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娣》(Maudie)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傳記電影,主人公是加拿大民間畫家莫娣·劉易斯(1903—1970)。這是我近期看過的第二部有關畫家的電影。
《莫娣》電影配樂
莫娣出生於加拿大的一個小鎮,患有先天性關節炎,跛腳,駝背,手指僵硬變形,這使得她的外貌與常人有很大不同。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病情還在逐漸加重。父母去世後,她的弟弟繼承了家產,但沒過多久,家裡的房子就被弟弟賣掉了。弟弟給了艾達姨媽一筆錢,把莫娣送到姨媽家裡寄住。姨媽並不喜歡這個累贅,只是出於錢的緣故才留下了她。
莫娣的身體行動不便,智力卻沒有任何問題。她不希望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所以,她想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一天,在附近的雜貨店,莫娣偶遇準備招聘女傭的魚販子埃弗雷特,揭下了那張招聘廣告,從此,兩個人的生活軌跡就交集在了一起。
埃弗雷特·劉易斯是在孤兒院長大的,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從來沒有感受過家人的親情與關愛。他住的房子非常小,也非常偏僻,幾乎與世隔絕。這種生活環境,使得他性情孤獨,脾氣暴躁。看到前來應聘女傭的莫娣身有殘疾,他毫不猶豫就拒絕了她。不過,聽到莫娣說回家的路上有些小孩子會朝她扔石頭,埃弗雷特還是陪著莫娣走了很遠。這也可以看出,這個外表粗魯的魚販子,內心還是很善良的。
埃弗雷特和莫娣初次見面並不愉快,但兩人的關係卻並沒有就此止步。因為沒人受得了埃弗雷特的脾氣,所以除了莫娣,他找不到其他女傭,而莫娣也需要這份工作,於是,莫娣最終還是走進了埃弗雷特那個簡陋的小屋。
埃弗雷特的家裡,除了他自己,還有狗和雞。渾身都散發著大男子主義氣味的埃弗雷特曾經直言不諱地對莫娣說:「狗比你有用,在這個家裡,最重要是我,然後是狗,然後是雞,最後才是你。」換作是別人,恐怕轉身就會逃開了吧?莫娣忍了下來。離開姨媽家的時候,姨媽對她說,走了就永遠別再回來。所以,她無處可逃。
以莫娣的身體狀況,做家務當然不會輕鬆,但她還是盡了最大努力,忍受著斥責甚至打罵,為那個魚販子做飯、打掃衛生。對她來說,最快樂的事,就是空閒的時候拿起畫筆,把她所看到的世界描畫在那些卡片或木板上。慢慢的,這個原本冰冷髒亂的小屋開始發生了變化。爐子上有了熱湯,碗盤井井有條,更重要的是,牆面、樓梯、家具還有門窗,都被莫娣畫上了各種花朵、小鳥。這些充滿童趣的圖案,給這個陰暗的小屋帶來了溫暖的亮色。
莫娣的畫作
隨後,莫娣的畫作被來自紐約的客人偶然發現,她的生活又一次發生了變化。莫娣開始賣畫,從聖誕卡片到稍微大一點的裝飾畫,卡片十分錢,大畫五元錢。在那個年代裡,在那樣一個偏遠的地方,收入其實還是比較可觀的,至少她賣畫賺的錢已經遠遠超過了埃弗雷特賣魚的收入。在這個過程中,莫娣和埃弗雷特的關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莫娣跟著埃弗雷特出外送貨的時候,最初是步履蹣跚地跟在手推車後面,後來,她背對著埃弗雷特坐在了車上,再後來,她還是坐在手推車上,但兩個人變成了面對面。
莫娣和埃弗雷特結婚了。那天晚上,兩人擁抱在一起跳舞,莫娣的腳踩在埃弗雷特的鞋子上,埃弗雷特說:「我們好像是一雙落單的襪子。我是拉長變形的那隻,上面有很多的洞……」莫娣說:「那我就是樸素的白色棉襪……」「不,你是寶藍色的,金絲雀黃色的。」這段對白,算得上這部電影裡最溫馨動人的情話了。
莫娣出名了。電視臺給莫娣拍了紀錄片,越來越多的人來買畫看畫,她的顧客當中,甚至包括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森。不過,他們兩人的生活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埃弗雷特還在販魚,莫娣繼續畫畫,他們還是住在那間沒有通電的小屋。但是,這個小世界還是在一點點發生變化。一向心如鐵石的埃弗雷特,為了大男人的尊嚴依然嘴硬,但他的心底裡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原本不可能存在的東西。莫娣說想安裝一個紗門,埃弗雷特態度非常強硬,說家裡不需要紗門,可是,在莫娣坐在家裡畫畫的時候,他還是買回了紗門並悄悄裝上。莫娣告訴埃弗雷特,她曾經有過的那個孩子還活著,埃弗雷特訓斥莫娣,說她整天沉溺於過去,不過,他找到了那個女孩,並帶著莫娣來到那個孩子的家附近,讓她看到了那個孩子如今的生活。正是這樣一些小細節,讓莫娣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時間一年年過去,莫娣的背駝得越來越厲害,拿著畫筆的手也越來越不聽使喚。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她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我被愛過。」
莫娣的畫作
有人說這部片子是勵志電影,也有人說它是愛情電影。這兩種理解,我覺得都過於表面化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最可取的地方,就是既沒有把莫娣當成一個天才來極力渲染,也沒有表現莫娣的所謂身殘志堅。莫娣的確是非凡的,瘦弱的軀體中蘊藏著無窮的能量。但是,從自己的內心來說,莫娣只是一個小女人,滿足於那間小屋中的平淡生活。她從來沒有追求成功,也沒有想過成為畫家,她只是喜歡畫畫,而且幸運地擁有了繪畫的天賦。來自紐約的桑德拉讓莫娣教她畫畫的時候,莫娣說:「沒人能教畫畫。」對她來說,繪畫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本能。
《莫娣》電影配樂
莫娣的畫如同她這個人一樣純淨。她總是以單純的微笑面對這個世界。對於命運給予她的各種不幸,她都沒有抱怨,沒有抗爭。即使已經老了,她的眼神和笑容依然像一個可愛的小女孩一樣。扮演莫娣的莎莉·霍金斯,表演極為出色。她沒有刻意誇張莫娣的病痛,只是通過一些細微的肢體動作,傳神地再現了莫娣的純真。
莫娣一生都沒有擺脫病痛與窮困。但是,她還是用手裡的畫筆改變了自己,改變了和她一起生活的人。面對莫娣的畫作,我們不僅能夠看到明亮的色彩與稚拙的筆觸,更可以感受到那些純淨的線條中透露出的堅韌與溫情。這是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