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吞噬恆星時會改變進餐氛圍

2020-12-27 十輪網

宇宙幾乎所有星系中心都有超大質量黑洞。這些黑洞都是有耐心的捕食者,等待恆星不經意經過地盤時,用無敵重力場將它們扯碎吞噬。天文學家有時候能在可見光波段看到捕食過程,有時則在X射線波段看到,但幾乎不會同時觀測到這兩種輻射,這代表黑洞是用兩種方式吞噬恆星嗎?

恆星被黑洞捕捉扯碎形增長長物質流,長到頭部已繞黑洞一圈後與後方尾部物質相撞的程度。(Source:NASA)

荷蘭太空研究所(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SRON)暨奈梅亨拉德堡德大學(Radboud University)天文學家Peter Jonker等研究者,通過錢德拉X射線觀測衛星(Chandra)觀測一些X射線源,而這些X射線源多年前都已在可見光波段偵測並識別過。研究結果顯示:這些X射線源顯然都是正被黑洞吞噬的恆星,而吞噬過程似乎會先發出可見光,而後才發出X射線。

所以黑洞的進食習性相當固定,也即:不管被吞噬的恆星狀況如何,黑洞似乎都以同樣方式進食,而後根據固定模式改變進餐氛圍,從溫和的白光變成蒼白而明亮的X射線。Jonker等人希望這項假設能通過即將安裝的新設施來觀測證實,例如即將發射的eROSITA X射線衛星,或是如即將安裝在智利的BlackGEM的可見光望遠鏡等。

恆星被黑洞吞噬時會逐漸被扯碎,隨著快速環繞黑洞的過程形成一道愈拉愈長的物質流,長到甚至能繞黑洞一圈,頭部追上後方尾部的景象,就像貪吃蛇遊戲。頭尾相撞的物質碰撞將導致物質流與黑洞的距離減少,逐漸落向黑洞。Jonker等人提出2個可能的假設,解釋可見光和X射線會依次發布的理論。

第一個假設是可見光輻射是物質流首尾碰撞期間發布的能量造成,X射線則是隨後物質落往黑洞時發出。恆星扯碎後的氣體物質會以黑體輻射(black body)方式發光,波譜峰質落在軟X射線波段。

第二種假設認為物質流首尾碰撞會發出X射線,但周邊有稠密星雲吸收這些X射線後,再以可見光波段輻射出來。當恆星物質逐漸消散到一定程度,這稠密星雲也稀薄到能允許X射線輻射通過的程度,此時物質的勢能(potential energy)也隨之損失。

無論哪個觀點,Jonker等人的理論都意味著黑洞自旋和被吞噬的恆星發出的X射線量有關。他們認為現今對黑洞的自轉狀況雖仍未知,不過如果未來eROSITA能每年觀測到幾百道物質流,就能確認黑洞有自轉;如果每年僅能偵測到少數幾道物質流,那麼黑洞就幾乎是靜止狀態。

相關焦點

  • 安師大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安師大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2020-11-29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文學家捕捉黑洞吞噬恆星情景,猶如巨獸吞咽義大利麵
    (圖片來源:ESO)如果你能親眼目睹黑洞吞噬恆星的場面,那有可能是巨獸吞咽義大利麵的樣子。最近,通過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的儀器,來自伯明罕大學的天文學家說,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狀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由於這顆恆星離黑洞太近了,科學家們將這一過程稱為「義大利麵化」。其實,黑洞並非是一個洞,而是恆星將能量逐步開釋完全後,因壓力而逐步坍縮組成的一個天體。
  • 黑洞進食秀:張開 「血盆大口 」 吞噬恆星
    一般認為,當大質量氣體雲和塵埃在黑洞的血盆大口前繞行數十萬或數百萬年,遭受推擠、加熱並發光,最終衝向超大質量黑洞時,即形成類星體。不過,想要觀測黑洞進食,類星體並不是理想目標,它們通常距離我們遙遠且罕見,更何況相對於超大質量黑洞的壽命,這些極端事件相當短暫,天文學家難以全面了解超大質量黑洞在局部宇宙中規律進食與成長的過程。
  • 安師大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據安徽商報訊 11月29日記者從安徽師範大學獲悉,近日該校物電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它雖也存在於宇宙中,但卻不如恆星、行星那麼普遍。相比之下,黑洞更像是從地獄來的使者一樣,凡是它所到的地方,都將會寸草不生。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迄今有關黑洞的形成一直基於一個未經證實的黑洞理論,這個理論認為,當一顆大質量的恆星」死亡「時爆發成超新星,超新星的爆炸雲團形成黑洞。
  • 「黑洞吞噬太陽」圖片刷屏:黑洞中心真有蟲洞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9日電(記者 上官雲)2019年,一張形似甜甜圈的黑洞照片公布,引發公眾關注。日前,又有一張模擬「黑洞吞噬太陽」的圖片在網上刷屏:一顆恆星被一個有數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撕碎,場面瑰麗壯觀。這引發了許多天文迷和科幻愛好者的想像:黑洞中是否真的有「蟲洞」?人類有沒有可能乘宇宙飛船抵達黑洞進行探索?
  • 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它們會穿越時空嗎,霍金的黑洞人生!
    黑洞堪稱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能吞噬其周圍包括光線在內的一切物質,在黑洞內,物理學上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了意義。那麼,如此強大的黑洞會是穿越時空的通道嗎?其實說到這裡大家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刻板印象,黑洞並不是一個洞。
  •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時間:2020-10-15 07: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 近日,據外媒報導稱,近日有天文學家透露,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
  • 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
    在經過了100多年的艱苦探索後,終於在2019年4月10號,人類第一次成功間接地拍攝到了黑洞的照片。    黑洞堪稱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能吞噬其周圍包括光線在內的一切物質,在黑洞內,物理學上的時間和空間都沒有了意義。那麼,如此強大的黑洞會是穿越時空的通道嗎?        其實說到這裡大家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刻板印象,黑洞並不是一個洞。
  • 銀河系中心黑洞以超高速拋出一顆恆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世界未解之謎 天文學家最近探測到一顆以每秒1017公裡超高速運動的恆星S5-HVS1,是有史以來發現的運動速度第三快的恆星。分析顯示,它是被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人馬座A(Sgr A*)拋出。
  • 宇宙中的黑洞吞噬的星球,都去哪裡了?
    在黑洞周圍(即事件視界)其實是空空無也的,因此可以說黑洞的胃口是無限的,它會無休止地吞噬到所捕獲到的任何物質。 那麼黑洞為什麼會有吞噬能力呢?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可以得到質量和引力有關,並且引力與天體的質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恆星的質量越大,其引力也就越大。
  • 可吞噬一切的黑洞!
    2019年4月10日,人類第一次拍攝到黑洞的照片黑洞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天體因為黑洞的引力非常強大,大到光都無法逃脫可以說在宇宙中,所有已知的天體,黑洞是最危險的存在所有靠近黑洞的東西,都會被它吸進去那麼如此恐怖的存在,是怎麼誕生的呢
  • 宇宙中尺寸最大的恆星能有多大?與超大質量黑洞相差多少?
    按照目前的理論來估算,恆星的最大半徑應該不超過17.4億公裡,即相當於太陽半徑的2500倍。現實中,天文學家還沒有發現達到這個極限的恆星,最大的盾牌座UY也只有1700倍太陽半徑。恆星在形成之初,半徑不會很大,因為巨大的引力會擠壓自身。
  • 科學家首次發現兩個黑洞爭食一顆恆星景象,發生在26億光年外
    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起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爭食」一顆恆星的奇觀。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該研究小組通過分析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和上海天文臺等的衛星觀測數據,在一個距離我們約26億光年的星系中發現了雙黑洞吞噬恆星的證據。
  • 宇宙中會不會存在微型黑洞?
    也有學說認為,我們其實生活在黑洞內,因為銀河系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黑洞中心自然是銀心,我們的太陽系圍繞著中心的黑洞旋轉,銀河系裡所有恆星、行星、衛星和彗星雲都在黑洞內壁。按理說,最終會被黑洞中心所吞噬。現在是不說大黑洞,說的是小黑洞,微型黑洞。那宇宙中會不會存在微型黑洞?
  • 好奇恆星與黑洞的最近距離?一起來剖析最新觀測成果,探求極限!
    (人馬座A* 圖片來源:Tomoharu Oka)這顆恆星被稱為S62,它是圍繞人馬座A*運動的恆星中軌道最短的一個,僅僅圍繞著這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運行了9.9年。這顆恆星與黑洞最近時的距離接近28億公裡(17.4億英裡),比天王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還要短幾百英裡。
  • 黑洞一直在吞噬物質,原來並不是只吞不放,那些物質都去哪了?
    因為這一天,國際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公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我們終於看到了神秘黑洞的真實面目。這幾乎是全體人類的高光時刻,畢竟黑洞這個神秘的天體在之前從來沒有被我們捕捉到過,它們非常隱蔽的藏在宇宙之中。一張黑洞的照片幾乎掀起了全球的黑洞狂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黑洞的存在,那麼黑洞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黑洞就是質量超大的恆星死亡之後形成的一種狀態。
  • 吞噬黑洞
    吞噬黑洞是極具創意的一款休閒遊戲,遊戲中採用了新穎而獨特的遊戲玩法,超炫酷的畫面風格搭配獨特而有節奏的背景音樂,可以帶給你更加有趣的遊戲體驗感,同時還加入了全新的3D立體顯示效果和物理引擎,帶給你更逼真的遊戲操控享受。
  • 待恆星熄滅、黑洞蒸發,宇宙會走向熵寂嗎?
    填前面的一個坑,引力,因為引力,產生了恆星,行星及宇宙萬物,你可能會誤解這一現象,認為這是熵減的現象,為什麼?因為你把熵增與無序等價了(是不是聽過了太多沙堡的雞湯),事實上這是錯誤的,這種星體的集聚過程是力學平衡和熱平衡的結果,其中釋放了引力勢能,導致熱能的增加,這一過程必有熵的增加,當有引力作用時, 氣體從均勻走向結團依然是熵增加過程,熵增並非等同與無序。
  • 為什麼說黑洞是宇宙最可怕的天體?人進入黑洞後會發生什麼?
    如果人進入了黑洞會發生什麼事呢?死亡的恆星當一顆超大質量恆星走到生命的盡頭的時候,它的核心會坍塌成緻密的物質狀態,密度高達原子核的100倍,形成了一個黑洞。宇宙是黑暗的,黑洞也是黑暗的,因此只要藉助吸積盤和周圍恆星的情況才能判斷黑洞,對黑洞特性的判斷往往也是基於這些伴星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