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樣調查顯示,我省兒童缺鐵性貧血比較普遍,輕中度缺鐵性貧血的兒童超過50%。缺鐵將影響孩子生長發育,也會影響到智力水平。改善孩子營養,這是必須的。」省衛生廳婦幼專家說。
昨日,省衛生廳啟動我省「嬰幼兒餵養與營養改善項目」,以提高6個月至36個月嬰幼兒營養水平,降低其因微量營養素不足或缺乏而引發的疾病患病率。本報記者劉少龍 通訊員方俊群 長沙報導
孩子半歲後要及時添加輔食
去年抽樣調查顯示,我省3歲以下嬰幼兒缺鐵性貧血比較普遍,尤其是輕中度貧血很普遍。嬰幼兒6個月左右最容易患貧血,主要是餵哺不當造成的。一些父母認為母乳營養全面,常常在孩子半歲應添加輔食的時候,放棄添加輔食。
為什麼生長遲緩率在6-24個月之間明顯增加?省衛生廳婦幼專家說,孩子6個月以後繼續母乳餵養很重要,但僅靠母乳不夠。如果不添加輔食,兒童不能攝入足夠的生長所需的肉、禽、魚,兒童膳食中生長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主要存在魚、豆和堅果中)就會太低。
事實上,儘管母乳的消化吸收率很高,但是母乳含鐵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鐵量一般不超過0.5毫克,純母乳餵養時間越長,孩子發生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就越大。
目標:嬰幼兒貧血患病率降30%
「嬰幼兒餵養與營養改善項目」,將在全國12個省的部分市縣開展,湖南長沙市與臨湘市、韶山市、茶陵縣被列為項目縣市。長沙從現在開始至2011年12月開展該項目,項目辦將設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其中,基礎調查預計於6月底完成。
長沙市的工作目標主要為雨花區左家塘社區、侯家塘社區、天心區書院路社區、開福區新河社區400名0-36個月的城區兒童。「嬰幼兒餵養與營養改善項目」其目標之一就是6-36個月嬰幼兒的貧血患病率在原有基礎上降低30%。
專家推薦含鐵豐富的兒童食譜
婦幼專家說,目前我國兒童餵養呈兩個極端:一是營養不良,一是營養過剩,原因都是餵養不當。家長應合理搭配飲食,為兒童提供多樣化、全面化的營養食品,適當安排一些體力活動,消耗兒童體內過剩的熱量。專家強調,堅持食物的多樣化,實現營養的均衡攝入是確保兒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根本。
我省婦幼專家說,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兒童智力發育滯後和行為異常改變,嬰幼兒時期發生的缺鐵性貧血,甚至會導致不可逆的損害。專家指出,如今的孩子貧血大都是由於家長的餵養方法不合理造成的,貧血的孩子大多症狀較輕,食補即可糾正。
湖南省衛生廳婦幼專家說,6月到3歲的孩子,一周以內要得到足夠的鐵元素補充,要吃以下食物:1-2次豬肝,1個雞蛋(主要是蛋黃),2-3次魚蝦,1次豬血,1到2次牛肉,瘦肉可以天天吃。讓孩子吃肉的同時,相應的多吃些蔬菜和水果。
項目點免費發放
「嬰幼兒營養包」
「一些嬰幼兒所需的營養素,在食物中較難補充到。中國疾控中心營養和食品衛生所研究開發出了『嬰幼兒營養包』。該營養包含有蛋白粉及多種維生素和鐵、鈣等微量營養素。目前該營養包已在試點使用,能促進嬰幼兒發育,改善貧血等狀況。」湖南省衛生廳婦幼專家說。
我省「嬰幼兒餵養與營養改善項目」計劃在臨湘市、茶陵縣、韶山市各完成對50個家庭6-24個月的嬰幼兒免費發放營養包3個月。鄉級項目人員負責管理營養包,每次只發放食用兩周的量,食用完後家長憑空袋子換取下兩周的營養包,直到食用完3個月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