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對自己的長相滿意嗎?
我不知道別人,反正我曾經為容貌焦慮過。
在我中學時代時,長得特別胖,身邊很多同學給我起外號,有那麼一段時間,內心承受著太多嘲諷和冷落。
6歲時,記得鄰居家阿姨帶兒子來找我玩,阿姨對其兒子說:
「你不是一個人無聊嗎?快去找小夥伴玩吧。」
他看了我一眼,立馬轉頭看向了他媽媽:
「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她長得太醜了。」
好吧,當時雖然童言無忌,但確實是傷害到了我。
以至於後來,我下定決心自律,運動、護膚、好好生活,改變自身狀態先從形象開始。
我相信不止是我,中國百分之七十的女性都曾有過「容貌焦慮」,又或者,這種焦慮感依舊伴隨到現在。
你應該也聽過這樣的話:
「你的臉太大了。」
「你最近是不是又胖了。」
「那個人眼睛好小,鼻子好塌,湊在一起是真的好醜。」
評價完一番,還會繼續找一個對比來說:
「你看人家某某某是真的好看啊。」
「那身材,是真的羨慕。」
說者無意,可聽者有心。本就不自信的她,加上你這麼比較,就更加開始懷疑自己了。
嚴重的情況下,有的人居然認為自己的存在就是一個錯誤。
02
我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對美醜有了定義。
不難發現,身邊的同學優先會去找長得好看的人玩耍,而另一部分人群,會因為長得矮、皮膚黑、身材太胖等外貌原因,引起周遭同學的調侃和戲弄。
小時候越是受人欺負,長大越容易身陷外貌焦慮無法自拔。
就像我一個朋友。
從小比別人長得低,而且好說話,不懂拒絕,別人讓她幹嘛就幹嘛,久而久之,這份好,在別人眼中成了理所當然。
稍微有一次不順從,她們就會集體實施「冷暴力」,好多天不理我朋友。
她後來和我說,一直以來她都會因為身高自卑,因為長得矮小,怕別人欺負她,於是不敢得罪任何人。
後來青春期,她長了一臉痘痘,至今都還沒有落。有那麼幾年裡,她能深刻感受到,身邊的人都在背後對她議論紛紛,很多關係,也在慢慢疏遠。
如今,朋友為了她的臉,詢問過了很多醫生和美容師,在臉上投資了不少錢,她現在只想通過彌補的方法來糾正自己的外貌。
你說,容貌就真的這麼重要嗎?
朋友是這麼回答我的:
不是重不重要的問題,小時候因為外貌忍受了太多嘲諷和攻擊,這種陰影是揮之不去的,長大後這些缺點是敏感且不能提的,正是過於在意,所以過於焦慮,以至於想要做出改變。
可改變之後,難道就不焦慮了嗎?
不會的。
03
前陣子看過趙薇導演拍的一部獨白劇《聽見她說》。
女主人公每天都會花很長時間照鏡子,看鏡子裡的自己,哪哪感覺都不好看,於是每天都會畫著大濃妝來掩飾自己的缺點。
打開美圖秀秀,拍幾張好看的自拍,精修一小時,發一個朋友圈,看著蹭蹭上漲的點讚人數和一條條誇自己的評論,整個人會突然變得很開心。
卸了妝之後呢,看著有太多缺點的自己,一下子心情又跌落到了谷底。
這讓很多女性都在此片中找到了共鳴,趙薇也說:「我二十多歲的時候,也每天都覺得自己滿臉是缺點。」
我們每個人都不滿意自己,會因為容貌而焦慮,但能真正解決這種焦慮的,是要想盡辦法去改變內心的自卑。
最近在看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張檬說:
「活到現在,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整容,這幾乎斷送了整個演藝生涯。」
整容的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因為別人說她醜,讓自己變得不自信,認為自己是醜女;
另一個是為愛整容,當時男朋友嫌棄她長得醜。
愛情本沒有錯,錯的是為愛失去了理智,而傷害了自己。
張檬本身其實長得挺好看的,但現在整容卻把她之前的靈氣整沒了。她本以為自己選擇了整容會留住愛情,可不幸的是,到頭來愛情沒了,事業也沒了。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女性。
一談戀愛,就完全失去了自我,在她們的觀念裡,愛大於一切,為了對方,可以傾其所有,只為討對方歡心。
這些都是不自信的表現,這樣下去,最終受傷害的,始終都是自己。
畢竟,沒有人喜歡卑微到塵埃裡的你,好的感情,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勢均力敵。
04
到底是自信的女孩才漂亮,還是漂亮的女孩才自信?
我很喜歡導演趙薇給出的答案:
「我不完美,完美多蒼白;我很完美,完美地成了我自己。」
其實,我們自信的樣子,就是最美的。
沒有誰,可以規定你要活成什麼樣子,你想以一個怎樣的姿態在這個社會立足,從來都是由自己決定的。
楊絳先生曾說:
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
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
追求完美沒有錯,但方向一定要找對。
讓人真正強大的,並不是浮於表面的容貌、身材等之類的,而應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自信,只有這份美,才能讓我們成為這幅皮囊真正的主人,而非奴隸。
「要相信自己,有時候缺點你認可它,它也是很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