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烏魯木齊人的心中,應該都有一家讓自己一直惦記的老字號餐廳,吾吾子羊羔肉、寒梅椒麻雞、三號黃面烤肉、17號抓飯、魏家羊羔肉、馬氏點心……這些曾經給味覺帶去過特別感受的記憶,是久久揮之不去的。下面的烏魯木齊16家老字號餐廳,你去過幾家呢?在這裡,讓我們慢慢回憶這座城市的味道。
吾吾子羊羔肉
歷史:逾百年
地址:和平南路(圖中A處)
和平南路的吾吾子羊羔肉應該算是烏魯木齊正宗的老字號了,從早期的木輪車售賣方式,到如今固定的店鋪,光陰飛逝,食客的熱情卻絲毫沒有減弱。吾吾子羊羔肉的生意每天都很火爆,很多老客人經常為了嘗一口羊羔肉排很長時間的隊。這裡的羊羔肉格外誘人,味美肉嫩,凡是吃過的沒有不說好的。剛出鍋熱騰騰的羊羔肉,肥肉雪白、瘦肉紋理清晰而細嫩,肥瘦相間,鮮嫩可口,不膩不羶。不斷散發出陣陣香味,真是悅目而誘人,讓人頓時食慾大增。
再沏碗三泡臺,美美地過一頓嘴癮,全身都感覺很滿足。這三炮臺中有茶葉、紅棗、枸杞、桂圓、冰糖,補氣又解膩,茶味濃而醇香與羊羔肉堪稱絕配。
三號黃面烤肉
歷史:近百年
地址:烏魯木齊五一路24號(圖中A處)
黃面、烤肉是新疆的民族特色小吃,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多數新疆人視為摯愛,而楊家黃面現已有三代人的歷史。最早楊先生爺爺挑著扁擔走街串巷的買黃面,後來楊先生父母從1979年接手經營,在原五一市場三號開了黃麵店,一開就是30年。2003年楊先生繼承了家族的手藝經營至今。這家真的算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了,近百年傳承下來的味道當然也絕非尋常。
三號黃面烤肉的黃面很勁道,柔韌滑爽,油光鋥亮的涼皮子很厚實,讓人看得就很眼饞。好的食材配上好的調料才能發揮出食材最優秀的一面,這裡的湯汁很特別,是隨著天氣變化更換調料研製而成的:冬季,用熱湯汁澆黃面為熱黃面,有暖胃的作用;夏季,湯汁口感酸香,解暑清涼。這濃稠的湯汁裡面除了醋、蒜、辣椒麵以外,還有芹菜丁和雞蛋花等材料。使得黃面吃起來酸而香,辣而不刺激,還有淡淡的芹菜味,十分清爽開胃。
來盤涼皮或黃面,再來幾串烤肉,涼熱結合,葷素搭配,這樣豪爽地吃上一頓,心中不覺會吶喊一聲:這就是咱正宗新疆味。想去吃的食客一定要早早去,下午五六點去可就沒有啦。
魏家羊羔肉
歷史:50年多年
地址:新市路206號(圖中A處)
上世紀60年代,一個推車一鍋羊羔肉,上世紀80年代,一個攤位一群食客……位於南門一帶的魏家羊羔肉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不變的是越來越好吃羊羔肉和門庭如市的食客。一盤羊羔肉、一碗酸湯餛飩、一碗菠菜面、一盤水餃。魏家羊羔肉的三代人一直追尋著傳統的新疆味道。
一大盤羊羔肉端上來,看著就垂涎欲滴,肥瘦相間羊羔肉,配上一把皮牙子,放入嘴中,先是皮牙子的辛辣味,隨後是羊肉的清香和皮牙子的甜味,感覺這羊肉嫩得入口即化,非常可口,油而不膩。這就是真正的原汁原味吧,太鮮美啦!
據老闆說,他們家做羊羔肉特別注重羊羔肉的選料,煮出來羊羔肉才能色香味嫩,不羶不膩。火候把握也是關鍵。他們現在還在不斷改良工藝,一直在追求完美的傳統美食。怪不得這家的羊羔肉味道越來越好了呢。這裡除了羊羔肉還有菠菜面和酸湯餛飩,既然到了這裡就一一品嘗吧!
百花村涼麵
歷史:50多年
地址:烏魯木齊紅旗路百花村(圖中A處)
據說百花村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營業,創業開始時是個很大的四合院,有各地的風味,一地一間屋,所以叫百花村。而百花村的涼麵則是這裡的金字招牌美食。
上世紀90年代末,百花村就是讓午餐時光變得更加美好的地方。那會兒,和小夥伴一起,拉著小手,哼著小曲,吸溜著被濃濃的湯汁裹著的百花村涼麵,幸福莫過於此了。
時光荏苒,而百花村的涼麵依然滑溜如故。等待湯汁滋潤的麵條根根勁道,充滿彈性,油光鋥亮,一勺湯汁澆上去,還沒讓麵條翻滾起來,我的口水已經在口腔裡飛奔了。百花村的涼麵,有兩種口味:麻醬涼麵和怪味涼麵。女孩紙們多數喜歡吃怪味的,因為有點甜頭,回味無窮。麻醬涼麵則適合粗獷的漢子,因為它口味比較重,加的面醬比其它館子的要多,醬裡含有花生、芝麻,濃香四溢,香味撲鼻,瞬間使人食慾大增。
李氏飯館
歷史:31年
地址:鯉魚山路和新醫路交匯口西北角(圖中A處)
老字號餐廳通常都會有自己的招牌美食,醫學院旁的李氏飯館有幾道重磅招牌,適逢飯點最招牌的滷豬蹄都要排隊等候,另外基本所有來這裡吃飯的人必點一份怪味涼麵。
小編有很多關於李氏飯館的記憶,和好多朋友曾經來這裡吃飯的經歷會像電影畫面一樣,一幀一幀在眼前閃過。曾經咽著口水,等待著下一個豬蹄就是自己的,最擔心的就是稱豬蹄的廚師把蹄子上的皮碰掉了,那可是豬蹄上最軟糯,最經典的部位,因為滷得到位,如果皮被碰掉了,就剩骨頭,我可是會很不開心滴。
此外,很多人來此要吃怪味涼麵,但其實怪味涼皮也很贊,涼皮筋道,每一根涼皮的表面似乎和人的皮膚一樣都有細細的毛孔,於是就能很好的吸收湯汁的精華之所在,怪味就是要透著淡淡的甜,湯裡泡著的花生米也很香,你若來此,一定要都試試哦!
據李氏飯館的工作人員呂女士介紹,李氏飯館算算有31個年頭了,是由今年66歲的李老太太自主研發的品牌,李老太太本人是味覺和嗅覺都很靈敏的,涼麵的湯汁和滷肉的湯汁都是她多年來自己鑽研探索的。李氏的涼麵和豬蹄,已經成了不少烏魯木齊人每隔一段時間必要來嘗的美味。
17號抓飯王
歷史:29年
地址:烏魯木齊和田街268號 (圖中A處)
1985年人吐爾遜·買買提阿吉在五一市場17號開了家20多平方米的抓飯館。因為門面房是17號,「17號抓飯王」慢慢就被叫開了,一直沿用至今。據說,抓飯館剛開不久,生意就十分火爆,很多客人沒有座位,只能站著等,有些急著上班的客人乾脆就站著吃。最多的時候一天賣了一萬七千元的抓飯,用掉25隻羊。這29年來換過老闆,搬遷過,但唯一不變的就是這味道。
17號抓飯王的抓飯口味正宗而且種類很多,素抓飯、碎肉抓飯、羊排抓飯……一盤伴著羊肉和胡蘿蔔清香的抓飯端上桌,泛著油光、閃閃發亮、米粒顆顆分離,上面還有一塊讓人看著直咽口水的羊排,舀一勺送入口中,再咬一口羊肉,吃起來十分過癮。還有晶瑩剔透的葡萄乾配著抓飯吃,香甜可口,讓人感覺一點也不膩。此時再來上一杯新疆地道的酸奶,酸甜可口開胃,禁不住想再來一杯。
老王家涼皮
歷史:29年
地址:天匯路341號(圖中A處)
2000年時,當時店鋪開在鐵路醫院(現為新疆醫大第五附屬醫院)的旁邊,飯點過去還要排隊,通常吃涼皮的時候,還要配幾串小烤肉,這就是超級完美的一餐了。吃完了,姐妹們多數要把湯汁也喝了,這才算過癮了,最後還常常打包幾份帶走。後來才知道,當時的老王家已經開了15年了,最早的地點是在鐵路醫院的對面。
老王家的涼皮是淡淡的白色,皮薄,麵皮表面有細細的孔,這樣的麵皮在澆上湯汁後,湯汁不易滑落,能夠牢牢吸附,達到入味的效果。老王家的涼皮和涼麵特色也在他家的怪味湯汁上,透著淡淡的甜。味型和百花村、李氏飯莊的怪味還是有所區別的,愛怪味系列的食客不妨也來嘗嘗。
在這裡,小烤肉也是必點的,涼皮的最佳搭檔是也。現在回憶起老王家涼皮的味道,除了淡淡的甜,還有很多是關於大學時代的青澀記憶,讓人有再回到校園裡走走的衝動。
怪味涼皮和涼麵的價格,大份7元,小份6元。
姚老三西安名小吃
歷史:25年
地址:天山區北門教育學院對面(圖中B處)
新疆日報社對面也有一家
一說起烏魯木齊的西安小吃,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有「姚老三」的記憶,相信這裡的味道是讓食客更加揮之不去的。從一間櫥窗大小的店面到有兩家大店面的「姚老三」西安名小吃,在烏魯木齊已經有25年歷史了。
據老闆介紹,89年開店,店面就是現在北門店的那個小櫥窗,那時主要就是肉夾饃和涼皮、餛飩。到了中午,很多人都在外面排隊等肉夾饃,後來生意越來越好,店面也在不斷擴大。06年又在紅山開了分店。
一份涼皮子,上面撒上辣子油、醋……瞬間讓油亮的涼皮有了新的姿色。夾上一筷子,綿軟潤滑,小編覺得這家的涼皮十分的厚實,吃起來也很筋道。此時再來一份臘汁肉夾饃,這頓飯才能是圓滿的。酥脆可口的白吉饃,火候到位,饃中的肉,肥而不膩,醬汁濃厚。咬上一口,回味無窮。
如果不吃羊肉泡饃,就等於沒有吃西安小吃。一大碗羊肉泡上桌,看著小小的饃和上面紋路清晰的肉片,聞著清香的羊肉味,左手拿勺,右手執筷,這美食不能再等待了。一口鮮美味濃湯下肚,整個身體都能感到溫暖,還可以在泡饃中放入辣醬、糖蒜,別有一番風味哦。小編覺得很神奇的是吃到最後,湯都被饃吸乾了,但是這饃依然很筋爽,沒有泡散。這就是姚老三,讓人回味無窮。
安老太新疆第一碗
歷史:24年
地址:烏魯木齊天山區文藝路19號(宏源大廈斜對面)(圖中A處)
1985年安桂風女士在文藝路一帶開了一家「西安鼓樓風味羊肉泡饃館」,因碗大實惠、味道鮮美,每到吃飯的尖峰時間,就門庭爆滿。後來,這家店改名叫「安老太新疆第一碗」。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一個藍色的板子上寫著羊肉泡的吃法,有幹撈、口湯、水圍城、寬湯,顧客可以自選,一樣的料不同的吃法能感受不同的情調,真是美食的另一種境界。這裡的羊肉泡饃和西安正宗的有點不一樣,裡面除了饃、粉條、羊肉外還添加了木耳、黃花菜,雖說是改良了,但是用的還是西安人經常用的食材。添加了這兩樣食材後,羊肉泡饃的湯汁喝起來不會很油膩,味道也更鮮美。
這裡最有名的還有酸湯水餃,分量真的很超值!這湯裡面的料還真不少,有木耳、油麥菜、黃花菜,營養豐富,酸湯可口,這裡的主角羊肉餃子,肉餡飽滿,一個餃子放在嘴中,慢慢品味,羊肉一點也不羶,其中的皮牙子還是脆的,在口中吱吱的響,還帶著略微的甜味,餃子一個一個吃掉,根本停不下來。
鬱香拌麵
歷史:24年
地址:烏魯木齊文藝路(圖中A處)
文藝路上的美食很多,是很多食客不容錯過的地方,但是很多人依然會選擇鬱香拌麵。據老闆介紹,24年前他在團結路開了鬱香大盤雞拌麵,2006年把店搬到了文藝路。而這麼多年過去了,不變的是大盤雞拌麵的味道和面的勁道。
大盤雞一上桌,雞肉裹滿了湯汁,一看就很有食慾,隨後一盤子色澤鮮亮,粗細均勻的拉條子端上來了,把大盤雞均勻地倒在面上,拿筷子大拌特拌,讓每一根拉條子都運動起來,猛猛地把湯汁都吸到面中。這湯汁裡有煮化了的土豆,讓湯更濃稠,面裹上一層後也更加有味。「吸溜」一下,非常柔韌,口感勁道,湯汁濃鬱,一大盤的面瞬間就可以掃個精光,作為女漢紙的小編,真忍不住想再叫上一個加面。
西安有油潑辣子面,新疆有辣皮子滾肉拌麵,鬱香的辣皮子滾肉拌麵也是相當美味,濃汁油亮亮的,入口嫩滑、香味濃鬱。這裡還有茄子肉拌麵、過油肉拌麵、辣皮子滾拌麵、土豆絲拌麵、圓菇肉拌麵……總有一款能滿足你的味蕾。
原體育館路哈斯木烤肉店
歷史:24年
地址:東環路281號(圖中A處)
記得小時候總會被路口的烤肉饞得走不動路,這家1990年開在體育館路的哈斯木烤肉王,現在已有24年歷史了。
一進到原體育館路哈斯木烤肉王,會有兩「驚」。第一「驚」是這烤爐上滿滿當當地排滿了烤肉、烤羊肝,嗞嗞作響,在煙霧中飄著孜然的味道,再蓋上一個烤饢,看著禁不住地直咽口水。最主要現在還沒有餐點,就這樣火爆!第二「驚」是這價目表。烤肉2元一串,烤羊腰子8元一串,黃面4元一份……這難道是很多年沒有換了嗎?這樣便宜真是不敢相信!據老闆介紹,今年年初才調的價,原來烤肉是1.5元。
這樣便宜大串的烤肉可以真正能體驗到大口吃肉的感覺,只能用爽來形容,一盤子烤肉上桌,顏色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不羶,滿口充斥著孜然和羊肉融合在一起的香味,幾塊瘦肉配上一塊肥的,那個香勁讓人想不停地一串串吃下去。
這家還有招牌的黃面,據老闆介紹,這家店是他的爸爸哈斯木開的,從1990年開時就不斷地改進黃面的湯汁,很多人都喜歡這裡黃面的酸爽。恰恰是這黃面,讓食客更有戰鬥力,吃更多的烤肉,真是太過癮啦~小編覺得在這裡吃飯還很溫暖,剛進門就有維吾爾族的小夥子熱情地給我們打招呼,雖然有點聽不懂在說什麼,但是那一直掛在臉上的笑容讓食客很溫馨。這家店也是因為這一點讓很多食客選擇它,愛它。
呂氏餛飩包子大排檔
歷史:20餘年
地址:天山區青年路19號附4號(五星大廈對面)(圖中A處)
早上來一碗小米粥、一碟小菜、兩個包子,就可以幸福一個早上,位於五星路交匯處的呂氏餛飩包子大排檔,就是製造這幸福的源泉。一轉眼20多年過去了,不知道伴隨多少人多少個清晨。
據了解呂氏餛飩包子大排檔的老闆姓呂,經營店鋪多年,味道一直不曾改變。而且老闆知足常樂,沒有開分店,只求把現在的店做好。這家的包子土豆牛肉包子、純肉包子、一品素包子三種,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再蘸上少許陳醋,不僅更鮮,而且吃得胃裡還暖暖的。再配上小米粥、糊糊或是綠豆粥,感覺自己此刻才算是真正清醒了過來。
中午到這裡還可以吃到正宗的西安風味的臊子麵、油潑扯麵,分量足是這裡的最大特點。周邊的上班族、學生都可以到這裡吃飯,不僅美味,上菜速度也很快。樂樂在這裡一定要推薦一下蒸饃肉夾饃。我們平時吃的肉夾饃的餅子都是脆皮厚餅,但是這家的蒸饃肉夾饃的餅子是軟軟的,可以充分的吸收醬汁,其中的肉燉的也很爛,咬上一口,感覺整個美味可以在嘴中融化。
老三樣廚房
歷史:22年
地址:新華南路605號(圖中A處)
到了老三樣廚房,當然必點三樣老菜——紅燒小黃魚、紅燒排骨、白菜粉條紅燒肉。而烏魯木齊的老三樣廚房,推薦的三大理由就是——便宜、實惠、量又足!
說實話,烏魯木齊這兩年的飯菜價格確實漲了不少,連碗牛肉麵都漲到了十幾塊,不過,如果你來老三樣,真的會根據菜量驚呼便宜。老闆文騰堅持多年來親自下廚,所以多年來菜的味道基本保持不變。
據老闆介紹老三樣最早開在新華南路的華僑賓館旁邊,後來輾轉了好幾個地方,來到現在這個位置,一開就又是7年,去年樓上又增加了一層,就這樣每天中午還常常會遇上排隊。
這裡的菜口味都很重,都下飯,除了經典的老三樣,宮保雞丁和魚香肉絲也不錯。老館子的家常菜,必有拿手的地方!
鑫星月回民飯莊
歷史:20年
地址:烏魯木齊新市路(圖中A處)
拌麵光吃一種口感的肯定不過癮,位於新市路的鑫星月回民飯莊的鹼面拌麵一定不能錯過。老闆馬躍林二十年前就在紅山開了這家鑫星月回民飯莊,後來搬到了新市路,這特色的鹼面拌麵也是越做越攢勁了。
小編這裡一定要贊一下這家店的上菜速度,朋友圈還沒翻幾頁,面就上桌了。根本不會聽到「等一等,馬上好」這樣的詞。這裡的面顏色偏暗,也不像平常的面那樣光滑,恰恰是這樣凹凸不平的表面才能掛上濃鬱的菜汁,吃起來更有味,一筷子面下去,不得不稱讚如此的勁道爽口。據老闆介紹,20年中他不停地在改良鹼面拌麵,鹼面還放了雞蛋,來增加面的口感。
這家店的拌麵有四種口味:過油肉、韭菜肉、辣子油和土豆,但是一種口味哪能滿足吃貨們挑剔的味蕾呢~所以老闆的菜單上有「菜雜燴」,過油肉、韭菜、辣子、土豆、蒜臺、芹菜、西紅柿燴在一起,這些美味匯聚在一起的時候,土豆面面的,被切成丁的蒜臺和芹菜在嘴中脆脆的,每一口都飽含著湯汁,這樣的美味真的是妙不可言,不容錯過。
南瓜鍋貼羊肉餡餅清湯丸子
歷史:18年
地址:烏魯木齊北門八一劇場(圖中紅點處)
北門八一劇場裡的這家老店叫桂英快餐,不少食客應該都來吃過,並且都管這裡叫丸子湯餡餅店。這家店在八一劇場裡邊開了有18年了,而且有意思的是,經常來這裡吃飯的食客都能達到統一的共識,就是老闆娘可是個暴脾氣!第一,她收多少錢,你不要去細問,湯多少錢?餅多少錢?因為她肯定是不會算錯帳的;第二,飯什麼時候上,你不要去催,該什麼時候上自然就上了,因為她也是心裡有數的。當然據說老闆娘人性格豪爽,生性耿直,所以才給食客留下了暴脾氣的映象。
她家的丸子湯,湯底有辣味,是胡椒帶來的,能帶給身體溫暖,白菜也是煮得很軟軟趴趴的,就算是大熱的天來吃,出上一身汗身子能很舒爽。這裡的餡餅,現在已經全部使用牛肉餡了,皮脆餅香。這些簡單的口感,帶來的往往會是美好的滋味,也許這也成就了一張餅一碗湯十八年的故事。
五年前第一次來吃,直到上個禮拜才終於第一次吃上了這裡的南瓜鍋貼。默默地說一句,估計以前主要是不敢問老闆娘還有沒有南瓜鍋貼了。南瓜鍋貼味道偏清淡,鍋貼有淡淡的南瓜的清甜,喜歡濃鬱口味的人還是最好選擇牛肉餡餅。
現在這家老店也開起了連鎖店,文化宮就有一家,老闆應該是90後,希望能好好把手藝傳承下去。
馬氏點心店
歷史:17年
地址:新市路188號(南門新華書店東側巷子走到頭)(圖中紅點處)
南門的馬氏點心店是不少烏魯木齊人心中的知名點心店,逢年過節的大家都會買一盒馬氏糕點擺在桌子上款待賓客,走家串戶的,也會帶一盒馬氏點心。
據老闆介紹,該點心店為南門附近第一家「回民點心店」,開業至今,店鋪已經裝修過三次,希望能把乾淨的環境帶給顧客。此外,老闆表示,馬氏點心的用油一直比較固定且高檔,所有點心為純手工製作,配料為祖傳,這也是點心口感好的關鍵。
小編第一次吃馬氏點心大概是五六年前,當時市場上的甜點已經被甜甜膩膩的西餅充斥了,馬氏點心好像是一群濃妝豔抹的姑娘裡,出現了一位小清新,不油不膩,甜美都是淡淡的,大家都願意去慢慢品味。如果來到這裡,小編建議大家選擇綜合的酥皮點心禮盒裝,這樣什麼餡料的點心都全了,你可以一一品嘗。
此條連結轉自亞心美食
大小通吃粉絲福利
【布朗先生】
97.4元搶198元月餅禮盒
時間:每天0點,每天一位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搶購
註:
1.下單後留好姓名電話,布朗先生客服會與您聯繫;
2.中秋月餅的配送時間為2017年9月15日起;
3.此類商品屬於特殊商品,一經售出,非質量問題,概不退換,請見諒。
電話:0991-3726998
#END#
喜愛美食的人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