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一直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從今年大爆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到電視劇《三十而已》,似乎都在向社會發聲——
婦女獨立,男女平等。
但是,十四為什麼要加一個似乎?
因為在十四看來,這兩個作品都不過是為了在迎合流量,吸引眼球。
這些製作者從一開始就沒想過為女性真正的發聲,而是乘著女性獨立的口號浪聲去賺一波快錢,盆滿缽滿。
事實上,他們也做到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打著大齡女性一樣美麗的口號,最後卻還是把姐姐們組成所謂商業女團推進流量旋渦。
綜藝的目的早已與女性崛起毫無瓜葛,姐姐們最終也只是淪為純粹的斂財工具。
《三十而已》則是從當代女性年齡焦慮容貌焦慮出發,看似傳遞正能量,輸送正價值,但是在電視劇裡——
它通過醜化當代男性引起兩性對立,並且把劇情的重點放在出軌、攀比、抓小三等等流量話題的製造上,最終這部劇的意義是什麼?
他只是一個女性觀眾的爽作與垃圾桶,與女性崛起可以說背道而馳。
但是,在11月17日靜悄悄上線的一個綜藝卻讓十四第一次真正感覺到導演與製作組的決心與理想。
他似乎,真的想為當代女性說一點什麼——
《聽見她說》
這個由趙薇牽頭的節目,與其說是綜藝,它更像是公益。
八個主演,全是義演。
八個故事,全是痛點。
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容貌焦慮、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
每一個痛點,都直指當代女性焦慮的核心。
沒有花裡胡哨的流量劇情,只是簡單的獨角戲。
硬核,且真實。
一、你給自己的顏值,打幾分?
大家每天照鏡子都照多久?
十分鐘,一個小時,還是更長?
十四不知從何時開始,但凡走過有鏡面的地方,都會不自覺的對著鏡子比劃幾下。
電梯、轎車、甚至是寫字樓。
我們,是不是對自己的容貌過於在意了?
齊溪飾演的女孩兒,就是一個有著嚴重容貌焦慮的女孩子。
她每天對著鏡子的時間,有2小時37分鐘。
她對自己的外貌極度沒有自信,所以需要花費格外長的時間「裝修」自己的容顏。
這個世界,對沒有顏值的人從來都是殘酷且苛刻的。
尤其,是對於女孩來說。
齊溪深諳這個道理。
網絡就是一面人性的鏡子,他把人類心底最骯髒的想法都一一呈現。
十四記得前幾天,在一個論壇裡有一個網友發了一段視頻——
視頻的內容,是一個男生用超級瑪麗向女友求婚。
這本是一段浪漫溫馨的求婚視頻,但是底下的評論除了祝福,最多的就是譏諷女孩子長相身材的言論。
沒有顏值的人,似乎連得到祝福的權利都沒有。
相反,擁有顏值的人,似乎即使做了天大的壞事,也能得到原諒。
例如最近王思聰評價半藏森林的一條評論置頂熱搜第一。
58.9萬的點讚量,讓十四不由讚嘆網友的下限到底還有多低。
在第一集《魔鏡》裡,齊溪飾演的女孩說,周邊沒有人說她醜,她的焦慮是因為自己討厭自己。
誰人不愛美麗的容顏?
但是十四認為,這種過分的容貌焦慮,更多的是因為社會周遭的環境逼迫女孩——
你要學會化妝,你要學會穿搭,你要學會精緻。
不然,你連和其他人一起站在起跑線的資格都沒有。
初中的齊溪,就是如此。
她又高又瘦,沒有胸,沒有屁股,啥都沒有,在班裡就是個不起眼的存在。
暗戀的班長不會在意她,班花不會正眼瞧她。
但是畢業以後第一次參加的同學會,她花了三個小時「裝修」自己。
入場的那一刻,她變成了全場的C位。
所有人的目光、話題始終圍繞著她。
這個社會在用血淋淋事實告訴女孩子——
長得漂亮,才有話語權。
長的好看,就是資本。
自卑的齊溪最終決定,前往整容醫院讓自己改容換面——
她要開雙眼皮、削骨、墊山根、豐唇。
能改的,全都改,不能改的,也要改。
整容醫生問她:
「你為什麼要做手術?」
齊溪哭著說道:
「我覺得我很醜。」
十四不清楚,到底是怎樣的環境,才能讓一名女孩自卑到哭訴著說出「自己很醜」的刻薄言語。
老醫生嚴肅的說道:
「我是一名從業三十年的整容科醫生,相信我,你不需要整容,你真的很漂亮。」
是不是有一股濃濃的雞湯味?
十四也如此認為。
但是,現在的社會,也許正需要一些這樣的雞湯來補一補身子。
二、美,從來不是如此狹隘的詞語。
《聽見她說》的第一集,只有短短不到三十分鐘,但導演趙薇通過這個短片,提出了許多問題——
到底什麼是美?美的標準和定義又是什麼?
容貌焦慮的女孩子應該怎麼辦?
片子裡並沒有給出這個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法與答案。
因為,這個問題沒法真正的解決。
你不能讓長得普通的人「唰」的一下變成帥哥美女,你也不能把所有人心中的偏見一掃而盡。
因為現實似乎在告訴所有人——
長得醜不是一種罪孽,但它是一種不幸。
但,至少,得有人提出這個問題,重視這個問題。
社會的改變很難,十年前被禁播的電影,五年前可能就只需要刪減內容。
而現在,只需要加一段結尾字幕,就可以在院線上映。
問題的解決,從來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但首先,你得讓所有人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聽見她說》的初衷,也許就是如此。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十四說的大道理一堆,但誰又不喜歡美麗的事物。
但,誰都會老去,誰都會長滿皺紋,頭髮花白。
如果到最後,褪去一切的外殼,你僅僅剩下外貌這一個優點,那又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
起碼,短片裡的有一句話說的很對——
美,從來不是這麼狹隘的詞語。
十四希望,《聽見她說》可以作為一個真正的發聲平臺,讓更多人意識到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