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培根魔術」關注我們
無論你是深愛紙牌魔術還是醉心於花切,一定都熟知Dan Buck和Dave Buck兩兄弟。作為紙牌魔術及花式歷史上的開拓者及革新者,DD兄弟曾推出過非常多的優質作品。
Dan Buck & Dave Buck
Dan & Dave魔術公司曾出版過兩本非常有趣的小書,分別是《Conjuring Curiosity》和《Ultimate Hold 'Em》,兩本書分別講的是魔術歷史和一個精彩的賭術演示流程。
《Conjuring Curiosity》
《Ultimate Hold 'Em》
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正是這兩本書的中文版,均由Dan & Dave魔術公司獨家授權,培根魔術出版:
《魔術尋跡》
Conjuring Curiosity 中文版
《魔術尋跡》匯集了魔術領域的各類資料與思想。簡單來說,這本書90頁的精裝小書將帶你領略魔術的前世今生。
本書的作者伊恩·弗林(T. Ian Flinn)研究了成百上千的一手資料,並採訪了很多在魔術理論和魔術史上頗有建樹的魔術大師。
作者不止於歷史研究,還做了一項心理實驗,來探究魔術的時間長度和表演風格是如何影響觀眾的愉悅感和對魔術的看法。這些精彩內容在書中亦有呈現。
本書的譯者為王佳佳、李思漢。二位譯者都有著非常豐富的譯製經驗,李思漢老師更是翻譯過大量的魔術書籍、作品。
著名魔術譯者張隆祚為《魔術尋跡》撰寫的前言:
中有,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一說; 西有,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讀史使人明智。」傳世; 現有,大衛·科波菲爾,為魔術史學家米爾伯內編寫的《圖解魔術史》(英文名:《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Magic》)一書撰寫前言。 可見歷史,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門藝術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國內講解魔術歷史的中文資料可謂鳳毛麟角。原因很簡單:史學書籍的編寫,需要依賴大量文獻資料,而這些資料又多以外文為主,其中相當多的一部分早已絕版。這使得國內魔術愛好者陷入了「欲知其詳,卻不知其道」的尷尬境地。 現如今,終於有一本可以作為「魔術簡史」的書籍供大家閱讀學習,實屬不易。本書篇幅不長,內容淺顯易懂,卻又發人深思。非常適合作為學習魔術歷史的啟蒙書籍使用。希望廣大的愛好者朋友,能夠以此書為契機,像熱愛魔術本身一樣,也愛上魔術的歷史! 最後,我想代表廣大的愛好者朋友,感謝培根魔術引進這本小書,感謝王佳佳、李思漢兩位譯者的辛勤付出。謝謝你們!《終極牌術》
Ultimate Hold 'Em 中文版
紙牌魔術愛好者往往會被觀眾問到兩個終極問題:
1、魔術師跟普通人打牌都是怎麼作弊的?
2、要是由我來洗牌發牌你是不是就毫無辦法了?
對於第一個問題,相信各位都有自己的解決辦法:無論是做一個Change告訴觀眾「我可以直接把牌變掉!」還是乾脆演一套賭術示範類的魔術(譬如Jason England的Gambling Demo)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當各位面臨第二個問題時想必都會感到一陣頭痛:觀眾親自洗牌發牌意味著苦練多年的假洗假切以及種種發牌技巧都無用武之地,就算搭配換牌藏牌可以達到最終的效果,但整個流程會變得過於複雜、不夠「乾淨」。
如果有一套流程,能向觀眾自己精湛牌技的同時滿足以下四點,那這套流程不僅可以完美回答上文中的第二個問題,更稱得上是一套「終極牌術」:
a. 所有的洗牌、切牌和發牌都是在觀眾手中完成的。
b. 觀眾在選牌時完全是自由的,絕對沒有任何形式的強選或者多重結局發生。
c. 絕對沒有任何的換牌或者藏牌行為。
d. 這個效果每次都能成功。
令人高興的是,美國魔術師、紙牌手法大師Jack Carpenter創造出了這樣一套十分驚豔的紙牌魔術並且將它出版成書。
從本質上說,這是一套全自動千術流程,整個過程由玩家來洗牌、切牌,並且做出每一個關鍵的決定,而且絕不會失敗。
它強大的表演方式本身,就足以讓你在觀眾眼皮底下來完成表演前的準備工作。
在此之前,從沒有任何一套如此令人驚嘆的千術流程像這樣被發表出來,它甚至可以騙到最受人尊敬的紙牌大師。讀完這本書,你將學會最乾淨、威力最為強大的Gambling流程。
培根周三夜第四季第三集
今晚七點
正式播出
· 龍龍大師在線教學
· 近千元實物好禮
· 帶你探秘培根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