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國心源性猝死發病約55萬人,其中90%發生在院外。而院外發生猝死,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今年以來,趙巷鎮在集鎮區及大型社區人口較密集場所安裝的10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已於近日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鎮急救能力水平,推進社會公共安全體系建設。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電擊器、自動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及傻瓜電擊器等,是一種可攜式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也就是說,如果在公共場所發生心臟驟停危及生命事件時,在寶貴的「黃金四分鐘」內正確使用AED設備並實施心肺復甦,能極大地提升院前急救質量,達到挽救生命、減輕傷害的目的。
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與健康,趙巷鎮高度重視,並把除顫儀器(AED)的安裝列為2020年政府實事項目之一,制定了《趙巷鎮自動體外除顫儀器(AED)安裝及培訓工作方案》,於7月下旬逐步在鎮政府機關、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崧澤學校、上海青浦協和雙語學校、熊貓豪車匯、崧澤華城生活匯、寶龍廣場南區及北區、趙巷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新城一站大居分中心、第一友鄰中心等10個點位安裝了AED設備,同時落實了相應的管理制度,與各場所相應的物業、居委會等單位落實聯動管理,保障AED設備在公共場所不被惡意損壞、正常使用,並安排相關人員定期巡查以排除使用隱患。
在點位安裝結束後,趙巷鎮邀請專業人員進行規範化急救培訓,已累計組織80多人開展兩場AED設備使用專題培訓會,解決了公共場所不會用、不敢用的難題,極大補齊了趙巷鎮公共場所衛生應急急救設施不足的短板,提升鎮域內急救能力。
下一步,趙巷鎮將繼續組織相關物業、居委會工作人員開展AED設備使用培訓,並逐步擴大培訓受眾、普及相關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並會使用AED設備,助力推動形成社會全面參與急救的格局,維護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來源:綠色青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