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戀人》的主角不是《莫娣》 是《鷺》

2021-03-04 易璽

在北戴河的幾天,遇到了一群眼裡或心裡有星星的新朋友,在他們身上也看到了自己,回來以後,好像有些什么正在悄悄變化,也許能讓它自然生長成為另外的樣子。

記錄一些零散的片斷,好讓日後有更多的素材回憶。

期待

「在拍照時別太多期待,期待能拍到好照片,拍照時和自己在一起,靜下來關注,讓一切自然發生,生活也一樣,不去控制也是一種狀態。」當鷺被問到拍了這麼多家庭,有啥經驗時,這麼回答。

當時我們這群因攝影聚在一起的人剛吃完易筱做的下午茶,摸著被餵飽的肚子坐在北戴河靠海的屋子裡,和我們喜愛的鷺鷺老師坐客廳裡聊天。

我發自內心感嘆,真好啊!在某同學的引導下,有點訪談錄的意思,聽得我沒半分走神。

藍青

「我沒什麼問題要提,我就是喜歡老師才來的,聽大家問得也差不多了,這次來真是打開了另扇世界的大門啊!」。

當藍青這麼說時,我倆正在房間的沙發上閒聊,藍青從武漢來,我從貴陽來,沒有直達,我轉飛機她轉高鐵,都提前一天到北戴河,註定的好室友。

「我發現你一說到你感興趣的事,整個人就不一樣了,比如剛才說你怎麼去拍有情緒的照片。「

藍青給我說這話時,我笑開了,因為藍青看到了我的本質啊,只是沒好給我的好室友說,我這人就是「慫怯慫怯「的,還認生。

還好,遇上你這樣的好模特,拍得停不下來。

在之後和小夥伴們晚上在房間寫私房照時,藍青已被喻為北戴河張曼玉。

大臉

「我要拍我最愛的大臉,你看,怎麼拍都好看。」

早上5點,又是這群人在北戴河的沙灘上玩「尬拍」,鷺率先對著我拍起來,這個環節,我們輪流當彼此的模特5分鐘,感受如何從被尬拍到接受鏡頭的存在。

當一群人拍我時,只有倆羞澀!


老師好

「老師好!」在酒店大堂第一次看到鷺走進來時,我大聲的說。鷺故意正經的說,別叫老師,叫老師交改口費啊。大家笑起來,原來老師有幽默呢!


自我介紹

「我在來的火車上心想,肯定會讓做自我介紹,我該怎麼說啊,怎麼介紹自己呀,然後我大半夜的在火車上寫起了自我介紹的小抄。」小胖說這話時,我心裡按了下鈴,「叮咚~」。

原來我不是一個人,我也想到這個,但我還沒胖勤快,啥都沒準備。

小胖,你看,咱倆已經算被環境馴化過的人吧,但凡上課培訓,總是有些流程套路,我們總是希望自己不是破壞規則的那個或是較其它人更沒準備的那個。

自己想要的呢,自己是什麼樣的呢?還有多少人會去在意和觀察呢。

當然,這三天裡並沒有這樣的環節,萬歲!

電影

《新橋戀人》

「今天看的電影比較激烈,大家可以有個心理準備。」鷺早上預告過一次,但是看電影時我才感受到了什麼叫激烈,好幾次覺得腦子跑得比鏡頭還快。

男女主角在橋上跳舞那一段,背後放著煙火,兩個人瘋狂的旋轉、跳舞,十一個人在酒店放映廳裡,安靜的跟著情節的起伏而起伏,我想,這強過去電影院看10場電影。

拍攝結束後我們就開始了印象深刻的盲拍環節。

然後這部電影裡的主題曲現在成了我的循環OST。

《莫娣》

「看了電影後,大家各自去延續電影的情緒,拍一些有情緒的照片。」看完《莫娣》後,鷺給大家布置了這件作業,我喜歡嘗試,所以嚴格執行了作業要求,在下著細雨的阿那亞,完成了這次拍攝,電影裡的色彩那麼美,人物那麼飽滿,怎能辜負。

Lily

「我的瑜珈老師說,最近的身體狀態不好,工作壓力太大了,所以微課有幾次作業我也沒法好好的完成……」。

晚餐時Lily和鷺聊到了自己的狀態問題,Lily有一雙濃眉毛和大眼睛,還有密長的睫毛,但是說起這些時時眉頭鎖得略緊,眼神焦慮。

晚餐後的氣溫下降,下起細細的雨,鷺說,咱去海邊用夜燈玩一會再回吧。一群人撐著傘拿著相機走到海邊,在需要模特的時候,Lily舉手說,我來。拿脖子上的紅圍巾搭在頭上,手上拿著燈,旋轉、跳躍,我閉上眼,那時的Lily笑得多自在,眼裡有星星,很閃爍。

我也跟著她一起笑著拍下這位眼裡有星星的模特。

回到本質

「做好了拍照這件事,其它想要的就來了,不要有太多內心戲 ,先去做!」鷺被問到自己在家庭攝影這件事怎麼做時,這麼回答。嗯,我最近一直帶這個句話去思考那些老問題,能得到一些不同的答案。

不舍

我:「我有點捨不得看我上課時拍的照片」

朋友:「為什麼?」

我:「因為看了就沒了啊」

朋友:「為什麼會沒了?在電腦裡啊」

我:「因為……反正我說不清」

朋友:「Get不到……」(滿臉黑線)

在北京和朋友和以上莫名的對話。

課程結束前,鷺說大家別在課程期間看自己拍的照片,多拿些時間休息,因為早上需要早起拍攝,讓我們回去以後再看,沉澱一下。

我很聽話的,回到了貴陽才認真的翻閱那幾天的照片,像是欣賞一份喜愛的禮物。課程從開始到結束,一共經歷了三天,這三天的得到的感受應該夠我消化一段日子,也成為灌溉我成長的一劑維生素,這一路上還會遇到什麼,誰知道呢。

可每個人不都有自己的盔甲和軟肋,接受就好,好壞也罷,能和自己在一起就好。

大家離別時都和鷺來了個擁抱,我怯,沒好意思,我想,寫這麼多零散的段落來記念我喜愛的鷺鷺老師的第一次線下課,就當是我給這次遇到的每一個成員一個大大的擁抱了,謝謝你們!

>End<

-

相關焦點

  • 同濟影協觀影202008 |《新橋戀人》
    新橋戀人 Les amants du Pont-Neuf (1991)
  • 《新橋戀人》有巴黎,就有愛情
    在那個網路還沒有腐蝕人心的年代,大家共同的記憶可能有:奇士勞斯基的三色愛情故事、賈曼的同志電影、以及......李歐卡霍的《新橋戀人》(1991)。《新橋戀人》在臺灣,就是在如此背景下,變成了永恆的記憶。這部片出現之前,沒什麼人知道「新橋」是什麼:而多年前我第一次拜訪巴黎時,第二想去的的地方就是「新橋」(第一個是去巴黎公墓看Jim Morrison,如果你想知道)。這座橋是塞納河上最古老的橋,聯繫河的兩岸,厚重的橋墩古意盎然。《新橋戀人》雖然是一段發生在橋上的愛情,卻有個非常意外的設定。
  • 萊奧•卡拉克斯:代表作:《新橋戀人》
    《新橋戀人》海報1991年的《新橋戀人》是法國電影史上投資最高的一部愛情文藝片(耗資一點六億法郎),為了重現片中的主要場景而在巴黎搭建了一座新橋,因為主角受傷和資金問題數度停拍,問世後叫好又叫座,贏得多項影展大獎,更成為卡拉克斯的代表作和法國文藝愛情電影的經典作
  • 《新橋戀人》醒醒吧,舊夢已逝,新橋沒有戀人.
    《新橋戀人》在我的待看單裡躺了許久,影片的類型算是文藝片、愛情片,帶有強烈魔幻主義色彩。導演卡拉克斯被稱為後「新浪潮」一座突起的豐碑,全片也確實有幾分「新浪潮」的調性在裡面,只不過導演對於影片結構和處理安排卻更加大膽新潮。這部耗資1.2億的片子,拍攝三年的片子,終究沒有讓我失望,越看到最後越發讓我欣喜若狂,在此帶有著劇透風險。簡單聊聊導演在該片中部分隱喻象徵。
  • 《新橋戀人》:用「新巴洛克派」美學,刻畫愛情與現實
    萊奧.卡拉克斯作為「新巴洛克派」的代表,《新橋戀人》情節雖然簡單,但造型、構圖等出人意料,給觀眾打造了一場視覺盛宴。②電影美學:「新巴洛克派」美學風格表現的淋漓盡致《新橋戀人》的「新巴洛克派」美學特徵十分明顯:導演運用充滿個性的鏡頭語言來表達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
  • 《新橋戀人》:跛腳的流浪漢和富家女愛情,華麗而短暫
    雖然《新橋戀人》的情節簡單,但其造型和構圖卻出人意料,為觀眾創造了一場視覺盛宴。② 電影美學:「新巴洛克派」美學風格表現淋漓盡致《新橋戀人》的美學特徵非常明顯:導演用充滿個性的鏡頭語言來表達愛情故事。首先,電影中的紀實風格與造型美學相互融合、相輔相成。
  • 【焦點影評】我與《新橋戀人》:愛在煙花爛漫時
  • 莫娣
    這天恰巧雷德來到便利店張貼招工便貼,被莫娣看到了,從此她就看到了希望。      第一次的相遇很尷尬,莫娣穿著綠色的花裙子,一點都不像來應招女傭的,雷德說:我要找的是個女人。兩個人坐在爐子邊,這個場面可能像極了相親的畫面,有一句沒一句說著,兩個人都磕磕巴巴的,最後雷德發現了她的不足,委婉拒絕了她。
  • 《莫娣》:一部很好哭的電影
    有的時候,也的確如此,劇情上的大起大落,帶動著主角們的起起伏伏,讓人內心動蕩。但是《莫娣》這部電影,沒有什麼太大的悲歡離合,其實仔細想一想,她的故事很多地方平淡到如同大多數人過的生活。但是,她能打動人,幾次讓人淚目,並且贏得高分,也沒有人說她煽情,這些都是有原因的。今天,就來介紹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莫娣》。
  • 莫娣的世界
    ,主人公是加拿大民間畫家莫娣·劉易斯(1903—1970)。不過,聽到莫娣說回家的路上有些小孩子會朝她扔石頭,埃弗雷特還是陪著莫娣走了很遠。這也可以看出,這個外表粗魯的魚販子,內心還是很善良的。埃弗雷特和莫娣初次見面並不愉快,但兩人的關係卻並沒有就此止步。因為沒人受得了埃弗雷特的脾氣,所以除了莫娣,他找不到其他女傭,而莫娣也需要這份工作,於是,莫娣最終還是走進了埃弗雷特那個簡陋的小屋。
  • 烏託邦的愛情,難忘的新橋
    一部《新橋戀人》似乎可以輕易的搭建起人們心中這個雄偉的工程。在看《新橋戀人》以前,影片的名聲已經遠播。在我的周圍聽過這部電影名字的人很多,看過的人很少。有朋友問我,《新橋戀人》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我總是一句話概括:富家女愛上流浪漢。朋友不相信,說這部人人稱讚的電影真的這麼俗套。
  • 《莫娣》暖心了整個冬天
    然而,女傭的生活並不是那麼美好。莫娣一開始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被埃弗雷特指責為偷懶;她不了解埃弗雷特的飲食習慣,做了不合適的飯菜遭受冷眼;她從未嘗試過殺雞宰魚,也不得不開始學習和適應。      或許,這些困難是做出改變所必經的,莫娣不想退回到被人照料、被人當做累贅的日子,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一個普通人的尊嚴。
  • 電影賞析:《莫娣》
    剛剛@三葉提到說,莫娣做她喜歡的事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確實是這樣的,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畫畫可以說是莫娣的一切:心情不好的時候,畫畫是她的療愈。比如她哥哥賣掉了媽媽留下的房子,莫娣只能寄居在並不歡迎她的姑媽那裡。每當兩人吵架,她心情不好,或為這些瑣事傷心的時候,畫畫就是她的療愈。
  • 《莫娣》,這部勵志電影為何屢次擊中我們的內心
    在莫娣二十幾歲的時候,被人侵犯而生下了個女兒,親戚謊稱她的孩子死了,其實是把孩子送給了別人家撫養。經歷了這種打擊,莫娣沒有對生活喪失希望,她照舊畫畫,在紙上,在牆壁,在窗戶,能塗抹上顏色的地方都有她的身影。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四十多歲的她堅持去找工作養活自己,遇到的挫折冷眼對她來說都不是打擊。
  • Maudie 莫娣
    莫娣這樣說過。「一隻鳥呼嘯而過,還有大黃蜂,每一刻都不同。」她的生活如同窗,框在其中的風景已經足夠。  電影裡莫娣第一次內心非常歡喜是來自紐約的桑德拉欣賞莫娣在牆上作的畫,那是她畫的一隻小雞,為了給路易斯做雞湯而殺掉的小雞,作畫是為了紀念它。  桑德拉第一次與莫娣談話時,莫娣都不敢邀她進屋,她欣賞桑德拉的衣著,喜歡她散發出來的魅力。
  • 有一部電影叫做《莫娣》
    講的是加拿大斯科舍一位民間藝術家——莫娣·劉易斯的故事。莫娣患有關節炎,這使他的身體變形,行動不便。她一開始的家庭環境很好,從小就受到藝術的薰陶,有繪畫基礎。然後,後來父母去世,兄弟把房子賣了,莫娣被送到姑媽家生活。電影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講的。莫娣不喜歡在姑媽家生活。在姑媽和兄弟的眼中她是一個毫無用處的殘疾人,是沒有生命意義的。
  • 莫娣 Maudie (2016)
    電影裡蘊含著許多光線、色彩以及構圖的知識,開闢這個版塊不是為寫影評的,而是為了剪片兒看構圖和光線的。所以,電影插圖會多過文字。每個人理解電影的角度和方式都不同,為之感動的瞬間以及畫面,我都會剪輯在這裡。也歡迎你們留言與我分享。
  • 《新橋戀人》 米歇爾——「夢裡出現的人,醒來就應該去見他.生活就是這麼簡單.」
    新橋戀人海報有些愛過的人知道:絕對的愛,不顧一切的愛人,會令人本能的想要逃避。或許正是如此,《新橋戀人》在上映後,票房慘敗。狂放與自私的愛,因其反常並不可能贏得大眾的喜歡;但是狂放與自私的電影,卻因其純粹漸漸成為文藝影迷的最愛。卡拉克斯顯然沒有想到愛的階級問題,他將愛的固執、殘酷和徹底,攪絆在激情四溢的畫面裡。實際上這部影片的高潮並不是戲劇上的愛人之間的衝突與結合,而是影像上的——一場塞納河上的煙火、一段圓舞曲中的狂舞、坐在雕像上向夜空無目的的槍擊。
  • 電影《莫娣》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也許就電影本身的創作並不是那麼好,部分情節跳躍,主人公感情轉折突兀,不夠連貫,作為傳記片缺少對莫娣成長過程的描述等等,但是這一切都不妨礙我喜歡這個影片,覺得她很棒。莫娣是一個生下來就患有風溼性關節炎的殘疾人,她走路姿勢怪異,長得也不好看,生活被家人認為需要一輩子被照顧,在她父母去世後,房子被弟弟賣掉,她不得不住在姑姑家裡,成為累贅。
  • 「光影萬邦」電影沙龍NO.2|《新橋戀人》
    本期沙龍,讓我們用一部法國電影《新橋戀人》打通這個關節,在一個另類狂放的故事中,聊一聊光影中的愛情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