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來自助餐廳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某些短視頻平臺裡,都會出現自助餐廳請網紅做廣告的營銷視頻。
各式各樣的自助餐層出不窮,海鮮自助、火鍋自助、日式自助、烤肉自助等等,上到幾千元的自助餐,下到三四十元左右的自助餐。在我們眼裡,這些廉價的自助餐又是魚又是肉,這不是做著虧本買賣嗎?
前段時間,我經過萬達廣場看到一家定價為38元/人的自助餐廳,這家店的廣告語打著"一頓吃不胖的自助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去看了下他們的菜單,基本上都是以素菜為主,不過也會有一些肉類,但是一上架就會被顧客搶光。
這種廉價的自助餐廳看似價格很低,實際上他們在食材上會儘可能地壓縮成本,一個人一頓下來成本可能只要二十元左右。
那麼在高檔一些的自助餐廳就更不用說了,提供更加高端的食材,將服務的質量上升一個檔次,同樣是可以做到盈利的。
舉個例子,美國有一家知名的自助餐廳Star Buffet,據他們統計,一家店一天的食材成本只佔總利潤的31.7%,再除去人工成本,房租水電成本,能夠拿到的純利潤大約是40%左右。而大部分的自助餐廳都遵循著食材控制在總利潤30%左右。
所以在抖音上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走,給他們上一課"。實際上自助餐廳從來不怕你能吃,就怕你不進來吃。
其實,一家自助餐廳的運營模式不算複雜,最主要的是食材成本要與客流量成正比,不然就會加劇浪費,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那麼為什麼有些自助餐廳依舊會倒閉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無非就四點:
第1、 沒有做好市場數據調研。有些老闆開店只想著心中的那個價位,也不管周邊人群是否能接受,定得便宜一點沒有利潤;定得貴一點沒有客流。
第2、 缺少門店特色。很多自助餐廳都是千篇一律,毫無特色。如果想要客戶二次消費,就必須在營銷活動下功夫。
第3、 實體門店最致命的問題永遠都是地理位置的問題,一個好的場地往往能夠獲得一家門店的流量,即使一家門店不做客戶二次消費的生意,新客戶也能坐滿。
第4、成本太高。越多越多的餐飲店倒閉,實際上與房租成本密不可分,一旦遇到"黑天鵝"事件,立馬就倒閉。
所以,如今做餐飲越來越難,拋開那些老字號門店,想要重新樹立品牌,沒有足夠的資金是無法在這個市場上立足的。
如果你也想做餐飲行業生意,特別是做自助餐廳這樣的生意,我給你三點建議:
第1、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思想也在不斷發生改變。很多人對於自助餐的觀念已經不是"吃到撐",而是"吃到各種各樣的食物"。
所以,在選材上儘可能豐富你的菜單,在庫存儲備方面,少囤多進。保證新鮮的食材和多樣化的產品是自助餐廳致勝的秘訣。
第2、提高服務,做規範化的餐廳。隨著消費升級的趨勢,很多廉價自助餐廳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都是那些服務好、環境舒適的自助餐廳。
第3、先做模式後做店。大多數人開店都是這樣的:我先開一家店,如果賺錢了,再開下一家分店。我很明確地告訴你,這樣的做法要麼利潤低,周期長;要麼倒閉。如果想要通過自助餐廳賺錢,就必須要做加盟、連鎖模式。
豐富食材、提高服務、改善模式是當下所有門店所需要去解決的三個問題。這三點建議不僅僅是針對自助餐廳,同樣也適合普通的餐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