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2021-03-04 逐字逐句講論語

朋友們,今天學習下面一章: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這個要講到齊國的一段歷史。這個是比較的複雜的。現在大概的說說。齊國到齊襄公的時候,國內就出現了亂象的,管仲和少召忽是輔佐公子糾的,他們跑到魯國了,後來齊國真的亂了,鮑叔牙擁護小白到了莒縣這個地方。

亂停了,兩個人都要趕回去做國君。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人,魯國人派軍隊護送他回去做國君的,小白也要回去。管仲一箭就射中小白的帶鉤上。小白就裝死。公子糾以為小白死了,他走的就比較慢,不著急了。沒有想到小白偷偷的先回到齊國。他就先做了國君,就是後來的齊桓公。

等到公子糾到了齊國的時候。小白就和他做鬥爭。戰勝了公子糾。這時候,鮑叔牙跟小白說,你要做大事情的話。就要管仲來輔佐的。但是他們怕魯國不給管仲。就讓他說我要報仇親自殺了他。魯國就送過來了。

公子糾死了,召忽也自殺了,但是管仲沒有自殺。講到原來的說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死了,公子糾死了,是成仁取義的事情。管仲不死,為仁乎。

前面講的是事實。他就問孔子說管仲是仁嗎?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九次召集各國的君主。九合諸侯,不用武力。參加盟會的穿著禮服,叫衣裳之會。不用戰爭。這是誰的能力呢。管仲的能力。

這樣看起來,如其仁。如就是按照子路講的召忽的仁,和管仲的仁比來講,他和召忽是一樣的仁。如其仁,就是指的他的功勞。他的功勞超過了召忽的。召忽是忠心。而管仲的功勞是對天下人的功勞。召忽是比不上的。想想看,如果發生戰爭的話,要死多少人。保存了中國固有的文化。不受異族的影響。所以孔子講如其仁,如其仁。

今天就講到這裡,明天繼續。

關注公眾號,每天學一講,終身受益!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2020高考作文:鮑叔之腹,管仲之肚,齊桓公之胸懷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 管仲,你為什麼不去死?
    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 「前浪」陪你寫作文——⑦管鮑齊桓公之交,何以傳頌...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誰最有本事?
    齊桓公,大度、有格局、胸懷天下。從他不計較管仲的一箭之仇,還委以重任,就可看出他的胸懷和格局,另外後來他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以說將他的胸懷延伸到了極致。可以和秦始皇和曹操比肩。後文將著重說一下。鮑叔牙,愛國、識才、不嫉賢妒能。他勇於推薦管仲,還樂意讓管仲的職位高於自己,這一點胸懷和氣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的。可以說,他也是有格局,有胸懷。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高考作文題中的黃金三人組
    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
  • 齊桓公與管鮑,從明君賢相的配合到「企業管理團隊」的構成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 南懷瑾老師:管仲與鮑叔牙的交情
    因為孔子講到對晉文公和齊桓公的比較,而且加以評論,子路就來插話。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路說,老師說齊桓公好,但是我想起一件事。齊桓公和公子糾,是兄弟也是政敵。
  • B站博主如此解讀管鮑齊桓公故事
    作文題:圍繞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故事寫發言稿全國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
  • 管仲與齊桓公的精彩故事
    為了各為其主,管仲在中途爭奪戰中,曾經拉弓射過小白,正好一箭射中小白的衣帶鉤上,幸好不死,也未受傷,但那卻是致命的一箭。結果,小白和鮑叔牙爭先回到了齊國,就繼位稱齊桓公。鮑叔牙又帶兵威脅魯國說,公子糾是齊國新君桓公的親兄弟,自己不好處理,請魯國代為解決。因此魯國殺了公子糾。鮑叔牙又要求魯國說,管仲是齊桓公的仇人,有射鉤之恨,請你交給我們帶回齊國處理。
  • 「了解歷史那些事兒」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會上,魯莊公的臣子曹沫拔出寶劍,劫持齊桓公,要求齊國歸還魯國在齊魯邊境上的汶陽之田 。齊桓公答應曹沫的要求。事後齊桓公想不歸還土地並殺掉曹沫。管仲勸諫說:「不給汶陽之田,只是逞一時之快。失信於諸侯,天下人就不幫我們了!」最後齊桓公將汶陽之田還給了魯國 。
  • 2020全國卷一高考滿分作文:做像管仲那樣的人
    在齊桓公成就一番輝煌大業的背後,孔子卻道:「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足以見得管仲是那個時代中何等閃耀的一塊金子。然而這塊金子之前在別處發光效,忠於齊國的公子糾,為開創和平新紀元,當時的管仲做出了選擇。  做像管仲那樣的人,努力洗去泥砂做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子。管仲才能出眾,在齊桓公繼位後,鮑叔向齊桓公舉薦管仲。
  • 全國一卷作文,寫好「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先看魯迅「怎麼說」
    全國一卷高考作文素材如下;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助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勾,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
  • 2020年語文全國一卷滿分作文:齊桓公、管仲、鮑叔中對誰感觸最深
    在那令人回味無窮的春秋戰國時代,公子糾與小白的爭鬥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齊桓公、管仲、鮑叔三人仍然給今天的我們諸多啟發。三人中,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能夠一匡天下,胸有大格局的桓公。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人心險惡,管仲護主,一箭射中桓公衣帶鉤。若非桓公裝死,他早已失去稱霸資格。然而世事無常,與桓公有著一箭之仇的管仲竟又被鮑叔推至桓公面前。
  • 管仲臨死前,勸齊桓公遠離4位大臣,齊桓公不聽,齊國果然大亂
    曹操有詩曰:「齊桓之功,為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確,春秋時期有「五霸」,而齊桓公卻是「五霸之首」。齊桓公在位期間,強軍富民,九合駐軍,三平晉亂,驅逐戎狄,創造了一個時代。而輔助齊桓公成就霸業之人,乃是管仲。
  • 創造霸業,又葬送了霸業:一代霸主齊桓公那些事兒
    作文要求考生通過齊桓公(即公子小白)、管仲、鮑叔牙的一則歷史故事,寫出自己的感觸。題目的原文是這樣的: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
  • 同寫高考作文|鮑叔薦管仲,「成全」比「成功」更可貴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 齊桓公:尊王攘夷 一匡天下
    在整個創立霸業的過程中,齊桓公一直以「尊王」為號召,以突出周王室的地位、維護周天子的權威和利益為己任。如「命燕君復修召公之政,納貢於周,如成康之時。」召陵會盟中責問楚國「苞茅不入、王祭不供」「昭王南徵而不復」等。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當周王室受到內外侵害時,齊桓公便積極地率兵拱衛王室,恢復王室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