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22位新聞主播大起底……

2021-02-10 山西廣播電視臺

繼李瑞英、張宏民從《新聞聯播》退居幕後之後,另一元老級的播音骨幹李修平也將就此告別播音一線,退居幕後。日前,有媒體報導,李修平的工作去向極有可能是從央視播音員主持人業務指導委員會,李修平或從事幕後工作。

自此,《新聞聯播》播音組剩下7位主持人,分別是:王寧、康輝、郭志堅、郎永淳、海霞、歐陽夏丹、李梓萌,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2歲。

52歲的李修平自1989年進入央視以來,已在《新聞聯播》的播音崗位上工作了25年之久。李修平的簡歷非常簡單,1963年2月16日生於甘肅蘭州,1987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1989年來到中央電視臺,開始主持《新聞聯播》節目。2005年,李修平與張春賢結婚,同年獲得央視年度優秀播音員主持人。李修平是享有「國臉」美譽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首席女主播。

「我們家沒有搞文藝的人」

李修平是怎麼走上播音員道路的?從她的一段自述中可以找到答案。

「常年在外奔波的爸爸回家過年,成了我們全家最幸福的一種期盼,因為他的到來,我們家也開始有了男人的味道。小時候,爸爸給我的感覺是一年只能見上一面。他是橋梁工程師,常年在外奔波。因此,他過年的回家,就成了我們全家最幸福的一種期盼。我那時候對父親有種敬畏,特別怕他,但又特別想見他。為了爸爸的到來,很多事情都是為他做的,比方說,我要求自己今天要把作業寫乾淨,因為要給爸爸檢查;衣服也別弄髒了,因為要爸爸看著我乾乾淨淨……」

「爸爸一般是臘月二十九左右回家。咚咚咚一敲門,我們幾個孩子全都跑到門邊候著。媽媽把門打開,父親帶著一身寒意和煙味進來。和母親說過幾句話,父親總是第一個把我抱起來,用臉蹭蹭我,問想不想他?望著他黑黑的臉,既陌生又親切,我使勁地點著頭。因為父親的到來,我們家裡開始有了男人的味道,也有了更多的歡樂。我記得特別清楚,爸爸抱完了我,就會從一個布兜子裡拿出很多吃的,像柿餅、葡萄乾兒什麼的。其實我本來不愛吃柿餅,但因為是爸爸帶回來的,我就特願意吃,吃起來也特別的香。但現在,一看見柿餅我就想起爸爸。」

「爸爸回家,團圓了,給我的感覺是大家都很興奮。到了三十晚上,雖然我們家沒有搞文藝的人,也缺少這方面的專長,甚至連件像樣的樂器都沒有,但總要開個家庭音樂會。『來,咱們熱鬧熱鬧。』我們幾個孩子特別願意聽爸爸這句話。因為我覺得自己是家裡文藝細胞最多的,所以每次都是爭著『我報幕』什麼什麼的,特主動。音樂會上,大姐唱支歌;哥哥朗誦首詩;二姐呢,借個小口琴吹上一曲;我更甭說了,又唱又跳。一家人其樂融融。窗外地凍天寒,室內溫暖如春。時間過了這麼久,但想起那一幕幕的情形,就像剛發生似的,特清晰。我童年的春節讓人歡樂,讓人懷念。」

 

央視搶來的「國臉」

李修平一直喜歡大家庭的氣氛和氛圍,一直想把父母從蘭州搬來一起住,然而不幸的是父親在1999年那個冬天永遠地走了,李修平只有把全部的孝心盡在82歲的母親身上。

1987年2月,中央電視臺要從即將畢業的北京廣播學院25名女生,8名男生中間選4人留下來實習,時間為期2個月,試鏡那天,每個人都要事先準備好25份報紙中抽取一張,念一段新聞稿。大家你爭我搶,輪到排在最後一位的李修平,就剩下一張光禿禿的廣告版,當時的廣告版很呆板,沒有今天那麼水靈。然而,一向簡單的李修平,無心插柳的幾句廣告語,再加上清純的氣質,使她成為實習生中的四分之一。

  

臨畢業時,形成了幾家電視臺「搶人」的局面,中央電視臺要留她,上海電視臺三次派人事處處長前來與她面談,甘肅電視臺憑鄉情鄉音打動她,最後,李修平還是決定回到甘肅蘭州。

1989年的夏天異常乾燥,正當李修平專心工作之時,一封借調公函從中央電視臺發到甘肅廣播電視廳,為了留住爭取回來的人才,甘肅電視臺遲遲沒有下文,而急需人才的中央電視臺,這回來了個迂迴戰術,委派新聞部主任和人事處長拿著央視公函直飛蘭州,直接找到了甘肅省委宣傳部,意思就是政治任務,拉開了「你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的架勢,時間又過了2個月,中央電視臺一催再催,甘肅電視臺眼看實在頂不住了,,只好忍痛割愛,李修平也就從此從甘肅到北京,從地方到中央,實施角色的大轉換,人生大轉折。

有人評價說,李修平是中國最樸實的新聞播音員之一。多年來,她在自己的小小主播席上用樸實的語言風格為觀眾服務,大家喜歡她的這種「親民」風格。親民是她的個性,也是她性格的體現。採訪李修平,她沒有獲得殊榮的張揚,一如既往的淡定、恬靜。

髮型為什麼25年不變

大家公認李修平有很好的觀眾緣,她經常接到很多觀眾來信,在信中她觸摸到了觀眾的信任與理解。第一次播《新聞聯播》的時候,就收到了很多觀眾的來信。「當時對我播新聞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說我太年輕稚嫩了,不像播新聞的。還有一種就是說我給中央電視臺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風。」也難怪,那時剛進央視的李修平20出頭,留著長發,扎著馬尾,與別的新聞播音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連領導也找她談話:這樣太年輕了,有點兒壓不住啊。「兩個月後,造型師就給我剪了短髮,領導一看覺得挺滿意。我上初中以後就沒有留過短髮,真是覺得挺可惜的。」沒成想,這樣的髮型一留就留到了現在。

這麼多年,沒變過,作為女人不覺得煩嗎?她樂了:「這樣挺好的,適合我的工作啊,我也已經習慣了。」還有觀眾給她來信問:每天面對這3尺主播臺你不煩啊?李修平又樂了:「這麼多年了,每天都在那兒播新聞,想想也是,可是你再想,每天都有來自全世界那麼多的新聞,我們第一時間傳達給觀眾,這又是多大的一種樂趣啊。」

嚴格地說,新聞播音員是一種非常樸素並且有點呆板的工作,為了要給觀眾傳達新聞的真實與快捷,電視臺取消或淡化了所有的有礙於此的因素,播音員面對觀眾時總是一種固定的場景和大致相同的面孔,它單調、平面。由於面對鏡頭面對觀眾時總是化著妝總是一個「大二寸」照片,天長日久,李修平覺得這不平實,甚至「虛假」,這種感覺困擾著她,所以她喜歡自己的「真實面目」——粉黛不施。

生活中的她有點「土」

有熟悉李修平的人說,生活中的她「土」,好象她總是穿西服風格的服裝。現在新潮女裝抬眼就是,即使職業女裝的款式和面料也早已更新換代多少回了,而她卻是老一套。還有,她不化妝,這在當今的職業女性中是少見的。

  

「你不化妝是為了保養皮膚,還是對自己容貌或者素質的自信?」李修平回答:「我喜歡素麵朝天。」

不止一次認出她的觀眾說:李修平,你比電視上漂亮。這話使李修平愉快,但是她並不是僅僅為此而一反世俗,她喜歡的是她從中找到了一種真實的、踏在大地上的實實在在的感覺。

李修平1989年從甘肅電視臺調到中央電視臺做《新聞聯播》的播音員。記得當初她播音時弱弱地顯得有點不堪重負。在一篇文章裡,李修平曾經說起過自己「笨」的往事:一篇新聞稿幾遍都通不過。不間斷地努力工作使李修平很快成熟起來,她的播音清新、溫和、自然大方,她使一向嚴肅有餘的新聞聯播多了一份親切,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觀眾的喜愛。李修平自然而然地成了具有全國知名度的名人。

名人常常會有一種被眾人放逐或被束之高閣、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感。

  

李修平說:「孤獨?我不孤獨。如果把自己高高地架起來,好像別人的素質都低下,那怎麼能行?中國有八億農民,電視觀眾中農民佔大多數,農民也需要看電視,來了解國家大事和世界情況。」李修平非常自然地回答。她的思路、角度是國家電視臺《新聞聯播》播音員的,也是李修平的。

在中國,尊重農民看得起農民的人大都心地善良,能平等待人,尊重別人的人格與自由。李修平正是這樣的人。

李修平說,我總覺得,每個人都有最閃光的地方。城市的朋友見多識廣,農民呢特別純樸重感情,他端給你茶水的碗可能不乾淨,讓你坐的炕也髒,可是他的那份真誠真讓你感動,送你走的時候,送一程又送一程,恨不得送出十裡地。

  

李修平曾經到陝西省銅川採訪過,在那裡一群一群的農民滿滿站了一山坡。她說,「那是冬天啊!」李修平從農民的熱情中深深地體味到了農民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悄然融入她的內心。

「這是我的工作,我珍惜這份工作,從一開始我就踏踏實實,以後我會更加踏踏實實的。榮獲優秀播音員主持人帶給我的是責任和壓力,我會在今後更加努力地去做好工作,來回報全國億萬觀眾。」說起責任和壓力,自從坐在《新聞聯播》的播音席上就一刻也沒有輕鬆過。1997年開始實行直播,這是對播音員最大的挑戰。「越是重頭新聞越是來得晚,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稿子都像大家所想的有充分的時間去準備,遇到那種特別長的稿子的時候,真是踩著雷下來。」李修平處變不驚:「不求不發生錯誤,但求少發生。直播播出去了就沒有彌補的可能了,當然現在已經是問題越來越少了。我覺得成為一個好的優秀的播音員,氣質、親和力、包括業務功底,心理素質以及對新聞的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

「我沒有名人的感覺,我只不過是處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這個位置上,由於工作性質常常和大家見面而已。」李修平如此看待她的主播工作。

再看看那些熟悉的臉

22位央視《新聞聯播》主播大起底

央視《新聞聯播》自1978年元月1日開播至今,已走過37載。

李修平的告別,再次讓人矚目這一中國收視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的「門面」——《新聞聯播》主播們。

新聞聯播主持人歐陽夏丹、郎永淳、郭志堅、李梓萌

在職主播

歐陽夏丹

1977年出生於廣西,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

1999~2003年8月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工作。

2003年8月進入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工作。

2003年10月20日至2009年6月17 日主播《第一時間》,其間還主持過各種大型活動,以及奧運特別節目《全景奧運》。

2009年7月加盟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主播《共同關注》。

2011年8月8日,加入《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隊伍中。

郎永淳

1971年出生於江蘇睢寧,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專業,後在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學習。

曾主持央視午間節目《新聞30分》十餘年,期間多次主持央視大型新聞專題類直播節目。

2011年9月開始在央視《新聞聯播》節目擔任主播至今。

郭志堅

1971年出生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縣,自幼喜愛寫作和朗誦。

1992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1996年進入北京電視臺播音部擔任《北京新聞》播音員,1998年調入中央電視臺播音組,先後主持《晚間新聞報導》、《現在播報》等新聞節目。

2007年12月9日搭檔李瑞英亮相《新聞聯播》。

李梓萌

1977年出生於遼寧瀋陽,2000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後分配到中央電視臺。

曾經主持過《文化報導》、《國際時訊》。

2006年6月5日,成為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主播之一。2007年12月正式成為《新聞聯播》主持人。當月,分別搭檔康輝、羅京兩度亮相《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主持人李修平、海霞、王寧、康輝

李修平(2015年3月退居幕後)

1963年出生於甘肅蘭州,1987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1989年由甘肅電視臺調至中央電視臺,主持《新聞聯播》至今。

2013年2月正式受聘為西北師大兼職教授,參與該校研究生培養、專業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海霞

1972年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1993年5月從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直接進入中央電視臺新聞部播音組工作。

1999年9月20日起主持新聞節目《現在播報》,2007年12月6日主持《新聞聯播》至今。2009年8月起主持《新聞20分》(已停播)。

2011年6月,海霞當選為河南省青聯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2014年5月,海霞被聘為河南省直屬機關青年聯合會名譽主席。

王寧

1964年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1981年畢業於青島31中,1983年進入青島電視臺任新聞播音員。

1986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1989年畢業後被選入中央電視臺任新聞播音員。 與央視少兒節目《大風車》主持人「金龜子」劉純燕是一對夫妻。

康輝

1972年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1993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同年進入CCTV新聞中心,服務至今。

歷任CCTV-1《晚間新聞報導》《新聞早八點》、《現在播報》主播,新版《東方時空》、《午夜國際觀察》主持人。

因出色的工作表現,2001年破格晉升為主任播音員(副高級職稱)。

2006年6月5日晚,康輝搭檔李梓萌亮相《新聞聯播》主播臺。2009年12月22日康輝和敬一丹獲聘為廣西民族大學兼職教授。

主持人李瑞英、張宏民、賀紅梅、張政

退休主播

李瑞英

1961年7月16日生於北京,1983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1983年畢業後在江蘇電視臺從事新聞播音,1986年調回北京廣播學院任教,不久後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

歷任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代表;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中國廣電播音主持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中央電視臺業務指導執行主席、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

張宏民

1961年出生於河北省保定市,1982年從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後進入央視,其聲音純厚,外形帥氣,主持風格親切近人。

2009年獲得全國播音員主持人「金話筒獎」。2009年獲得全國播音員主持人「金話筒獎」。央視2010年度十佳甲級主持人之一。

賀紅梅

出生在河北省秦皇島市,1990 年初從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被選調到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編輯部播音組工作。

1990年,賀紅梅曾作為實習生擔任過一段時期《新聞聯播》的主持人,1995-1997年間賀紅梅曾任《新聞聯播》主播。

現主持央視綜合頻道和新聞頻道並機播出的午間節目《新聞三十分》,並擔任《新聞聯播》節目的配音工作。

張政

1966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大慶市,1989年從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後中央電視臺播音員、節目主持人。

工作期間,通過學習獲得北京廣播學院電視藝術專業碩士、博士學位。2004年離開了主持的《正大綜藝》《朋友》之後,張政出任中國廣播藝術團副團長,2007年擔任文化部中國演出管理中心主任。

2009年12月,張政任新疆阿勒泰地委副書記(廳長級)。2012年2月,出任銅仁市委副書記(保留正廳長級)。2012年7月,任黔西南州委副書記(保留正廳長級)。2013年1月,任貴州省黔西南州委書記。


主持人楊柳、邢質斌、趙忠祥、肖曉琳

楊柳

1968年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1989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後分配到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新聞編輯部播音組工作。

1989年6月8日至1997年9月5日一直從事《新聞聯播》《晚間新聞》《世界報導》《早間新聞》《新聞三十分》等欄目的播音工作,1997年9月調入中央電視臺文藝節目中心國際部環球組工作,擔任《環球》節目主持人及編導。

現為《子午書簡》、《電視詩歌散文》、《十視之窗》等節目主持人。

邢質斌

1947年出生於河北省邢臺市,196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文革」中曾經下放到石家莊市無極縣插隊,擔任縣公社大隊廣播站廣播員。

當時雖是臨時客串卻表現出出眾的廣播才華,輾轉到北京郊區大興縣南郊農場工作後做了一段時間專職廣播員,後被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行家發現選中推薦進修於中國記者協會新聞學院。

1974年進入中央電視臺(當時稱「北京電視臺」),後擔任《新聞聯播》播音員。2009年7月正式退休。

趙忠祥

1942年生於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1959年進入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前身北京電視臺,擔任播音員,是中國第二位電視播音員、第一位男播音員,曾擔任「新聞聯播」節目的播音員。

在中央電視臺40餘年的工作中,擔任過新聞、專題、綜藝等各類重要節目的播音與主持工作。

2011年,與廣西衛視聯手推出中國第一檔實景思辨秀節目——《老趙會客廳》。同年,又攜手天津衛視打造全新娛樂節目《王者歸來》。

肖曉琳

1962年出生於湖南長沙,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後回到長沙電臺工作。長沙電視臺成立後,她又成為了長沙電視臺的第一批播音員。

後調入中央電視臺,主持《思考與觀察》。隨後又主持了《焦點訪談》、《半邊天》、《社會經緯》。1989年曾擔任《新聞聯播》主持人。

曾經的主持人呂大渝、杜憲、李娟、薛飛、盧靜

離職主播

呂大渝

1943年出生於重慶,十歲那年拍攝了電視《祖國的花朵》,其中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至今仍被傳唱。

1960年,16歲的她在眾多候選人中獨佔鰲頭,叩開了中央電視臺大門,與沈力、趙忠祥一起成為我國第一代電視播音員。

「文革」期間,她被以「炮打中央文革」的罪名定為「現行反革命」,之後歷經磨難與艱辛。

1978年,已獲平反的呂大渝隨鄧小平訪日,以一襲全白的西服和皮鞋風靡日本,被日本人稱為「白衣天使」、「北京戀人」和「鄧小平一行中的第二號人物」。

杜憲

1954年9月23日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為中國傳媒大學)。她是著名影星陳道明的夫人。

上個世紀80年代末之前,杜憲作為央視《新聞聯播》女主播,其端莊高雅的形象深入人心。

後來這位「中國第一女主播」轉行,到經濟部去當編輯並進入經濟管理研究生班進修。之後,出任電視片《中國小城鎮》的主持人,跟隨攝製組途經雲、貴、川、藏等地。

2000年1月,受聘鳳凰衛視,主持《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穿越風沙線》、《尋找遠去的家園》節目。

李娟

北京廣播學院的第一批播音專業學員,1961年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工作。1973年被選調入中央電視臺。

1980年中央電視臺推出晚間黃金時段的《新聞聯播》,李娟成為全國收視率最高的名牌節日的第一批主播。

從事播音工作達35年,一度是家喻戶曉的播音明星,在上世紀80年代主持《新聞聯播》期間曾多次採訪來華的外國首腦。

薛飛

1982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原著名節目播音員、主持人。曾是上世紀80年代最著名的男主播之一。

1989年,離開《新聞聯播》節目組。

1992年,薛飛赴匈牙利定居, 曾多次主持拍攝多部電視劇,在異國他鄉風塵十載,2001年,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的薛飛回國。2003年起在中華女子學院任教。

盧靜

1960年出生於北京,1983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1983年9月起,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部播音組任新聞播音員併兼任各類節目主持,並主播《新聞聯播》等節目。

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研究所所長。

已離世的主持人羅京曾經主持的節目

離世主播

羅京

1961年5月29日生於北京市,1979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1983年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臺主持《新聞聯播》節目。與趙忠祥、宋世雄並稱「播音三巨頭」,播音平和、穩重、權威,氣息和共鳴水準很高。

2008年8月31日,羅京最後一次在新聞聯播節目中播音。9月,羅京被確診患有淋巴瘤,並暫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療。

與病魔鬥爭了10個月之後,2009年6月5日7時05分,羅京病情惡化,致心臟衰竭醫治無效,在北京307醫院逝世,年僅48歲。

相關焦點

  • 李修平:告別新聞聯播(央視22位新聞主播大起底)
    繼李瑞英、張宏民從《新聞聯播》退居幕後之後,另一元老級的播音骨幹李修平也將就此告別播音一線,退居幕後。據媒體爆料,對於李修平的工作去向,她極有可能到央視播音員主持人業務指導委員會從事幕後工作。此後,《新聞聯播》播音組剩下7位主持人,分別是:王寧、康輝、郭志堅、郎永淳、海霞、歐陽夏丹、李梓萌,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2歲。
  • 她是央視新聞女主播,卻在屏幕上22年不說話!
    央視有這樣一位女主播,她在節目中從來都是一言不發,只是默默的打著手勢,為特殊人群提供新聞信息。她就是央視手語主播周曄。儘管周曄已經54歲了,但她還像年輕人一樣風風火火,精緻的五官配上幹練的短髮、瘦高的個子,與人們頭腦中對新聞主播的印象完全吻合。除了手語主播這個身份,54歲的周曄還是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她覺得這才是她的主要工作,「那個純屬兼職,是副業,沒想到弄這麼大的一個動靜。」
  • 15位央視美女主播幕後照片曝光(組圖)
    蔣小涵(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近日,知名博主北京冬雨曝光了一組央視女主持人幕後照,包括周濤、董卿等在內的15位美女主持在列。現擔任CCTV中文國際頻道《海峽兩岸》、CCTV新聞頻道改版後的《新聞30分》、《法治在線》、《國際時訊》欄目主播。
  • 女主播鄭麗亮相《新聞聯播》,一個月「上新」4位
    今晚,央視《新聞聯播》又又又又有了新面孔,主播鄭麗。 這是近期《新聞聯播》上新的第四位主播,在此之前,已新增寶曉峰、潘濤、嚴於信三位新主播,加上康輝、李梓萌、海霞、郭志堅、歐陽夏丹、剛強等,《新聞聯播》已經有了10位主播。
  • 第四位!《新聞聯播》迎新主播鄭麗
    9月24日,央視《新聞聯播》繼昨晚迎來首位85後新主播嚴於信後,今晚又一位新主播鄭麗亮相。鄭麗成為《新聞聯播》自9月以來的第四位新主播。9月10日晚央視《新聞聯播》迎來了新主播——潘濤。1998年潘濤調入上海衛視新聞部,成為東方衛視力捧的新聞主播,並擔任《每日財經》《上海衛視》《投資上海》的主持人。2016年,潘濤進入中央電視臺主持《晚間新聞》節目。潘濤表示,加入央視是忠於初心,「以往的平臺和現在的平臺,一個是土壤,一個是陽光,意義同樣重要」。
  • 央視《新聞聯播》那些熟悉的主播們
    昨晚(9月10日),央視《新聞聯播》,來了一位新面孔!據央視新聞,今天的《新聞聯播》迎來了新主播——潘濤。此前,他是央視《晚間新聞》的主持人。1981年7月,邢質斌首次與趙忠祥以男女主播、相互搭檔的形式正式出鏡《新聞聯播》。
  • 央視《新聞聯播》啟用80後蒙古族美女主播
    新聞聯播主播,一直被大眾稱為「國嘴」,全程直播,相當的壓力山大。寶曉峰,央視主持人,主播央視新聞欄目。曾經主播過:《亞洲報導》、《新聞早8:00》、《媒體廣場》、《朝聞天下》、《新聞30分》。現任《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主播。參加過中央電視臺優秀青年社會實踐考察團的活動。
  • 潘濤,央視新聞新主播
    潘濤,男,漢族,1971年7月12日出生於四川省,央視《新聞聯播》主播,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學。1998年,調入上海衛視新聞部,成為東方衛視力捧的新聞主播,並擔任《每日財經》、《上海衛視》、《投資上海》的主持人 。2000年,獲得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主持和播音作品一等獎 。2003年,擔任東方衛視新聞欄目《城際連線》的主持人 。
  • 新聞聯播:2位新晉主播首次合體,主播說聯播迎潘濤寶曉峰雙口播
    ——————————————————【曉今娛特供「今日頭條」獨家原創,嚴禁任何形式轉載】——————————————————央視的鐵粉肯定每晚必關注《新聞聯播》及其子欄目《主播說聯播》,9月份《新聞聯播》剛剛上新的寶曉峰、
  • 央視新聞主播潘濤《新聞聯播》首秀用力過猛,表情豐富被網友吐槽
    央視新聞主播潘濤《新聞聯播》首秀用力過猛,表情豐富被網友吐槽9月10日晚間,央視《新聞聯播》節目毫無徵兆突然納新,原《晚間新聞》主播潘濤和海霞一起搭檔,出現在男主播的位置上。早就知道《新聞聯播》缺人,近期會增加新人,但完全沒想到是先增加的男主播潘濤。
  • 央視《新聞聯播》今晚迎來第四位新主播鄭麗,她曾有個「教師夢」
    繼潘濤、寶曉峰和嚴於信後,今晚,《新聞聯播》本月「上新」的第四位主播鄭麗大方亮相。1997年至2002年期間,鄭麗就職於黑龍江電視臺,主持過《新聞夜航》等當紅欄目;2002年10月,鄭麗調入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主持《朝聞天下》《午夜新聞》等節目,她與《新聞聯播》首位80後主播嚴於信就曾在《朝聞天下》搭檔。
  • 央視《新聞聯播》再次上新,女主播鄭麗亮相,網友熱議:新主播第一次...
    虎撲9月24日訊 9月24日,央視《新聞聯播》再次上新,女主播鄭麗亮相。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新聞聯播主播連續兩天上新# #新聞聯播新主播鄭麗# 9月24日,央視《新聞聯播》再次上新,女主播鄭麗亮相。
  • 央視《新聞聯播》迎來新女主播!
    來源丨播音中國(ID:boyin_China)作者丨楊竣博原標題丨寶曉峰聯播首秀,《新聞聯播》迎來新女主播!潘濤都來了,女播還會遠嗎?9月12日晚上《新聞聯播》千呼萬喚始出來,現年41歲、19年播齡的新人寶曉峰入主大雅之堂聯播主播臺。
  • 央視財經頻道20位美女主播
    眾所周知,央視女主播個個美若天仙,而央視財經頻道的美女主播也是眾多,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是中央電視臺擁有的一條以普通話廣播為主的頻道,該頻道為中央電視臺以專業財經信息為核心內容的頻道
  • 哈文被曝離職央視,附離開央視螢屏的27位大主播
    那些曾經活躍在央視螢屏上的著名主播離開央視後,有的轉做幕後,有的回歸校園當起了老師,有的去其他電視臺做起了老本行,還有的進軍其他行業開闢起了新天地……今天小白楊就帶你八一八離開央視螢屏的27位大主播!李修平央視新聞中心播音部副主任康輝透露,李修平不再出鏡,「臺裡去年出臺規定,《新聞聯播》主播滿52周歲要轉幕後工作。修平今年已滿52周歲,她提出轉做幕後配音。」
  • 《新聞聯播》又上新了,是位女主播
    9月10日《新聞聯播》節目迎來一名新主播:潘濤。兩天之後,9月12日19時播出的《新聞聯播》節目又迎來一名新主播:寶曉峰。公開資料顯示,寶曉峰,央視主持人,主播央視新聞欄目。曾經主播過:《亞洲報導》、《新聞早8:00》、《媒體廣場》、《朝聞天下》、《新聞30分》。寶曉峰現任《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主播。寶曉峰參加過中央電視臺優秀青年社會實踐考察團的活動。看到這一消息,不少網友歡呼:「這個姐姐我認識!」
  • 央視《新聞聯播》再新增一位女主播!
    央視《新聞聯播》新增一位女主播!12日晚,寶曉峰首次在亮相《新聞聯播》,與剛強搭檔出現在節目中。寶曉峰曾主播央視《亞洲報導》、《新聞早8:00》、《媒體廣場》、《朝聞天下》在擔任《新聞聯播》主播前,她是《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的主播。
  • 《新聞聯播》來了位「85後」新主播
    繼潘濤、寶曉峰之後,央視綜合頻道《新聞聯播》節目又有了一位名叫嚴於信的新主播,這也是《新聞聯播》迎來的首位「85後」主播。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嚴於信1987年1月28日出生於北京,祖籍陝西,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
  • 央視新聞主播鄒韻嘗試轉型,主持跨年晚會直播節目,擔任海報C位
    作為主持人大賽的冠軍選手,鄒韻的榮譽只是針對新聞賽道,擅長新聞類型節目主持工作的鄒韻,在主持人大賽的舞臺上向所有觀眾展示了自己播報新聞的水平。從記者到好記者,再由好記者到主持人,鄒韻在媒體人這條道路上邁出堅定的一步又一步,如今能夠登上跨年晚會直播節目的主持舞臺,對她事業發展的情況也是一種肯定。
  • 《新聞聯播》新來女主播已在央視工作19年,白巖松等6位知名央視主持人都是她老鄉
    9月12日晚,據@央視新聞,新聞聯播節目又來了一位新主播,寶曉峰!這與9月10日央視《新聞聯播》的新主播潘濤上線僅隔一日。據公開簡歷介紹,寶曉峰,央視主持人,主播央視新聞欄目。曾經主播過:《亞洲報導》、《新聞早8:00》、《媒體廣場》、《朝聞天下》、《新聞30分》。現任《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主播。參加過中央電視臺優秀青年社會實踐考察團的活動。寶曉峰簡歷寶曉峰,遼寧人,生於呼和浩特,蒙古族人,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