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自動體外除顫器,英文縮寫為AED,是一種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可攜式醫療設備,也被譽為「救命神器」。今年以來,多地都加快了AED設備的設置。日前,《杭州市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管理辦法》正式出臺,並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杭州也成為了全國首個以地方立法形式規範公共場所AED配置、使用的城市。
前不久,在杭州地鐵1號線開往下沙方向的某車廂內,一名23歲的年輕男子突然倒地,身旁市民立即向地鐵工作人員呼救。
地鐵工作人員立即撥打120,同時取來了站內的自動體外除顫器。
由於救助及時,為後續的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當急救中心的專業團隊趕到時,男子已經恢復心跳。記者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採訪時了解到,我國每年新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70萬,每年有55萬人死於心源性的猝死。院外救治成功率極低。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腦血管病診治中心主任 黃進宇:我們和120的同事經常在探討這麼一個問題,他們出車以後到救治現場,最後心源性猝死的搶救成功率不到1%。
黃進宇告訴記者,自動體外除顫器的普及和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腦血管病診治中心主任 黃進宇:這些人群一旦在公共場所發生心臟驟停或者出現心臟性猝死,如果現場能馬上拿到AED,在四分鐘內,他的救治的成功率是在60%到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