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影評】我與《新橋戀人》:愛在煙花爛漫時

2021-02-22 幕味兒

我與《新橋戀人》:愛在煙花爛漫時


文.奇愛博士


註:這是哥十幾年前寫的一篇舊文。別看哥今天不著四六、經常調戲個妹子啥的,當年也是一個純正的文藝小正太呢。在21世紀初期,看卡拉克斯的片子,逼格是非常高的。那時候我們都是看刻錄的VCD,牛皮紙袋裝的,10塊錢一個,雖然畫質今天看來一般,但帶給內心的震撼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一個中學時好好學習、三觀正確的少年,突然進入毀人不倦的廣院,就這樣開始接受藝術電影的洗禮,由此走上了電影的不歸路。寫的很爛,但原文照錄,為今晚要放映的《新橋戀人》,致青春。



《新橋戀人》在法國20世紀90年代初曾經轟動一時,它充滿了裡奧•卡拉克斯生動的想像力和極大的煽動性。事實上,作為一個青年導演的作品,評論界的反映可以用「毀譽參半」這個詞來形容。儘管《新橋戀人》能否歸入影史名作並未蓋棺定論,但著實無關緊要——因為它給人的印象太深刻、太深刻了……(此處省略純循環N次)【註:當年這種文筆真得好爛】說白了,就算是《獨行殺手》中鐵石心腸的阿蘭•德龍看了也不會無動於衷。因為——這是一部拍給當代年輕人看的電影!【註:尼瑪,我已經快看不下去了,就不再標註了】

影片的開始,是對巴黎街道夜生活和流浪收容所一種近似殘酷的現實主義描寫,這段場景是整個影片中最辛辣、最露骨的一幕。有外國分析認為,它甚至把觀眾的集體意識帶回到一種類似種族大屠殺的氛圍之中,那種搖搖曳曳、忽隱忽現的黑白影像,給曾經經歷戰爭苦難的人以心靈的震撼。因此,這是一個極佳的開篇,不過卻也無形之中給故事下面的走向造成誤解——很多人認為,影片隨後將對城市流浪者抑或離群索居的現象給與深刻揭示。事實上卻沒有,影片重心很快由群體轉移向個體。

這時導演帶領我們來到了巴黎的一座舊橋。由於年久失修,大橋被封鎖禁止通行,於是於是那些犄角旮旯之處便成了流浪者的樂園。這時,原本大家所預想的現實主義隨著故事感傷性的增加變得略為模糊起來,影片似乎開始轉向「男孩遇見女孩」的特定愛情模式。儘管影片的最終卻是如此,由於導演在攝影與編輯方面的努力,影片仍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意。可以說,在這一刻,就連巴黎的觀眾也不會意識到,影像上所表現的正是對自己周圍生活的寫照。

朱麗葉•比諾什和丹尼斯•拉旺的表演是充滿力度的美,他們與攝影機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在兩個小時的電影時長內,讓觀眾忘記了他們正在做戲。同時,卡拉克斯的影像是純粹的美(例如海灘一場戲),給觀眾的眼球投射來一道道的振蕩波。而最令人乍舌一幕當然出現在兩人國慶之夜在大橋狂歡的一幕。無數道眩目的煙火散布在天際,和著震耳欲聾的音樂,這對貧窮的戀人歇斯底裡般的跑呀、跳呀,整個大橋成了他們兩個人的舞臺——這也許至今我看過的所有影片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幕。

但整個電影結尾部分的設置著實缺乏新意,最終仍舊是一個男女重逢的俗套。幸運的是,天才的卡拉克斯還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出新,避免了全片陷入到平庸的泥沼中。影片結尾水中的一幕,讓人立即想到了詩意現實主義的經典《亞特蘭大號》,是讓•維果的藝術理念給了卡拉克斯最大的靈感,儘管《新橋戀人》的風格化處理更為濃墨重彩。

《新橋戀人》從構思到拍攝完成花費的時間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光拍攝就是三年,因此卡拉克斯和製片方的矛盾一刻都沒有停息。電影拍攝時,丹尼斯•拉旺深受傷腿之苦,卡拉克斯答應先把橋上的戲份拍完。一個巨大的全尺寸的複製品,在法國南部的一個湖上很快屹立起來,由於耗資巨大,此片也成了法國影史最昂貴的燒錢機器。結果呢,這部影片遭到了法國媒介殘忍的指責,票房奇差(相比投資),卡拉克斯由此一蹶不振了十年!

儘管一時間矛頭都指向了這部電影,但把它簡單的歸為一部淺薄的「大片」顯然是有失公允的。《新橋戀人》代表了視覺藝術上的最高成就,它對傳統愛情主題也進行了驚世駭俗的開拓。雖然仍然是「男孩遇見女孩」,但卡拉克斯將其融入了個人風格化的元素,使得這部作品的視覺上的「商標」最終保留了下來。因此,無論你何時何地看到這部影片,都會馬上辨認出來。

我在這裡更需要強調的是,《新橋戀人》或許是有它特定的觀眾群的,這是青年人的電影。其實不光這一部作品,卡拉克斯的其他作品《男孩遇見女孩》、《壞血》(有譯成《壞痞子》、《卑賤的血統》)以及2000年的新作《迷惑》(Pola X)都是對青春主題的呈現。卡拉克斯說,他最喜歡的是飛一般的感覺。因此,在他作品中,最能體現律動感的移動攝影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新浪潮」結束後,好久沒見到有誰能把大橫移鏡頭運用的如此純熟,如此讓人爽極。以前似乎只在新浪潮老將特呂弗的《四百擊》末尾中見到過。但卡拉克斯鏡頭更加高速的運動更給人蓬勃而來的爆發式的快感。

卡拉克斯喜歡向偉大的前輩致敬。如果說「狂歡」這一段是對「新浪潮」景深鏡頭,連續攝影的推崇,那麼,「探監」一幕更是對大師戈達爾的致敬了。影片中,亞歷不願讓心愛的米雪離自己而去,卻無意中失手燒死了張貼尋人啟事的工人,被判入獄三年。兩年後,醫好眼睛的米雪到監獄探望亞歷。卡拉克斯用鏡頭長時間的給予其正面的大特寫——喋喋不休的訴說著自己兩年來的感受。如特呂弗的乾爸爸巴贊認為,長鏡頭會使觀眾更加積極的介入。單鏡頭由於完整的再現了事物,保留了事物的多義性和曖昧性特徵,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事物的自然表達性。正如此,卡拉克斯從形式上模仿了戈達爾的《中國姑娘》(1967),卻似乎又沒有刻意去考驗觀眾的忍耐度,更抓住了女主人公當時的內心視像。我們不僅看出米雪眼神中流露出的辛酸與憐愛,更進入到影像的更深處,用心去體味米雪兩年來內心所遭受的分離帶來的折磨與痛苦。這些情感,在卡拉克斯細膩的引導下汩汩的流淌出來,使人心碎。

當然,還有對讓•維果的致敬,對讓•谷克多的致敬……也許,觀眾並不會了解導演的苦心,但有一個鏡頭卻能時時刻刻的留在觀眾的心裡:影片的末尾,這對私奔的戀人擁抱著「飛翔」在輪船之首,飛向遠方。不知道,6年之後的《泰坦尼克》中,卡梅隆是否也是用這個浪漫的動作來向卡拉克斯致敬呢?或許不會,因為卡拉克斯比他小得多;不過也說不準,因為藝術是不分年齡、種族、膚色、性別……的。

裡奧•卡拉克斯和讓-雅克•貝內克斯、呂克•貝松一度被稱作「後新浪潮」時期法國影壇的「BBC」(註:來自於他們名字的首字母)。由於,在法國批評界看來,呂克•貝松過早的「背叛」了藝術電影,所以實際上喜歡拿他同另一位——貝內克斯(註:作品有《歌劇紅伶》、《37°2》,後者為經典情色片,到處有賣)作比。在我看來,貝納克斯的作品在看似從容自如的線條色彩中處處透露出精雕細琢之感,迸發著巴洛克時代般的金碧輝煌,讓人陶醉。卡拉克斯卻似乎頑皮的以天幕為布,手執巨大的色筆肆意的在上面塗抹著,到處留下隨心所欲的痕跡。如此,如果說貝納克斯是一名嚴肅執著的匠人,卡拉克斯則是一名狂放不羈的瘋子。


在上海時裡奧卡拉克斯給我的籤名,我覺得我跟他很有緣分。


大家不要忘了今晚6點半的放映哦,下午1點半小西天藝術影院就開始售票了,20元,還不趕緊給哥顛兒過來看啊。

相關焦點

  • 《新橋戀人》醒醒吧,舊夢已逝,新橋沒有戀人.
    而今來到傳媒大學讀電影專業的研究生後,因為身邊無論是學術還是創作都有一大批才華橫溢的電影學者,老師,所以對寫影評分析電影這件事兒,更是謹慎再謹慎,以下粗淺的觀影感受僅代表個人看法,望多多包涵,提提意見。實話說,剛開始衝著女主朱麗葉看的,自「顏色三部曲」後朱麗葉這種歐洲文藝片女主形象就深得我意。
  • 《新橋戀人》:跛腳的流浪漢和富家女愛情,華麗而短暫
    這是寫給我愛人的一無所有的流浪漢。什麼是愛?在詩人眼中,愛是靈感繆斯,在畫家眼中,愛是一種獨特的顏色,在普通人眼中,愛是一日三餐之後的心跳,但在瘋子眼中,愛是生命,是生命中所有的光和熱。1991年《新橋愛人》從另一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異常而浪漫的愛情故事。
  • 同濟影協觀影202008 |《新橋戀人》
    新橋戀人 Les amants du Pont-Neuf (1991)
  • 《新橋戀人》:有一種愛叫我不讓你走
    所以,從愛的角度看,若一方將對方看成是自己的全部,萬一談及分手,他內心深處一定是像那個小男孩一樣,想死死抱緊她的腿,不讓她走。這就是「我不讓你走」的愛,一種可以寫就傳奇的愛。是的,傳奇。傳奇的東西,現實生活中都不會發生。於是,大師們將其造成藝術,讓人品味那份將平淡生活的內核放大的甘苦,使人得以釋放朝九晚五之中的那些苦悶與壓抑。
  • 《新橋戀人》:用「新巴洛克派」美學,刻畫愛情與現實
    影片主旨:被現實裹挾的愛情終究是鏡中花水中月,最好的愛是足夠愛自己。但丁曾說過:愛情是人心的憧憬升華至至善之境。愛情本該是浪漫的,但是《新橋戀人》卻讓我看到了愛情的「殘酷」。面對艾力克斯質問「你為什麼想要忘記我?」她無言以對。在探望完艾力克斯之後米歇爾回到醫生的家,打開門呼喚自己的貓咪,這裡暗示了米歇爾另結新歡的事實。在這段感情裡米歇爾最初是因為沉淪、放逐自己才會走向艾利克斯的懷抱,在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時,她選擇放棄這段塵埃裡的愛。兩人一個在冰冷的監獄飽受折磨,一個在上流社會肆意而活,這就是現實。
  • 《新橋戀人》有巴黎,就有愛情
    在那個網路還沒有腐蝕人心的年代,大家共同的記憶可能有:奇士勞斯基的三色愛情故事、賈曼的同志電影、以及......李歐卡霍的《新橋戀人》(1991)。《新橋戀人》在臺灣,就是在如此背景下,變成了永恆的記憶。這部片出現之前,沒什麼人知道「新橋」是什麼:而多年前我第一次拜訪巴黎時,第二想去的的地方就是「新橋」(第一個是去巴黎公墓看Jim Morrison,如果你想知道)。這座橋是塞納河上最古老的橋,聯繫河的兩岸,厚重的橋墩古意盎然。《新橋戀人》雖然是一段發生在橋上的愛情,卻有個非常意外的設定。
  • 萊奧•卡拉克斯:代表作:《新橋戀人》
    當阿萊克斯進入56層樓盜竊疫苗時,他的好朋友託馬斯報了警,警察圍住了大樓,阿萊克斯懷揣疫苗,用槍指著自己的頭走出大樓,警長看他還是一個孩子,命令警察不要開槍,這時麗茲開著摩託救走了他。當馬克、漢斯得到疫苗,驅車送他去機場的路上,「美國女人」開槍擊中了他,阿萊克斯痛苦的說:「我的生活像一張塗得亂七八糟的草圖,我也像大海中的波濤,總是在海岸邊的巖石上撞得粉碎,上不了彼岸。」
  • 《新橋戀人》 米歇爾——「夢裡出現的人,醒來就應該去見他.生活就是這麼簡單.」
    結局:一年後,眼疾痊癒的女人在牢裡找到了流浪漢,她說,我時常夢到你,所以我愛你。出獄時,米歇爾把早就想好的話告訴了埃裡克森——訣別。埃裡克森失望了,他擁著女人落到了水裡。但最終不是同赴天國,他們獲救了。乘著一條駛向大西洋的運砂船,他們最終相愛。
  • 電影新橋戀人請不要以愛情的名義,阻擋她奔向美好
    用這種感覺來形容看電影《新橋戀人》的感覺再合適不過了。     《新橋戀人》是一部老電影,大概十年前吧,看過這部電影,最近又重新溫習了一下,一部典型的法國文藝片。看這部電影也是因為對朱麗葉比諾什的喜愛,所以像集郵一樣的,必要搜羅盡她所有的影片。朱麗葉在此片中的表演非常精彩,仿佛吃過了某種魔藥,全程都很帶感。
  • 「光影萬邦」電影沙龍NO.2|《新橋戀人》
    本期沙龍,讓我們用一部法國電影《新橋戀人》打通這個關節,在一個另類狂放的故事中,聊一聊光影中的愛情百態。      某一天,米希爾在飄雪的聖誕夜,與埃裡克斯在煙花燦爛的塞納河上重逢...本片如何在眾多愛情電影中脫穎而出的?愛情百態,電影中又是如何展現的?
  • 烏託邦的愛情,難忘的新橋
    一部《新橋戀人》似乎可以輕易的搭建起人們心中這個雄偉的工程。在看《新橋戀人》以前,影片的名聲已經遠播。在我的周圍聽過這部電影名字的人很多,看過的人很少。有朋友問我,《新橋戀人》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我總是一句話概括:富家女愛上流浪漢。朋友不相信,說這部人人稱讚的電影真的這麼俗套。
  • 經典浪漫愛情電影《保鏢》《風月俏佳人》《最後一次心動》《和莎莫的500天》《鋼琴課》《新橋戀人》
    她懷疑弗蘭克的真情時,弗蘭克卻給了她一個堅定的答案。這部經典的愛情爛漫喜劇告訴我們灰姑娘和王子的童話永不過時。而片中主題歌也成為永恆經典。愛德華•劉易斯(李察•基爾 飾)是一個擁有百萬身家的企業家。他瀟灑迷人,但總是無法處理好與女人之間關係,他跟女友分手了。他到洛杉磯出差,晚上開著一輛借來的高級轎車進入了紅燈區。
  • #新橋戀人#
    》電影簡介《新橋戀人》是由萊奧·卡拉克斯執導的法國愛情文藝片,德尼·拉旺、朱麗葉·比諾什、Klaus-MichaelGrüber、瑪麗·特蘭蒂尼昂等主演。當她在新橋露宿時,遇見了流浪漢亞力斯(德尼·拉旺飾),兩人之間產生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米歇爾的愛是純粹的、瘋狂的,也是脆弱的,她從凝重灰暗的大提琴聲裡逃出,卻註定無法  逃離絕望的情緒。
  • 《新橋戀人》的主角不是《莫娣》 是《鷺》
    「我發現你一說到你感興趣的事,整個人就不一樣了,比如剛才說你怎麼去拍有情緒的照片。「藍青給我說這話時,我笑開了,因為藍青看到了我的本質啊,只是沒好給我的好室友說,我這人就是「慫怯慫怯「的,還認生。大臉「我要拍我最愛的大臉,你看,怎麼拍都好看。」
  • 這些都是新橋機場安檢的奇葩違禁品
    上圖:由釘子和假手雷製成的藝術品外觀、重量都與Iphone4相當,但卻是個打火機;表面看是一隻手電筒,實際卻是一把彈簧刀……合肥新橋機場X光機盯出了各種奇葩物件,快來看看吧!製作成鋼筆模樣的尖刀製作成手機模樣的打火機
  • 有的愛短暫得像煙花:待我長髮及腰,少年已娶他人
    《火苗》這首歌中唱的是:你的愛就像火苗,把我的心燃燒……火苗一樣的愛是滾燙而熱烈的,卻不是長久的,有的愛更像煙火,綻放時令人挪不開眼,卻也消逝得快。承諾的珍貴在於難以兌現,愛是一種承諾,卻不一定能得到兌現。有句詩寫的是:待我長髮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 電影《煙花》解析:在煙花裡看到的都是自己當年的影子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日本動漫電影《煙花》。去年一部《你的名字》讓我的少女心瞬間爆棚。今年看到《煙花》預告海報的時候,小編的期待值已經達到了120%,儘管看完第一批影片後的評價不高,但小編還是安慰自己,畢竟100個人眼中有100個樣子,但已默默把期望值降到了七成。
  • 我把電影藏在心尖,走在塞納河的岸邊丨跟著電影去旅行
    不知不覺我走到新橋上,望著燦爛夕陽下的塞納河。我偷偷許了一個願望,所有的《新橋戀人》都能《愛在日落黃昏時》。     而第二部《愛在日落黃昏時》,導演就選擇了塞納河作為男女主角抒發對彼此的思念之情的地方。【愛在日落黃昏時 Before Sunset】 (2004)
  • 煙花影評介紹豆瓣評分高嗎?巖井俊二小說改編不及你的名字
    號稱《你的名字》原班底的《煙花》今天在國內上映了。《煙花》改編自巖井俊二自編自導電視短片作品,這部作品在1993年一經推出遍紅極一時,並於1995年剪輯成電影上映。從畫面上來說,《煙花》延續了《你的名字》唯美浪漫,描繪了青春期情愫萌發的唯美,溫暖又治癒。同樣是講述發生在夏天的故事,讓正處於寒冬的你,從畫面和故事中,都能獲得溫暖。 一起來看看《煙花》講什麼故事,為何口碑與《你的名字》相差甚遠?
  • 「夏日祭」仲夏夜,共赴一場煙花之約,我喜歡你
    「我喜歡你!」「你不答應我就蹦了你!」吶吶,快點答覆。煙花爛漫,一朵一朵有節奏的綻開。少年笑呵呵的順著手槍把少女拽進了懷裡。 畫師:loundraw(ID:772547)「我——」「聽見了——嗎?」「聽好了!」「喜——歡——你!」 作品標題:告白, 畫師:アシマ(ID:2642047)「這次一定要……嗚說出口!」 「這次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