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蜜蜜棉棉桃
器材:Contax tvs iii + iPhone7
膠片:Fuji 業務卷
衝掃:BlackBox-諾日士
拍攝地:臺灣臺北、花蓮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這首歌是來真的!
沒有強大的心理準備請不要選擇冬天來臺北。除非你真的很愛雨天。
不過旅程既定,姑且淡然上路再說~
記錄2017年年末在臺北·花蓮的風雨六日行。有感而發,廢話不多,觀圖為主。
洶湧的海浪,風化的巖石,耳邊呼嘯的風聲,頭頂上時而大時而小的雨滴.
風雲變幻的野柳地質公園仿佛多了些科幻的奇妙色彩。
這是唯一的藍天~!
從臺北桃園機場前往北投的途中,淡水河上驚現一抹藍天,而更為吸引人的是那一道對岸的彩虹。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位於北投公園內。如果要攝影的話,在入口處找工作人員登記並帶攝影證方可。
地熱谷。
北投最出名的就是溫泉,來地熱谷觀看熱騰騰冒著白氣的溫泉,吃溫泉蛋等小吃。
硫磺味很濃但是並不覺得難聞。
如果有時間,就泡個湯吧。要帶泳衣哦。
大安森林公園。五月天20年前野臺開唱的地方,代表正式成軍。
沒錯!我是五迷!MAYDAY~~~~!!!打卡!
好,冷靜。其實我很冷靜。
基隆西濱公路。
基隆別稱雨港,是臺灣下雨最多的城市,聽說一年365天裡有300天會下雨。
在瑞芳前往九份的路途中,遇到了挺大的雨,遠處山上的小部落,時不時被雨霧遮住,時不時又露出來。
惡劣的天氣,反倒讓我覺得眼前的景色變得很壯麗,可能是這一點點危險的感覺,加劇了心緒的波動。
臺北金瓜石黃金瀑布。
夜幕逐漸降臨,離開黃金瀑布,我們前往九份,跟著導航走,發現山路越來越窄,彎道越來越多,最致命的是霧氣越來越大,即使我開了遠光燈、霧燈,但光線仿佛只會被霧氣反射回來,能見度只有2米,我真的毫不誇張。地圖上顯示200米的距離,我仿佛開了一個世紀.
so暴雨的九份,我並沒有什麼心情再去尋找千與千尋的足跡。所幸定的九份小町民宿環境溫馨,心受打擊的我蜷縮在榻榻米上,泡起一壺熱茶,看了一夜的櫻桃小丸子,任憑屋外狂風暴雨。
第二天起來的霧朦朧九份。
七星潭,天氣仍然陰。
大海的對面有一片淡淡的藍天,而近海一直到我頭頂的天空,是厚厚的雲朵。
恨不得擁有一雙路飛一樣可以無限伸長的手臂,把這一大片雲朵撥開。
可無奈我並不能這麼做。
於是就在這淡然的海邊,散步,聽浪,望天。
清水斷崖。
從七星潭出來,看看表,距離返回臺北的火車還有非常充裕的時間。七星潭的公交車一小時一班,站裡停著一輛計程車。跟我媽媽年紀差不多大的阿姨,帶我們開始了清水斷崖和太魯閣之行。
前往清水斷崖觀景臺的一段路,原先是蘇花公路的其中一段,因為落石多,不安全,後改走旁邊新開的隧道,而這段老舊的公路則重新修繕,作為遊客的散步道。
2014年6月畢業旅行,曾和親愛的大學夥伴們來過這裡。
2017年12月,故地重遊。
司機阿姨說很感謝蔣經國帶將士們手鑿出了這條公路。
來太魯閣就是看奇石,碧水。
平溪線第一站——猴硐,是看貓咪的一站。走出車站就會看見貓咪像主人一般佔領著這片土地。
車站的長椅上站立著一隻一動不動的黑色貓咪,我與其他旅人一樣,一度懷疑是不是一座假的雕像,直到我輕輕撫摸他的毛髮,他睡眼惺忪得懶得睜開眼睛,只是微微擠了下眉,一群旅人包括我,都發出了驚嘆聲——原來是活物!
十分瀑布。
十分車站放天燈的業務已經非常成熟,商家眾多,服務到位倒也讓我們覺得賓至如歸。可以慢慢地在天燈的四面都寫上不同主題的願望:求桃花,保平安,想發財,盼子孫.店員全程協助你完成書寫,並且會用吹風機吹乾墨跡以免染花,很貼心。自然啦,負責放天燈全程拍照錄像也是專業得不用你囑咐半句。心滿意足的體驗~
《情緒崩潰如停不下來的大雨 • 篇》
下面請聽本篇隨筆中唯一的逼逼叨叨:
原計劃從九份出發,經宜蘭,從蘇澳上蘇花公路前往目的地花蓮。不料因多日降雨,蘇澳的蘇花公路入口封閉,交警說部分路段塌方正在搶修,預計下午三點會開,但,也許今天會不開。於是我一臉懵逼,因為今天預計是要到達花蓮and住宿都已經付款了。懵逼中的我這時還沒想好怎麼辦,於是默默去車尾排隊。等著上蘇花公路的車子隊伍超長,橫跨了好幾條街我才找到隊尾。冷靜下來的我覺得太玄了,現在才早上10點半,距離下午3點還有四個半小時,坐在車裡傻等不是回事兒啊,況且萬一到了三點也不開呢。
哪怕上了,剛開通的公路車子這麼多,也會很堵車,蘇花公路又危險,保不齊開到一半又遇塌方那豈不是被困在半路束手無策了。這路況對我這樣一個資深的老司機來說還是不保險,重要的是我是一枚女司機。感覺要完了,想來想去還是不能上。
後來詢問交警有沒有其他方案去花蓮,他說可以去旁邊的蘇澳港碼頭,連車子一起坐輪渡過去,車子可以上輪渡。於是乎我開到碼頭,得知一天只有一班船,早上10點就開走了。於是我就要崩潰了……而此時的雨越來越大.
之後我還是選擇回到10公裡外的羅東鎮上的7-11冷靜一下,很奇怪羅東鎮就沒有下雨。
靈機一動我就想,羅東鎮應該有火車站吧,有火車站就能坐火車去花蓮呀。把車子停在車站停車場,帶點基本換洗衣物,坐火車去不就OK。
旅途真是太多變化,能把人逼瘋。
所幸不會逼上絕路就是了。
羅東你好!這是我本不會到的地方,可是命運讓我們相遇。
坐在羅東鎮2A站臺,看著終於沒有哭泣的天空,天色雖然還是灰濛濛,但已經比前幾天要明亮了許多,我的心情,也漸漸平靜下來,之前的焦灼,仿佛變成了回憶。
旅行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我指的是自由出行。
你要協調假期時間,預定機票與住宿,對於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你要從零開始認識它,了解他的天氣,景點,美食,交通方式,並做好行程規劃。這其實很麻煩,但是一旦決定你要去旅行,那麼就註定你必須要做這些事。旅行當然也有自虐的成分,不過奇怪的是這一腔愛旅行的熱情,也許會讓你在麻煩中獲得很多樂趣(人有時候就不能太舒服)。話說回來,一旦踏上旅途,就沒有回頭路,所以即使惡劣的天氣讓你煩躁,硬著頭皮,也只能走下去。
SO,傍晚我終於吹到了花蓮溫柔的風。
住的民宿可以免費租借腳踏車。
夜晚,重新活力滿滿的我,騎著腳踏車走遍花蓮市區尋覓美食、買伴手禮、逛東大門夜市。
在舊鐵道文化商圈,聽了很久的花蓮「五月天」:
花蓮清晨路邊的靜謐公園。
也許去臺灣吃牛肉麵是很少能踩雷的項目了,我覺得也沒有太大必要跟著推薦走,路邊偶遇的小店,往往滋味也很是不錯。
小籠包火熱製作中。
在臺灣吃了2次鼎泰豐。長久的成功,源自服務先於業績的精神。鼎泰豐的食物本就很好吃,加之他周到熱情,卻又不讓人覺得多餘的服務,讓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心中更多了一份舒適。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年前沒看見這棵白菜,當時好像出外展去了,哈哈,今天看見咯。其實翠玉白菜從側面看,是扁扁的啦。
末尾,送給大家臺灣美食照片合集。
臺灣是個吃東西不太會踩雷的地方,只要眼睛稍微睜大一點,一般都能吃到很好吃的東西喲!
佳興檸檬汁,鼎泰豐小籠包、八寶飯、排骨飯、紅油抄手,瑞穗鮮乳,炸彈蔥油餅,鵝肉先生,野柳海鮮,十分雞腿包飯,蚵仔煎,蛤蜊湯,北投溫泉蛋,北極熊綿綿冰...回味無窮。
再見,2017。
在年末末末末,將它作為新年禮物,送給你。
霧霾挺大,出門記得戴口罩。
Happy New Year!!!
201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