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發起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大家看了嗎?
陣容相當豪華,集結了 8 位實力女星:白百合、郝蕾、齊溪、王智、奚美娟、楊紫、詠梅、楊冪。
流量有,老戲骨也不缺。
劇集話題度十足,一共由 8 個單元故事組成,囊括的女性議題有:
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容貌焦慮、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
口碑也不俗。目前播了 3 期,豆瓣評分已經高達 8.4。
一播出就被網友評價:過於人間真實,簡直是大型對號入座現場。
尤其最新一期《失眠人的夢》,由白百合飾演一位被枯燥生活折磨而失眠的家庭主婦。
她一身樸素睡衣,頭髮凌亂,把全職主婦的形象塑造得入木三分,也憑藉演技衝上熱搜。
全職主婦的絕望生活
大家先感受下,白百合塑造的全職媽媽 每天的生活,到底有多枯燥且重複?
窗外清晨的光照在天花板的燈泡上,這一幕被她看在眼裡。
準確來說,這一幕她天天看在眼裡。
起床後,她蓋上老公總是蓋不上的牙膏,為孩子們和老公準備早餐。
打掃衛生時,向出門的老公打招呼被忽略。
而等他們都吃完飯上班、上學後,她自己夾起剩菜就著泡麵隨便吃幾口。
扯掉老公撕得層次不齊的衛生紙。
刷劇玩遊戲。
躺在床上聽著呼嚕聲......
次日清晨,重複以往,再是一個清晨,再是重複。
漸漸地,枯燥且重複的生活讓她失眠,剛開始是喝酒、後來藥物也無法讓她睡著。
這就是她作為一個全職媽媽的生活,結婚 4387 天,不知從何時起日子就過成了這樣。
她也不是沒有嘗試過改變,懷孕前她擔任出版社的編輯。
因懷孕辭職後,她的生活逐漸被瑣事吞沒,默默無聞地付出勞動,聲音卻不曾被聽見。
試圖被注意到的她,對著鼾聲如雷的丈夫大喊,回應的只有鼾聲。
她厭倦了這種在照顧家庭的成就感和失去自我的失落感中反覆橫跳的生活。
但別人都說她嫁的是模範老公,對方不抽菸不喝酒,工作穩定按時回家,你還煩惱啥?
只有她自己知道,這種日子有多窒息。
漸漸地,她也放棄溝通。麻木和自我懷疑將她慢慢掩埋。
於是她的夢裡開始出現棺材般大小的土坑,坑裡有個害怕生活重複、滿臉恐懼的自己。
而現實裡對生活失望的她,在夢裡,也是那個拿著鏟子埋坑的人。
她心裡清楚得很,是她親手活埋了自己。
在她的夢裡,陽臺也成了禁錮她的地方,她大力喊叫求助。
她看見在臥室裡的另一個她,跟之前的無數個早晨一樣,無視求助中的自己拉上窗簾。
她內心對此已經毫無漣漪,放棄了掙扎。
這讓很多有共鳴的網友直呼:「真的就是這樣!」、「這就是我的切身感受」。
其實,《失眠人的夢》 不只是家庭主婦的困局,也映射了更多充滿焦慮迷茫的現代人身上。
我們每天機械地生活,重複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內心想做出改變卻只是無力掙扎, 久而久之也喪失了 想要創造的動力。
到底是誰囚禁了自己?其實是自己。
這部劇裡,有家庭主婦的痛苦,但又沒有將之粗暴歸因為「老公太自私」、「婚姻對女人不利」,這點 if 姐很喜歡,無論男女,已婚未婚,如果不想被生活中的困難所裹挾,最重要的前進力量是來源於自身。
清醒看到自己糟糕的處境,但不做「受害者」,而是重新為自己規劃、打算、行動起來。
這才是《 失眠人的夢》的意義。
自信的女孩更漂亮
還是漂亮的女孩更自信?
「魔鏡魔鏡告訴我,誰是世界上最難看的女孩兒?」
《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的開頭,齊溪扮演的女主 YOYO 就給出了這樣的靈魂拷問。
而她的回答是:「是我。」
塌鼻子、寬眼距、大腮幫子、毛髮稀疏……她對自己的容貌有很多不滿。
2 小時 37 分鐘,這是她每天必須花在照鏡子上的時間。
經過「裝修」之後,她從自己口中的「醜女孩」,變成了微博和朋友圈裡「最美的樣子」:
濃重的眼妝,歐式大雙眼皮,墊高的鼻梁,濃密的假髮...
然後,她再對著美顏相機「咔嚓」拍下無數張照片,精修三張發到朋友圈。
前後幾小時的努力,只為換來朋友的點讚,微信好友的誇獎。而這些誇獎,足以讓她滿意且沉迷。
為了參加同學聚會,她花了三個小時的時間精心打扮自己,終於站上了 C 位。
連班花都為她側目,曾暗戀的男生也主動提出送她回家。
她似乎贏了回來。
但她活得並不快樂。
對著鏡子卸妝時,她哭著說出自己的困惑:
「自信的女孩最漂亮」,還是「漂亮的女孩最自信」?
和很多人一樣,她曾經相信前者。
天生小腿粗壯的她,小時候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好,曾驕傲地拿過跑步比賽的冠軍。
但一次,她卻無意間聽到別人對她的議論:「看,她那條象腿」。
從此之後,她再也不敢露小腿,也再也不參加運動會。
她 還因為又瘦又高,被同學嘲笑像根麻杆兒,暗戀的男同學給她起了個外號「打狗棍兒」。
這個外號伴隨了她三年,也深深傷害了她三年。
她從此開始篤信: 「不是自信的女孩最漂亮,而是漂亮的女孩才最自信。」
但問題在於,YOYO 花費巨大的時間、精力、金錢去化妝,化成千篇一律的樣子,骨子裡卻還是那個自卑的自我。
因為她根本無法悅納「真實的自己」,始終對自己的長相極度不自信,甚至漸漸地失去了自我。
可這樣對嗎?這樣好嗎?
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反駁:「你憑什麼對我的容貌挑刺?」
正如片中⻬溪發出的一連串質疑:
「什麼是美?什麼是醜?美的標準是什麼?是誰定義了這樣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又是為誰定義?」
當然,她質疑的不是追求美麗的權力,而是對「不完美「的絕對否定:我的世界為什麼要圍繞別人的審美轉動?我曾引以為傲的健壯小腿憑什麼因為別人不喜歡而被我厭棄?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高白瘦很好,化妝整形也沒什麼不對,但真正的美,應該是包容的、廣闊的、多樣化的。
我們身上與別人不同的每一處都不是另類,而是獨一無二的。
你可以白,可以黑;可以胖,可以瘦;可以喜歡有輪廓感的歐美妝,可以追求亮閃閃的愛豆妝。
最重要的是, 你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封印在這樣一個逼仄、狹小的世界裡。
這大概就是《魔鏡》想讓我們看到的。
整個世界壓在女兒身上
最偉大也最可怕的媽媽
第二集《許願》,楊紫扮演的小雨,成長 在擰巴的原生家庭中,看似被愛,卻最缺愛。
她在 26 歲生日時,用視頻錄下了對媽媽說的話。
她後悔來到這個世界,因為媽媽懷著她的時候,爸爸出軌了。她想,如果沒有她,媽媽的人生也許會是另外一種樣子。
在長達 30 分鐘的哭訴中, 她把 20 多年來不敢說的秘密統統說了出來。
讓人意外的是,出軌的是爸爸,她恨的卻是媽媽。
媽媽遭到背叛後,跑到爸爸的單位大鬧一場,讓他身敗名裂、丟了工作。
就連離婚後,媽媽也沒能原諒爸爸,要讓這個男人一輩子活在愧疚裡。
於是,媽媽熬了一鍋小雨最愛喝的八寶粥,在裡面放了農藥,逼著女兒喝下去。
她也跟著一起喝,卻被鄰居救了過來。
媽媽告訴小雨,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壞的人,把恨的種子種在女兒心中。
兩個月後,爸爸因絕症去世。媽媽聽說後,只是冷冷地說了兩個字:「活該。」
媽媽不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愛情。生活再難,別人對她再好,她都不再接受。
這個世界上,女兒是她唯一敢愛的人。
她把整個世界壓在女兒身上,活成了最偉大最無私也最可怕的媽媽。
偷看女兒的日記;買通她的朋友,監視她的一舉一動;凡是做錯一點事情,就對她破口大罵……
近乎變態的控制欲讓女兒窒息,一心想要逃離。
小雨拼命學習,高考全校第一,大學選了最遠那所。
「你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努力嗎?就是為了離開你,越遠越好。」
可小雨還是沒能逃脫媽媽的掌控。
上大學、工作,媽媽無時無刻不在給小雨打電話,不接就打給小雨身邊的人,直到接了為止……
因為母親的影響,小雨從來沒有戀愛的打算。她沒有愛人的能力,不想愛,也不敢愛。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個特別喜歡的男孩,他對她說:「你知道人最勇敢的是什麼嗎?哪怕你知道也許會受傷,可還是選擇勇敢去愛。」
她終於卸下心防,戀愛了。
可是,母親第一時間趕了過來,找到男孩,說他配不上自己的女兒,讓他離開,越遠越好。
為了女兒,母親付出了所有。小雨對她,有理解,有感恩,有心疼,但更多的是牴觸,是埋怨,甚至控訴。
小雨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什麼都沒做錯,卻被迫在怨恨中長大,成為母親報復男人的武器,和彌補人生遺憾的工具。
一個媽媽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從來不是 24 小時圍著孩子轉。
她能為孩子做得最好的事是,讓自己真正快樂起來,給孩子樹立一個「愛自己」的榜樣。
所以,小雨 26 歲的生日願望是送給媽媽的一句話: 「媽媽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
而孩子呢,也不必把父母的感情的錯,全都攬在自己身上。
王鷗在微博也安慰「小雨」說:「每個人對於世界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攬下那些『錯』,不要責怪自己,不用那麼懂事,願你自由,找到生活的快樂,好好地愛自己。」
目前,還未播出的 5 期內容,節目組也已經發出了預告。
《重塑》中,詠梅演繹的角色講述了女性的中年危機。 ▼
郝蕾是《她和她的房間》裡,扮演一位常年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 ▼
在《完美女孩》裡,楊冪挑戰了 AI 機器人,主題是「物化女性」。 ▼
王智在《時間表》裡,講述的則是「大齡單身」的困擾。 ▼
還有《雲重傳》,主題是「重男輕女」。 ▼
當然,哪怕《聽見她說》不能做到每一個單元都盡善盡美,這個女性獨白劇出現本身,都具有重要意義。
比起讓女性說出無懈可擊的話,更重要的是, 讓女性開口說話,讓女性說的話被「聽見」,哪怕說得不完美。
《聽見她說》描述了女性困境,也不只有女性困境。
無論你是什麼性別、年齡還是職業,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從重複困境跳脫出來,是每個人一生的必經的課題。
希望大家都能從這個系列短片中,找到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