   奧登薩默以他美麗的音色以及獨特的音樂性得到樂評人的稱讚。
  • 朱亦兵大提琴樂團帶你赴一場音樂夢之旅!
    曾擔任歐洲傳統大型交響樂團之一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十五年,同時客席擔任享有盛名的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在瑞士巴塞爾音樂學院進修指揮,指揮過德國慕尼黑、哈萊、杜塞道夫、柏林、蘇黎世及布拉格等交響樂團。
  • 書房裡的大提琴,柔美如歌,溫婉動人
    大提琴渾厚的音色,抒情的旋律,能夠表達深沉而複雜的情感。充滿詩意的琴聲在寧靜的時候聆聽會更加優美。大提琴如泣如訴的旋律,或優雅,或悽婉,一定能讓你感受到音樂的曼妙。 Duo De Amor
  • 柏林愛樂與中國
    事實上,音樂家們越來越覺得日本是第二故鄉,這要歸功於東京的三得利音樂廳:它於1986年建成,坐落於赫伯特 ·馮 ·卡拉揚廣場,看上去就像是柏林愛樂音樂廳的建築堂兄弟。另一個在亞洲建立新友誼的嘗試是1984年柏林愛樂在韓國的首次客串演出,但這最初只是一次性事件。因此,在卡拉揚的最後幾年以及整個阿巴多時代,日本是所有亞洲巡演的唯一目的地。
  • 市民音樂會 | 朱亦兵大提琴樂團帶你赴一場音樂夢之旅
    曾擔任歐洲傳統大型交響樂團之一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十五年,同時客席擔任享有盛名的德國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在瑞士巴塞爾音樂學院進修指揮,指揮過德國慕尼黑、哈萊、杜塞道夫、柏林、蘇黎世及布拉格等交響樂團。
  • 柏林愛樂:音樂一直都在
    這是柏林最孤獨的夜晚。細心設計的新禮節無法掩飾音樂家的遺憾,面對空空蕩蕩的觀眾席奉獻激情四射的音樂,想必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觀眾來不了,他們就想辦法把音樂送過去。西蒙·拉特說,這個音樂的夜晚是他和柏林愛樂想要向世界傳遞的一個信號:音樂還在(The music is still there)。
  • 漫步歐洲,復刻經典!中建·智立方「世界的語言」首場藝術美食分享會啟幕在即!
    首場演出為「漫步歐洲 復刻經典」經典交響樂名曲專場。我們精心挑選了西方古典音樂的多首名曲,如維瓦爾第的《四季》,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等,在音樂的伴隨下,帶您領略歐洲的春和景明,波瀾不驚。現場還將由專業人士深度解析經典作品背後的故事,或是著名音樂家令人唏噓感慨的生平,或是經典作品背後感人至深的靈感源泉。
  • 【會員風採】杭州愛樂樂團大提琴首席——翟慧莉
    【會員風採】杭州愛樂樂團大提琴首席——翟慧莉 2020-12-10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