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出女團了」
「火線妹唱的好乖,愛了愛了」
「蔡蔡真的值得好的出道起點」
「有點期待KSgirls去參加選秀節目」
「第一次看逗逗跳舞」
「啥時候出個快手男孩啊」
快手上關於快手女團的討論熱度持續走高,長期關注7位出道女孩的忠實粉絲在評論裡為各自愛豆應援,頗有一種「自己飯的愛豆終於揚眉吐氣一次」的欣慰與驕傲。
《創造營2020》收官當晚,硬糖少女303正式成團出道。前後間隔20分鐘,快手高調推出快手女團「KSGirls」, 並官宣首支官方MV《多彩視界》。
不同於選秀女團成團路徑,快手女團未經選秀綜藝節目積累用戶基礎作為鋪墊,省去粉絲參與投票pick環節,甚至摒棄練習生人設包裝打造的養成過程,7位女孩直接C位出道。
舞擔蔡冰,彈唱達人陳逗逗,二次元擔當火線妹,rapper擔當劉安然,童顏少女賀雅婷,精神小妹擔當曾沛馨,舞蹈系學霸陳春雨,7種不同類型女生被快手選中,站上由快手重新定義的女團舞臺。
盛名與質疑紛至沓來。一方面,快手女團slogan「每個勇敢做自己的女孩,都在C位」,《多彩視界》混剪宣傳片一如既往精準觸達公眾情緒,受到無數認同。另一方面,公眾對藝人容忍度越來越高的普遍爭議被放大到7位「非典型女團」的女孩身上,無論顏值還是唱跳業務能力都被大眾拿來對比、審視、挑剔。
「標準女團」什麼樣,是否女團只能允許一種標準的形態存在,快手如何定義女團,女團定義權應該掌握在誰的手中?「快手女團」僅是出於玩票性質,還是進軍偶像產業的信號?快手女團能否打破「出道即巔峰」女團魔咒?
快手女團:不定義女孩,都在「C位」
無論是女團THE 9、硬糖少女 303,抑或是風光無兩持續霸屏熱搜的姐姐們,偶像成團的路徑頗為一致:經紀公司向平臺輸送練習生/藝人,練習生/藝人通過《創造營》《青春有你》《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等偶像選秀節目持續曝光,製造話題熱度,反覆強化「人設」,實現最大限度地圈粉。然後經過顏值、唱跳實力、觀眾緣、人氣、綜藝感等多維度賽制pk晉級,由粉絲或評委投票,最終成團出道。
對於練習生而言,參加節目本身即是個人出道生涯一部分,隨著節目播出周期,人設、話題熱度逐漸養成。
然而快手女團無論是成團方式,跳過全民選秀、實力考核環節直接出道,還是女團成員背景,都與常規女團路徑大相逕庭。
事實上,快手女團推出的直接導火索源自快手女孩兒們無緣《創造營》。
快手影視內部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按照最初設想,快手影視希望與《創造營》達成合作,向後者輸送快手深度用戶。然而經她們精心挑選出來的女孩,最終被拒之門外。
平臺作為向市場輸送偶像的關鍵力量,擁有定義女團的審美權,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女孩們的出道資格。
然而平臺們選擇未來偶像的標準通常很難把握,孟美岐式兼具顏值與實力練習生順理成章晉級出道,楊超越、虞書欣式專業水準不過關但勝在熱搜體質與觀眾緣的練習生也有機會攜流量出道。杜華女士在《姐姐》節目中闡述的女團標準更為直接:外形養眼、黃金比例、有基本功。所以顏值、實力、觀眾緣、流量、背後的資本,都有可能成為影響偶像誕生的決定性因素。
話語權不對等,幾十位快手女孩失意創造營舞臺,快手影視因此決定自行搭建舞臺。背靠快手3億日活平臺,有流量、不差錢、還有無數真實精彩的女孩,加上此前同視頻平臺的合作基礎,快手影視迅速在1個月的時間內完成角色轉換,成為遊戲規則制定者。
比起顏值即正義或是業務能力必須過硬,快手理解的女團是青春、多元、真實,女孩們可以是甜美風,也可以是御姐範,還可以很酷,她只是女孩,什麼樣的女孩都可以出道。
一如快手女團官宣文案:不是所有姑娘都能站在舞臺中央,不是所有姑娘生來都有背景,也不是所有姑娘都願意遵循這個世界給「女孩子」下的定義。
千姿百態才是生活的真實模樣,這7個女孩是快手上所有平凡女性用戶的縮影。而在快手上,每個勇敢做自己的女孩子,都在「C位」。
不去定義,不必處心積慮爭搶C位,甚至不用刻意包裝打造人設。標準女團人設通常被人為包裝,女孩們必須收斂自己本身光芒,任由他人賦予標籤。而快手女團,嚴格來說女孩已經並非完全素人,他們生長於快手生態,早已完成自身人設打造。在快手用戶眼裡什麼樣,在公眾面前就該是什麼樣。
素人女團or網紅女團
快手女團跳過選秀養成過程,自然也需要花時間彌補因捷徑導致的更為苛刻的市場接受度。
不少人質疑,「開個快手號,人人都出道」,更像是為快手爭取新用戶的營銷口號。事實上,出道並非毫無門檻可言。
快手女團中舞蹈擔當蔡冰,此前參加過韓國練習生訓練,跳舞基本功過硬,風格偏韓範,曾經為蔡徐坤MV做示範。陳春雨,舞蹈系學霸,擁有北京舞蹈學院以及奧特蘭大學雙碩士,快手2013年用戶。陳逗逗和火線妹是快手網紅,二者在快手上分別擁有粉絲數量2574.8萬、1342萬,流量不亞於一線明星。
陳逗逗優勢在於,她可以連續唱一百首串燒歌曲不停歇。火線妹屬於二次元電競少女,日常就是在快手開直播打遊戲。安然是rapper擔當,賀雅婷長相偏日系,屬於童顏少女、人美歌甜。曾沛馨則是團隊精神小妹擔當,快手影視工作人員稱其為「10個楊超越的合體」。
被快手選中的女孩,本身自帶流量,她們在各自圈層已經形成粉絲沉澱,幾乎都是快手3年以上深度用戶。
快手女孩人設打造是在直播間完成的,常規意義上的女團在大熒幕前為觀眾唱歌跳舞,快手女孩通過直播間給大家唱歌跳舞,快手直播間即是她們舞臺。她們更懂網際網路,擅長與粉絲互動打交道,清楚如何營銷自己。
其次,她們真實且獨立的特質與快手底層價值觀相契合。
真實意味著不過度包裝自己。7位女孩子幾乎沒有偶像包袱,火線妹,即使被粉絲稱為煤氣罐、火箭筒也不介意,自己也加入惡搞陣營將照片p成煤氣罐,KSGirls煤氣罐。
她們現在收入已經大為改善,但在飲食上依然低調樸實,遇見標價昂貴的衣服也會吐槽。像賀雅婷和曾沛馨,早期依靠服裝賣貨為生,被選中去廣州合體拍《多彩視界》mv,被問到上次去廣州目的,回答稱進貨(因為廣州都是服裝城)。
火線妹大一時因為爸媽心臟病發作而退學,陳逗逗,現在已成家庭經濟支柱,這些女孩大多來自三四線城市,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過早的獨立自主。
快手女團與傳統女團相左的是,傳統經紀公司希望對女生實現絕對控制,女孩不必太有主見,安分守己做個聽話的「工具人」即可,業內傳言稱,楊超越經濟公司就曾限制其玩某社交產品。女孩們業務能力甚至不需要多突出,因為太優越容易脫離掌控。但在快手看來,女孩們都是獨立的個體,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團藝人。
女孩們可以對自認為不合理的安排說不,快手也尊重女孩們說不的權利。女孩們不再只是配合表演的花瓶,她們開始被允許有主見、有想法。
傳統女團審美標準,正在被快手有意消解。為了避免被主流審美綁架,快手影視最後放棄「不完美」女孩的營銷方案,每個女孩子都是精彩完美的。為了打造青春、真實、多元的女團概念,快手影視避開頭部明星與網紅,克制使用資本的力量快速集結成團。強調女孩們粉絲一定要參差不齊,甚至女孩高矮胖瘦都要參差不齊。
七個女孩,七種類型,代表了目前女孩對美的七種嚮往。用戶畫像上也求到了最大公約數,像陳春雨粉絲主要集中在30-45歲,逗逗的粉絲稍微低齡,火線妹受眾多為虎撲直男,蔡冰粉絲多關注美妝等等。
快手影視更大的野心
愛奇藝《青春有你》與騰訊打造的《創造營》系列已經相繼落幕,優酷《少年之名》《乘風破浪的姐姐》依然強勢霸屏。青春和夢想的故事被複製到另一個節目繼續上演,抖音日前聯合四大經紀公司推出《練習生請開播》,《青春有你3》數日前官宣啟動招募,新一輪的男團選秀又要拉開帷幕。
但一個綜藝節目顯然不能承載起偶像團體的未來,即使嚴格按照工業化流程打造偶像團體,也無法決定市場對於偶像是否買帳,出道即巔峰是不少偶像團體面臨的集體困境。
公眾質疑在於,缺乏造星經驗的快手推出女團的意義是什麼?缺少綜藝熱度的快手女團如何走出出道即巔峰怪圈,實現大範圍出圈?
事實上,非典型快手女團的意義在於,快手在《創造營》《青春有你》《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之外為公眾提供了另一種女團可能:女生們不必是資本裹挾操縱的花瓶,不必刻意包裝人設,你就成為你本來的樣子,勇敢做自己。
練習生們也並非只有綜藝節目這一個出口,短視頻平臺憑藉流量優勢正在成為偶像產業最大變量。
對於快手來說,打造女團概念既是當下一次品牌營銷策略,也是對整個快手影視生態搭建的一次有益助力。
快手影視通過女團概念可以讓更多女性用戶對平臺產生價值認同,在快手,勇敢做自己,就可以被更多人看見。「人人都出道」不現實,但「開個快手號」卻可以為快手新增無數女性用戶。
此外,「每個勇敢做自己的女孩子,都在C位」理念也同此前大範圍出圈的《存在即完美》《看見》宣傳片一脈相承。快手底層價值觀沒有改變,聚焦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存在即完美》《看見》《多彩視界》均出自快手影視團隊,不斷出圈的混剪宣傳片讓快手影視從幕後走到臺前,此前快手影視還首次線上發行院線電影《空巢》。
按照快手影視方面的規劃,未來平臺內部資源會全力為女孩傾斜。影視劇、參投電影、音樂,多元化全方位發展。目前陳逗逗已經錄製四首歌曲,全年錄製目標是八首,火線妹已經做好兩首。另有兩位成員確定參演微劇,配合明星出演小短劇。此外還有各種商務活動、品牌宣傳、線下活動,快手女團首先可以滿足集團內部需求。
偶像批量製造背後,或許隱藏著一個更為宏大的影視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